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某,女,56歲 。自訴間斷性胃脘脹悶作痛三月,發時脘痛連脅,暖氣頻繁,大便不暢,每因情志因素而作痛,舌苔薄白,脈沉弦。在縣二院鋇餐透視提示:胃竇炎。給予奧美拉唑等藥治療半月,仍時止時痛,效不明顯來診。
西醫診斷:慢性胃炎。
中醫診斷:胃痛,屬肝氣犯胃證。
治 則: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處方:香附、焦山楂、青皮、陳皮、元胡、姜黃、木香、柴胡、白芍、紫蘇梗、川I楝子、甘草。五劑,每日一劑,水煎,分二次服。
二診:訴胃痛緩解,但仍胃部不適,時有噯氣等,考慮氣滯未解,繼以“五香導氣丸”調治。香附、沉香、白檀香、木香、丁香、砂仁、枳實、柴胡、厚樸、紫蘇梗、川楝子,共研細末,每服10g,日服二次,淡姜湯下。
三診:三周后藥完來訴,諸癥均告緩解,囑其節飲食,練太極,調精神,防復發。
分析:此種案例在臨床中當屬常見病、多發病。脾胃的受納運化,中焦氣機的升降,有賴于肝之疏泄;人之七情所變致肝氣郁結,久而橫逆犯胃,遂致胃氣失和,胃氣阻滯則胃脘脹痛諸癥乃作。用后附“胃脘氣滯痛”節“方六”合“方七”加減,即成柴胡疏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