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和《說岳全傳》是民間流傳很廣的傳奇小說,塑造了無數的英雄人物,其中有一位非常低調的武術大師卻是橫跨兩部作品的江湖第一高手。那么,這位神秘的大師究竟是誰?名傳千古的英雄岳飛是如何與大師結緣的?還有哪些水滸英雄出自大師的門下?
在《水滸傳》和《說岳全傳》中,雖然對這位江湖第一高手的著墨不多,但是這位大俠教出來的徒弟卻是個頂個的江湖上的天皇巨星,名字如雷貫耳。這位隱逸江湖的武俠大師就是在北宋末年人稱“陜西大俠鐵臂膀”的周侗。
周侗,正史當中記載的名字為周同,北宋末年武術大師,以善于箭術聞名,也是陜西洪拳武術流派的代表。相傳周侗是三國姜維的傳人,之后拜少林派武師譚正芳為師,得少林武術真傳。史書當中對于周侗的記載不多,僅僅是《宋史·岳飛列傳》當中說:“岳飛學射于周侗,盡其術,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設祭于其冢”等寥寥幾筆。
至于周侗在《水滸》和《說岳》等傳統小說當中的形象,則大部分是民間藝術加工的。據說,周侗文武全才,由于主張抗遼抗金,在政治上很不得意,因此他便專心學武,并且創立了槍、棍、拳等官派正規武術的若干套路。
在江湖上,劍客俠士們都比較看重師承關系。如果你的師父是個大人物,那么江湖人自然會多多少少給你幾分薄面。周侗的師父是少林派譚正芳,有了這個靠山,周侗在武林界的地位也就有了。此后,周侗憑借一身過硬的本事,逐漸在朝野之間小有名氣,文武雙全的他很快得到了一些朝廷大員的賞識。像包拯包青天、名將宗澤都與周侗有很好的私交。順理成章,他就在國家開辦的京師御拳館得到了一個很好的職位,號稱“天”字招牌名師。
有句俗語叫“學而優則仕”,而周侗始終都不能走上仕途。北宋末年,國家處于一個內憂外患的時期,由上至下都存在著主戰還是主和的站隊問題。當朝廷主和派當道時,這時強烈主張抗遼抗金的周侗就顯得格格不入了。因此仕途失意的周侗就全身心地把自己的精力投身到研究武學中。那么,周侗都培養過哪些叱咤風云的明星徒弟呢?
史料記載,大名鼎鼎的抗金名將岳飛就是周侗的關門弟子,有關的事跡見諸《宋史·岳飛列傳》和《說岳全傳》等傳奇小說。據說,周侗年老之后在大將劉光世幕府做事,在此期間,他于湯陰縣遇見岳飛一家。周侗見岳飛雖然家境貧寒,卻不忘刻苦習武,感動之余便將岳飛收為義子,并將畢生武藝悉數教予岳飛,甚至連最喜愛的兩把弓也送給了這位勤奮的徒弟。傳說岳飛正是得到了周侗的翻子拳真傳,才開創看武林內讓人聞風喪膽的形意拳及鷹爪功。
周侗的一生即不幸,又非常的幸運。雖然在仕途上命運多舛,但是江湖中卻一直流傳著周侗和徒弟們的很多傳說。除了岳飛,還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江湖好漢,武松也是周侗的徒弟。
話說在武松三碗不過崗,上山打老虎之后,當地的縣令為了巴結權貴,特地派武松送虎骨膏到京師給權臣上供。武松就這樣在京城結識了武術大師周侗。根據現代武俠小說《鐵臂金刀周侗傳》當中的說法,武松此后就跟隨師父周侗進入京師御拳館學習,學了一套滾龍刀和殺手锏鴛鴦腿。可惜這段師徒關系僅維持短短一個月。
拜周侗為師這短時間,武松雖然受了一點點撥,開了一點眼界,最終還是眼高手低,欠了些火候。所以這也是在武松之后的“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斗殺西門慶”等事件中顯得魯莽有余,武功不足的終極原因。
傳說除了岳飛、武松兩位弟子外,梁山好漢玉麒麟盧俊義和豹子頭林沖更是周侗門下不可忽視的重量級弟子。
根據《水滸傳》說法,“盧俊義眼珠如點漆,面部似鐫銀,丈二鋼槍無敵手,身騎快馬騰云,人才武藝兩超群。”他被宋江等人設計騙上梁山落草為寇。
而林沖曾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生的是豹頭環眼,燕頷虎須,八尺長短身材,善使兵器丈八蛇矛,曾隨周侗出征西夏。
另外,曾射殺梁山寨主晁蓋的曾頭市教頭史文恭也是周侗的弟子之一,這讓師門內群星璀璨的周侗本人也在清代的一些民間評書當中逐漸成為當時武林的第一大宗師。
名師出高徒,岳飛、武松、盧俊義、林沖都曾拜過周侗為師。而周侗的這些徒弟各個堪比武功狀元,全部都是武林中奧斯卡影帝級的人物。周侗如此厲害,為何在歷史上沒有得到武松、岳飛那樣的名氣?從歷史的記載來看,有關周侗的正史記載僅僅存于《宋史·岳飛列傳》幾行字句當中,而真正詳細的描寫還有他的那些故事都是到了明清兩代才多起來的,中間隔了千八百年。
周侗的突然走紅,主要歸功于說唱評書的流行和通俗小說的崛起。明清的這些筆桿子們,先是炒熱了精忠岳飛和他的師父,然后又添油加醋地將諸多的江湖傳聞和江湖人物,七拐八繞地都歸納于周侗的師門之下。這就是名副其實的架空有余,真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