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比女兒難養(yǎng)?男女孩發(fā)育的這3個差別,家長需了解
之前網(wǎng)絡上流行女兒像邊牧,兒子像哈士奇的說法,大家對男孩、女孩的養(yǎng)育有了不同的看法。咱先科普一下,邊牧在狗屆智商排名第一,好好教導,聰明伶俐又懂事。哈士奇,人送外號二哈,搗蛋搞破壞專業(yè)拆遷隊的。有人發(fā)段子:女兒每次出門都要買好多零食,所以她偷偷跟女兒說“最不喜歡帶你爸出來逛街,每次都要零食,下次不帶他了”。聽完女兒默默放下了手中的零食,還義正言辭地告誡爸爸“不要再買零食”。但到了評論區(qū),有人說“換成兒子你試一下,他能聽懂算我輸”。就包括我每次文章的后邊,都有不少新讀者留言問,博主家是女兒,還是兒子?雖然也有例外,但咱也不得不承認,事實上男孩、女孩就是不一樣。每天我下班回家,倆娃迎接我的風格都迥異,CC會十分激動且甜甜的喊一句:“媽媽回來啦!”給我一個暖暖的擁抱。而DD,會不知道躲在哪旮旯,突然蹦出嚇我個魂飛魄散,然后在我驚魂未定之際,一把大刀頂住我胸口:“媽媽,咱們倆打一架!”。哄睡CC,都是雷打不動的晚安故事,娘倆在床頭燈下,讀的心滿意足,安靜睡去。哄睡DD,也是雷打不動的,媽媽來戰(zhàn)斗!他攻擊攻擊,我防御防御,他踹著我的肉肚子,我揪著他的脖領子,娘倆在床上扭打半小時,累癱彼此,進入夢鄉(xiāng)。男孩子攻擊起來又像狼又像狗,我最近時常焦慮,再過兩年,我打不過他了怎么辦?男孩普遍會更好動、活潑和費媽一些,女孩普遍更文靜、乖巧、貼心一些。但這可不是男孩天生性格頑劣,而是男孩、女孩在生理、心理發(fā)育上就有本質的區(qū)別。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管語言,右腦管情緒,連接左右腦之間的纖維素叫胼胝體。女性的胼胝體比男性厚三倍,這就意味女生會更心細、考慮周全,而男孩左右腦聯(lián)系起來的能力比較弱,他們很難“讀懂”別人的語言和情緒。女孩大腦負責語言的區(qū)域比男孩的多20%-30%,再加上女孩的左右腦連接更多,信息傳播更便利、也更迅速。這種差異就導致女孩更擅長溝通,而男孩語言發(fā)育更晚更慢,且理解能力更差,交流會更困難。當他一心一意地玩樂高的時候,很可能媽媽吼爛嗓子,他們都一動不動,因為他們真的沒!聽!到!聽到了也沒想要理解。男孩的肌肉量普遍比女孩多30%,需要的運動量也就比女孩更多。男孩相對于女孩來說,體內有過高的睪丸素的刺激。睪丸素會導致男孩好動、愛舞刀弄棒、愛戰(zhàn)斗、愛冒險、愛刺激、容易沖動等等。而且,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更多,流經(jīng)小腦的血量也更多,所以男孩更易興奮、沖動。DD年齡逐漸增大,本性開始暴露無遺,對打架啊、武器啊等表現(xiàn)出驚人的興趣。這一點從小時候就能看出來。而女孩,天生在聽覺、嗅覺、觸覺等感官方面更敏感,對周圍世界的反應也更靈敏。這種差異就造成,男孩更好動,更喜歡冒險、刺激的行為,而女孩更傾向于在人際關系中體驗各種感官信息,也更懂得去揣摩周圍人的心思。這就是為什么同樣是放學,女兒能和你說一大堆學校做了什么、吃了什么的,但兒子卻一問三不知。但有一個好處是,對于男孩子,任何事都可以變成一場比賽,說再多,都不如一句“看我們誰能先......”好使。女孩情緒一般偏向于內在,也就是容易憋在心里,有自己的小心思,不愿意說。而男孩的情緒更偏向于外在,高興與不高興都比較明顯。男孩呢,更多的是自我消化,心情不好了,找點事做,一會就過去了。但如果男孩子的宣泄受到了阻礙,體力就會迅速轉化成武力輸出。朋友家的孩子生氣了就瘋狂用腦袋撞墻,每次朋友都是又生氣又害怕(怕他撞壞了),大人感覺已經(jīng)在瘋的路上了。所以,當女孩和父母發(fā)泄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主要是起到一個傾聽者的作用,而非教育者。這個時候,我們要多聽少說,不管孩子說得是什么,哪怕是你不贊同的,也先聽著,不打斷、不反駁,更不以過來人的身份提建議。過度的干預、教育只能適得其反,甚至導致孩子以后再也不和你說心理話了。等孩子情緒發(fā)泄發(fā)完了,內心壓力沒了,也就沒事了。至于男孩子的負面情緒,最快的發(fā)泄方式就是,帶孩子去運動或游戲,不需要過多的語言安撫,也盡量做到不打擾。我就感覺,DD沒有什么煩惱是跟我扭打一頓不能解決的,如果不能,那就再去跟姐姐扭打一頓。男孩、女孩在養(yǎng)育上要注意什么?
由于男孩和女孩在生理基礎和情緒處理上有很大不同,所以,這就要求我們要根據(jù)不同孩子的不同表現(xiàn)去提供適合的養(yǎng)育方法。總的來說,主要是以這兩個方面展開,尊重各自的發(fā)育規(guī)律,有意識地培養(yǎng)相對欠缺的能力。雖然女孩普遍沒有男孩子那么淘氣,但我們要放棄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女孩不一定就要文靜、乖巧。大家都知道,CC一直都是不太乖的孩子,爬樹上墻,登高跳遠,沒有她不敢干的。雖然,現(xiàn)在長大了,很多女性特質開始凸顯,比如愛美,要干凈,在意他人看法,但這依然阻擋不了她的性格很野。不舒服了會說,惹怒了會直接回懟,玩瘋了依舊毫無形象。大概是因為,她從父母的接納中吸取了足夠的心理能量,內心足夠強大。所以,現(xiàn)在她做得決定都是忠于“自我感受”,而非“她應該”。我們養(yǎng)育的是孩子本身,而不是一個將來性格討巧,行為內斂,忍辱負重的女孩。由于女兒心思細膩,習慣于揣測大人語言、行為背后的意思,所以她們更容易受到周圍人評價的影響,也更容易受到情感或語言上的傷害,形成討好型性格。所以我們在養(yǎng)育女兒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少指責、少否定,少發(fā)表個人意見,也盡量不要過度的評價她們“懂事、聽話、乖”,以免影響她們的決定。多關注女兒傾聽和被傾聽的需求,多進行情感上的交流。鼓勵她們獨立決定和大膽嘗試,多尊重她們自己的個人意愿,讓每一個孩子活出精彩的自己。CC現(xiàn)在還保留著每晚睡前和我聊會天的習慣,聊聊白天學校發(fā)生的事情,自己沒被滿足的需求,每次我摟著她聊天的時間,都是我倆一天中感情最升華的時刻。(1)尊重男孩的發(fā)育規(guī)律,心大點了解男孩自帶屬性,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簽,覺得他就是“淘氣、沒定性、搗蛋王...”,多嘗試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多給孩子試錯和探索的機會。鑒于男孩子一心不能二用,盡量做到不打斷,不管娃是在玩樂高、耍棍子,還是拆家具的時候,等他手里的事兒做完了,再跟他說話,也差不了多少時間。跟他說話,也要盡量走到他身邊,確定他在看你,再說。同時,父母盡量減少啰嗦,因為他可能不僅不理解,反而會覺得你好麻煩。多陪孩子運動、做游戲,用足夠的運動來釋放掉男孩們體內過剩的荷爾蒙帶來的煩躁感。同時,幫孩子提高對行為和力量的自控力,避免他的攻擊力太強。因為更善于攻擊,所以要有意識地幫他樹立起明確的規(guī)則感:惡意傷害別人和自己都是紅線,這是絕不能觸碰的。平時,當孩子的小淘氣造成了某種不好的后果時,家長不要事事都站出來,立馬給他收拾殘局,可以嘗試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去解決。其實,不論男孩還是女孩,他們可能有一些性別的通性,但更多的是個體的獨特性。因為孩子在日后的每一天精力都會導致一些腦回路和突觸生長和另外一些的休眠。所以,后天的養(yǎng)育對每一孩子來說都足夠重要。無論男孩女孩,都需要家長的耐心陪伴,接納孩子的行為,讓其自身的性格可以充分施展,如其所是。來源簡介:CC爸媽:“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yī)科大學碩士,三甲醫(yī)院醫(yī)生;C媽-報社育兒主編,《家長好脾氣 才有好教育》作者。養(yǎng)育CC&DD兩姐弟,帶領更多父母加入科學養(yǎng)育大隊伍,一起少走彎路,做“中國好父母”!原創(chuàng)公眾號“CC爸媽”(ID:cc-bama)《趣味小語文》
適用年齡:5-12歲
緊跟新課改步伐,囊括小學1-6年級語文必學知識點。用一個個趣味的小故事,整理了語文中常見的錯別字、錯用詞、錯語句,還有偏旁部首,語文中的語法等常見問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