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潰瘍性結腸炎,但是這種腸病患者都知道,一旦得了潰瘍性結腸炎,自己的人生也將面臨極大的考驗,拉肚子拉到懷疑人生,有些患者甚至因此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有人降潰瘍性結腸炎形容成“不死的癌癥”。
潰瘍性結腸炎是炎癥性腸病的一種,多見于青中年人,20-40歲是發病高峰年齡,可以出現腹痛、發燒、拉膿血便等癥狀,但是由于人們對潰瘍性結腸炎缺乏認識,常常被錯認為普通胃腸炎,也因此沒有重視。
殊不知,潰瘍性結腸炎容易反復發作、遷延不愈,嚴重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而且目前病因上不明確,早期診斷也比較困難。
如果您長期反復腹瀉,大便不成形,伴黏液或者膿血便,或有時還有些腹痛、乏力、消瘦、發熱等癥狀,大多數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可能會有排便緊迫感和腹部絞痛,而這種疼痛可能以左邊為主,因為結腸下段位于左邊。當用一般抗菌藥物治療無效,就要懷疑是否患上了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的癥狀發生十分有規律性:當腸壁內層炎癥反應越來越嚴重,并形成潰瘍時,它就會失去從食物殘渣吸收水分的功能,相應地,就會導致糞便越來越松散——換句話說,就是腹瀉。受損的腸粘膜也可導致粘液便。同時,粘膜層的潰瘍也可引起出血,因此產生血便。事實上,持續的失血會導致貧血。
潰瘍性結腸炎反復發作,患者病情持續的加重,就會產生并發癥的發生,嚴重的會引起腸穿孔、腸梗阻、中毒性巨結腸、消化道出血,腸瘺、盆腔膿腫、遷延不愈的肛瘺、直腸陰道瘺、直腸膀胱瘺等。
近10%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會在首次發作后,迅速轉為暴發,伴大量出血、穿孔、敗血癥和毒血癥等并發癥。
有關研究發現,在患潰瘍性結腸炎10年以后,癌變的危險將呈倍數增加。在對一組輕患者所做的追蹤觀察發現,起病15年后的癌變率為5%,起病25年后的癌變率達10%。而且許多學者在學術報告中也均提到,青少年時患潰瘍性結腸炎,在中年后易癌變。
病程較長的患者,有以下情況要警惕癌變:
1、經正規治療無明顯緩解,甚至病情加重;
2、出現腸梗阻、腸穿孔;
3、腸鏡檢查發現腸道有隆起,出現菜花樣的腸管僵硬等癥狀。
這些都是癌變的危險信號!因此凡是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均應定期隨訪,進行腸鏡檢查,預防癌變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