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神經官能癥,一般是指那些有一些類似心臟病的癥狀,比如心慌心悸、心前區疼痛、胸悶憋氣等,而經過檢查排除了器質性心臟病的情況(其實癥狀本身也是可以鑒別的)。
發生心臟神經官能癥的原因與自主神經(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也就是神經調節方面出了問題。
所以,如果根據疾病診斷的原則,診斷為心臟神經官能癥的病人應該是排除了冠心病(器質性心臟病)的。
但是,研究發現,“雙心”疾病(心臟疾病、心理疾病)是可以并存的,并且經常是并存的。冠心病患者中合并抑郁焦慮的人要多于沒有冠心病的人群,有抑郁焦慮的人,也容易得冠心病(冠心病的發病機制之一就是精神情緒緊張焦慮、交感神經過度激活)。這些疾病存在共病因素。其實這些也容易理解,經常緊張焦慮容易得病,得病的人各種顧慮就會多一些。所以“雙心”疾病往往是并存的。有冠心病的人,可以同時有心臟神經官能癥的表現。
“雙心”疾病的并存,還會互相影響。心理疾病會加重心臟疾病,并且使得臨床診斷鑒別困難。比如,有些癥狀、有些發作并不是冠心病的發作,似是而非;而有時,可以因為過度的緊張焦慮導致血壓飆升、心臟病發作。
所以,現在臨床上重視對“雙心“疾病的診斷和處理。對于有冠心病這樣器質性疾病的患者也要重視心理干預治療,這樣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可以減少冠心病的發作,延緩冠心病的進展,改善患者的生存狀態和生活質量。
(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