“時間是人生最大的投資,你的時間在哪里,你的盈利就在哪里!”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從孩子出生的那刻起,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就已經開始了。
在現今社會中,很多父母都希望給孩子充分的自由,覺得“只要他喜歡就好”。這也直接導致很多孩子都已經快上初中了,仍然依附于家長生存,沒有自己的思想和人格。
父母一味的縱容,把他們捧在手心里。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就可能會變成一個自私、任性、沒能力的人。所以,孩子上初中前父母一定要培養他們這7種能力!
很多父母的關注點都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他們常常忽略了孩子的抗壓力,就比如孩子快放學的時候,很多父母早早就在學校門口等著,孩子只要一見到家長,馬上就會把書包遞過去。有一次我問了一位媽媽,她說:“現在一個書包十幾斤,孩子學習已經很累,這些我們大人應該代勞,幫孩子提一下又不會怎么樣。”
這是很多父母都會有的思維。可是,人生中比書包重的東西有很多,今天不讓他背四兩,將來如何能負千斤呢?怎樣才能自己獨當一面呢?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25萬年輕人自殺,其中不乏一些有能力有志向的人,但是他們可能會因為一次的挫折與失敗,就放棄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家長們在孩子上初中之前,一定要努力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畢竟孩子以后面對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可能大家都會要求孩子沒事的時候多學習,也會要孩子多閱讀,因為孩子有閱讀的習慣,不僅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更能開發孩子的智慧、激發孩子的潛能,增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這同樣能為孩子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知識儲備是非常重要的。
可能很多家長都會說,我家孩子就是不喜歡讀書,那是因為從小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家庭環境中沒有看書的氛圍,怎么能要求孩子愛閱讀?
家長們可以跟孩子一起看看書,不用限定孩子必須看哪些書,只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能夠靜下心來,學會思考就可以。也許你不會那么清楚的記得你讀過的每一本書,但是它們已經是你身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人們常說“字如其人”,字寫得如何常常能反映一個人的氣質,現在很多學生寫字普遍都很潦草,因為很多孩子每天花時間趕作業,以一種快節奏的方式去生活和學習,導致沒時間去靜下心來好好寫會兒字。
但是在考試中寫一手漂亮的字,更能給閱卷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
對孩子來講,字寫的潦草,會影響成績。而且,寫字潦草的孩子往往性格急躁,靜心練字可以讓他們磨煉心性,做事也會變得細致起來,這樣以后也會給人留下好的印象。
所以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讓他們自己練字吧。
很多孩子會因為考試考砸了而生悶氣、不想說話、不想吃飯、情緒低落,這種狀態能夠持續兩三天。
初中是從能力上拉開差距的第一個階段,入學前幫孩子找到合適的“定位”很重要。
心態上要鼓勵孩子自信,讓孩子學會坦然地面對學習與生活中的小挫折是成長的第一步,因為以后的人生都要孩子獨自面對,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
學會適應新環境的過程,就是一個超越自我的過程,同時也是孩子走向成熟的必然經歷。
相信每個家長都記得第一次送孩子上學時的場景。孩子哭得特別大聲,父母一瞬間就心軟了,想把孩子帶回家。可是所有的家長也都知道,如果不狠心,孩子永遠也成長不了!
以后孩子還要適應各種各樣的環境,比如第一次離開家鄉求學,第一次走出校園,第一次踏入工作崗位,這些都是他必須獨自面對的。
所以,家長在適當的時候不妨狠心一點,創造與孩子分離的機會,引導孩子關注新環境。
出于安全考慮,每一個家長都會不停地告誡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所以很多孩子在和別人交談中都會局促緊張、吞吞吐吐、手足無措,這些都是常見的“陌生人交際恐懼癥”的表現。
步入社會后他們需要獨自面對許多陌生人,父母需要盡早培養孩子學會以成年人的方式與人交流,主動打招呼、做自我介紹,包括微笑著直視對方的眼睛、敢于提問題等等。
這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膽量,讓孩子變得落落大方。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和孩子普及一些安全方面的知識。
一說起旅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帶著孩子去旅游,讓孩子去見見外面的世界。這當然很好,世界那么大,孩子需要去看看,但旅游并不只是玩樂。
我們更需要帶著孩子參加社會實踐以及體驗各種不同的生活。我們可以帶他們去參觀博物館,或者多去一些高中、大學參觀,讓他們可以從小就樹立目標。父母還可以帶孩子回歸大自然,去山區看看,體驗其他人的生活。
父母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其實非常短,以后有許多的困難都需要孩子自己面對,所以從現在開始,培養孩子這7種習慣,并讓他們保持下去,因為優秀就是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