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
(一)
上海某職高17歲少年,因打架被母親接回途中跳橋輕生——面子比生命重要。
奔馳引擎蓋上的女研究生維權成功——寧舍面子也要“票子”。
廉頗負荊請罪,為了國家的面子放下自己的面子。
勾踐臥薪嘗膽,為了爭回面子暫時放下面子。
孔圉不恥下問,為了未來的面子放下現在的面子
項羽無顏見江東父老,而自刎烏江。
……
此外,“光宗耀祖”“打腫臉充胖子”“家丑不可外揚”“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士可殺,不可辱”“寧可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車上笑”等等,都是古往今來國人愛面子的典型表現。
(二)
對于面子問題,巨商富賈的體會和感悟更是無以倫比的精彩和精辟:
馬云:面子最不值錢,有錯就認!
任正非:只有放下面子的人,才能成功!你不值錢,面子就不值錢!
李嘉誠: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 說明你已經懂事了;當你用錢賺回面子的時候, 說明你已經成功了;當你用面子可以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是人物了;當你還停留在那里喝酒、吹牛, 啥也不懂還裝懂, 只愛所謂的面子的時候, 說明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三)
面子,這種事關一個人的尊嚴、名聲、地位的面子,已經成為帝王將相到布衣百姓,從耄耋老人到懂事孩童的行為準則和人生哲學。
縱觀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可謂成亦面子,敗亦面子。
—————
【今日楊言】112——913
【音樂】《面子》張羽莀
【圖片】《含羞帶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