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一個月前,HTC Vive 在開發(fā)者大會上公布了 FOCUS 一體機,但當時沒有公開這款設備的具體參數和價格。在 12 月 7 日下午的 VIVE 媒體沉浸日現場,HTC Vive中國區(qū)總裁汪叢青表示,“當天的消息特別多,我覺得這個產品是特別重要的產品,值得有自己的時間。”
正式揭曉 FOCUS 的參數和價格前,HTC Vive 的員工們特意排練了三部小話劇,分別從工作會議、上課和飛機三處場景,演繹了一體機的應用場景。隨后,汪叢青化身模特,手持一款白色的 VIVE FOCUS 來到現場。
汪叢青展示了一組調查數據,數據顯示:
影響消費者購買 VR 設備的最大因素為佩戴舒適,其次為內容豐富,無眩暈感,高分辨率等;
消費者最喜歡的產品顏色中白色和藍色占比最大;
95.7%的人選擇會在家里使用 VR 一體機;
15%的人能接受超過 5000 元的一體機,31% 的人能接受 3000-4999 元的一體機。
雷鋒網注意到,PPT 上顯示數據的截止時間為 2017 年 11 月,參與調查對象的數量超過 3000 人,汪叢青解釋,該數據來自不同的媒體和合作伙伴。
最后,他宣布 VIVE FOCUS 將推出兩種顏色,電眼藍和魅力白。他稱,電眼藍是限量版,將會捆綁四款定制內容銷售,售價為 4299 元,魅力白售價為 3999 元,產品將于雙 12 開啟預訂,1 月份發(fā)貨。
談價格之前,我們再來回顧一下 FOCUS 的參數:
搭配驍龍 835 處理器
屏幕為 3K AMOlED 屏,刷新率為 75Hz,110 度視場角
搭載 Inside-Out 技術,頭顯支持六自由度
支持瞳距調節(jié),內置揚聲器
汪叢青認為,目前市面上搭載驍龍 835 和 AMOLED 屏幕的手機,如國行版三星 S8 售價為 5688 元,所以具有相同配置的一體機 FOCUS 定價 3999 元,“一點也不貴”,其中還包含了 17% 的稅。
不得不承認的是,目前智能手機的需求遠遠大于 VR 設備,為了更好看的自拍,想必不少消費者愿意更換新的手機,VR 設備借鑒手機的售價,會不會太過于樂觀?
汪叢青認為一體機并不是要去代替手機,“這個產品也可以做到一些手機做不到的東西,買這個產品的人覺得它是有價值的,就不會覺得貴。”
再來看看以往各商家曾推出的一體機,以及它們目前在京東上的售價:
微鯨去年 9 月發(fā)布的一體機 X1,采用驍龍820+AMOLED 屏幕,售價 999 元(原發(fā)布價 3999 元);
酷開去年 10 月發(fā)布的一體機隨意門G1,采用驍龍820+夏普屏幕,售價 4599 元;
Idealens 的一體機 K2,采用三星 Exynos 7420 芯片+AMOLED 屏,售價 3499 元;
小鳥看看的分體式一體機 Pico Neo DK 版,采用驍龍820+AMOLED 屏,售價 3199 元
……
與此前的一體機相比,FOCUS 的價格算是合理區(qū)間,但更重要的還是消費者是否愿意買賬了。
除了價格外,Focus 的體驗到底如何?此前的開發(fā)者大會上,HTC Vive 推出移動 VR 開放平臺 Wave,可幫開發(fā)者實現內容跨平臺快速移植,這次活動,雷鋒網也看到了更多的內容。
為了嘗試 Inside-out 實現大空間行走的功能,雷鋒網用 Focus 試完了《雇傭兵》,這是一款第一人稱的 FPS 游戲,此前的 Vive 版本通過手柄傳送,玩家實現位置移動,移植到 Focus 后,玩家可大范圍隨意走動,并且躲在障礙物后面,躲避子彈。
雷鋒網試玩了大概有十分鐘,房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沒有感受眩暈感,體驗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問題在于,如果不是特別定制的游戲,你對實際可行走的物理范圍是未知的,你必須一邊查看腳下是否會撞到沙發(fā),一邊繼續(xù)在 VR 游戲中行走。并且,實際可行走的空間與游戲中的空間并不是 1:1 對應的,所以,你有可能被困在一個游戲場景中,無法走到下一個場景,還是蠻尷尬的。
所以,硬件設備的功能增強了,適配的內容也需要新的模式。
另外,令人“心累”的還有 FOCUS 本身軟件層面的設計,操作過于頻繁會導致設備卡機,或者自動重啟(現場親測出現的情況),UI 界面設計也有些粗糙。拋開價格來說,Focus 還真的急需進一步優(yōu)化。
盡管 FOCUS 是針對國內發(fā)售,但汪叢青也不否認未來會將其推向海外市場,他也透露,“現在大概有 1500 個公司申請來參加 VIVE WAVE 和 VIVE FOCUS 開發(fā)套件和項目,有挺多是國外的,1/3 左右是國外的。而且我們已經有蠻大一部分現在發(fā)出去的開發(fā)套件是給國外開發(fā)者的。”
總的來說,FOCUS 談不上失望,但也說不上驚喜,更真切的感受是:HTC Vive 真的太驚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