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攝影的樂趣在于分享,分享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喜悅,分享自己的作品,我喜歡與人分享,交流。
這里還要說明一下:這篇文字記錄了的是自己的一些拍攝流程,這些僅僅是自己平時拍片的一些方法跟想法,方法可能不一定適合大家。
另外,此段文字比較對攝影有相當的追求,肯花錢,花時間,花精力來提高片子質量的攝影愛好者來閱讀,如果只是想通過相機簡單記錄自己的生活的朋友或者喜歡挑刺的朋友建議不要浪費自己寶貴時間在這些枯燥的文字上。
層次分明,一目了然將成為寫這篇文章的宗旨,我希望大家能在以下文字中很快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另外,因為各人的掌握的攝影基礎層次的不同,如果你對文字中的內容有所不理解,可以直接以回復的方式向我咨詢,我會一一為大家解答,我說過,這是我們的帖子,在這里我們有問題是需要一起解決的。
關于一張照片的說明我打算按照以下幾個步驟進行闡述:
一、作品思想:在這個段落中,我將講述了自己的拍攝構想,創作意圖,以及創作過程中的小故事。
二、構圖:這是與上面這一點完全不同的概念,包括圖片元素的組織,色彩的運用,清晰程度等。
三、拍攝技術:這一項是拋開所有與藝術有關的因素,純粹講述拍攝這張照片的技術跟方法。
四、現場光照:拍攝現場的光線。
五、后期處理:后期的思路跟后期的步驟。
《星空下的寂靜》星空拍攝
一、作品思想:
其實掌握星空拍攝技巧有一段時間了,無奈我常年生活在長沙,在這座空氣指數萬年不達標長沙,是無法實現我拍星空的想法,所幸這次去云南度假的半個月里,老天爺給了我一天滿天星的夜晚,大白天萬里無云的日子不多見,大家如果要拍星空可以在太陽要落山的時候觀察一下天空,如果這個時候天空云彩非常少,那么我們就可以準備晚上帶出門的器材了。
當晚我拍了不少星空的照片,為什么單獨拿出這張來分享給大家,因為這張作品的拍攝難度是最大的,15秒的曝光,星空下的驢們馬們不能有絲毫的不清晰,這比拍攝一個靜物甚至比拍攝以人物為主題的星空作品難度更大,因為我們不能控制一匹馬長時間站著不動,除非我們是動物園馴獸師,別說了,當時我拍攝這張照片的時候,真希望有個馴獸師配合我完成。
二、構圖:
拍攝星空作品,一定要找到銀河的位置,一般我們是能夠通過肉眼明顯辨別銀河的方向,當然畫面中銀河的跨度越廣,畫面就會能震撼到觀賞者,因為馬匹的站立位置,我無法更大范圍的納入銀河,而且拍攝這張照片我是私闖入一個農莊內拍攝的,很少接觸過這類牲畜的我還真有點怕這倆小子踹我,所幸不追求更好的構圖了,納入這倆就足夠了。整張照片的構圖我是通過我南租賃的凱越車前燈為我照亮了整個環境完成的,拍攝星空最好在無任何光污染的環境下,也就是說我們拍攝星空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環境下完成的。
三、拍攝技術:
1、拍攝星空作品必備的器材:三腳架,大光圈廣角鏡頭,補光設備(手電筒,閃光燈都可以),最好有臺車能開著燈在伸手不見五指的環境下為我們構圖來照亮。
2、拍攝參數:開始拍攝的第一張,以這個為起點設置:ISO6400 光圈2.8(有多大光圈開多大光圈)曝光時間30秒(超過30秒,星星會因為地球的自轉而形成星軌)拍攝完第一張后,看看曝光情況,如果感覺偏亮,那太好了,把ISO設置為3200,再拍一張,這樣的設置將讓我們的畫面噪點更少,拍完后,我們繼續查看我們的照片,如果曝光正常了,那這個曝光組合參數就是我們在這個環境下的拍攝參數了。當然,如果還是偏亮,那我們可以把ISO設置得更低,這個大家能理解吧。
3、對焦:不要妄想在一片漆黑的環境下用自動對焦模式,拍攝星空乃至拍攝風光照片,請使用我們相機中的手動對焦模式,當然在星空拍攝中,我們還需要用手電或者其他光源輔助我們對焦,我的對焦習慣是前景,今天這幅作品中,很明顯我的對焦對象是右邊那匹馬(很多人說是驢,干脆叫他騾子算了),我用特意從某寶淘過來的,號稱照射距離超500米,不足百元的手電筒為我對焦補光,那騾子看見我用手電筒照射它,很不高興,發出了陣陣馬嘯,我看見這驢叫,我就慌了,生怕農場主人出來,我怕嚇著他,大半夜的,看到一個人拿著手電筒照射騾子,這場景是不是很恐怖?
4、對上焦后,就可以拍攝了,我按下了快門,我的設置是ISO3200,光圈2.8,快門30秒,按下快門后,我用手電筒對著是騾子是馬的動物照了一下,立即關掉,為什么要立即關掉?大家想想,在ISO3200,光圈2.8的情況下,如果用手電筒照射時間稍微長一秒會發生什么情況?是的,會過曝,會過曝得不管是騾子是馬,全部變成向一只拔光了毛,被漂泊并且等待切割的花江狗肉半成品。所有我們在拍攝星空為主體補光的時候,要自己控制好時間。
5、解決牲畜亂動,拍了好幾張,在30秒的曝光時間里,盡管幾乎沒有任何環境光,盡管我用手電筒的技術已經練習到大師級別,但這兩騾子亂動造成我拍出的照片,它兩兄弟不是弟弟不清晰,就是哥哥不清晰,怎么辦?動腦筋吧,第一次拍攝星空沒任何經驗的我,想到了減少一檔曝光時間,將ISO增加一擋,15秒的曝光時間,同樣用手電一閃,當然時間更要短,因為ISO增大的一檔,進光量大了一倍。接下來就是看運氣了,當然,我拍成了,把這兩納入了我的星空下。
四、現場光照:
天空不要有月亮,現場不要有環境光
五、后期處理:
星空攝影作品的后期很簡單,在LR中增加清晰度后,將色彩飽和度適當增加,導入PS中,復制一個圖層,進行降噪,然后把天空擦出來,我們對天空不需要降噪,降噪后會讓我們損失很多星星,能理解嗎?
這樣我們就拍攝出了一張星空作品。
當然并不完美,但是對于我這樣一個第一次拍攝星空的新人來說,我非常滿意,相信下次拍攝出的效果會更好。
《風馳》重口味超現實攝影
一、作品思想:
麗江去香格里拉路上看到一臺破舊的拖拉機停在鄉村小路上,哈哈,這就是我需要的,正想拍一張超現實的作品,破舊的拖拉機很適合,那就是它了。
二、構圖:
拍攝這類平常經常看到的主題,一定要用平日不常使用的視覺來拍攝。
三、拍攝技術:
這張照片拍攝沒太多技術含量,我用了一張三檔的GND壓住了天空的強光。
四、現場光照:
現場光線適合拍攝,太陽光在云層中,對我的拍攝不造成影響。
五、后期處理:
創作這張照片最主要的工作在后期處理上。這是一張帶有強烈沖擊感的重口味作品。很多朋友看著會感到頭暈,所以創作這類照片我們應該適可而止。
1、這張照片我后期先在LR中進行簡單的調整,對比度,清晰度,飽和度這些,然后導入PS中通過NIK的一個HDR插件對這張照片進行單張HDR,
2、HDR完成后,我復制了一個圖層,對復制圖層進行了徑向模糊,然后把拖拉機擦出來,我不太熟練蒙版的使用方法,很多簡單的后期,我就是通過橡皮擦工具來完成的。
3、色彩在陰影部增加了棕黃色后導入LR,在LR中對拖拉機做了蒙版,單獨加銳處理。
《夢之樹》意境流拍攝
一、拍攝環境:
云南洱海邊,當時看到水中有這么幾個木柱,一個很好的前景,于是就架起了三腳架開始準備拍攝;
二、機位:
因為這幾個木柱在水中,我擺弄了幾下相機構圖,發現要想拍出有視覺沖擊的感覺,必須要把三腳架放在水中,低機位;
三、光線:
太陽在右上方,從照片中也可以看出,左邊光線強一些,不過沒關系,這正是我需要的;
四、參數:曝光134秒 F8 ISO100
五、拍攝方法:
加十檔ND 0.6硬邊GND 0.6軟邊GND 因為當時光線非常強,測光計算后得知上下光比相差4檔,正好我分別攜帶了一張0.6軟邊跟一張0.6硬邊的GND,更巧的是,軟邊GND的平滑過度,讓這張片子更添加了一份夢幻的感覺。
六、拍攝想法:
當時光線比較強,按照常規拍攝方法,拍出的片子不會有太多視覺沖擊感,所以選擇了長曝光營造夢幻的氣氛
七、后期:
后期加曝光,調整白平衡,去除臟點。模糊處理背景。
《橋》慢門霧化攝影
一、作品思想
拍攝這張照片是在我正好學習攝影一周年的時候在海南三亞的一家酒店拍的。
大家可以看到,陽臺欄桿下那個白色的建筑物就是這座橋,很明顯,它非常的低調,看上去沒太多創作的空間,不過我看到這座橋后,就知道把機位擺好后。這里我將創作出一張我喜歡的作品。我沒有立即去拍,我在等一個有風有浪花的時機,因為我要創作一幅充滿了夢幻色彩的,給人騰云駕霧感覺的橋出來。在酒店住的第三天早上,我等到了我需要的風跟浪。早上十點左右,我扛著相機,腳架,濾鏡這些就下樓拍攝了。
二、構圖:
拍攝慢門作品,一定要找到合適的前景,很明顯,這幅作品中碎石是再合適不過的前景了。我要用慢門攝影的魅力,讓這些石頭好像是在云霧繚繞的山頂。早上十點,天空多多云,這也正是我需要的,在我的構想中,這幅作品不需要太過精彩的天空,我要把觀賞者的眼球第一時間吸引到這座橋跟云霧繚繞的石頭上。
三、拍攝技術:
1、拍攝慢門作品必備的器材:三腳架,大光圈鏡頭,濾鏡,慢門線。
2、拍攝參數:23的焦段,109秒曝光時間,光圈是F9 ISO100。
3、對焦:《橋》這幅作品我的對焦點是靠近中間部分的石頭,因為我需要清晰的前景。
4、對上焦后,就開始計算曝光時間了,因為要拍攝慢門霧化的效果,在白天必須要使用高檔位的ND對鏡頭進行減光,根據經驗,當頭那樣的浪花情況,我需要大概60秒的時間才能達到我需要的霧化程度,當然,在RAW格式下我習慣向右曝光,我會刻意過曝一檔來提高我后期創作的空間,通過計算我得出了我曝光時間大概是110秒左右。
5、還等什么,按下快門線,在旁邊等110秒就可以了。
四、現場光照:滿天的云,看不到太陽。
五、后期處理:后期作了黑白出來,稍微提高了一下黑白對比度,把橋梁跟石頭單獨做了加銳處理,相對于我很多的攝影作品,《橋》的后期非常少。
相關文章:讓水如綢緞般流動 慢門水景拍攝心得
為大家分享的是我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日落燈塔》:
一、作品思想:
這張作品是今年年初去海南度假時拍攝的,其實這張作品的存在是個偶然,當時稍不注意這個美麗的瞬間很有可能就不存在于這個世上。
拍攝的地點是海南三亞大小洞天景點。我記得當時我跟太太兒子開車一路往南山方向尋找合適的拍攝地點,可是一直都沒有找到,后來我們鬼使神差的開車到了大小洞天門口,我記得當時已經快17點了,這個時候進去很不劃算,門票我記得并不便宜。
就在我準備離開的時候,突然看了大門口有一個大型的指路地圖,在地圖上我看到了用手工畫出的這個燈塔,當時我腦中馬上浮現出很多國外攝影師所創作的燈塔作品,對!我一定要拍拍這個燈塔,可當天時間不夠怎么辦?擇日再來就是,這根本就沒什么好就糾結的。
不記得是第三天還是第四天,我跟太太兒子下午三點就開車往大小洞天來了,對這幅踩了半個點的燈塔作品,我充滿了期待,我將要創作出一幅充滿夢幻色彩的慢門作品了。
二 構圖:
到達拍攝點,這個燈塔沒有讓我失望,非常壯觀,我快速的選擇了一個前景,將三腳架架起,這樣的構圖中規中矩,我們要做到的就是等待一個最好的時機按下快門。
三、拍攝技術:
1、拍攝慢門作品必備的器材:三腳架,大光圈鏡頭,濾鏡,慢門線
2、拍攝參數:F9 快門191秒 ISO100 如果是我現在拍攝這張照片,我很有可能會將光圈調整到11-16
3、對焦:《日落燈塔》這幅作品我的對焦點是靠近底部的石頭,因為我需要清晰的前景。有些拍攝方法我會不斷的重復,來加深大家的印象。
4、對上焦后,就要選擇用什么濾鏡了,在我的構想中,我要創作一個夢幻的場景,這樣就需要延長曝光時間,來達到霧化海面的目的。所以第一,我需要使用ND,沒錯,是減光10擋的ND,我要第一次嘗試將近200秒的曝光,第二,我要選擇的漸變鏡是RGND(反向漸變),RGND適合在日出跟日落時拍攝,我們可以看看RGND濾鏡的分割線靠上一個小區域的灰度是最深的,這個最深的區域就是用來壓畫面中即將落山的太陽帶來的域最強光線。因為使用的RGND,我保證畫面中最強光區域的的曝光正常。
5、等到我認為天空最漂亮的時候,按下快門就可以了,這一點都不難,是嗎,我們都能做到。關鍵是我們準備好沒有。
四 現場光線
當天光線很好,有我需要的晚霞,我要做到的就是等待太陽落山的前最美麗的那一刻按下快門,當然,我也需要前景石頭上有光,在兩者都達到我要求的情況下,就是我按下快門的最佳時間,也許過三分鐘后石頭上就沒光了,那是不是太可惜了?所以等待光線是確保一個風光攝影師拍出好片的秘訣。
五:后期處理
這幅作品天空部分這么紅,其實是得益于我的濾鏡的偏色,這款并不便宜的濾鏡偏紅,后期在色彩方面我僅僅在LR中提高了飽和度,其他后期就一些基本流程,對比,去噪,加銳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