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晨雅,跨界策展人,白盒子藝術館藝術設計總監,近年來致力于通過藝術設計讓看似高高在上的藝術走入大眾視野,先后主持或獨立為數百位藝術家的策劃展覽,其中不乏隋建國、吳永平、黑川雅之等大家參展的展覽,她所策劃的展覽的觀展人數超百萬之多。
晨雅說,策展人是個西方舶來品,對大眾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職業,它相當于是溝通藝術家與大眾之間的媒介和橋梁。在她看來,藝術家大都是有個性的,甚至高冷的,很多人不善于表達,不善于溝通,普通人很難走進他們的內心。他們有時內心很孤獨,但他們又渴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所獲悉、所感知,因為作品是通往他們內心世界的最佳通道。作為一個策展人,她需要與藝術家去溝通,然后運用大眾所能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去展現藝術家的作品,傳播藝術之美。因此,對于藝術家群體來說,策展人猶如天使一般的存在著。
藝術能改變生活嗎?至少在劉晨雅看來,答案是肯定的。她說,在一般的價值體系里,藝術是精神性的,是無用的,無法直接作用于生活。但是,設計是有用的,是功能性的,設計品可以為生活帶來美和便利。如果將藝術和設計結合在一起,將藝術品的視覺與精神元素傳導至生活中可以使用的物質載體,比如器皿、家具、服飾、配飾等,就會讓藝術產生功能性,讓藝術改變生活——這就是藝術設計。好的藝術設計,既有功能性也有精神性,會將人們帶入與藝術家的對話場景之中,豐富大眾的審美。而藝術設計只有見證、參與到人們的吃、穿、用、行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才能有長久的生命力。
目前,藝術設計是劉晨雅的工作重點。“中國正處于一個藝術設計消費的時代。”這位高顏值的策展人認為,雖然由于價格高企、審美理解等原因,藝術品在短時間內或許還會高高在上,但是藝術設計品卻將迎來一個春天。因為藝術品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高于奢侈品。未來,越來越多的城市人群不會再盲目追求奢侈品,而是逐漸轉向更符合自己身份、品味和氣質的藝術設計品、藝術設計衍生品,藝術家和獨立設計師將逐漸走向主流。這意味著,在線性的歷史發展中,藝術通過設計,將穿越傳統與當下,喚醒時間和記憶,同時在對傳統的不斷解構,在穩定性和破壞性的矛盾中獲得重生。多年后的中國,藝術家將更多的走進大眾視野,大眾將把對生活美學的審美和理解上升到另一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