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美術教學中的油水分離法
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油水分離是大部分小朋友都比較感興趣的繪畫方式,大致方法如下:
工具:水粉顏料、水粉筆、調色盤、洗筆桶、素描紙。
一、先構思、構圖、并用油畫棒直接畫出大致輪廓。
也就是教師要展示資料、互動交流、引導觀察、啟發構 思并確定表現主題。
此環節提示:
A、紙的選用:卡紙、素描紙、水粉紙、水彩紙、牛皮紙等厚一點的紙或者宣紙、皮紙等不變型的紙都是理想的紙材。
B、根據選用紙材的不同,可以使用相應的水性顏料,如宣紙、皮紙適合選用國畫顏料。
C、不要用鉛筆起稿,再用油畫棒去描畫,這種做法不利于學生養成大膽、自信、自由創作的良好習慣。
D、因為黑色油畫棒容易臟污畫面,所以一般不用黑色起稿,就是著色階段也是最后使用黑色為佳。
二、油水結合、深入刻畫:
方法1、用油畫棒對局部進行深入刻畫,可以采用以線描為主的方法,對畫面局部進行細致刻畫和創造性裝飾。
有的為了追求石碑拓印、民間蠟染的效果,選用白色、檸檬黃等淺色來造型,再用稀釋的深色水粉或墨汁著色,猶如黑白木刻中的陰刻法導取舍,把需要表現的主要物象放在畫面主體位置,用油畫棒直接在紙上起稿
方法2、把作品的大致輪廓畫出來以后,也可以采用色塊著色的方法,用油畫棒對局部進行著色,選用油畫棒前,最好和后面將要使用的水粉顏色綜合考慮。
方法3、作品中既有線描表現也有色塊著色,即點、線、面(色塊)相結合的方法是采用最多的,而且畫面也很耐看。
根據作品的需要選定水粉顏色,可以選擇色彩對比強烈的,也可以選擇色彩和諧的,或者兩者綜合運用。然后稀釋調色,要注意掌握好顏料和水的比例,以色彩清晰、通透為佳,因為象水粉這種覆蓋性很強的顏料,太稠了就會覆蓋住油彩,影響畫面效果。
稀釋、調和后,用水粉筆蘸滿顏色、在調色盤邊沿輕刮兩下就可以在畫面上著色了,一般平涂一、兩遍即可,作品紙面的水分要適量,如果太多了可以用稍干一點的水粉筆及時吸掉,以免作品變形或局部起皺。同時,要注意以水粉表現為重點的部分和油彩部分的巧妙結合和統一,可以用含水分較少的水粉筆輕輕掠過油彩部分中的空白地方,這樣,畫面就銜接巧妙、自然了。
為了活躍畫面效果,通常還采取控制水粉中的水分、強調著色筆觸的變化以及運用色彩的深淺、虛實等變化得以實現。
油水結合以后,還可以進一步用油畫棒對作品局部進行強化和完善,也可以利用稍稠一些的水粉進行覆蓋、修改,直到滿意為止。
油水分離畫還可以采取先畫水粉部分,后用油畫棒的程序進行,或者用油畫棒對水粉畫局部進行深入刻畫。
為了突出表現作品主題,根據作品內容也可自由著色,靈活運用。通常采用的有色彩對比、色彩和諧或者通過把握水分,運用色彩虛實、濃淡等方法來進行表現。
有時候,一幅水粉畫,孩子們沒有興趣畫下去了,但是,采用油畫棒方式對水粉畫進行再創造,他們興趣就會大增,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不僅是挽救了一幅準備放棄了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們從中學會了處理事情的方法,油水分離畫這種變化的繪畫方式和手段,它在美術教育教學實踐中探索的主要目的、意義和魅力正在于此。
(轉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