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創新體制機制城鄉融合發展

  甘肅省金昌市地處西北內陸、河西走廊東段,是我國最大的鎳鈷生產基地和鉑族金屬提煉中心,也是甘肅省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近年來,金昌市充分發揮工業和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取得了顯著成效,被甘肅省列為全省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試點市和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示范區。2009年、2013年,甘肅省統籌城鄉發展現場會兩次在該市召開。

一、科學規劃,拓展城鄉一體化發展空間

堅持把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前提,著眼于全局、著眼于長遠、著眼于實踐,高起點、高水平地制定實施規劃,并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完善規劃,不斷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系統性。按照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的原則,先后編制完成城鄉總體規劃、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農業與農村區域發展規劃,分類編制了特色產業發展、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生態環境保護等專項規劃。編制完成所有行政村村莊和小康建設規劃,實現了市、縣(區)、鄉鎮、村(社區)和農民集中居住區和小康建設規劃全覆蓋。

二、整合資源,探索城鄉融合發展新模式

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富民惠民、融合發展”的原則,根據農村實際分別選擇工作著力點和突破口,探索創新行之有效的建設與發展模式。一是“以地換房產、以地建保障”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按照“政府引導、群眾自愿、政策普惠、和諧共享”的要求,整體推進“城中村”改造,讓農民直接融入城市、變成市民。比如,在西坡村和高岸子村整體改造中,對列入改造范圍的農戶,按戶籍人口以成本價集資住宅樓和沿街商鋪,政府獎勵一定面積的生產用房或住房裝修資金,配套公共服務設施,既改善了農民居住條件,也使農民經濟有來源、就業有出路、生活有保障。二是“集中新建、進灘增地”的近郊村建設模式。按照“統一規劃、整體推進、土地集約、相對集中”的要求,對地處城區近郊、土地相對緊缺的村,打破村組界限,無償劃撥國有荒灘,集中建設新農宅。比如,中牌村和西灣村離市區較近,在國有荒灘上集中建設了新農宅,實行基礎設施、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社會管理一體化,變荒灘地為集中住宅區、變舊宅基地為耕地。三是“就地改造、綜合整治”的遠郊村建設模式。按照“散居戶向大村集中、小村向中心村集中”的要求,對地處遠郊、人口相對集中的村莊,采用組團模式統一建設中心村,政府投資配套建設休閑廣場、小游園、道路硬化、安全飲水等工程,遠郊村公共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目前,全市建成農民集中居住示范點56個,新建高標準農宅2.3萬套,65%的農戶住上了新農宅,所有行政村都通了油路和公交車,自來水入戶率達到92.8%。四是“園區帶動、城鄉融合”的小城鎮發展模式。按照“三個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土地向適度規模經營集中)的要求,依托工業園區和鄉鎮所在地的基礎條件,加快小城鎮道路、供排水、供暖、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優化升級,集中開發住宅小區和安置小區,全面提升小城鎮容納人口、吸納就業和承接產業的功能,為進入城鎮農民提供就業創業、安居樂業保障。比如,河西堡鎮依托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園的優勢,積極引導農民向城鎮有序轉移,全鎮農村勞動力中三分之一的進入工業園區轉崗就業,三分之一的進入城鎮從事第三產業,三分之一的從事現代農業生產,促進了城鄉產業合理布局和互動發展。

三、深化改革,健全城鄉一體化保障機制

圍繞推進“六項改革”、建立“九項機制”,先后制定和完善了30多項改革政策,推動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社會保障向農村覆蓋、公共服務向農村側重,從政策框架上構建有利于城鄉融合發展的制度和機制平臺。一是推進城鄉一體的戶籍制度改革,建立了一元化戶籍管理制度,跟進出臺了與戶籍制度相銜接的教育、衛生、就業、社會保障、優撫安置、社會救助等配套政策,農戶在繼續享受強農惠農政策的同時,與城市居民同等享受“一元化”公共服務,政策疊加效應有力地促進了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2012年,全市城鎮化率達到64.13%,比2008年提高6.5個百分點。二是推進城鄉一體的勞動就業和社保制度改革,建立了城鄉一體的人力資源市場和居民醫保、養老保險、社會救助制度,實現了城鄉就業扶持、就業培訓和勞動用工的統一管理,除低保外的城鄉社保標準全部統一。從今年開始,實施城鄉低保并軌計劃,力爭用三年時間全面實現城鄉社保并軌目標。三是推進城鄉一體的土地制度改革,鼓勵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出租、轉讓等多種形式流轉土地,加快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完善征地補償機制,推動農村集體土地資本化。目前,全市土地流轉面積達到22.13萬畝,土地流轉率達到33.6%。四是推進城鄉一體的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把城市社區管理服務模式嫁接到農村,全市所有行政村都成立農村社區,建立黨支部為領導核心、社工委服務村民、村委會發展經濟的農村社區“三委一會”管理新模式,并結合“雙聯”行動成立駐村聯合黨支部。建立村干部“萬元年薪”計劃和報酬穩定增長機制、農村公益設施管理機制,經費納入縣區財政預算,切實增強了基層組織社會管理和服務能力。五是推進城鄉一體的公共財政體制改革,逐年加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市、縣(區)本級財政新增財力的60%以上全部投向“三農”,形成了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2009—2012年,全市各級財政累計投入涉農資金近24億元,年均遞增13.3%。六是推進城鄉一體的規劃管理體制改革,按照“規劃權上收、管理權下放”的原則,加強市級規劃行政部門對縣區規劃的指導、監督和檢查工作,逐步形成“覆蓋城鄉、集中統一”的城鄉規劃管理制度。

四、培育主體,切實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

大力培育和鼓勵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著力推進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創新。一是推行股份合作試點。以新華村和營盤村為試點,采取“以互換促流轉、以入股促集約、以產業促分工、以租賃促分流”的辦法,通過集中建設日光溫室區、暖棚養殖區、節水示范區、資產出租區和城鎮住宅樓生活用房等“四區一房”,大膽探索和創新土地流轉集約經營,吸納農戶土地入股,形成了特征鮮明的“3331”模式(30%的農民進城務工從事二三產業、30%的農民經營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30%的農民經營暖棚圈舍進行舍飼養殖、10%的農民經營高標準節水農田),實現了以家庭為單位的小生產向以公司為主體的適度規模經營的有效轉變,拓展了農民增收空間,促進了農民二次產業分工。在探索和推廣“3331”模式的基礎上,采取“農戶土地集體出租、政府投資集中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統一管理、農戶自愿承包經營”的方式,實行資產所有權歸惠農投資公司、管理服務權歸農民專業合作社、承包經營權歸入社農戶的“三權分立”經營機制,促進了土地流轉,實現了高效集約發展。二是培育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采取獎勵補助等多種方式,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流轉,扶持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如永昌縣東寨鎮上四壩村農民宋廷新,流轉承包3000畝土地,建成了以種植苜蓿為主、洋芋為輔的家庭農場,成為當地有名的種植大戶。目前全市流轉的土地大部分集中在這些新型職業農民手中。三是發揮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鼓勵和扶持發展多元化、多類型的專業合作社,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如七壩村采取“支部+合作社+市場”模式,建立海量辣椒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3500畝,以每畝600元股金入股的方式,建設日光溫室、集約化育苗基地,帶動當地農戶發展辣椒種植。甘肅中天生物科技集團公司采取“公司+農戶+市場”模式,建成萬只良種肉羊、肉牛繁育場、有機肥處理場,公司為入駐養殖小區的農戶統一供種、統一銷售,帶動周邊農戶發展規模養殖,效益十分明顯。目前,全市共培育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98個,市級以上龍頭企業48家。

五、破解了城鄉融合發展的幾個難題

一是破解了農民進城后的生活保障難題。通過戶籍制度一元化改革,建立健全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機制,降低了農民進城落戶的門檻,破除了依附于戶籍制度上的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城鄉不平等的體制機制,實現了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使進城農民享有和城市居民一樣的待遇和保障。

二是破解了農民脫離土地后的出路難題。現代農業園區的快速發展,高標準日光溫室區、高標準暖棚養殖區、高標準節水農田示范區、城市生活用房和城區廉租房的建設,為廣大脫離土地的農民搭建了更為廣闊的創業平臺,并提供了一定的發展基礎,使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發展意愿迅速完成二次就業,解決了農民失地的憂慮,避免了農民因脫離土地而產生的新的社會矛盾。

三是破解了農民持續增收致富的難題。積極推行股份合作試點,大力培育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盤活了農民的經營性資產,拓寬了農民增收的渠道,農民的增收由單一的土地受益拓寬到工資性、資產性、政策性等多方面受益,切實加快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步伐。2012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885元,比上年增長17.5%,貧困村面貌明顯改變,貧困戶收入水平明顯提高。

四是破解了城鄉融合發展動力不足的難題。為了切實增強統籌城鄉發展的動力和活力,金昌市創新農村社會管理,健全基層組織建設的體制機制,建立村干部報酬穩定增長機制,實現了“崗位職業化、報酬工薪化、待遇保障化”的目標。深化“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建立完善以市級領導聯系鄉鎮、縣級單位聯系村社、干部職工聯系貧困戶為主要形式的三級聯動長效機制,市財政設立“雙聯”專項資金,每年安排1000萬元支持強村富民項目建設,所有鄉鎮和行政村分別建立“雙聯”幫扶基金和救助基金,切實解決了農民發展融資難的問題。探索推行農村“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增強了基層組織的工作活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新疆初步形成多元化土地流轉機制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 激發農業發展活力
2015年副市長在全市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農民就地城鎮化
轉變發展方式百城調研行 萊蕪篇(中)流動,走活城鄉一盤棋
北碚靜觀: 土地股份合作的實踐與啟示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义区| 玉林市| 靖江市| 浦城县| 竹北市| 邹城市| 错那县| 六安市| 江华| 北川| 富宁县| 庄河市| 永仁县| 区。| 湖南省| 通河县| 贵定县| 廊坊市| 常德市| 石嘴山市| 红原县| 洱源县| 固阳县| 出国| 东方市| 碌曲县| 赤峰市| 林周县| 金平| 平邑县| 买车| 垦利县| 曲阳县| 元阳县| 墨竹工卡县| 晋州市| 巩义市| 武功县| 洪雅县| 连云港市| 常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