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特征類題目一般有兩種類型:一是描述(或比較)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條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側重于氣候因素)或水系特征與地形的關系。但無論是哪一種類型,一定要區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再針對具體水文(水系)特征進行描述。
角度一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描述,其答題思路為:
角度二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成因分析,其答題思路為:
1.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影響因素
根據上述關系圖,可總結出下表內容:
水文特征要素
描述特征
影響因素
流量
流量大或小
①以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依據降水量的多少判斷;②流域面積大,一般流量大
水位
水位變化大或小,何季節為汛期
決定于河流的補給類型。分布在濕潤地區,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變化由降水特點決定;分布在干旱地區,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變化由氣溫變化決定
流速
流速快或慢
決定于河道地勢落差狀況
含沙量
含沙量大或小
決定于流域內植被狀況、地形坡度、地面物質結構及降水集中程度(暴雨發生頻率)
結冰期
有或無,長或短
無結冰期,最冷月均溫>0℃;有結冰期,最冷月均溫<0℃
凌汛
有或無
必須具備兩個條件:①有結冰期;②發生在低緯流向高緯河段
2.人類活動對河流水文特征的影響
(1)破壞植被:地表徑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漲陡落;含沙量增加。
(2)植樹種草:地表徑流量減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緩慢;含沙量減少。
(3)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表徑流,使河流水位陡漲陡落。
(4)鋪設滲水磚:減少地表徑流,增加地下徑流,河流水位平緩。
(5)修建水庫:對徑流量有調節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穩;減少水庫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
(6)圍湖造田:對河流徑流的調節作用減弱,水位陡漲陡落。
3.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應用分析
(1)根據河流的水系特征判斷地形
①據河流流向可判斷地勢的高低:
河水從高處向低處流。例如,在圖a中,根據河流的干流與支流之間成銳角的方向可以判斷出,河流的流向是由北向南,進而可以判斷出該地區的地勢是北高南低。
②根據水系特征可判斷地形類型:
向心狀水系,地形為盆地(如圖b);輻射狀水系,地形為山地(如圖c);若河流平行排列如圖a所示,則地形特征為山河相間分布。
③根據河床寬度判斷地形:
若河流河床較寬,則說明該河流經平原地區,一般流經平原地區的河流比較彎曲。
(2)根據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斷地理環境特征
①含沙量大,說明上游植被覆蓋率不高,水土流失嚴重,如黃河。
②若河流有結冰現象,說明最冷月平均氣溫<0>℃,如我國秦嶺—淮河以北地區。
③若河流出現兩次汛期,一次是春汛,另一次是夏汛,說明該河流春季受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可能位于我國東北地區、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等地區。
典型例題
(2016年上海卷)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潤了八百里秦川。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 橫貫關中平原的渭河全長787千米。關中平原是中國歷史上農業最富庶地區之一,也是目前陜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經濟最發達的地帶。
(1)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2)目前渭河河道淤積嚴重。根據南、北兩側支流的特征,分析該問題產生的原因。
【參考答案】
(1)河流徑流量較小;流速較穩定;汛期一般出現在7、8月;河水含沙量較大;有結冰期。
(2)渭河北側:支流多而長,流經黃土高原,帶來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嚴重,帶來的泥沙更多。渭河南側:多發源于秦嶺山區,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帶來泥沙。
【詳解詳析】
(1)河流水文特征是要是描述河流的流量、汛期、含沙量、結冰期等;流量和汛期是由補給水源決定的,抓住渭河流域的氣候特征,可以得出年降水量較少,河流流量較小的答案;流經渭河平原,可以得出流速穩定答案;含沙量是由植被覆蓋率決定的,流域內水土流失嚴重,含沙量較大。結冰期是冬季氣溫影響的,最冷月均溫在0℃以下,有結冰期。
(2)河流淤積嚴重的原因分析,要求從南北側支流說明;這里要結合兩側支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進行分析。北部流經黃土高原,是主要的泥沙來源,水土流失嚴重,尤其暴雨時節,沖刷能力強。南部是由于落差大,流速快,沖刷能力強,易帶來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