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玉雕賦予玉石全新的價值和魅力。玉器雕琢主要包括選料、剝皮、設計、粗雕、細雕、修整和拋光等工序。玉在國人心中之重,入國則為國之重器,入家則為傳世之寶。在古字中,玉字和王字共用,皇字則是白玉組合,玉在國人心中就是天地人參通。
中國文化學上的玉,內涵較寬,并不只是其在礦物學上的意義。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謂五德,即指玉的五個特性。凡具有堅韌的質地,晶潤的光澤,絢麗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組織,舒揚致遠的聲音的美石,都被認為是玉。按此標準,古人心目中的玉,不僅包括真玉(角閃石)還包括蛇紋石、綠松石、孔雀石、瑪瑙、水晶、琥珀、紅綠寶石等彩石玉。
欣賞玉器須領會十個字:山川之精英,人文之精美。山川之精英,講的是材質美。也就是說,先要弄清每件玉器是角閃石還是翠玉,或是綠松石、瑪瑙、蛇紋石、水晶等彩石玉,其次是探討它的產地。人文之精美,指的是玉器的造型美和雕琢美,以及影響造型美雕琢美的工藝、社會諸因素。由于歷代玉材的不同,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的不同,加上審美情趣和風俗習慣的不同,玉器的用途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每個時期玉器的造型及主題風格也是各不相同,千姿百態,競相爭艷的。
玉從色彩上分有:白玉、碧玉、青玉、墨玉、黃玉、黃岫玉、綠玉、京白玉等。 從地域上分有:新疆玉、河南玉、岫巖玉(又名新山玉)、澳洲玉、獨山玉、南方玉、加拿大玉等,而其中新疆和闐玉是我國的名特產。
瑪瑙—— 從色彩上分有:白、灰、紅、蘭、綠、黃、羊肝、膽青、雞血、黑瑪瑙等。 從花紋上分有:燈草、藻草、纏絲、玳瑁瑪瑙等。在我國的東北、內蒙、云南、廣西均有出產。且有含水瑪瑙,稱為水膽瑪瑙。
石——綠松石、青金石、芙蓉石、木變石(又名虎皮石)、桃花石(又稱京粉翠)孔雀石、蘭紋石、羊肝石、虎睛石、東陵石等,其中綠松石是我國湖北鄖陽一帶的名產。
晶——水晶、紫水晶、黃水晶、墨晶、茶晶(又名煙水晶)、軟水晶、鬃晶、發晶。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出產。
翡翠——具有紫、紅、灰、黃、白等色,但以綠色為貴,它是我國近鄰緬甸的名特產。
珊瑚——分紅、白兩色,是一種海底腔腸動物化石,我國臺灣省出產的質量很好。
珠——珍珠(海水珍珠、淡水珍珠)、養珠(海水養珠、淡水養珠)。
寶——鉆石、紅寶石、蘭寶石、祖母綠、海藍寶石、貓眼寶石、變色寶石、黃晶寶石、歐珀、碧璽、尖晶寶石、石榴石寶石、鋯石寶石、橄欖綠寶石、翡翠綠寶石、石英貓眼、長石寶石等。
中國玉 - 中國四大名玉
中國是世界上重要的產玉國,不僅開采歷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極廣,蘊藏量較大。據《山海經》記載,中國產玉地點有200多處。最著名的玉石是新疆和田玉,它和河南獨山玉、遼寧的岫巖玉和湖北的綠松石,合稱為中國的四大玉石。
和田玉
分布于新疆莎東、塔什庫爾干,和田至玉闐,且綿延1500公里的昆侖山脈北坡。和田玉的礦物組成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呈白色、青綠色、黑色、黃色等不同色澤。玉質為半透明,拋光后呈蠟狀光澤。和田玉夾生在海拔3500米~5000米高的山巖中。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塊稱為籽玉,在巖層中開采的為山料。和田玉的經濟價值評定依據是顏色與質地之純凈度。其主要品種有: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黃玉、糖玉、墨玉。
獨玉
獨玉的礦區地處南陽市北郊的“獨山”,又稱“南陽玉”。獨玉為斜長石類玉石,質地細膩純凈,具有油脂或玻璃光澤,拋光性能好,透明及三種以上的色調組成多色玉,顏色艷。主要品種有:白玉、綠玉、綠白玉、紫玉、黃玉、芙蓉紅玉、墨玉及雜色玉等。
岫玉
因主要產地在遼寧岫巖縣而得名。岫玉形成于鎂質碳酸巖的變質大理石中,外觀呈青綠、黃綠、淡白色,半透明,拋光后呈蠟狀光澤。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所用的玉材產于岫巖縣境內的細玉溝,俗稱老玉,為透閃石軟玉。商代婦好墓出土的玉器多數玉材與岫巖瓦溝礦產的岫玉相似。
綠松石
綠松石是古老的玉石之一,早在古埃及已被人所知,把它視為神秘之物。甘肅永靖出土有距今3800年的綠松石珠子20枚。古有“荊州石”或“襄陽甸子”之稱。呈深淺不同的藍、綠等顏色,蠟狀光澤。湖北產優質綠松石,中外著名,其工藝品深受人民喜愛,暢銷世界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