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2016.02.17
上千萬沉香愛好者的聚集地,你關注了嗎?沉香免費鑒定、估價、知識講解、購買、合作、咨詢等,請加我們的公眾微信號:沉香學堂,便于隨時交流! 專業的沉香資訊平臺,關注我們,愛文玩、愛沉香、愛生活,提升品位,伴您成功。
“天人合一”的思想體系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題,影響中國傳統文化數千年,其中對紫砂壺的影響也顯而易見。正如:“泥有天生,意有人造,天人合一。 ”紫砂壺以泥土為胚體,以火為魂,生于妙手、始于自然,被譽為“土與火的藝術、力與美的結晶”。
紫砂壺制作過程中注重材料的質地和造型,反對無謂的裝飾,追求質真而樸素、器完而不飾的創作理念和審美情趣,是“天人合一”的理念的具體體現。在歷史的長河中,不管紫砂壺的造型和技藝如何演進,其質端莊典雅、安詳恬適、簡練大方的格調始終不曾改變,演繹著“天人合一”的精神內涵,深得文人雅士的寵愛。
紫砂壺從原料的選擇到制造、煉成,以及其使用功能和審美價值無一不和“天人合一”的美學思想相契合,成為陶瓷世界里特殊的物象代表,散發著超乎物外的悟性和智慧。
中國傳統美學強調虛與實相對應的關系,《老子》二章曰:“有無相生,難易相成”,在老子看來有無虛實的統一是宇宙萬物化運行發揮作用的根本。這樣的哲學思想對中國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虛實結合便成了中國傳統美學的基本表現方法,紫砂壺——這朵民間藝林中的絢麗奇葩,當然也不例外。
在紫砂壺的創作過程中,展現著實與虛的辯證關系,從而產生一種氣韻生動的審美意境,體現出虛實對應的美學精神。紫砂壺制作過程中形與神關系的處理上就體現出實與虛的轉化,如對實物的抽象化處理就要求做到形神兼備,而在壺的身筒、紐、把、流、足等空間搭配上不但要考慮使用功能,還要求各部分之間的比例虛實相生。
古時紫砂壺集大成者時大彬的提梁壺就一個很好的例證,此壺的身筒是一個比較大且豐滿的扁球狀。但是一般人欣賞時并不會感到笨重的感覺,是什么原因呢?答案就是提梁壺那碩大的圓環上,而這一圓環所圍成的“虛”的空間正好在視覺上避免了下部厚重的感覺。上和下兩個圓弧組成了鮮明的虛實對照,整體上讓人感受到氣勢雄健,韻味自天成。
“和諧”最早出現于甲骨文和金文中,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有“和同”的美學思想,幾經發展逐漸成為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中華民族性格的集中體現。
紫砂壺自其誕生之日起,就在追求“和諧”的道路上不斷發展。如紫砂壺從古至今都特別講究壺體各部分的優美比例、制作技藝的精湛和優良的實用功能。優秀的作品要求壺嘴出水流暢、鈕的大小要符合拿手方便、把子的合度感要省力。在紫砂壺的造物過程中,制作的功力、形體的優美要恰到好處,呈現出和諧的物象,傳承著中國千年的美學思想。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版權,精選的文章版權屬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及時聯系小編微信abchenyuan,注明“版權”。
想買真沉香, 加香掌柜個人微信號:abchenyuan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訂購正品沉香↓↓↓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