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冷淘是陜西傳統風味小吃,以顏色碧綠似翡翠而得名,由唐代宮廷食品“槐葉冷淘”演變而來,為夏令消暑佳品。老百姓稱之為菠菜涼面。
唐代槐葉冷淘為宮廷消暑食品。用槐葉與面粉和面制成面條,做熟后放入水中或冰窖冷藏,需要時取出食用。《唐六典》載:“太官令夏供槐葉冷淘”,“凡朝會燕饗,九品以上并供其膳食”。杜甫曾寫詩贊道“青青高槐葉,采掇付中廚,……碧鮮俱照筋,香飯兼苞蘆,經齒冷于雪,勸人投此珠,……萬里露寒殿,開冰清玉壺,君王納涼晚,此味亦時須。”
隨著時間的推移,宮廷食品逐漸傳入市肆民間,將用槐葉與面粉合制改為用菠菜與面粉制成,改“槐葉冷淘”為翡翠面,糧菜結合,既果腹又利消化,是城鄉居民的盛夏消暑美味。
原料:面粉、菠菜、精鹽、香油、蔥花油、芝麻醬、香醋、蒜泥、紅油、黃瓜絲。
步驟:
菠菜焯后,制碎倒入面粉內和成面團,餳好后搟成薄片,切成韭葉寬度。
將醋、鹽、香油、芝麻醬等調料同放碗中,兌成調味汁子。
面條放入沸水中燒兩開撈出,用涼開水冰涼撈出,加少許的香油拌勻裝盤,食時將汁子澆淋在面上即可。
關鍵工序:
和面時面團不能和的太軟,應稍硬一些,這樣面條筋斗,口感好。
面一定要搟薄,煮時不能過火。
汁味要調好,汁子要濃不能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