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急性扁桃體炎 趙志宏 李月娜
(1、北京電力醫院,北京 10073;2、國家電網公司離退休干部工作部,北京 100761)
麻黃附子細辛湯出自張仲景《傷寒論·辨少陽脈癥并治》篇中,本為太少二感合病之方,“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其辨證要點為:惡寒發熱脈沉,病機要點為:腎陽不足,風寒外束。筆者于臨床宗仲景之法,用治急性扁桃體炎,獲得良效,不揣淺陋,以示同僚。
案1:齊某,女,40歲,1年前因乳腺癌手術化療,身體虛弱。于就診前4天因咽喉腫痛,喑啞難出,高熱39℃,診為急性扁桃體炎。用抗生素治療無效,遂來中醫求治。患者惡寒、發熱、無力、汗出不暢、尿色清。查:咽部扁桃體暗紅,Ⅱ度腫大,無分泌物,舌質暗紅,苔薄白滑,面色青晦,脈沉細無力。為風寒束肺,腎陽不足。予生麻黃6g,制附子10g,細辛3g,桔梗6g,炙甘草3g,1劑熱減,痛輕汗出,3劑痊愈。
案2:金某,女,50歲,患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手術化療,出院半月。因受寒而咽喉腫痛,惡寒發熱,38℃,聲音嘶啞,西醫診為急性扁桃體炎,查:面色虛浮而晄白,咽部暗赤,扁桃體Ⅱ度腫大,無分泌物,舌質暗紅,苔黃白而潤,脈沉細無力。辨為風寒外束,郁而化熱,腎陽不足。治以疏風散寒,宣通郁熱,溫補腎陽。予生麻黃3g,制附子6g,細辛3g,桔梗6g,連翹20g,炙甘草3g,3劑,熱退腫消。
討論:咽喉乃肺系所主,又少陽所過之處。急性扁體雖風熱者居多,然陰寒者亦有之。屬風熱者,予清熱疏風解毒之法,知之者眾;陰寒者,治以麻附者鮮矣,當識此。本二案皆為化療后身體陽氣為化療藥物所傷,感受風寒,本當治寒以熱,卻用輸液抗炎或消炎藥,皆為寒涼之品,更抑陽氣,焉能好轉。故辨證施治,溫里散寒,間解表邪,使表里合,陰寒除而腫痛自消。案2有寒郁化熱之象,幫加連翹以透郁熱。
(收稿日期:2004—12—23;吉林中醫藥,2005年2月,第25卷第2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