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朝代史書大多叫某書、某史,為何清朝的《清史稿》不叫《清史》

作者:軍事帥哥    校正/編輯:莉莉絲
中國是擁有5000年文明延續的古國,其歷史大事件一般由正史予以記錄。從司馬遷的《史記》開始,中國每個朝代都有屬于其自身的正史資料,比如西漢的《漢書》,東漢的《后漢書》,唐朝的《舊唐書》《新唐書》,明朝的《明史》等。這些內容豐富,寫作手法多元的正史史書構成了中國歷史學領域極其著名的,具有學術價值的“二十四史”。不管是歷史愛好者,還是專門研究歷史學的大學本科生研究生,歷史學教授,都會閱讀“二十四史”。

然而,明朝之后,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專制帝國——清朝的史書就顯得與眾不同了。我國其他朝代的史書被稱為《某書》《某史》,比如《漢書》《后漢書》《明史》,而清朝的史書被稱為《清史稿》。

那么,延續了296年的清帝國,其史書為何被稱為《清史稿》而不是《清史》呢?這背后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歷史事實呢?



上圖_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初年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趙爾巽(主編)



第一,從名稱的本義上看《清史稿》之所以叫《清史稿》,而非《清史》——《清史稿》本身就是清朝歷史史書的未定稿件。

要想讓《清史稿》成為正式的《清史》,其中間還需要經過復雜而專業的審核校對出版發行工作。但由于1927年,當時政治局勢多變,趙爾巽就把還沒有完全定稿的清朝歷史稿件以《清史稿》的名義對外出版。

由于缺乏校正,《清史稿》中有大量基本歷史事實的錯誤。比如,康熙五年三月胡拜為直隸總督這句話就是歷史錯誤。當時的直隸總督為朱昌祚,并非胡拜。如果要為正規的官修史書出版的《清史》,這種很明顯的史實錯誤是不可能出現的。



上圖_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宣統帝,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皇帝



第二,民國之后多變的政治局勢,決定了清朝歷史的編纂過程一波三折,結局不可能圓滿。

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2月,宣統帝退位。從法統上說,隨著民國政府的成立,清朝正式滅亡。隨著民國政局的變動,袁世凱就任民國臨時大總統遷都北京。在袁世凱民國政府,也就是后來稱為的“北洋政府”的支持下,前清朝官員趙爾巽等人主持編纂清朝歷史。

然而,在民國軍閥混戰,內戰不斷的年代里,清朝歷史的編纂一波三折。北洋政府執政期間,國內軍閥之間的大戰極其頻繁,民國政府不斷地換“大總統”,國力衰微,經費非常緊張。到了1917年,民國政府給清史的編修費用已經到了毫無著落的程度。缺少了民國的資金支持,趙爾巽等人只能節約資金編寫清史。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清朝歷史的編修,導致寫出來的清史漏洞百出。



上圖_ 北伐戰爭



民國政局又隨著北伐戰爭的進行發生新的變化。1926年,蔣介石擔任北伐軍司令,位于廣州的國民政府打響了推翻北洋政府的北伐戰爭。在北伐軍的猛烈攻勢下,北洋軍隊節節潰退。

到1927年,北洋政府失敗成為定局,隨著北洋政府的失敗與國民政府的站穩腳跟,趙爾巽是在北洋政府的支持下編修清史,而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在政治上又是對手。在北洋政府支持下編修清史的趙爾巽在對新政府對清史的態度還不了解的情況下,自然不可能將清史的編纂工作持續進行下去。再加上趙爾巽身體每況愈下,清史編纂團隊只能將沒有校對完成的《清史稿》草草出版發行。



上圖_ 趙爾巽(1844年5月23日-1927年9月3日),字公讓,號次珊 ,別號無補



第三,《清史稿》自身存在一系列缺陷,達不到正史的條件。

什么是正史?觀點嚴謹,客觀公正的史書叫正史。但《清史稿》的觀點卻和客觀公正相距甚遠,其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趙爾巽等人編修的《清史稿》極力美化歌頌清朝,卻對清朝后期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歷史事實諱莫如深。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后的朝代,清朝對中國歷史的貢獻是極其巨大的。清朝入關取代明朝的腐朽統治,在客觀上順應了歷史的潮流進步。康熙、雍正到乾隆時期,清朝不斷地發動捍衛祖國統一和反對外敵侵略的戰爭,平定準格爾部叛亂,設立駐藏大臣,擊敗俄軍對黑龍江地區的入侵,派出施瑯統一臺灣。這一系列的軍事行動在很大程度上維護了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應該予以歷史的高度評價。清朝編纂的《四庫全書》為歷史文化領域的巨大貢獻,雍正時期的改革“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在我國經濟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使得中國人口在清朝呈現爆炸式的增長。清朝對東北地區的開發發展了東北經濟,促進了東北和關內的聯系。

然而,到了1840年以后,隨著清朝走向衰落,清政府和國外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對于這些“負能量”的事情,趙爾巽等人閉口不談,卻極力的夸贊清朝的歷史貢獻,這不符合一個歷史學者對歷史學的基本態度——客觀公正,實事求是。



上圖_ 《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 ,是清代乾隆時期編修的大型叢書。



其次,《清史稿》缺乏最基本的”立“:既然民國已經成立,清史編纂者就得以民國為正朔編纂清史,但《清史稿》卻無法做到這一點,站在新政權的立場寫前朝歷史。

中國歷史,改朝換代是很常見的事情。新朝代給舊朝代修歷史也是很常見的事情。一般來說,新朝代給舊朝代修歷史,都會為新朝代為正朔修歷史,體現新政權取代舊政權的合法性。唐朝修《隋書》,宋朝修《新唐書》,明朝修《元史》,清朝修《明史》,都是站在新政權的立場,以盡量客觀的角度公正評價歷史。如果否定新政權而評價前朝,這些正史在新政權統治下也不可能出版。



上圖_ 張廷玉負責編著的《明史》



而《清史稿》卻違背了以新政權為正統修歷史的根本原則,其對于民國成立過程中的大事件,要么不寫,要么一筆帶過。而對于民國紀年,采用了干支紀年的手段。這種無法做到以新政權為正統修歷史為原則的史書,自然在新政權無法用正規《清史》的名義對外出版。

到了1927年,民國政局變動,在無法將民國作為正統又摸不清國民政府對清史編纂態度的前提下,清史編纂也就沒法進行下去,趙爾巽團隊編修的史書自然無法以正史《清史》為名稱對外出版。

到了1930年,國民政府一度封禁了《清史稿》,其對清史研究的審核更加嚴格仔細。在這樣的環境中,清朝歷史編修工作自然無法正常進行。

參考資料:
【1】《眾聲喧嘩·民國初年的清史熱》 蔡炯昊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2】《二十四史選讀攻略》 《國家人文歷史》雜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清朝都已經滅亡100多年了,為何《清史》還沒有修好?
清朝已經滅亡111年了,《清史》為何還沒有修出來?
清朝已經滅亡一百多年,為什么中國至今只有二十四史,獨缺清史?
《清史稿》能成為正史嗎?為何編纂14年,最后卻被國民政府封禁?
清史為何至今都沒有修出來?
《清史稿》的歷史影響:該如何評價史書《清史稿》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乐市| 东光县| 精河县| 田林县| 南昌县| 白城市| 谢通门县| 玛多县| 泰来县| 成都市| 波密县| 齐齐哈尔市| 迁西县| 海门市| 龙海市| 昌邑市| 英超| 和林格尔县| 合川市| 雷波县| 建德市| 敦化市| 青田县| 龙泉市| 灵石县| 股票| 宁河县| 喀喇沁旗| 铁岭县| 赤城县| 卓尼县| 石棉县| 齐河县| 孙吴县| 聂拉木县| 招远市| 绍兴市| 磴口县| 青铜峡市| 黎平县| 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