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蘇寧宣布成立蘇寧物流研究院和S實驗室,開始集中力量打造蘇寧智慧物流生態。研究院將在智能物流規劃、供應鏈智慧共享、智能技術研發三個主要方向發力。
那么,蘇寧是超越還是跟風?我們看看那些“前輩們”現在做得如何?
京東X+Y事業部組合
北京通州朝林大廈A座,京東新開辟了幾層新的辦公區域,目前,此地將入駐京東的智慧物流技術部隊——京東X事業部。
到了今年3月份京東X事業部才正式開始三條產品線的建設,第一個是無人機,第二個是無人倉,5月份左右正式開始建立無人車團隊。
通過京東X事業部于10月在京東總部展示的內容看,目前京東“無人倉”中的幾位機器人主角分別是:SHUTTLE貨架穿梭車、智能搬運機器人AGV、DELTA型分揀機器人、六軸機器人6-AXIS。據了解,京東目前“無人倉”的存儲效率是傳統橫梁貨架存儲效率的10倍以上,并聯機器人揀選速度可達3600次/小時,相當于傳統人工的5~6倍。
截至11月,京東無人機已完成超過1萬分鐘的飛行總時長、近萬公里的飛行里程、超過1000架次的飛行次數。目前京東無人機已獲得四地的飛行許可,已勘測確定超過10條航線,并將在近期正式投入日常配送任務。技術方面,京東已開發出包括多旋翼、垂直起落以及電動、油動或油電混合動力等多形態、多動力的無人機機型,能夠執行最大30公斤載貨量、30公里飛行距離的配送任務。
京東無人配送車配備激光雷達和多個視覺傳感器,通過生成視差圖等方式構建三維環境,控制無人車避障;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它可以敏銳地識別交通標志和車道線;基于特征的機器人同步定位與建圖技術,實現了無人車自主定位與地圖創建,比大部分人都認路;基于高精度立體影像數據結合GNSS衛星定位系統,它能進行精準路線規劃和導航定位,定位精度達到厘米級。
京東的無人車在配送站裝載貨物后,通過自主路徑規劃,將貨物送達指定位置,并通過京東APP、手機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戶收貨,用戶到無人車前輸入提貨碼即可打開貨倉收取貨物。
11月,京東宣布正式成立京東Y事業部,據悉,Y事業部以服務泛零售為核心,著重智慧供應鏈能力的打造,核心使命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驅動零售革新。
京東商城副總裁兼京東Y事業部負責人于永利表示:“Y事業部下一步將全面開發供應鏈智慧協同平臺,開放京東自營供應鏈的人工智能技術能力,與供應商一同制定聯合商業計劃,協作進行預測和補貨,降低零售商流的整體成本,提升商流效率,最終為消費者創造便利和實惠。”
此次Y事業部的成立,則標志著京東零售供應鏈管理全面走向智能、開放與變革。同時,X+Y的組合代表著京東智慧供應鏈和智慧物流兩個方向上進一步完善了京東智能化商業體坐標。
菜鳥網絡E.T.物流實驗室
當然,在智慧物流方面,京東的競爭對手阿里巴巴也在進行布局,在京東配送無人車發布的當天,菜鳥網絡也發布了無人配送車,大唱對臺戲。
另外在10月的云棲大會上,菜鳥網絡“E.T.物流實驗室”首次解開神秘的面紗,并展示了一個包含虛擬增強技術、倉庫機器人、智能配送機器人、智能園區巡檢等產品組成的充滿科技感的未來物流倉庫模型。
1)菜鳥小G
小G執行任務的背后,突破了自主感知、智能識別、運動規劃等多項關鍵技術,實現智能化的末端配送。
強大的算法讓小G擁有像人類一樣思考的能力,它會觀察周邊的復雜環境,并在系統中建立自己所看到的多維世界。走在路上,小G也能動態識別環境的變化,它不僅能識別路上的行人、車輛,還可以自己乘坐電梯,甚至它能夠感知到電梯的擁擠程度。
目前,這款機器人正在阿里巴巴位于杭州西溪濕地的總部熟悉環境,屆時,數臺菜鳥智能配送機器人將協同運作,在數十萬平方米的阿里巴巴園區為上萬名員工提供智能包裹投遞服務。
2)菜鳥—AR智慧物流系統
通過AR助力物流,所有人為的視覺判斷可以完全交給智能系統,工作人員只需要跟著指令一步步像游戲一樣完成任務。即使是一個毫無經驗的新手,也可以迅速地學會操作流程,大大節省了培訓時間,提升了操作效率和操作準確性。
3)菜鳥小鷲無人機智能安防巡檢系統
菜鳥小鷲無人機智能安防巡檢系統是業界首款物流專用的智能空中巡檢系統,目的是為了解決物流園區安防巡檢人工強度大,巡檢效率低,安防巡檢標準差異等問題。
菜鳥小鷲的整套系統由無人機系統和智能監控平臺兩部分組成。無人機系統實現對飛機的無人操控,能夠在預先設定的安防巡檢任務路徑上完成自主起飛,巡航,降落動作。智能監控平臺對實時處理巡檢過程中無人機回傳的監控視頻、并對園區車輛違章行駛、人員違規行為、物品遺撒等異常事件進行識別和報警,并及時反饋到無人機運營監管中心監管人員,第一時間通知園區值班人員快速處理園區異常事件。
從菜鳥物流園區試用的反饋結果來看,菜鳥小鷲無人機智能安防巡檢系統能夠將園區巡檢從原來人工巡檢一次2小時縮減到現在無人機巡檢一圈10分鐘以內,不僅將巡檢成本降低30%,還能大大提升巡檢的效率。
4)AGV智能倉儲機器人矩陣系統
AGV系統由中央控制幾百臺機器人同時工作,通過高效的排班和指派算法優化這些機器人之間的協同,系統能實現人需要機器人的時候就有空閑的機器人,機器人把揀選車拖到站的時候就有人接力工作。實現機器人之間、機器人和人之間的無縫對接。
據悉,菜鳥的AGV系統是為中國的國情量身定做,跟行業中已有的模式存在顯著不同,AGV會拖揀選車進行跨區的運輸,而不是拖貨架到人,能夠極大地減少了無效的運輸。另外,我們的系統對倉庫本身的改造小,可適用的范圍廣。一個傳統的人運作的物流倉庫,只需要做很小的改動就可以實現自動化。總的來說是找到了效率、成本和廣泛應用場景之間的一個平衡點。
5)天機(貨品時光機)
天機一號是菜鳥自主研發的針對商品重量、尺寸、圖片以及3D模型的智能采集設備;通過標準化電子稱、彩色和紅外線深度相機完成數據采集和建模。
在物流領域,通過天機一號給商品建立了一套準確的物理屬性數據;給業務計劃和履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天機一號技術不僅解決了當前人工采集商品尺寸、重量的效率和準確性的問題,未來還可以在商品的智能識別和揀選做更多擴展,進一步通過商品數據配合自動化設備,實現物流各鏈路作業的數據化智能化。
順豐黑科技
此外,還有順豐也在布局黑科技。從以下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出,順豐一票快件從收到派將經歷大數據分析、車聯網、無人機配送等科技產品。
2)車聯網(車——車)
貨物在倉與倉運輸時候,中間會有公路、鐵路、航空的運輸方式,順豐車聯網是為順豐運輸車輛定制的管理平臺,通過車載通訊設備和系統對人、車、貨進行智能化管理,一方面,保障行車安全,使整個運輸透明化;另一方面,通過與場院管理、指揮調度等系統的連接,實現業務全程管理的可視化。
3)無人機(倉——人)
據了解,早在2015年順豐便開始在珠三角地區試水無人機快遞;此外,順豐還直接投資了無人機初創公司。我相信順豐無人機離面世的時間不遠了......
要下一盤怎樣的棋?
無論是阿里、京東、蘇寧還是順豐,背后都有商業和電子商務。目前電子商務的訂單傾向于這三大特點:量大,物少,組合多。就是每天有很多訂單,但是每個訂單也就一兩個東西,而且這東西可能是各種組合。倉庫工人在品種類繁多的倉庫里一個個地找,這用半分鐘,那用半分鐘,太低效了,而且中國現在的人工費用也不是便宜的。
所以,在高額的人工成本催化下,成熟的電商體系基礎上,和快速發展的科學技術的前提下,這幾家所研發的并不是工業產品,目標不在銷售獲取利潤,而是作為電子商務的輔助。比如通過智慧物流項目降低整個運營成本,提高配送人員效率和客戶體驗。
另外,伴隨物流大數據和智能物流的時代發展,終端消費者也將更加注重大數據和智能物流帶來的用戶體驗和成本效率。未來商業競爭也不僅僅是銷售價格和時效的競爭,還將是科技創新的競爭,商業競爭的透明度正在加速提升,行業也會因科技的變革會再次劃出一條分水嶺,巨頭們自然需要搶先機發展。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當貨物進入到無人倉,通過機器人及AGV完成分揀、搬運以及拆碼垛等倉儲全流程,貨物走出無人倉之后,將依靠無人機和無人車送到用戶手中。其中,無人機定位于農村最后一段的路由運輸,無人車則從事城市最后一公里送貨到用戶手中的2C業務。
這是不是一件很COOL的事?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在不遠的將來,絕大部分人力將被自動化設備所替代,但不單單是因為很COOL,更多是因為這樣更快,這樣更準確,這樣更省錢。
誰更勝一籌?
從目前情況來看,蘇寧第五代智能物流基地——雨花二期今年雙11即將正式投入使用,在國內比較先進。投入使用后,該物流中心存儲能力可達到2000萬件商品,日發貨量181萬件,并通過軟硬件系統和大數據的驅動讓訂單實現最快30分鐘出庫,目標劍指“無人倉”。另外,無人車和無人機也在進一步研發當中;
京東和菜鳥的產品在測試階段,但進入雙十一以來,京東無人機在宿遷、西安、北京等多地同時投入運營,同時已獲四省飛行許可,規劃了大量的航線。無人倉的部分環節已經順利實現落地,京東固安服飾倉通過AGV(自動導引小車)智能機器人實現了貨架搬運及貨物分揀業務,而無人車,同樣在雙十一期間在通州京東總部周邊用于配送;菜鳥則與德馬集團旗下德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菜鳥海寧“智能倉庫”。據了解,該倉庫的物流智能無人倉系統是國內首套以機器代替人工完成貨物從入庫到出庫的全流程的智能物流系統;
而順豐無人機據說已經開始進行試飛測試了。
所以,個人覺得菜鳥和京東在智慧物流道路上走得會更快一些,蘇寧有后來追上的趨勢!我們拭目以待吧!
作者 | 小周伯通 物流沙龍記者 (微信ID:zhimingco)
智慧物流,你認為誰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