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國內外磁州窯600件匯總(三)



61、白地黑剔花兔紋筒形直壁罐

金代。口徑16.5厘米,底徑14.3厘米,高14.9厘米。殘留少半器。方唇,侈口,內部有一凸臺,成子母口形,直壁稍敞,深腹,隱圈足。直白釉,光潤。灰白胎,較細。黑剔花,口部下部和近底部剔曲帶紋,之間可見兩云頭開光:其一剔黑地白兔紋,另一隱見花卉紋。開光間剔卷草紋。一開光為剔黑留白工藝,另一開光為剔白留黑工藝。

1987年磁縣觀臺窯遺址發掘出土。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收藏。




62、白地黑剔花纏枝牡丹紋筒形直壁罐

金代。口徑15.2厘米,底徑15.1厘米,高16厘米。殘留少半器。方唇,有二層臺,成子母口形,直壁,深腹,隱圈足。直白釉,光潤。灰白胎,較細。黑剔花,上多半部剔刻纏枝牡丹紋,近底部剔刻寶裝覆蓮瓣紋。剔花古樸自然。

1987年磁縣觀臺窯遺址發掘出土。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收藏。



63、白地黑花仙鶴草葉紋筒形直壁罐

金代。口徑12.6厘米,底徑11.1厘米,高14.2厘米。圓唇,直口,內、外壁各有一凸棱,直壁,深腹,下腹有一短短的折,淺淺的隱圈足。白地黑花。白釉泛青灰,有細碎開片,光潤,施釉不到底。胎色灰黃,致密。黑褐色彩,繪草葉紋和鳥紋,二葉二鳥。

1987年磁縣觀臺窯遺址發掘出土。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收藏。



64、白地黑花卷草紋直壁罐

金代。口徑12.7厘米,底經9.4厘米,高14.3厘米。方唇,有二層臺,成了子母口形,深腹,下腹部外撇斜內折,隱圈足。白釉,光潤,施釉不到底。灰白胎,較細。白地黑花。器壁繪卷草紋一周。繪畫流暢瀟灑。

1987年磁縣觀臺窯遺址發掘出土。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收藏。



65、白地黑花卷草紋大口罐

金代。口徑16.5厘米,底徑10.5厘米,高18厘米。寬唇外翻,縮頸,溜肩,圓鼓腹,下腹斜內收,圈足。白釉,光潤,施釉不到底。青灰胎,較細膩。白地黑花。肩及腹部繪卷草紋一周。黑彩如松煙古墨,繪畫流暢瀟灑。

征集。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收藏。



66、白地黑花卷草紋深腹缽

金代。口徑18.5厘米,底徑10厘米,高18厘米。圓唇,直口,直壁,深腹,下腹曲內,隱圈足。直白釉,木光,施釉不到底。青灰胎,致密。白地黑花。器壁繪卷草紋一周。繪畫流暢瀟灑。

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觀臺鎮出土。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收藏。



67、白地黑繪劃花龍紋大盆

金代。口徑63厘米,底經40.1厘米,高22厘米。圓唇,折沿下斜,沿面斜曲,曲腹,瓦圓底,上腹部外壁有一周附加堆紋。白地繪劃花。卵白釉,光潤。白灰胎,較粗。黑色彩稍發暗,內壁繪劃龍紋,底部一條盤龍、流云和一只火焰寶珠,側壁繪劃兩條行龍。龍長吻卷曲,四爪張揚,騰云駕霧,相互追逐,氣勢雄渾威猛。此器形體巨大,工藝精湛,充分反映了磁州窯高超的制瓷水平,在同類器中僅見。

1987年磁縣觀臺窯遺址發掘出土。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收藏。



68、白地黑花纏枝花荷口喇叭足大瓶

金代。口徑11.4厘米,底徑17.3厘米,腹徑20.2厘米,高49.6厘米。大荷口,長直頸,豐肩,鼓腹,下腹急收成束腰,大喇叭形足。這是本次發掘中最大的器物之一。白地黑花。粉白釉,有細碎開片,光潤。黃灰胎,稍粗。焦褐色黑彩,因火候過高而起泡。自頸至腹為纏枝芍藥花紋,下腹為菊瓣紋邊飾,足部為寶裝覆蓮瓣紋。

1987年磁縣觀臺窯遺址發掘出土。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收藏。



69、白地黑花纏枝牡丹紋梅瓶

金代。口徑3.8厘米,腹徑18.4厘米,底徑7.6厘米,高31.8厘米。圓唇,折沿下斜,從外部看呈梯形口,束頸,溜肩,鼓腹,下腹曲收,隱圈足。白地黑花。白釉稍泛黃,有細碎開片,光亮。裹足刮釉,足底粘有石英砂。黃色胎,堅致。黑褐彩,近底和肩部各有一周菊瓣紋邊飾,腹部繪滿小卷葉纏枝牡丹紋,有八朵高臺牡丹花頭。

1987年磁縣觀臺窯遺址發掘出土。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收藏。



70、白地黑花纏枝芍藥紋梅瓶

金代。口徑3.6厘米,底徑9.2厘米,腹徑18.1厘米,高38厘米。小口,寬折沿,沿面斜直,短束頸,廣肩圓折,長腹,隱圈足。器表施白地醬褐彩。肩飾菊瓣紋;上腹飾纏枝芍藥六朵,花間有小蝶上下翻飛;下腹飾“富貴不到頭”圖案一周;下擺為菊瓣紋飾。

1987年磁縣觀臺窯遺址發掘出土。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收藏。



71、白地黑花折枝牡丹紋喇叭口小瓶

金代。口徑6.3厘米,底徑6.8厘米,腹徑8.8厘米,高18.8厘米。卷沿喇叭形口,長頸,溜肩,鼓腹,下腹微收,喇叭形圈足。從頸至腹部繪有大葉折枝牡丹紋,花卉上有蓖劃花紋飾。黑白相間,紋飾突出。

1987年磁縣觀臺窯遺址發掘出土。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收藏。



72、白地繪劃花折枝牡丹紋大口瓶

金代。口徑10.3厘米,底徑8.9厘米,腹徑19.9厘米,高24.8厘米。圓唇,直領,大口,豐肩,長鼓腹,下腹內曲,,隱圈足。白地繪劃花。卵白釉,有細碎開片,光潤,遍身有焦黃色落砂,堅致。深黑色彩,三株大葉折枝牡丹,口部為半圓形團花邊飾。

1987年磁縣觀臺窯遺址發掘出,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收藏。



73、綠釉繪劃花折枝牡丹紋大口瓶

北宋末期至金代前期。口徑10厘米,底徑9.1厘米,腹徑19.7厘米,高25.6厘米。大口瓶。圓唇,直領,大口,豐肩,長鼓腹,下腹內曲,隱圈足。綠釉繪劃花,鮮綠色釉,有米仔開片,晶瑩潤澤,透明度高。灰褐胎,堅致。黑彩,三株大葉折枝牡丹,在綠釉之下,黑彩顯得極黑。

1987年磁縣觀臺窯遺址發掘出土。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收藏。



74、綠釉喇叭口大瓶

金代。口徑12.8厘米,足徑13.2厘米,腹徑17.5厘米,高32.8厘米。卷沿大喇叭口,長頸上帶三道凸弦紋,廣圓肩,長腹,下腹稍收,矮隱圈足。鮮綠色釉,如嫩柳新荷,有細碎開片,光潤透明,有少量縮釉,底部露出白釉。灰褐胎,細而疏松。

1987年磁縣觀臺窯遺址發掘出土。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收藏。



75、白仿定花口小盤

宋末金初。口徑13厘米,底經10米,高2.1厘米。方唇,腹壁稍內曲,大平底。白釉泛青灰,半木光。裹足支燒。褐白胎,胎質細膩,但有肉眼可見之小氣孔。六曲荷口,瓜棱腹。

1987年磁縣觀臺窯遺址發掘出土。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收藏。



76、黑釉凸線紋雙耳大口罐

金代。口徑18.4厘米,足徑11.7厘米,高26厘米。凸唇,高直領,帶凸線紋的片狀雙耳,鼓腹,十分豐滿,矮圈足。黑釉凸線紋。釉色漆黑,光亮如鏡,內外壁施釉均不到底。露胎部施淺醬黃色護胎釉。胎色灰黃,堅致。

1987年磁縣觀臺窯遺址發掘出土。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收藏。



77、三彩伽棱頻迦

金代。通高45.1厘米,基座直徑13.2厘米。伽棱頻迦又稱妙音鳥,人面禽足,卷發中分,著耳飾,面相圓潤,體態豐盈。腹部以上為人形,雙手合十,袒胸,著窄袖開襟襦衣,挽飄帶,身后有雙翅;腹部以下為鳥身,鷹爪,長卷尾,尾上羽毛豐厚卷曲,似鳳尾。下為圓筒形基座,筒兩側有圓形大鏤孔以便在房脊上固定。施黃綠釉,頭發為黑釉,面部和胸腹肌膚為淡黃色釉,衣、身、尾及底座施深綠色釉,翼及腿、爪為褐黃色釉。釉色層次豐富、鮮亮潤澤。廣泛用于石窟、寺廟等建筑。

磁縣觀臺窯遺址發掘出土。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收藏。



78、紅綠彩坐佛瓷像

金代。通高61.3厘米,像高42.6厘米,座高18.7厘米,最寬25.3厘米,底座寬21厘米。土黃胎,質疏松。通體在白地上施紅、綠、黃色釉上彩及黑色釉下彩,面部施金彩。釋迦牟尼身披袈裟結跏趺坐于三重仰蓮高座之上,手勢為降魔印,袈裟上彩繪荷葉、荷花及云海紋,蓮座下為紅綠黃彩繪的須彌座,其上彩繪荷葉、荷花及曲帶等紋飾。繪畫細致,制作精美,是目前國內外磁州窯紅綠彩器物中最高大者。

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臨水出土。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文保管所收藏。



79、紅綠彩文殊菩薩騎獅坐像

金代。通高42.5厘米,像高30.3厘米,座高20.2厘米,最長22厘米,底長16.6厘米,底寬10.5厘米。土黃胎,質疏松。通體在白地上施紅綠黃色釉上彩及黑色釉下彩。文殊菩薩瓷像頭缺失,修復。手持一枝帶綠葉的蓮花,結跏趺坐于上飾綠邊布的獅馱仰蓮座上,下有青獅坐騎相承托。青獅前側有一似武士的“獅奴”頭戴尖如意頭冠,雙手牽疆繩,側身叉腿昂首仰望。

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臨水出土。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文物保管所收藏。



80、紅綠彩普賢菩薩騎象坐像

金代。通高45.5厘米,像高26.9厘米,座高18厘米。土黃胎,質疏松。通體在白地上施紅綠黃色釉上彩及黑色釉下彩。普賢菩薩手持一柄帶綠彩如意,結跏趺坐于白象馱仰蓮座上,下有六牙白象坐騎相承托。白象前側有一似武士的“象奴”頭戴黃彩尖如意頭冠,雙手牽韁繩,側身叉腿昂首望。

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臨水出土。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文物保管所收藏。



81、紅綠彩男嬰造像

金代。高33厘米。白釉,光潤。土黃胎,質疏松。通體在白地上施紅綠黃色釉上彩,眉眼、發髻等部位施黑色釉下彩。童子頸佩金黃色如意形項飾,上身著花衣,下體赤裸,腰腹及腿部被四道巾帕捆縛。繪畫細膩,眉眼靈動,活靈活現。

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金泰和二年(1202)崔仙奴墓出土。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文物保管所收藏。



82、紅綠彩雙手抱小羊羔坐鼓女童像

金代。高15.8厘米,底徑4.5厘米。白釉,光潤。土黃胎,質疏松。通體在白地上施紅綠黃色釉上彩,眉眼、發髻等部位施黑色釉下彩。女童頭梳髽髻,身著右衽上衣,雙手抱一只小羊羔,右腿騎鼓邊,左腿盤坐于瓷鼓凳上。面目生動形象。

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金泰和二年(1202)崔仙奴墓出土。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文物保管所收藏。



83、紅綠彩雙手合十騎鼓女童像

金代。高15.4厘米,底徑4.2厘米。白釉,光潤。土黃胎,質疏松。通體在白地上施紅綠黃色釉上彩,眉眼、發髻等部位施黑色釉下彩。女童頭梳髽髻,頸戴項圈,身穿彩衣,合掌于胸前騎坐于鼓凳之上。面目生動,形象機靈可愛。

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金泰和二年(1020)崔仙奴墓出土。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文物保管所收藏。



84、紅綠彩雙手抱狗侍立童子像

金代。高15.5厘米,底徑4.5厘米。白釉,光潤。土黃胎,質疏松。通體在白地上施紅、綠、黃色釉上彩,眉眼、發髻等部位施黑色釉下彩。童子頭梳髽髻,頸戴項圈,身著對襟上衣,前腰束圍裙,足登黑色長筒靴,右足稍踮起,雙手右側摟抱一只可愛的小狗,歪頭目視前方站立。神態生動,俏皮可愛。

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金泰和二年(1202)崔仙奴墓出土。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文物保管所收藏。



85、紅綠彩夾盒侍立童子像

金代。高16厘米,底徑4.5厘米。白釉,光潤。土黃胎,質疏松。通體在白地上施紅綠黃色釉上彩,眉眼、發髻等部位施黑色釉下彩。童子髻發,內著右衽白衣,外罩直領綠開襟紅長窄袖衫,前腰束白圍裙,左腋下夾一黃色黑彩邊方盒,雙手放于腰間,稍縮頸彎腰斜視前方。神態生動專注、謙恭。

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金泰和二年(1202)崔仙奴墓出土。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文物保管所收藏。



86、紅綠彩送子觀音坐像

金代。高22.9厘米。身著素色服飾,一手持花,一手自然下垂,神態慈祥。

1973年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汽車隊工地出土。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文物保管所收藏。



87、紅綠彩官人作揖像

金代。高21.6厘米。頭戴官帽,蓄八字胡和垂須,身披紅袍,雙手抱拳,神態自若。

1973年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汽車隊工地出土。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文物保管所收藏。



88、綠釉劃大葉紋水波紋束腰形枕

金代。長26.2厘米,中寬9.5厘米,頭高13.4厘米,中高10厘米。枕呈長方形,兩端平直,四面內凹,呈亞腰狀。通體施綠釉。枕四面以雙線為邊框,邊框內劃大葉紋、短水波紋。枕體綠釉如水,晶瑩光亮,涼爽宜人。

1974年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香山鄉佐城村金代墓出土。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文物保管所收藏。



89、綠釉蓖劃花牡丹紋葉形枕

宋末期至金前期。長30厘米,寬20厘米,后高19厘米,前高9.5厘米。枕面呈葉形,枕面上翹愈烈,近乎卷上,下邊有近似五邊形的小墩座。綠釉蓖劃花,有細碎開片,晶瑩光潤。黃灰胎,堅致。枕面劃折枝牡丹,一花三葉,是磁縣觀臺窯第二期典型圖案。

1960年磁縣都黨鄉冶子村宋墓出土。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收藏。



90、綠釉纏枝牡丹紋如意頭形枕

金代。長29.5厘米,寬20厘米,高11.5厘米。枕面呈如意頭形。通體施綠釉,周壁綠釉無紋飾,底部無釉。枕面刻纏枝牡丹紋。線條繁密,纏繞有序,富有生機。燒生脫釉。

磁縣觀臺鎮出土。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收。


版權申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河北磁州窯:黑白之美
宋代八代窯系之磁州窯淺談(四)
磁州窯博物館藏瓷器:瓷枕篇(54件)
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三)觀臺窯的發展繁榮和衰敗
陶瓷歷史文化(72):磁州窯—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窯㈧磁州窯系②
磁州窯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江县| 电白县| 剑川县| 西乌| 竹北市| 浦北县| 芒康县| 奉贤区| 黑水县| 庆城县| 肥东县| 盈江县| 正宁县| 涿鹿县| 长汀县| 青神县| 镇宁| 苏尼特右旗| 东阿县| 高台县| 阜宁县| 洛宁县| 开封市| 罗甸县| 黄龙县| 仙居县| 邵武市| 郑州市| 新昌县| 莲花县| 宿松县| 原平市| 镇赉县| 和龙市| 南陵县| 柏乡县| 灵丘县| 津南区| 泾源县| 黑水县| 砀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