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靈州盛會”何以成為唐王朝的高光時刻?
本文約 2800 字

閱讀需要 7 min

唐太宗時期,為處理北方各民族部落關系,北上靈州會見敕勒諸部首領及使者,舉行了規模宏大的“靈州盛會”。靈州之行有著怎樣的歷史影響?唐太宗為什么會被各部族首領尊稱為“天可汗”?他的民族觀在歷史上又有哪些先進之處?為此,“道中華”專訪寧夏大學王朝海副教授,揭開那段高光歷史。

靈州盛會情景。(圖片來源:靈武市博物館官網
記者:根據記載,唐太宗北上會見各少數部族首領,從都城長安出發,歷時一個多月行程至靈州,為何會選擇較遠的靈州作為會見各北方部族首領的最終地點?靈州在當時有著怎樣的重要位置?
王朝海: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在唐朝北方的漠北地區,發生了薛延陀汗國瓦解的重大歷史事件。這一事件對唐朝北方民族關系產生著巨大影響,促成唐太宗的靈州之行。
唐太宗選擇當時的靈州,可以從天時、地利、人和幾個方面來分析:
占天時:由于薛延陀部多彌可汗的無道統治,出現內亂,回紇部擊殺了多彌可汗,薛延陀汗國亡。當時,無論哪個部落都缺乏掌控漠北全局的能力,這樣的局面如果得不到有效制止,不僅會使漠北各族人民生靈涂炭,還會危及唐朝安全,加劇當時北方民族關系的對立和沖突。
另一方面,鐵勒等眾多部落有意愿歸屬唐朝。唐太宗靈州之行可以說正當其時,正如他在當年六月初的詔書中所說:“薛延陀破滅,其敕勒諸部,或來降附,或未歸服,今不乘機,恐貽后悔,朕當自詣靈州招撫。”
據地利:靈州作為西北重鎮,又處在北方各民族和漢族交錯雜居之地,以及北方各民族和南方中原民族交流、交往的前沿。
再者,靈州長期處在中原王朝的實際控制之下,有專門的鎮將在此駐扎,可保障皇帝行程安全。

西夏時期靈州位置。(圖片來源:《神秘的西夏紀錄片)
靈州歷來又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沖,其“西據賀蘭之雄,東臨黃河之險,北控河套,南控慶涼”,是唐朝藩捍關中的西陲巨屏。
靈州長期以來還是商旅往來的樞紐,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孔道和茶馬貿易的要津,故為唐太宗此次首選之地。
享人和:北方薛延陀汗國剛剛覆亡,諸多部落群龍無首、內部動蕩,迫切需要有能力挽狂瀾結束混亂局面的人物,而當時能完成這一任務的當屬唐太宗。唐太宗在北方諸部落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薛延陀亡后,鐵勒諸部一百萬余戶甘愿歸屬唐朝。當時的靈州民族團結,社會安定,選在此地接見諸部首領顯然是非常好的選擇。

靈武博物館。(圖片來源:靈武博物館官網)
記者:北方各民族通過“靈州盛會”取得和平相處的方式,對當時各民族融合產生怎樣的影響?對大一統中央政權的鞏固有哪些促進作用?
王朝海:公元646年,唐太宗北上會見眾多歸附大唐的部族首領及其使者,對當時北方各民族融合以及大一統中央政權的鞏固均產生了多方面的積極影響。
首先,北方諸族主動要求內附。唐太宗李世民誠心對待漠北各部落,不僅受到了各部落的尊敬,更直接促使漠北各部落主動積極內附,他們能受到唐太宗冊封為榮,認為這是“執易而歸,百世之幸”。
唐太宗在位期間,對于周邊不斷內附的眾多民族和部落,均予以妥善安置,使他們能夠安定生活。
再次,增強了諸多少數民族強烈的認同意識。認同意識一旦產生,便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如之后在漠北建立“六府七州”之后,內附的少數民族首領被唐王朝冊封為大唐的官吏,使得這些少數民族首領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意識,自視為大唐的臣民。
如史料記載:“請于回紇、突厥部治大涂,號'參天至尊道’,世為唐臣。”
又如,漠北羈糜府州建立百余年后,回紇兵參加了平定安史之亂的戰爭,把平定叛亂、維護統一,看作自己對國家義不容辭的責任。
最后,漠北郡縣制的推行。唐太宗靈州之行最為深遠的影響是在漠北地區推行郡縣制——建立了“六府七州”,即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置羈糜府州制度,任命少數民族首領統治邊疆地區,強化中央政府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統轄權,將大一統的政治觀念進一步推行至“蠻夷之地”,同時客觀上也加速了民族融合的進程。《新唐書·地理志》有記載,以中央詔令的形式確定了羈糜府州設置的原則,同時,也體現了因俗而治的管理特色。
“靈州之行”使漠北地區保持了長時間的安定,并將漠北地區納入唐的行政區劃管理,在血緣、地緣、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交融狀態,客觀上促進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框架下民族融合的進一步發展。

記者:經過唐太宗的勵精圖治,出現了“貞觀之治”,他開明、進步的民族觀對“貞觀之治”的出現起了怎樣的作用?
王朝海:唐太宗在位統治期間,被稱作“貞觀之治”。所謂“貞觀之治”是指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出現的政治清明、經濟復蘇、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因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故史稱“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局面的出現,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唐太宗知人善任,虛心納諫,注重休養生息等,但其先進的民族觀念對“貞觀之治”局面的出現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成公主生活畫面的彩繪。張添福 攝)
貞觀二十一年,唐太宗總結了自己能使四夷朝服歸化的五條成功經驗,其中第五條就是“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若父母”。“愛之如一”也就是“各民族如一”的意思,對漢族及少數民族一視同仁、同等看待,這一民族觀念指導下,他采取了諸多先進的民族政策:
和親政策。唐太宗沿襲了歷史上的和親政策,并加以發展和創新,積極與少數民族首領和供職朝廷的少數民族上層聯姻。
影響最深遠的文成公主入藏嫁與吐蕃首領松贊干布,這次和親成為漢藏人民友誼和團結的象征。直到今天,其歷史作用仍然不可低估。
德化政策。唐太宗注重道德感化的作用,對于少數民族首領,政治上授以官職,經濟上賜以厚祿。如封頡利可汗為右衛大將軍,封阿史那思摩為北開州都督等。
民族團結和友好政策。唐太宗在平定東突厥后,采納中書令溫彥博的建議,將約十萬戶突厥人移入中原,保全其部落,幫助他們發展農業生產,并從中挑選百余人擔任京官武職,從而穩定了人心,團結了突厥部族。
這些先進民族政策的執行,對于平定外患、穩固邊疆,取得“貞觀之治”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古風實景演出《夢回靈州》。(圖片來源:靈武博物館官網
記者: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上實行“各民族如一”的民族觀,有何進步?
王朝海:“華夷一家”是唐太宗“愛之如一”民族觀的思想基礎。唐太宗認為,夷狄與漢人一樣皆可感化,“夷狄亦人耳,其情與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澤不加,不必猜忌異類。蓋德澤洽,則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則骨肉不免為仇敵”。
同“華夷一家”的民族觀念相比,“夷夏大防”是一種狹隘的民族觀念。隋朝時期,甚至出現了隋煬帝把夷狄比為禽獸的觀念,唐太宗針對隋煬帝的觀念發出“各民族如一”的思想,具有無可辯駁的歷史進步性。

記者:“可汗”是少數民族對其首領的稱呼,少數民族卻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這說明中央政權在北方少數部族中有怎樣的地位?
王朝海:“可汗”本是突厥、回紇、柔然等民族對本民族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天可汗”就等于是各民族對共同的最高統治者的尊稱。西北蕃邦請求奉給皇上尊號為“天可汗”,這一尊號表示對唐太宗的尊稱和擁戴。
“天可汗”稱號的出現,無疑在中國古代政治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它表明北方結束了數百年紛繁戰亂,北方少數民族諸部支持中央政權在北方的統治,唐王朝進一步走向統一、強盛。

受訪者簡介:

王朝海,寧夏大學民族與歷史學院副教授、歷史系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榮獲“濟南市百佳教師”等榮譽稱號。主要以中國北方民族史、民族史學理論為研究方向,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1項,出版學術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監制 | 楊新華
統籌 | 劉佳 康坤全
采寫 | 張愛龍
編輯 | 郭暉
制作 | 胡琪


RECOMMEND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當年唐太宗在寧夏何地,接受百王歸降?
唐紀九(四)--唐代民族政策  
【西部民族】中國古代中原王朝處理民族關系的方式
契丹崛起:長達六個世紀的建國之路
優秀的對手成就優秀的你—契丹(甲)
和谷《唐朝背影》 四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羌县| 利川市| 花莲市| 塔河县| 灵寿县| 军事| 隆安县| 日照市| 纳雍县| 通辽市| 开封县| 新化县| 宜良县| 房产| 锡林浩特市| 磴口县| 济源市| 钟山县| 墨脱县| 库车县| 左权县| 黄浦区| 抚顺市| 白沙| 家居| 拉孜县| 潼关县| 泸西县| 贞丰县| 原阳县| 旌德县| 松江区| 广河县| 日土县| 海口市| 福清市| 台中县| 霍州市| 丹巴县| 靖西县|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