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整理】根塵不偶先生民間中醫語音講堂講座整理文稿系列
辯象07:肝炎辨治
大家晚上好!今天呢,我們繼續講肝病。今天咱們把肝炎互相交流一下。

肝炎目前國家列為傳染病,一般急性期大部分患者都到傳染病院去。包括我們普通的臨床醫生,相對遇到急性肝炎的機會比較少,大部分都是一些慢性肝炎,恢復期的,這樣的病人相對多一些。所以對肝炎,我們主要針對的是慢性肝炎,跟大家交流一下臨床上的體會。因為我這方面的經驗也是非常有限,只能是把自己的一些體會跟大家交流匯報一下,僅供大家參考。

《內經》里面呢,我們比較熟悉的,有這么兩句話,一個是“百病皆生于氣”,還有一個是“風者百病之長也”,那么這兩句話的意思應該是大同小異的。意思是講,風木之氣,如果不能流暢的生發的話,不能舒暢,舒暢的狀態受到抑郁,那么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很多外感、內傷雜病都會伴隨咱們《四圣心源》上講的“木氣郁滯”,都會伴有這個情況。那么在中醫來講,木氣,臟腑里面屬肝,肝屬木;它與西醫講的肝炎,肝臟,我個人認為,雖然不是完全相同,但是還是有些密切的關系。關于這個肝炎,木氣郁滯的情況,比較典型,應該說是治病的一個核心環節,那么在臨床上治療的時候,以疏達木氣,恢復木氣本身的通暢的周流,這應該是我們一個始終不能變的一個觀點。

現在的肝炎,如果單從西醫的角度來講,大部分都是肝炎病毒感染了之后引起的。由于這個目前肝炎患者還是比較多,涉及的面比較廣,大部分患者對于這個感染病毒引起肝炎,抗病毒治療肝炎這個概念了解的比較多,那么這個說法,在目前整個醫療界,不管是醫生啊還是患者,是一個比較認可的理論體系吧。大家認為這個病都是這么回事,感染肝炎病毒,需要抗病毒治療。那么這里面就有一些局限性,所以我們就會針對這個情況,說一些相關的,我們中醫方面的理解。所以在正式講肝炎這個病之前,我想先跟大家交流一下對病毒的認識。
病毒呢,西醫認為是屬于微生物之類,也就是說它應該也是一個生命體,比較低級的一個生命體,它是有生命的。那么對于這個病毒,那么至少我本人呢,也不是專門搞這方面的工作的,談不上什么研究,只能說咱從中醫的角度,利用西醫的一些研究成果,咱換一個角度去理解,說一下這方面的一些體會。從中醫的角度,我們怎么去認識病毒這個東西,那么首先病毒具有一個生命的活性,也就是說,它感染到人體之后,它會繁殖,會復制,它也會死亡。它也具有這些生命的體征。那么從我們《四圣心源》理論來看,不光是生命,實際上世事,世界上的萬物,它都是這種一氣周流的狀態,都具有升降出入,或者說有這個生長壯老已這么一個過程。病毒同樣也不例外,所以病毒呢,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為另外一種生命,和人體這樣一個大的生命體不太一樣的小的一種生命。它也有自己的一氣周流,它的一氣周流的層次、快慢和人體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它呢,就像一個寄生蟲一樣,你看,它只能在活的細胞里繁殖,脫離了這個環境,它就不能生長,不能活躍的復制。這說明病毒的一氣周流,它的這個能量的來源,或者說這股生發之氣的來源,它有一個根源呀。它跟人體的這個一氣周流,要有中焦土氣,中土斡旋,要有這個中焦的運化,氣血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化源來維持一氣周流一樣。病毒它的一氣周流的來源在哪里呢?在于我們人體的細胞,在于我們人體自身的一氣周流。也就是說病毒是借用人體的一氣周流,或者說是盜用,盜取,把我們人體的一氣周流,人體的正氣,盜取一部分,作為它自己的這個生長、繁殖的來源。好比一個小偷,到咱們家里來偷東西,來混吃混喝,就跟在自己家里一樣。那么我們日常的,比較常見的能夠致病的病毒,最多見的可能就是感冒病毒了。引起感冒的病毒叫什么病毒呢,這個有很多,我也說不上名字來。咱們就以這個流感吧,病毒性流感大家可能每個人都得過,比較有體會,以這個作為一個例子,來講一下病毒為什么會引起疾病,它致病的原因是什么。

那么病毒一旦感染到人體之后,病毒自身在人體內的繁殖,就相當于病毒自身這個很小的一氣周流就開始了。它這個一氣周流,看病毒侵入的這個途徑,或者說聚集的位置不同,比方說,它要是在我們講的這個木氣生發的這個階段,如果是在這個系統里繁殖得比較多,那么這個病毒的一氣周流,它就會把木氣生發的這個階段,好像一下子切斷了一樣。你木氣左路要生發,碰到了我病毒在這個地方,我就把你生發的這個一氣統統給吸收過來,成了我病毒這個小小集團的利益了,我再拿到我這邊來我們病毒自己用,自己在這生長、繁殖,搞一個小的一氣周流,就像一個小集團一樣,這樣的話,左路生發這一塊就堵上了呀,就相當于流通不動了呀,那么整個人體大的一氣周流就郁滯上了。一氣周流一旦產生郁滯,病就隨之而來。所以呢隨著病毒感染的部位不同,從西醫的角度來講,它有這個易感性,或者是特異性等等,這個名詞我也說不上。比方說肝炎病毒就專門感染肝臟,感冒病毒專門感染呼吸系統,腸病毒專門感染腸道這一塊,引起腹瀉。感染到不同的地方,它就會引起不同系統的一氣周流的郁滯,從西醫看,大部分在急性期就會引起充血啊,水腫啊,發炎啊。西醫的發炎,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就是一氣周流的郁滯,堵在那個地方走不動。所以把這個病毒致病,咱們從中醫的角度來思考一下,那么我覺得可以理解成病毒的一個小的利益集團,盜取了人體的這個大的一氣周流的周流之氣,并因此堵住了人體周流之氣的暢通,由此而引發的疾病。疾病,主要表現在人體自身的一氣周流的不通暢,這是表面的癥狀,而原因就是病毒在這里作怪。所以有時候西醫講,肝炎病毒呢,肝炎病毒本身并不會引起疾病,為什么會產生肝炎呢,是因為感染肝炎病毒之后引起的自身的免疫反應造成的肝炎的癥狀,并不是病毒直接造成的。這和我們剛才的分析,從中醫的角度進行的分析是基本一致的。

這是我們分析了一下病毒為什么會致病,西醫呢,我們知道人體一氣周流,講的這個一氣,氣是看不見的,西醫到目前為止好像還是不承認這個東西。同樣的道理,病毒我剛才講了,我認為呢,它也有自己的一氣周流,也是一個小的生命體,所以呢病毒應該也有它自己的一氣,也就是說病毒應該也有它自己的看不見的氣,病毒之氣。就是說引起我們身體發病的那個病毒,應該不僅僅是我們在顯微鏡或者是電子顯微鏡下面看到的那個小小的DNA,RNA那個鏈,不光是那個病毒的實體,伴隨著這個小小的病毒的實體,它有病毒自身的那個無形之氣。這個我個人認為應該也是有的。而且我在臨床上有時候也能感受到這種病氣,病毒的這種氣能夠感受得到,是直觀的直接的感受得到。這個你要是檢測的話可能無從檢測,只是一種感覺了。所以呢,這個病毒引發的疾病怎么去治療,原則性的問題,西醫呢目前主要是抗病毒,病毒進來了,要把病毒殺死,這么一個思路。那么這個思路也不錯,不能算錯,而且呢在我們大部分老百姓的心里,這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一個治療措施。身體里面有病毒了,引起疾病了,肯定要想辦法,希望能夠把病毒殺死。這個思路是最直接,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一個方法。

但是因為這個病毒呢,它這個對自己的武裝比較先進,它外面經常有各種蛋白質保護殼之類的,所以一般的藥物奈何不了它,所以現在呢如果是細菌感染的話我們用點抗生素把細菌殺死了,這個效果很好;但是抗病毒的藥目前來說效果很好的好像是不多,特效藥很少,所以造成了目前很多病毒感染的疾病,目前西醫治療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有時候甚至是“山窮水盡疑無路”走入了這么一個困境了,這個時候呢,我們能不能換一個思維方式,這個病毒,我們除了直接用藥物殺了它之外,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來處理這個問題嗎?我們能不能用別的辦法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呢?打個比方來說,這個戰場上作戰好比是,敵人呢,代表病毒,敵人侵入過來了,我們如果說拿著炮彈、槍炮狠狠的打一頓,也許能消滅一部分,但是如果病毒它已經侵入了城市、鄉村、村莊,它已經進來了,再用這種治療措施,這種應戰的方法,難免會“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古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部隊要走的話,要吃飯呀,要生活呀,糧草后備一定要充分,如果后勤跟不上的話,那戰斗力可能也就沒有了。我們能不能從這個角度考慮一下,想出一個治療病毒的辦法。

就拿流感來說,流感病毒來了,流感病毒一般是通過呼吸道進行感染,引起西醫所說的呼吸系統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部的感染。這個時候,對中醫來講,相當于上焦的左路木氣生發,右路金氣斂降同時受到了阻滯,那么治療的時候要想辦法把那個氣給通開。對流感這種病毒性感冒,中藥的效果非常好,有一年北京流感的時候東直門醫院我們老師開了一個方子,效果很好,一大鍋一大鍋的熬,不夠賣的,最后熬的藥不夠賣的直接抓成一包一包的給賣光了。那么這種辦法是,實際上就是,病毒本身在局部的這種盜取一氣,阻礙人體一氣周流的這種行為我們沒有直接去打擊它,沒有直接去干預它,而是通過什么呢?通過恢復人體一氣的周流,病毒它要想在體內繁殖,必須要有來源,它本身生命才能維持,要正常維持的話,它要有這個化源,它這個化源就是人體的一氣,如果我們想辦法把這個人體的一氣恢復周流,你左路升不上去我給你升,右路降不下來我給你降,中焦斡旋不動我給你運中焦,這個人體一氣周流歸于正常的時候,這個時候病毒它在人體之內就沒有來源了,沒有它自己這個一氣周流的來源。就好比說敵人他們到我們村里來他要搶糧食,抓雞抓鴨,那如果我們自己先把這些東西吃掉,或者我們把它賣掉或者拿走,什么都沒有,這個時候敵人可能就會餓死,這也是一種策略呀。這種效果呢,往往更好,這種效果非常理想。那邊直接拿著槍炮,拿著抗病毒藥物去狂轟濫炸,相對來說我個人覺得這種方式更高明一些,效果可能更好一些。只要把人體的一氣周流調通暢了,這個體內的環境就不再適合病毒的繁殖、生長,它就失去了這個發展的機制,所以就自然滅亡了。所以好多人這個,我們經常看到報道,研究哪一個藥,有沒有抗病毒的作用,我個人認為,從這個角度去研究,基本上就是浪費財力、物力,應該不會有什么結果,因為這種方式完全放棄了中醫的思維模式,放棄了中醫理論,失去了中醫的本性,不是中醫的思維。我記得臨床上有一次一個同事跟我聊天,石膏能夠退高熱,他說他查了很多資料,病毒性感冒引起的高熱有時候用大量的石膏能退燒,效果很好,說為什么呢?說查了半天沒有查到石膏哪個成分可以抗病毒,說查不出來。呵呵,所以你看這個就是把中醫學得,完全被西化了,沒有一點中醫的思維了。你這樣去學,永遠不會入門的。如果大家都這么去學的話,中醫真是很快就要滅亡了。所以對任何事情,如果我們真心想干中醫的,還是要回過頭來,從我們中醫本身的這個理論體系,去認識許許多多的這個事情。中醫很多東西認識的深度和高度,我個人認為是比西醫還要深刻一些。我記得有一年北京流感的時候,那時候我們還在北京,那一年冬天的流感非常嚴重,好多家庭都是一家人全部被傳染,全部發病。其中一次呢,我講的這個病例呢,我體會到病毒它有自己的無形之氣,那么這個老人他跟我講,說是這個他是怎么感染的呢,家里的人感冒之后,一起吃飯,先前感冒的家人給他盛了一碗面,那么他端著這碗面,剛要吃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已經感冒的家人給他盛的這碗面有一種涼颼颼的氣,從這個印堂的這個部位嗖嗖嗖小蟲子一樣鉆進來,相當于進了督脈,然后呢就這樣也感冒了。這種感覺呢,我在臨床上,我也感冒過,也有過類似的感覺。講這個例子的原因,就是講這個病毒固然有它這個實質的病毒體,有這個東西,但是呢,它必然也伴有這種無形的氣,我想一個病毒,它不會直接從皮膚鉆到你的督脈里去,雖然不見得不可能,但這種可能比較小,所以老人的這種感覺,我個人認為就是這個病毒,它的無形之氣,對人體的這個影響。內經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為什么得流感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小孩、體質比較弱的人。如果你整個身體的一切比較弱,防護墻比較薄,碰到病毒的這個一氣比較烈,比較暴烈的時候,來勢洶涌這個病毒,它這個病毒還沒到你身邊呢,它這股氣,就已經把你自身的這個一氣周流可能已經打開了一個缺口,你就不知不覺的,相當于開門揖盜一樣,敞開大門等著人家進來。不是還聽說報道了一個說是有一個SARS那個時候吧,這個報道我不知道是真是假,只是記得好像有這么一個報道。報道說兩個人是戀人,其中一個感染了SARS,另一個就要照顧他,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照顧那個人竟然沒有感染。如果這個事是真的話,這就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很好的例證。

所以對病毒的認識,對病毒致病治療的原則,我想咱們中醫可能有一些不同于西醫的東西,這些東西對臨床來說,我想應該有他一定的指導價值。另一方面,病毒經常變異,比如流感,今年的疫苗到了明年可能用不成了,那么這種針對病毒本身的治療有時候很局限,很有限,或者說比較單調。那么我們為什么不把思路打開的更廣闊一些?中醫有很多好的辦法呀,象我們剛才講的,我們斷了它的糧草,恢復人體一氣的周流,把它資源斷了,這不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嗎?從這一點上講,抗病毒藥物對病毒有時候是無能為力,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顯得我們中醫的辦法更靈活一些。所以對西醫我們既不要完全排斥,也不要盲目崇拜,一定要在我們中醫的核心理論的整體框架內合理地認識它,西醫有很多合理的東西,也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利用的。

剛才這是給大家交流一下對病毒的個人的認識和看法,僅供大家參考。下面開始具體針對肝炎的具體的治療。

我在臨床上接觸的病人主要還是慢性肝炎,乙肝比較多一些,急性肝炎接觸的很少,偶爾接觸慢性肝炎急性發作,類似急性肝炎,有時也能碰到,比較少。所以咱們以慢性肝炎的慢性期治療作為交流的重點。那么急性期呢,根據我掌握的資料和我一些有限的體會,給大家也作一個介紹。

一般來說,剛開始得肝炎,急性期的時間,大部分會伴有發燒、食欲不振,發燒是木氣郁滯,食欲不振是中土不能斡旋,而且一般來說是癥狀比較急,有的會有比較重的黃疸出現。急性期我的感覺是跟治療流感的路子類似,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剛得病時人體正氣比較實,還不是很虛,這個時候可以直接通過疏通人體的一氣周流,來達到抑制病毒在體內繁殖的目的,這個時候一般用瀉法的比較多,因為肝炎病毒,大部分還是,西醫來說是肝臟,從中醫來看主要表現還是在中士,木氣郁滯兩個方面,不單是肝臟問題。《金匱》不是有句話么: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這是相吻合的。對于這個急性肝炎,我們怎么去瀉?一般是下法比較常用,象茵陳蒿湯,茵陳梔子大黃,茵陳舒達肝木,梔子清郁熱,(梔子顏色比較紅,剝開,捏碎看里面的仁,其結構跟心臟很相的,所以它擅于清上焦虛火,對于郁滯在上面的火氣,梔子清熱除火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大黃推陳致新,從腸道把這些郁滯滌蕩出去,這些把急性肝炎病毒引起的人體一氣周流的郁滯給疏通開了,人體的一氣周流的整體大氣一通,病毒立即沒有了生存的基礎,病人很快就好了。這是常見的茵陳蒿湯對于黃疸、急性肝炎效果比較好,道理就在這里。

還有一種民間的,得了急性肝炎之后,利用各種生的苦膽來治療,如雞、魚、豬等苦膽,倒在一塊,給病人喝,一喝就拉,拉完就好。這個雖然比較單純,實際上也是通過通利郁腐,把郁滯的一氣給恢復了,也是一種瀉法。

關于急性肝炎,我也沒有太多的實際臨床病例,臨床經驗也很少,所以不做過多的展開討論,說多了就是紙上談兵,沒啥意思,我希望給大
家交流的都是自己親手經歷的,比較可靠的東西。本身自己經驗不是很多,盡可能不要誤導大家。下面主要講一下慢性肝炎的治療。

急性肝炎如果治療不及時,慢慢的人體自己有一個很好調整的機制,有時候“有病不治常得中醫”,有了病不去治療,自己就是個中等水平的中醫大夫,人體自身有這個能力,他自己會去調整,調整到一個對人體比較有利的狀態。由于肝炎病毒在體內的繁殖,影響到人體木氣的升發,木氣郁滯在那里,想升升不上去,很著急,很焦躁,那怎么辦?就象一個人本想住前走,有人在前面擋著,過不去,剛開始還火冒三丈,擋上一個月就沒脾氣了,慢慢的就算了,就在這兒慢慢走吧,或者在那兒歇一會兒,肝炎就是這樣的呀,慢慢它自己也沒脾氣了,慢慢的郁滯也沉下來了,郁滯到里面去了,其實肚子里面還是一股氣,慢慢地它外在表現就少了,這個時候就成了慢性肝炎。這種病人一般面色比較偏暗一些,比較暗灰,沒有光澤,明潤光澤神氣外露的那種東西比較少,這就是木氣郁滯的典型表現。有些年輕的,青春期的病人,一般還有滿臉的青春痘,比較嚴重,相火郁在上面下不去,他其實一肚子火氣。而且這種病人大部分心情都是比較抑郁的,老是悶悶不樂,有點想不開。脈象一般綿軟而細,沉在里面,起不來,舌頭一般都是胖胖的,大大的,舌苔膩膩的,有的舌苔可能也不多,但是上面有比較偏白的粘液。所有這些都是土木郁滯,粘滯,結在一塊,都是這種現象。

對這種病人咱們一般怎么去治療呢?還是要恢復人體正常的一氣周流。當然病人自己的心態調整也很重要,這個問題到最后再聊,現在先講藥物方面的治療原則。對于這種脈象比較軟、比較細、特別沉的這種,這種人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太肉,沒有骨氣,沒有陽剛之氣,就是這種感覺。那就用藥物把這一氣、木氣給鼓動上去,當然對對慢性肝炎,因為時間很長了,體內這種郁滯很多了,之所以這樣,好比這個人被網套住了一樣,想掙扎可又動不了,所以才成了這個樣子。你光去鼓動,效果也不是很理想,還要輔助上運轉中焦,排除郁滯的這種藥,所以基本上從三個方面去著手:一方面鼓動木氣,舒暢木氣,另一方面運轉中焦,第三個方面就是往外排除郁滯,體內長期郁積的郁滯都要排出去。這三個方面同時用藥,一般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鼓動木氣,舒肝,常用什么藥比較好?用桂枝?還是用什么別的?我個人體會用生麻黃的效果最好,量不要太大,量太大了就耗散了,本身木氣的郁滯實際上就是一種消耗,你要是再用上大量的麻黃,那一下子散完了,而且這種郁滯一般是綿綿纏纏,比較難去,不可能速效,要緩緩建功,慢慢來。所以麻黃的量不要大,生麻黃一般用1克就有效,一般不需要超過3克,麻黃比桂枝、柴胡這些藥舒肝效果都要好,給人比較痛快、直接的感覺,立竿見影。所以對這種病人的治療,麻黃是我必用之藥,這種病人我一般同時配一點鱉甲,鱉甲這個藥破郁結的效果比較好,時間比較長了,久病多瘀,久病濡弱,用鱉甲把里面的郁滯給破一下,便于麻黃的流通。至于運轉中焦,平胃散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小方子,運轉中焦的效果很好,我感覺它比黃芽湯、四君子效果還要好,當然要分什么情況,對這種濕氣比較盛的情況下,它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我很喜歡用。用什么來排除體內的郁滯呢?這種郁滯如果脈象比較大,不是細的象線一樣,暫時用一點大黃也可以,大黃推陳出新呀,量不要太大,不要超過5克,一般兩三克就可以了,但是我平時更多喜歡用黑白丑,二丑,黑白丑就是牽牛花的子。牽牛花開的很好看,喇叭花,早上太陽一升就開了,下午太陽要落的時候又關上了,這個花還會隨著太陽轉動,基本是始終對著陽光,跟向日葵有點象。所以牽牛子也有牽牛花的一點性質,就是它有比較靈動的一方面,跟風氣善行數變、木氣的多動有點相似,有這方面的特點。另一方面,黑白丑一熬,成了一鍋稀粥一樣,粘粘的,成糊糊狀,把黑白丑打碎熬就熬出這種效果,它跟大黃熬出來的湯比較清是完全不一樣的。這說明什么呢?說明黑白丑通下的作用是比較柔潤緩和的,適合于這種比較難纏的郁滯的排出。所以這是我對肝炎這種郁滯比較喜歡用黑白丑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對藥物有直接的體會,用起來就比較得心應手,藥盡其用,只有了解的比較深了,才能夠做到藥盡其用,把它用到合適的地方。所以對這種脈比較軟,特別細,比較綿纏的這種情況,這個一般是慢性肝炎初期的情況,郁滯還沒有結成塊,這個時候我一般用這個思路來治療,方子基本上中焦平胃散,左路加點鱉甲、麻黃,推蕩加點二丑,其它的根據情況適當加減,一般來說效果還是不錯的。不過如果病人脈的郁象比較明顯的話,可以適當配上四逆散,或者是柔四逆散,都可以,根據情況靈活用,這樣來說一般半個月之內,基本的癥狀差不多能控制住。比方說面色不好呀,食欲不好呀,身上沒勁呀,等等吧,應該都會有一個比較好的改觀,不能說徹底治好,能達到一個很不錯的效果,一般半個月之內就能達到這個效果,一些反應比較好的病人,一兩付藥就會有很好的效果。

隨著病人病情的發展,慢慢的郁滯越來越多,郁滯的時間越來越久,這種郁滯由剛開始那種綿綿纏纏的,就象一灘爛泥那樣,慢慢的就結成塊了,成形了,成個了,往這個趨勢發展,這個時候再去治就要考慮破瘀結,這個時候再用藥,鱉甲的量適當加大。有一個治療慢性肝炎的小方子,一個老大夫的方子了,就用三味藥,醋鱉甲,炒內金,炒山藥。這三味藥,等量,打成細末,長期吃,對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都有很好的效果。這個我在臨床上用過,確實效果不錯。所以這個時候病人的脈有一種發硬的感覺,脈不光是比較沉,比較細,還稍有一點硬,有一種澀滯的感覺,就是脈摸著好象不是很順,好象一塊一塊的,這里堵一塊,那里堵一塊,好象有東西堵在那里一樣,摸著不是很光滑。這個時候,甚至用一點穿山甲都可以,但是量不要太大,最好不要長期用,破氣的效果也很厲害,鱉甲我一般很少有用超過30克的時候,一般都是十幾克,這樣既能破除瘀結,又能長時間的用,鱉甲破氣的效果也很厲害,但比穿山甲弱一些,你把量把握好了可以長期用一點。除了用這個鱉甲,雞內金既能運轉中焦,它本身是雞的胃呀,同時它也有很好的破郁結的作用,張錫純說生雞內金有很好的活血作用,用多了可使月經提前到來,臨床上我一般喜歡用炒過的雞內金,這樣他轉運中焦的效果會更好一些,生的也可以。張錫純把它解釋成活血的作用,我個人理解它是有破瘀結的作用,比較緩和,是王道之藥,跟滴水石穿一樣,但是確實有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一般會同時配上大量的雞內金,一般不會少于二十多克。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藥就是炮姜,脈硬的話就是有寒象,寒主收引呀,因為郁滯的時間長了,陽氣消耗的比較多,元陽虧,陽氣不足,所以要用炮姜。為什么不用干姜,干姜有點偏燥,容易傷陰津,所以用炮姜,用量我一般不會低于15克,小孩可能用10克左右。這幾味藥主要是針對脈的偏硬的這種感覺,郁結的比較深,陽氣比較弱,用上這幾味藥。如果脈沉取還是能感覺到比較明顯的郁滯之象,還是有弦象,這個時候舒暢肝氣我一般不用四逆散了,一般都是改成用柔四逆散,或者同時都會用上。如果這個病人體質比較偏胖,甚至短時間內適當用點麻黃附子細辛湯都可以,從底下鼓動一下,當然慢性肝炎病人大部分都偏瘦的,長期消耗比較多,偏胖的幾乎很少,大部分還是偏瘦,所以這時比較燥烈的藥,麻黃附子細辛湯之類最好不要用,或者是緩用,不要急著用,主要還是先破郁結,郁結破除后要把它排出去,不能放在身體內,同樣的道理,還是要去排除郁滯,排除郁滯用什么藥呢?還是剛才講的,大黃,黑白丑,可以一塊用,以黑白丑為主,比較好一些。

今天咱們把肝炎慢性期比較輕的情況、比較重的情況,都講了一下。實際上治療的措施我們并沒有針對病毒,我們不管病毒在身體里面是繁殖還是在休息,我們沒有管,我們只是考慮我們自身的正氣,如何把自身的正氣恢復正常,病毒在體內必然沒有生存的基礎,沒有地盤了呀。所以很多病人非常擔心,說我這個病毒到底能不能徹底清除出去,檢查到底能不能轉陰,非常的苦惱為這個問題。眼睛只看著病毒,其他的呢他可能就看不到。大部分患者因為他也不懂醫理,情有可原,對我們大夫來講呢,我們要跟病人講清楚這些道理,我們自己也要明白。就是我們這種治療方式---單純從恢復人體一氣周流這個方式能不能把肝炎病毒徹底清除?我個人感覺,肯定可以。但是呢,不要把清除病毒作為一個單純的治療指標,應該對這個做一個合理的預期。首先要解決臨床的癥狀。

那么講到這里呢,就講兩個病例。一個是上學的孩子,這孩子十幾歲吧。這個孩子是來看什么呢,他是來看青春痘。滿臉的青春痘密密麻麻,顏色是那種紫暗色,個兒也很大,長時間不好。小孩都比較愛美呀。摸他的脈呢,就是剛才我講的慢性肝炎比較輕的那種情況:脈非常沉,非常細,又非常軟,沒有一個很好的生發之氣。舌頭是那種非常胖大,舌苔很少,但是表面有一層比較黏膩的那種粘液一樣,白白的,有點發白的東西,就跟一層很細的黏泡沫粘在舌頭上那種感覺。而且這個孩子性格很內向,問他兩句話,他可能回答不了你一句。并且家長說孩子腳臭非常嚴重。腳臭就是木氣淤滯比較重的一種體現呀。所以給這個孩子用的什么呢,中焦用的平胃散,斡旋中焦,加了30多克的生姜。因為他的舌苔比較胖,比較大一些,舌面看著那種黏著的粘液比較多,痰濁比較多一些。左路用的就是剛才講的麻黃、鱉甲。還有小量的四逆散。排除淤滯主要用的黑白丑,萊菔子。萊菔子通腑氣的效果也很好。基本上是這么一個方子。這個孩子吃飯不太好,比較挑食---剛來看的時候。他得肝炎好像也好多年了,當時雖然是以青春痘來看的,實際上我給他治療的時候還是按肝炎來治的。這個孩子用了不到一個星期的藥,來過兩三次,一次就開兩三付藥。大概一個星期左右吧,舌苔明顯的好多了,那種黏黏的東西已經沒有了,舌頭看著也瘦一點了,面色看著稍微有點紅潤的意思了,青春痘還是沒下去。最明顯的變化是他自己感覺胃口好多了,覺得吃他媽做的飯,什么都比較香了,以前是做什么都不好吃。后來繼續再用了——方子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又用了一個星期左右呢,整個面色,剛來的時候的那種黑氣,淤濁發暗的那種感覺,已經非常明顯地減輕了,整個額頭都已經比較明潤,比較紅潤,青春痘沒有消下去,但是都變小了。以前是很大的疙瘩,黑黑的。現在都變得比較小了,而且也不是那么黑了,是偏紅的那種。整個精神也非常好,原先說是上課好象每天都昏昏沉沉的,老師講什么呢,好像學的效果不太好,其實學習很用功。現在說是覺得聽課的效果提高了,學習效率提高了。當然大便也很通暢,以前是大便也不通暢,大便的時候比較黏滯,有時候甚至便秘,有時候還有點稀,不太正常。現在大便有點偏稀,但是很痛快。這是比較明顯的一個效果。像這樣的孩子呢,如果我們按照這個思路,一般來說他要是堅持用,按照我這邊臨床觀察,一般用到兩到三個月的話,整個體質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改善,有可能幾年之內,他這個病就比較穩定,即使他不再服藥,可能也不會有什么大的問題。

那么還有一個病例呢,就是年齡比較大的了,40多歲。他的時間就更長,所以脈摸著除了比較沉,比較細,無力,那種生發無力的感覺之外呢,脈象已經有點澀滯,稍微有一點偏硬,淤滯已經要成形的那種感覺了。所以在給這個病人用藥的時候,鱉甲的量就稍微大了一點。同時加上了炮姜,加上了雞內金,加上了柔四逆散,用了小量的大黃。這個病人吃了這個藥呢---病人的舌苔呀,剛才忘了說,舌頭也是胖胖的,特別大。肝炎病人大部分舌頭都很大,這是中焦淤滯比較多。舌苔是那種就好像在舌頭上長根,長在舌頭上下不來的那種感覺。這種舌苔我也不知道該叫啥名字,實際就是木氣淤得比較厲害的時候,中焦淤滯比較實,結在一塊的那種感覺。所以同是給他用上了柔四逆散,好像還加了點威靈仙,就是為了破開這種淤結。這個病人很有意思,他恨不得這個病一天好,所以熬一付藥,他就一頓喝完。喝了之后他的反應就是肚子咕咕叫,然后非常痛快地排了好多大便,量遠遠多于平常的量,非常臭。說好多年了,從來沒有效果這么好的藥。那么就堅持吃了一段時間,慢慢的隨著淤滯排出去的越來越多,體內的淤滯越來越少了。所以他的感覺呢,那種反應比較大,變化比較大的感覺呢,可能慢慢就減輕了,比較緩和了。自我感覺精神就非常好了,頭一下子清醒了。這就是一氣周流開通的一個表現。木氣可以很痛快地生發了,神氣就可以飄揚上去。這是我的這邊臨床的兩個病例。

我感覺呢,這種慢性肝炎的病人,治療的時候一個是時間要長,不是說幾天,幾個星期就能夠完全把這個問題解決,不是那么快。因為它的淤滯比較黏纏,比較纏人的那種。就是說快刀斬亂麻解決不了問題,跟抽絲一樣,慢慢地抽,你只要持之以恒,總有抽干凈的那一天。所以用藥的時候呢,不能用那種太急的藥。病有緩急,藥有剛柔。我們用藥的時候一定要和病情切合起來,病快的時候我們藥也可以快一些,病慢的時候藥也要慢一些,這樣的話,才能有一個比較好的效果。而且這種長期的淤滯往往導致消耗正氣,耗傷陰精,所以特別燥烈的:像小柴胡,大量的麻黃附子細辛,不是說不能用,不能長時間的久用,我感覺。用了之后耗氣傷陰,反而不利于它的恢復。用這些瀉下的藥物呢,也要緩緩而下,持之以恒。對付什么人就要用什么手段。肝炎病毒這個病,它就是比較黏纏的病,你也要用些柔里藏刀的手段,慢慢去對付它。

如果慢性肝炎進一步發展,有可能就會變成肝硬化,甚至出現肝腹水。這種病在我這邊也比較少,說實話沒有太多的經驗可以提供給大家,只能給大家說一個簡單的思路吧,提一下。

鄉下的農民都有一個常識,比方說種的菜吧,有時候菜的嫩葉上會長那種小蟲子叫蜜蟲(蚜蟲),螞蟻喜歡吃的,它屁股后面分泌一種蜜液,蚜蟲鄉下叫蜜蟲子。對這種小蟲子,長的圓圓滾滾的,里面都是水,它只喝嫩葉嫩芽的汁液,別的不吃。所以對菜呀、苗木的生長造成很大的影響。現在都用農藥殺蟲子,以前沒有農藥的時候。碰見這種情況,鄉下的農民有一個辦法,就是把草木灰,中藥叫百草霜,直接撒在菜地,這些小蟲子慢慢全都死掉了。至于為什么在菜地里撒點草木灰怎么就把蟲子殺死了呢,老農他也講不出個道理來。實際這是怎么回事呢,草木灰里面都是一些吸水性很強的東西,好像是炭、鹽之類的,吸水性比較好。你把這些東西撒到地里之后,地馬上就有一股---菜地,植物比較多的地方,濕氣比較濃郁一些,空氣比較濕潤,你把草木灰(百草霜)一撒上,局部的空氣馬上變得非常干燥,小蟲子根本就受不了這種干燥的氣候,全都干死了,這么個道理。小蟲子在嫩芽上,嫩芽就有一股生發之氣,木火之氣,小蟲子也可以認為它也是一股木火之氣,最后這個東西,從水的角度,就把火的問題解決了。

同樣的道理,像這種肝硬化我們也可以借鑒這種思想。這種木氣淤滯,因為它是病毒引起的,病毒在體內要想存活,沒有水肯定不行的,水生萬物。所以有一個方子,治療慢性肝炎,它用的一個藥是什么呢,叫皂礬,就是綠礬。這個藥如果你把它直接打成粉末吃的話,吃了之后人會覺得非常口渴。這就是中醫殺蟲子,或者說是殺病毒的辦法。我不用抗病毒的藥物,我直接把你生長繁殖所需要的環境,病毒要想繁殖,一定要有一個條件,為什么是比較淤滯,淤滯在一起,綿綿纏纏,濕氣濃郁才有利于它繁殖。用上皂礬這個藥馬上內環境變得比較干燥了,一股燥氣就出來了,改變了體內的環境。這個時候病毒復制生存的環境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它可能就繁殖不成了。同時我們再用上一些破淤結---因為它已經硬化了,中醫來講寒氣可能更盛,陽氣更虛,這個時候就可以用一些比較大量的溫通的藥,像生川烏、附子,可以適當用一點;細辛,還可以用一點針砂,什么叫針砂呀?就是鐵末子。繡花針廠造針的時候磨下來的鐵末末,用醋煅過之后,它破淤結的效果比鱉甲還要厲害。在咱們網站上有這么一個方子,治療急慢性肝炎效果都比較不錯,對肝硬化也有不錯的效果。我就把這個方子給大家大概分析一下,它為什么用這個藥,為什么會有這個效果。一般這種病人大部分都伴有淤結,相火不降這個情況。這個時候如果條件允許,適當地用一點天然牛黃,降相火效果非常好,當然比較貴。對于肝硬化這種情況,破比較頑固的淤結,可用的藥物有鱉甲呀、針砂呀、穿山甲呀、烏頭呀、細辛呀,類似這些藥物。另外呢,考慮到病毒復制這一方面,實際上還是遏制木氣的生發---病毒本身的木氣的生發,它自己小的一氣周流,遏制它這個生氣,可以用皂礬這個藥,同時再加上二丑、大黃。凡是體內的淤滯只要把它打開,散開之后,一定要想辦法趕緊排出去,不能留在體內,留在體內就是邪氣。所以用包括剛才講的牛黃,都有很好的通腑的效果、降相火的效果,就是斂降。把這幾個方面用好了,也會有一個比較好的效果。鱉甲煎丸,治療瘧母,很多人拿過來治肝硬化,效果不錯,實際上道理也在這個地方。它實際上就是小柴胡,桂枝湯,承氣湯之類的合方相當于,各方面考慮的比較全一些。

這個是對慢性肝炎我臨床上一些個人的體會,跟大家做了以上的溝通交流。最后說一點慢性肝炎的防護。因為這個病是個長期慢性病,可能不是一天兩天能好。除了我們合理的治療之外呢,自己日常調護,心態的調整也很重要。如果你自己的心態好了,這個病有可能也就好了一半。我記得好像有一次跟大家說過,說有一個人只是跟別人講講道理,把他想不開的事講通了,想開了,這個病人是肝炎病人,結果他的肝炎就好了。我覺得這也應該是可能的。所以雖然現在好多慢性肝炎病人可能在生活當中還會受到很多不太如意一些的境遇。可能有時候自己會比較抑郁,甚至有點自卑的感覺。這種心理對于疾病的恢復應該說是很不利,所以自己心態的調整也很重要。如果我們打個比方說,你要是把病毒想成一個很無賴的人,賴在你家里不走了,那么你要是每天也為這個事愁眉苦臉想不開,那你就每天生活在痛苦之中。你為什么不把心態調整一下,每天開心一點,想開一點,我把你這無賴變成一個正人君子,去感化它。人的這種心態,如果你是一個積極的心態,不再斤斤計較的話,這個時候自身的淤滯會減輕,甚至會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一氣周流也會慢慢地跟著恢復。那個時候病毒這股病氣,它也會在你大的人體一氣影響之下而改變。我個人感覺,所有的病毒,凡是變異的病毒,都是被壓抑的,你對它越打擊,你自己越想不開,越壓抑,越跟它過不去,它可能手段就更多。你無所謂,想得開,它可能反而沒招了,這是從心態上來講。當然內經上來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但是不是我們每個人中氣都這么足,這么強。所以如果處在急性期,或者傳染性比較強的時候,自己跟朋友家人適當地隔離一下,生活當中適當注意一下,也還是必要的。沒有必要把這個當成一個負擔,我就比別人矮一截。就當成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分餐制不也很好嘛,是一種很有禮貌的行為呀。并不是說別人看不起自己,或者自己就比別人差一點,不要這么想。

今晚上呢,主要是跟大家聊一下慢性肝炎的臨床治療。由于我個人的臨床經驗也比較有限,所以可能也沒有什么靈丹妙藥可以提供給大家,更多的可能是體會或者是認識上的東西。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至少我個人覺得這個病應該是可以治好的。所以當大家在用中醫治療效果不好的時候,不妨把思路適當的放的更寬闊一些,看看是不是那一方面還拿捏的不是很好,如果是用西醫的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時候,要想一想我們還有中醫,不是就這么一條路。所以說咱們中國人有中醫應該是一種福氣。

還有大概一刻鐘的時間,我就講這么多吧。看大家還有什么問題,咱們提出來互相交流一下。我想應該會有一些老師,在這方面可能治療經驗更多的,治的更好的,我們也歡迎上來給我們大家講一講。

◆問:臨床上小兒高熱,流鼻涕、咳嗽,并且扁桃體還紅腫大,問中醫如何辨證論治,是風寒還是風熱,如何處方用藥?

■答:風寒風熱,這是傳統的辨證論治的一個分型了,在臨床上,一般我是不會分他是風寒風熱的,我還是習慣于按照《四圣心源》的路子,從一氣周流的角度考慮。看他是左路升不上去還是右路降不下來,隨機用藥,不必強迫去分風寒還是風熱,這可能和我們臨床比較習慣的辨證論治不太一樣。高燒呢,肯定是陽氣降不下去了,流鼻涕、咳嗽,肯定是木氣淤滯的表現,扁桃體腫大,這是相火降不下去,象這個時候還是要看舌苔脈象,確定用什么藥比較好。因為人體這個情況呢,主要是以木氣淤滯,相火不降為主,引起這個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有時候可能是表氣不開,有時候可能是中焦不運,這個要根據舌苔脈象來確定具體用什么藥,不可一概而論,如果單純的按照風寒風熱的來用藥的話,有時候不見得好。

◆問:過去看過陳瑞春老師講過,乙肝主要以小柴胡為主,劉渡舟老師主要以柴胡桂枝干姜湯為主。

■答:這些老前輩,他們的經驗是非常寶貴的,路子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我想,沒有一個方子能從頭到尾把一個病給治好,還是需要根據病情靈活用藥,恢復他的一氣周流。我也不是一個方子治到底,而是分階段,在合適的時候,這些方子都是可以用的。

◆問:二丑會不會造成峻瀉?

■答:這個看你用的量的大小,我用一般不會超過12克。我用的量比較小。曾經有一個鄉下老太太,她是慢性腸炎,聽人家說,你把牽牛子炒一炒,回家吃一點就好了。這個鄉下老太太也不知道量多少,就炒了一碗,鄉下的碗很不小呀,然后碾成面,就和和炒面似的,和了和,和成糊糊,一下子就喝完了,喝得自己大瀉不止,但從此之后她好多年的慢性腸炎從此康復。所以用多大的量會造成峻瀉,在臨床上我也沒有試過,但從這個事情上咱們可以知道,二丑的相對安全性還是比較高的,吃了一碗都沒吃沒命。網友霧里看花介紹他的經驗,說用過20克沒有造成峻瀉。二丑這味藥性情還是比較柔和的,大家不用擔心,如果用大黃用到二三十克,可能會瀉的比較厲害,二丑應該沒有這么厲害。

◆問:最近臨床上碰見一個急性腸炎,比較符合大結胸癥,如何處理?

■答:急性病人,一般病程變化比較快,另一個病急的話,用藥也比較峻一些,量要大,要足,這才會有效果,否則這個效果可能比較差。這種情況的話,如果沒有脈象的話,我不敢隨便給你治療建議,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如果你覺得符合大結胸湯癥,你就給他用。

◆問:大腸息肉如何辯象?如何治療?

■答:大腸息肉呢,息肉是一個有形的東西,肯定是一種淤滯了,這種淤滯你肯定要疏通呀,很多大腸息肉的病人都伴有慢性結腸炎,當然也有單純的大腸息肉。肉屬于土,治療大腸息肉就要舒木來疏散庸滯的土氣。有一個對藥,是烏梅和威靈仙治療息肉比較好。另一方面,如果他伴有腸炎的話,用大量的當歸白芍,養肝木、息肝風,也有比較好的效果。因為大腸屬于金氣致病,以后我會作為一個專題和大家交流一下。

◆問:對風勝濕如何理解?什么樣的藥算風藥?

■答:風屬木,濕屬于土。凡是能使一氣周流,流動的更通暢一些的藥都是風藥,象桂枝、防風、麻黃、細辛、附子,這些全都可以歸為風藥。這些藥都能讓木氣升動,不過這些藥有峻烈,有柔潤,防風就比較柔潤一些,麻黃就比較燥烈一些。

◆問:身體右邊覺得不適,睡覺喜歡往左邊躺,是左路的問題還是右路的問題?

■答:大家要明白,身體的左邊右邊和我們講的左路和右路不是完全一樣的。人體任何一邊都有一氣周流,右邊有一氣周流,左邊也有一氣周流。摸脈的時候,你感覺堵在左邊了,癥狀有可能不完全在左邊,有可能在右邊了。是左路的問題,還是右路的問題,就是通過脈象來解決。比如說,兩脅都屬于左路,肝經所主。

◆問:每天下午5點左右覺得腹脹,胃中嘈雜,甚至夜里睡不著覺,是肝木克土嗎?

■答:5點左右是金氣下降的比較快的時候,這肯定是氣降不下去;胃中嘈雜肯定是中焦有問題;夜里睡不著覺是陽不能入陰了,我覺得還是中土的問題多一些。這只能是猜測了,癥狀只是表面現象,有時候癥狀不是完全可以信賴的,還是要通過脈象、舌苔去具體感受人體一氣周流的變化。咱們在網上舌苔脈象都沒有著落,沒法交流。

交流就到這里,下次給大家講一下高血壓和中風的問題。
老師講臨證辯象06:肝病概論

大家晚上好!過了正月十五,這年就算過完了。今年過完年第一次跟大家交流,首先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呢都身體健康,平安快樂。

春天呢是陽氣升發,萬物萌發的一個季節,也就是木氣比較盛的一個季節。所以從今天開始呢,咱們利用幾次的時間,把肝病也就是木氣為病這方面的一些疾病呢,跟大家交流一下。對這些疾病的認識,治療原則以及一些臨床驗案。跟大家一起溝通交流,大概的計劃呢我是想分四次跟大家來交流。今天第一次呢講一下,肝病的發病的一些特點,治療的原則,概述的一些東西。對于肝病我們知道,肝氣容易郁滯,所以肝氣郁滯的這些癥狀呢,在臨床上也是比較常見的,所以也會順便講一下肝氣郁滯方面的一些治療。這是今天想跟大家交流的內容。后面幾次呢,肝炎做為專題講一下,再就是心腦血管方面,高血壓啊和中風啊這個作為一個專題,跟大家溝通一下,最后呢想把這個腫瘤,比如惡性腫瘤啊,我個人認為也是肝病的一種了,肝木為病,也作為一個專題跟大家交流一下,目前主要想從這四個方面跟大家交流溝通木氣肝木為病的一些臨床體會。

那下面開始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這個概述吧。內經里面四氣調神大論,開篇就講,春三月,此謂發陳,萬物俱生,天地以榮,描述的就是春天推陳致新,草木萌發,生氣萌動這么一種生機勃勃的象,這個反應了木氣本來有的一種特點,就是和緩、榮暢、生發為主,所以咱們在臨床上,能夠碰見的這個肝木發生的這個病呢都是以為這個木氣,這種和緩升發之氣,受到了郁滯,不能很暢快的升發,都是這樣的引起。易經里面有句話,好像《系辭》里面的,天地之大德曰生,意思其實是一樣的,都是講了這個肝木主生、主發的這種特點。

那么在傷寒論里邊呢,對木氣為病,有幾個比較典型的方子,像桂枝湯啊,小柴胡湯啊,四逆散啊,烏梅丸啊。這都是跟這個木氣密切相關的一些方子,那么臨床上怎么,對這些方劑靈活運用,那就需要咱們對這個木氣為病做一個比較細致比較深入的分析。那么我個人呢,把木氣為病呢,把他為病的特點概括了三點,這三點就是:木氣為病多郁,容易發生郁滯;多暴,來的病勢比較猛烈些,病勢比較急比較暴;還有一個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上熱下寒,四圣心源,黃元御老先生呢,對厥陰病概括的也比較完美,方見上熱,你一定要知道上熱下寒,這是我個人學醫對木氣為病他的為病特點,基本上以這三點方面的特點,多郁、多暴、上熱下寒為主,比較有特點。為什么會有這三個特點,你想木氣呢,他以這個和緩、暢發有主,春天草木萌發,有一個非常溫暖,非常溫和的環境讓他去生長,一但環境不理想,長不起來,這就是一種郁滯,就像人有什么想法不能滿足,那么心里也就會窩著一股氣,就是很不得意,為什么說春風得意,春風舒暢啊,就讓你感覺得意,一旦不舒暢了,那就不得意了。你象這個女孩的情緒比較多變,更年期的有時候老想不開,那么這個實際上就是肝氣郁滯的情況比較多一些,就是不能痛快進行生發啊,一氣周流在木氣這一塊郁滯住了,那么這個就是多郁的一個特點。

所以咱們對這個肝氣郁結郁滯,引起的這些病呢,治療的時候以舒肝氣為主,這個比較好理解,舒肝氣的方子也很多,桂枝湯就是一個很好的舒肝氣的方子啊。后面咱們還可以具體情況具體說。那為什么說肝病多暴呢,就是厥陰病多暴呢,這一方面呢咱們可以這么來理解,人體一氣周流,只有木氣以升發為主,往上升,往上散,他這股氣勢呢,勢不可擋,你要給他當頭一棒有可能郁極而爆發,為什么高血壓到了一定的程度,容易造成心腦血管意外,實際上這就是郁極而發,郁滯到一定的程度,郁滯到受不了了,這時候就會爆發出來,這時候病來的比較快、比較猛、比較重。有時候不是血管方面的問題,可能是脾氣上的問題,一說話,火冒三丈,氣就上來了,很快,你要好言勸兩句呢,也沒準很快就消氣了,他來的快,去的也快,有這么一個特點。那么第三個特點,為什么會有上熱下寒呢,那么這個黃元御老先生呢在《四圣心源》里,解釋的很清楚了,木氣之所以被郁滯是因為木氣比較虛,他才會郁滯的,那木氣虛的原因呢?那是下面腎陽虛了無力鼓動,那么相火不能潛降,熱在上,下面呢是一派凄寒之像,寒涼,這種上熱下寒的格局導致了木氣更加郁滯,那么這是厥陰病,我個人體會的這么三個特點。所以對于厥陰病的多郁,要以舒發為主、舒暢為主;那么暴呢要以好言相勸啊。要這個以柔克剛啊,用藥要柔;那么上熱下寒呢,一定要寒熱并用,用我們的方法,要交通陰陽啊,水火既濟。恢復一氣周流,咱們比較常見的代表方就是烏梅丸了,這是對這個肝病為病特點以及他們治療原則做一個大概做一個概括。

那么臨床上最常見的類型呢,是以這個肝氣郁滯比較輕的較為多見,那么肝氣郁滯不管是時方還是經方,都有不錯的療效,象時方里的柴胡疏肝散啊,實際上就以傷寒論的四逆散為基礎化裁出來的。我在臨床上呢,也比較喜歡用四逆散,我個人認為四逆散呢確實是梳理肝氣很好的小方子,就這么四味藥,柴胡、枳殼、白芍、甘草,他的效果非常理想。有時候比小柴胡湯呢這個效果還要好一點,更直接更快。所以在這里呢,把四逆散這個方子呢跟大家交流一下。

四逆散這四味藥呢,柴胡、枳殼、白芍、甘草。柴胡在《神農本草經》上講是推陳致新的藥,這味藥跟我們剛才講的春三月此謂發陳,它和木氣的特點是完全相吻合的,目前這個柴胡在臨床上好像主要用根。也有一些老師認為柴胡應該用全草,根莖要都用。我這邊呢只有根這類藥,全草呢沒有賣,所以我也沒有用過,全草什么效果我也不太清楚。至于這個柴胡根入藥,他的效果,我感覺,他的根呢。相對還是屬于那種,相對不是很堅實的,當然也不想黃芪那么軟,他呢里面有一點就像菊花心一樣,如果你好好觀察,可能全國各地不太一樣。我這邊是這樣的,他的橫斷面也像菊花心一樣,他掰斷之后呢,還是比較容易掰的。如果你這個如果你剛進的,比較新鮮的柴胡,一大袋子,還是能聞到一些清香之氣,那種升發之氣,有一點點,如果很少的話就聞不到。大家如果聞過茵陳那個味道比較沖,柴胡因為是地底下的一種東西,潛藏的一個藥品,所以他這個給我的感覺以疏通為主,同時又帶一點生散之氣,所以這個用柴胡把體內多余的氣機的淤滯,用柴胡給他疏散開來,是這么一個作用,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那么枳殼呢,是還沒完全成熟的,好像小柚子的果實,那么這個藥呢是非常苦的一個藥,傷寒論原文書面反應的是枳實,那么我個人呢用的以枳殼為主。枳殼跟枳實相比呢相對柔和一點,力量緩和一點,這個兩個藥作用有一定差別,但是大的作用應該是基本類似的,這種苦味呢枳殼這個苦味他和枳實這苦味是一樣的,非常苦,和黃連這個苦不相上下這個感覺,甚至他比較后重,越到最后越品嘗越苦,是這么一個味道。那么這個苦味就能夠破氣,苦能降能下,能把這個郁滯之氣收集到一塊推下去,這是我個人一個感覺,枳殼有這么一個作用。而且枳殼因為這個長的比枳實要大一些,偏于更接近一個果實,枳實完全就是一個果實,所以呢這個枳殼偏于氣分,枳實呢,偏于下氣的作用更迅速,這個跟大黃有點接近了。

那么白芍呢,質堅很脆,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一個藥,也是春天開花,他和柴胡呢,柴胡偏于疏通,白芍偏于,有點柔潤,打一不太恰當的比喻,白芍像一個威嚴的母親,雖然是母性,有母親比較慈愛的一面,又比較嚴厲,管的比較嚴一些,清朝的鄒澍老前輩,他在本經疏證里面講到芍藥可以破陰結,我個人理解他講的破陰結,實際上就是平息風木的意思,因為這個木氣郁滯到一定時候,這時候芍藥也是條狀很直的一條根,他也有疏通的作用,但是更多的時候我感覺他是質地比較堅硬,非常脆,有點偏苦。這種還是這種怎么說呢,潛鎮、鎮壓,比較為主一些。如果芍藥和甘草再一配合呢,那他的柔性就更好一些,單純芍藥這個還是偏于比較嚴厲一些,加上甘草之后呢偏于更柔順,更像母親的情懷,比較溫柔一些,所以傷寒論里面用芍藥甘草湯治療這個經脈攣痙,這個咱們說腿抽筋什么的就這些。腿抽筋從這個像上來講呢,一種風像,風氣郁滯,用芍藥甘草湯把這個橫沖直撞的一股木氣安撫下來,就是這么一個道理。

那么這里面甘草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藥,甘草呢不是和解藥性、不是調和藥性這么簡單的我理解,好像第一次講課時跟大家講過甘草,講了一半網絡出現了故障,沒講完。那么今天順便把甘草給大家聊一下!甘草呢這個本經呢講主五臟六腑,臟為陰腑為陽,陰陽它都主,主五臟六腑的寒熱邪氣,寒氣也主熱氣也主,所以甘草咱們從神農本草經的原文敘述來看呢相當于包治百病,所以我聽說一個老中醫啊很有意思,凡有人去他那看病,他先問你:你吃過西藥嗎?啊,我吃過西藥。那你回去先吃上半個月甘草,每天半斤甘草熬水喝,先去去體內的毒、解解毒,解完毒再來找我看病。這個有一定的道理在里面,這就說不管你有什么病,你先用甘草就能給你治療一部分。甘草呢現在主要是長在寧夏那邊,寧夏的甘草質量比較好一些,那邊土地比較肥沃,甘草長的很深很直,味道呢非常芳香帶有一種甘甜之氣,很好聞的。目前市場上賣的甘草呢,大家如果去認藥的話去看一下那藥的顏色,好的甘草啊那個黃色,看它的橫切面。那黃色呢是很好看的一種鮮黃色,外面那個甘草皮是黃褐色,也是比較干凈一些。那個味聞著是很正,比較純正。那么現在有一些商人為了多賺錢,有時候就把甘草啊故意淋濕了,增加重量,如果這種甘草不能很快把它賣出去呢,放的時間長了就容易發霉了,那個味就不太好了,這樣的甘草呢效果就不好,所以如果咱們如果有朋友自己去買甘草,要親自嘗一嘗、聞一聞,好好看好。并不是說這甘草越大就越好,甘草這個大小沒有一個根本上的關系,主要還是看它的色、香、味,要看它的本質。

那么好多方子里面呢都用甘草,那么用這甘草到底是什么作用,什么時候能用,什么時候不能用,用多大量?我個人呢,對甘草的理解呢,你想咱們人啊,人也是五行屬土的一種動物,內經講人是倮蟲嘛,就是土氣里面的蟲子啊,所以人這一氣周流啊,人身的一身周流之氣都是一股土氣,脾主四肢啊,人身上肉最多的地方不就是四肢嗎!所以說人身上每一個細胞啊都是土氣的代表,都是一股土氣。所以不管五臟六腑實際上都是土氣的變化。那么甘草呢正好是與土氣比較吻合的這么一種藥,如果你這個一氣周流郁滯的比較厲害或流動的比較快了,那么甘草也是一種土氣,與人身的這股土氣相近,他就能夠影響人身的一氣周流。你慢慢得再恢復到正常的這個狀態,你快了呢我可以讓你慢,你慢了呢,我也可以讓你快一些,就是讓人這個一氣周流啊始終保持在這個不快不慢的這個土氣的范圍之內。土氣是和緩的,只要在這個范圍內就沒有病,從這個角度講,甘草能治百病是有道理的。所以這個甘草啊就像一位非常負責任的保安也好,警察也好,門衛也好啊,總之就是維持大局的這么一個人。他把人身的一氣周流啊,方方面面,不管你在哪里,他都很仔細的給你看好,給你照顧好,也不要快了也不要慢了,安安穩穩的,就起這么一個作用。所以咱們你像有些中毒的時候呢,藥物中毒是什么意思呢?中毒就是一股偏氣,人體的一氣周流啊偏的比較厲害了,大部分情況是一種郁滯的比較深,木氣在里面走不動了。那么用甘草呢來維護一下大局,就不至于產生太大的亂子。就好比一隊人在街上游行一肚子火氣,橫沖直撞,到處亂打亂砸,那你就一定要有人來維護秩序啊,甘草就起這么一個作用。所以它解毒實際上就是緩和了人體一氣周流這種暴烈或者淤滯的這種情況。這是甘草解毒的實質,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同樣的道理在四逆湯里面,附子、干姜、甘草,為什么要用甘草呢,附子這個藥呢,他這個升動發散之力非常大,有這個推墻倒壁之功。元陽欲絕的時候,他能鼓動元陽,重新發動,它的藥力是非常大的,那么這么大的一股力氣,它的偏性,尤其是生附子,是遠遠超過了人本身這股土氣所能承受的范圍,所以一定要加上相當的甘草來維護的。一氣周流即將接近停止,這個時候不用附子來重新啟動一氣周流這種動力,那么生命真就可能很危險,要用附子如果你沒有節制、沒有一個監控的話,也有可能是散而不制。所以傷寒里面講這種陽氣比較衰微的病人用了大量的溫陽藥,像四逆湯之后呢,“脈暴出者死,脈微續者生”就是這個意思。脈暴出者,陽氣一下子散開了,收不住了,那這一氣周流也維持不下去,所以主死;微續者呢這一氣啊慢慢流通開了,他就漸漸可以慢慢恢復起來,所以脈微續就表示生氣慢慢恢復起來了,這是一個好現象。所以甘草這個藥呢我個人認為主要還是維護一氣周流這個大局的。他不是一個單純調和百味這么一個藥,單純解毒的這么一個藥。那么這么理解的話有點,我覺得對甘草而言有點窄了。如果從維持一身氣機大局的這個角度來理解甘草的話,那么甘草的作用那就是非常廣了,任何時候,可能都會有一些他的用武之地,他的量多少,用生、用炙,這個也比較好把握,需要稍微緩和作用的時候,量小一些,需要來維護一身之氣時量一定要大,可能30克根本不起作用,我個人偏好用生甘草,生藥都有一種生發之氣,能夠反映藥物本來的氣機特點;那么炙甘草呢,和一些比較溫燥的藥一起用的時候,像附子、干姜啊之類的藥,溫燥的比較厲害,實際上,炙甘草就是生甘草加蜂蜜嘛,這個時侯可以用炙甘草,平時呢我都是用生甘草,就是跟大家把甘草這個藥呢聊了一下。

那么我們現在接著聊四逆散這個方子,那么四逆散呢主要還是平常我們講的肝氣郁結,那么你摸她的脈的時候呢肯定是弦象,脈弦有力不是很虛的那種,就是很明顯有一股氣郁結在里面了,有時候脈呢還會有點偏數,就是比較快一些,這種病人,現在這種社會呢,相對生活比較好一些了,你想說吃不好啊,生活很困難啊比較少了。所以大部分都是心情不太好,有什么事啊想不開引起的這種郁滯,就是說一種實象。邪氣盛則實嘛!這種病人呢一般是女性或者更年期的人比較多一些,所以這種人一來,你一摸脈啊,兩個脈一股弦象,甚至有滑象又比較快,脈相對比較緊,略緊,氣郁的比較多一些,比較有力,這種病人來了你都不用問,摸完脈你就可以直接可以告訴他癥狀,你是不是全身沒勁啊睡不著覺啊,身上一陣冷一陣熱啊,平時容易發脾氣胃口不太好啊,這都是非常常見的,所以好多病人啊,就像聽你說完癥狀,說你這個大夫真了不起,我這什么都沒說,你這什么都知道了,病人他不懂醫,好像覺著比較神奇,實際上叢我們中醫角度來講呢是一些比較常識的問題,那么像這種肝氣郁滯一股氣郁在里面,通俗的講啊就是氣多了,那怎么治,最快的方法就是放放氣,把氣放出一點來他就舒服一些,那么我們用什么放氣呢,有的針灸老師扎針扎得比較好呢,太沖穴,兩針,瀉法,馬上就見效。我呢,不太會扎針,平時就用四逆散,以四逆散為主藥有時加上點理中焦的像平胃散之類的,這種病人很少有說一副藥見不到效果的,基本上都是一副藥見到效果而且比較滿意,一般兩三副藥就會有比較好的效果,睡覺也比較踏實了,胃口也比較好了,脾氣也能稍微好一些,就是他自己會感到身上很舒服,會比較輕松一些,這就是四逆散治療肝氣郁滯最常見的情況。

如果這種郁滯發生在小孩身上,小孩呢他也是一股生發之氣,跟大人不太一樣,那么我一般呢就把這個方子稍微改一下,四逆散柴胡、白芍、枳殼、甘草這四位藥,去掉柴胡、枳殼用黃芪、桂枝,以順應小孩這個特性,肝氣郁滯的小孩呢如果郁滯的厲害呢甚至會引起發燒,老年人或成年人這個一身之氣相對來說沒有小孩那么盛,正氣比較弱一些,所以他有時候郁滯的時候啊,也只是感到身上忽然熱起來了,身上一陣熱一陣冷,熱的時候就是郁滯的比較厲害的時候,冷的時候啊就是這股郁滯之氣又過去了,他就覺得相對冷一些,其實也不是真的冷。小孩呢我喜歡用黃芪、桂枝、白芍、甘草,這么來用,這個跟四逆散只有兩味藥之差啊,四逆散相當于是破氣的,我覺得以破氣為主,柴胡疏通,枳殼破氣,芍藥、甘草安撫一下,它還是以通破為主的一個方子。

如果這個人氣比較虛的時候,脈摸著力不大,這個時侯啊,柴胡、枳殼要慎用,所以小孩呢我一般改成黃芪、桂枝來代替一下。還有一些郁滯時間比較長的,本身肝氣郁滯就要消耗人身氣機的,人體的周流之氣也會被消耗的越來越少,所以這種郁滯的比較長的病人啊甚至一兩年,你再去摸他這個脈啊就不是弦而有力,比較滿,比較緊實的感覺就沒有了,他就是那種弦滑結澀,脈也有一股弦象,但脈比較細了,有一種澀象,不太通暢,手底下有一種疙疙瘩瘩的比較結滯、郁在一塊的那種感覺,這個時候呢我就不再用四逆散原方了,把柴胡枳殼改成烏梅、百合,柔潤一些,就變成了烏梅、百合、芍藥、甘草了。

那么四逆散這個方子呢我臨床上一般就這么化裁,把一個方子變成三個方子來用,三種情況。一種情況就是變成一個往上升的一個方子黃芪、桂枝、芍藥、甘草,那么這樣呢我自己給他起了個名字就叫剛四逆散,剛就是剛強,剛柔相克嘛。烏梅、百合、芍藥、甘草這個小方子呢我自己給的起了個名字叫柔四逆散,就是四逆散這個方子呢你把它變化一下,一柔一剛,又變化出兩個四逆散來,那么這就是用于不同的肝氣郁結,不同的情況用不同的方子,效果就更好一些。那么實際上這個剛四逆散就是桂枝湯化簡而來,如果再加上一點調中焦的藥他就成桂枝湯了,把四逆散這個方子加一點調中焦的藥他就成小柴胡湯了,把柔四逆散就是烏梅、百合、芍藥、甘草加一些調理寒熱的藥,再把它豐富一下它就成烏梅丸了,這些方子你看都是……剛才講的這幾個方子呢就是四逆散變化出來的這三小個方子,一個柔四逆散,一個剛四逆散,他們實際上稍微變化一下就變成桂枝湯、小柴胡湯和烏梅丸了,你看都是厥陰病比較常見的方子,只不過四逆散如果郁滯不是很長,氣還比較足的時候,你可以直接用四逆散或小柴胡,直接把這個氣疏通、破散一下,消耗一點也沒關系,那么這個時侯就可以直接用;如果屬于那種濕氣比較重或小孩這一種,脈摸著偏軟的,往上升升不起來的,那么就可以用剛四逆散或桂枝湯,就是往上升動,幫助他往上升發;如果是時間比較長了,脈象郁結的比較厲害,脈也比較澀,精氣比較虧的時候呢可以用柔四逆散或烏梅丸,來柔潤養肝木,以養為主,木氣得養呢,他的柔潤生發的特性也會慢慢恢復。

說到這里啊,順便也把烏梅這個藥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在臨床上這個柔四逆散我用的還是比較多的,就是烏梅、百合、芍藥、甘草這四味藥,我個人體會效果也不錯。那么關鍵就是用了烏梅這味藥,烏梅為什么有這么好的柔潤的作用呢?那么咱們都知道望梅止渴這個成語,一聽到前面有一片梅林,馬上就口內生津,不渴了,如果大家有野生烏梅,野生烏梅是非常酸的,我們現在用的烏梅都是人工種植的,酸味差一些,那么他和一般食品相比還是比較酸的。這個烏梅是一個沒有成熟的果實,加工而成,這個藥呢,咱們可以這么去理解,所有的果實在未成熟時他都處在一個蓬勃生長的階段,生氣比較盛,比較旺盛,但果實畢竟還是一個收藏之性,把植物的精華收藏到一個果實里面,他這個生長呢實際上還是為了收藏,所以大部分沒有長大的果實,像蘋果啊、梨子啊、桃子啊、杏子啊、梅子啊,咱們去嘗一下,這個沒有成熟的果實呢,這個小小的果實呢,大部分偏酸偏澀,非常酸非常澀,吃了之后啊,有的甚至酸的這個牙齒都咬不動東西了,那么我們就要思考這個問題,為什么一個生長的生氣比較旺盛的小小的果實會這么酸這么澀,當他長大成熟之后就沒有酸味了?所以這個酸味啊,我個人理解呢他是調控、或監護這股生發之氣,一個生長的具有蓬勃生機的這么一個現象,他必定要有另一種相反的力量來監控他,有克有制。從四氣有味來講呢,辛味,辛散,木氣辛散舒達,所以辛散的這些藥物呢都有疏肝的作用,對于同一味藥來說呢他本身的的辛散之性如果要想很好的存在的話,它必然要有一個相反的力量來制約它,這就是這個酸味啊,如果有強盛的生氣啊這個酸味能遏制它。但這個酸味又不像苦味,苦味是當頭一棒,直接給你敲下去;酸味是以柔克剛,不管你多么銳利的生發之氣,我都能用比較柔和的酸味給你收斂起來,讓你不至于鋒芒畢露而是回到一個正道上去,為什么山萸肉比較酸,它能夠有很好的疏肝的作用,能夠治療一些像關節炎啊、痹癥啊,舒達筋脈的作用很好,就是這個道理,當然烏梅這個作用可能就更強一些,它在調控或者制服郁滯的木氣的同時呢,烏梅的這個酸味還有養肝體柔潤肝木的這個作用,氣屬陽味屬陰,所以本身這個味啊屬于偏陰的一個東西,我個人認為烏梅呢是胸襟比較大度,非常溫柔的這么一個藥,烏梅丸用300枚烏梅,能夠把那么多的藥物像附子啊、川椒啊、干姜啊、黃連、黃柏啊,全部都能夠收入自己旗下啊,大肚能容,你們都來,都能把你們安撫好,所以這種郁滯的比較深的病人,肝氣郁結時間越長,實際上是郁滯的越深的,雖然這個氣啊脈已經摸著比較弱,甚至有一點澀,氣血有點不接續了,實際上他這個郁滯得非常深,一點點小事可能就氣得喘不上氣來,有這種病人,這個時侯你如果再用柴胡給他疏散,有時候可能會適得其反,本身氣就不多了再去耗散,所以這個時侯用大量的烏梅去柔潤,去安撫,這個效果就好得多。

就是說木氣為病呢,這種郁滯啊,我們可以順著他這個稟性去生發,用剛四逆散或桂枝湯這一路的方子,包括麻黃附子細辛湯啊,還有麻黃湯啊都是一個思路,都是生發的這個路子。如果時間還不是很長,剛剛得的時候,可以直接用四逆散、小柴胡來通破,一通一破。如果時間比較長了,這種病人啊實際上在臨床上是見的最多的,現在大部分有點小病啊,都去看西醫去了,拖到最后不好了才去看中醫,所以來的時候啊郁結的都比較深了,所以這個烏梅丸和我說的這個柔四逆散在臨床上使用的機會是比較大的,很多。那么烏梅就有很好的用武之地了,使用頻率比較高,尤其現在春天了,即是肝病的高發季節也是肝病治療的好時機,所以大家如果在臨床上碰到這種病人呢,可以試著用一下,有時候哪怕你就是只用烏梅和百合這兩味藥,有時候都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剛才是把肝氣淤滯這種情況講了一下它的治療原則以及它的處方用藥。下面就結合具體的病例,給大家講幾個例子。這一個病人呢,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男性,男病人,他剛開始來的時候是看高血壓的,他說血壓高,吃了一段時間的降壓藥也沒效果。我摸了他的脈之后呢,他的脈就是那種淤結的時間比較長了,脈象非常沉,沉弦,有點促象,而且還有結澀之象。可是這個脈呀雖然淤得比較深,你摸著好像是淤得很厲害,一股勁不小,脈力不小,但實際上它不持久。你要持續按,重按的話,慢慢地就沒有勁了,感覺好像是斷斷續續的那種感覺,這就是淤滯的時間比較長了。好象這個脈象呢,我的表達能力也比較差一些,有時候真實的脈象不知道怎樣給大家講清楚,大家臨床上多體會。所以他這個脈像呢,我一摸,我就說,你這個不是一個單純的高血壓,你這個血壓高也不是個病,你主要是肝氣淤滯時間太長了。我說你這個最少大概得一兩年了吧,他說是。他不光是血壓有點高,他還睡覺睡不好,胃口也不太好,大便也不太好。那么當時我給他用的方子呢,就是以柔四逆散為主,烏梅、百合、柴胡、枳殼,另外加了一些鱉甲、當歸,鱉甲破淤結的力量也是很強的。用點當歸柔潤一下肝木。也加了一些調理中焦的一些藥物。他的舌苔很有特色:舌苔是整個舌頭全都裂開了,只有舌頭中心有一點黃膩苔,也不厚,但是看起來非常黏著那種。整個舌頭,舌面,尤其是舌的邊緣,一圈,裂得很深。那么為什么會有這么多裂紋呢?這種裂紋就是風燥之象。就跟冬春,今年也是大旱,地旱得太厲害了,地面就裂開了,道理是一樣的,是一股風燥。他的肝氣淤得太厲害了,這股肝氣在里面橫沖直撞,把有限的津液都消耗掉了,所以它就裂開了。他舌頭也是偏紅的,那種艷紅,陽氣不收的那種現象。所以這個時候,這種病人,盡量不要給他用四逆散或小柴胡這樣的方子,這種破散的方子最好不用。

我曾經就有一個病人,還是個小伙子,他是感冒了,肝氣郁得比較厲害,我當時給他開了小柴胡,小柴胡的意思。給他開了三副,病人吃了三副,覺得效果還不錯,自己又吃了三副,結果吃得起不來床了。因為破散的勁很大,他本身氣比較虛,連續吃了六副藥,就喘不過氣來。這是我親身經歷的一個病例。

所以像這種病人呢,我是不主張用四逆散或小柴胡這個原方的,那么就改成用烏梅丸或者我講的柔四逆散這樣的,柔潤肝木為主。那么這個病人給他用了大概有一兩個月的時間吧,一直就是這個路子,有時候給他用上點黃芪呀什么的,把他一氣周流的大氣補充一下,有一段時間,他的脈象比較好的時候,也有脈摸著比較實,有時候也會輔助的用個非常小量的四逆散,柴胡的用量都不會超過6克的,很小,順帶給他疏通一下。慢慢地他會感覺比較好,身上慢慢舒服了,有時候他以前有一陣冷一陣熱的那種感覺也沒有了。但是舌頭上舌苔的裂紋呀,一直沒有一個很好的改善,就是改善的不明顯,不是沒有。后來我就覺得很奇怪,我說我治了這么多病人,一般來說,一兩個月就會有一個比較理想的效果,你這都兩個多月了,怎么吃著藥就好,停兩天就又反復了,這是什么原因呢?我就問,我說你干什么工作,在家里跟孩子家人有沒有鬧矛盾,和氣不和氣?他說,都挺好,都沒問題。到后來,我就想想,因為我覺得自己對病人病情的判斷應該沒有什么太大的失誤,用藥也不會有太大的偏差,感覺應該有一個比較理想的效果,為什么效果我覺得不理想,病人比較堅持,基本沒有斷藥的,可能中間停也停不了太多時間,一直在我這吃藥,吃了兩個多月,沒有一個完全根本上的改善。我覺得這個比較郁悶。這肯定有其他原因,不可能無緣無故的不好呀。所以我就問他,是不是你們家的房子有問題呀,你們家住了個什么房子呀?農村人都是住院子呀,你們家這個院子南邊或者東邊有沒有門?他說沒有,他說我們家南邊,東邊都是別人家的房子,挨成塊了,沒有門,只有北邊有個小門。而且陜西這邊的房子都蓋在院子的西邊,蓋一半。房子半邊蓋,他們住在院子的西邊。從咱們五行來講,東升西降,東邊木氣生發,結果他是整個一堵墻,連點通氣的地方都沒有,木氣淤滯在那個地方了。西邊的這個房子呢,金氣收斂,木氣不能升,只剩下收斂的金氣了。所以我說很有可能跟你住的這個房子的院子的格局有關,當時我這么跟他講。我也不是風水先生,這方面的東西說實話也不懂,只是從咱們中醫的角度來推測。患者就很吃驚,患者說,你說得很有道理。他前兩天剛找了一個風水先生給算了一下,說他們家的房子有問題,說一定要把房子改一下,要不然說不太好那意思。那意思風水先生的說法和我的說法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有時候咱看病呢,可能不光是患者本身的問題,有一些患者外邊的環境咱們需要考慮到的。我記得,忘了是誰的一個醫案了,說一個病人也是肝氣淤滯,一個老先生給他看,看了半天,效果不好,這個老先生就去看,說這為什么就不好呢,結果到他家一看,說他住的這個房子的墻壁是個黑暗色的墻壁,這老先生就說了,我在這邊給你舒肝呢,你這邊自己給自己制造壓抑呢,怎么可能好呢?就把這個房子重新刷一下,刷的比較明快一些,這個病人跟著就慢慢好起來了。所以這種外邊環境的這種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這個病人是比較典型的一個病人。不光他是這種肝氣淤滯,包括他的妻子,他的孩子,都是這種肝氣淤滯。因為后來他們全家都到我這兒來看病了。用的方子基本上大同小異,都是舒肝氣。但是我說如果真是你們家這個房子引起的這個問題,我也無能為力呀。藥物只能是給你暫時緩解,你必須要把居住環境改善一下呀,否則可能很難徹底改觀的。這個病人加上我這種心理開導吧,慢慢地,再加上持續吃藥,最后他的舌苔,舌頭上的裂紋慢慢的基本上愈合了。但是很慢,大概三、四個月吧,慢慢地愈合了,非常慢。這是我治療的見效最慢的一個病人。但是也從這個病人身上呢,看到了烏梅丸為主的這種方劑對這種比較頑固的肝氣淤結確實有很好的柔潤而疏導的作用,效果還是比較滿意。

我記得好像前兩次給大家講過也是一個女病人,一個小學老師,自己覺得全身都是病的,她實際上也是屬于比較嚴重的肝氣淤滯這種情況。當時給她用的方子也是以柔四逆散為主變化出來的一個方子。那么對于這種淤結比較深的這種病人,如果你摸著他的脈象有這種就像一些小疙瘩一樣的東西,手底下會有這種感覺,這種淤滯呢,他的體內必然有一些成形的淤滯了。這時候如果適當地用一些鱉甲,醋鱉甲---破解通淤效果非常好,效果就更好一些。我記得有一個老人,睡不著覺,失眠,用了好多方子效果都不好。后來在我這邊給他用了大量的鱉甲,我忘了用了幾十克了,反正量很大,用的醋鱉甲。就是加了這樣一味藥,在原先方子的基礎上,效果就很好。大概有兩三副藥吧,這個人就能睡得比較好了。所以鱉甲也是破干結比較好的一味藥。仲景有一個鱉甲煎丸。鱉甲煎丸治療瘧母,現在認為是脾腫大或者是肝硬化什么的,中醫來看也屬于肝氣郁結比較重的情況。

有一位朋友問柔四逆散有幾味藥,來晚了沒聽到。柔四逆散就是在四逆散的基礎上---我個人這么一個說法,教材上沒有這個東西。它的成分就四味藥:烏梅、百合和白芍、甘草。

這是一個病例。還有一個病例是一個女孩子,這個女孩子當時來主要是看青春痘:說我臉上長了一些青春痘,老下不去,看有什么辦法。當時我摸了她的脈之后呢,這個女孩的脈當時是弦滑而結滯,首先這個脈有點偏細、偏弦,氣淤在里面,能感覺到這個感覺,有點滑象,肯定有痰在里面。同時里面又有就好像一個一個的小豆豆一樣的感覺,這就是結塊,老年人的結塊你可能感覺到是一小塊一小塊的,就像一個比較結實的東西。而這個女孩子她可能淤結的時間不是很長,已經要成形又沒有完全結滯住的那種感覺,就感覺像一個小豆豆一樣。她的脈比較光滑,在里面動,有這種感覺,這也是一種淤結,接近成形的淤結,非常明顯。尤其左脈,這種弦滑結滯的感覺非常明顯。右脈主要是弦細為主,胃口也一般。小豆豆整個臉上都有。我就跟她講,你不是一個青春痘的問題。青春痘很好治,你這個體質不太好治。體質可能淤滯的時間可能比較長了。可能需要調整的時間比較長一些,如果調整不好的話,這個女孩子如果以后結婚的話,恐怕生孩子都會有一定的困難,可能不太順利。所以建議她要好好治療一下。這個女孩子也比較聽話,給她用了一兩次藥,她離的比較遠,一次拿一個星期的藥。一兩次之后呢,慢慢地就回來說,用的這個藥很舒服。用的什么藥呢,就是以柔四逆散為主,烏梅百合白芍甘草。因為她的淤結雖然時間比較長,但還沒有完全成形,就是沒有完全淤滯成一塊,所以我也給她配合上少量的四逆散,柴胡、枳殼少用了一點,用的不多。再加上一些健運中焦的藥,再加上化痰的,因為有滑象,而且是頑痰。她多夢,老做惡夢,這就是頑痰。配合著喝大量的鮮竹瀝。鮮竹瀝對于頑痰,它能夠緩緩化解、流通而去,效果非常好。她每天配合喝一盒到兩盒鮮竹瀝,也就是60毫升到120毫升。每付藥都配合喝這么多。這個女孩子覺得非常舒服。我記得好像一個星期之后,臉上的小豆豆上面的都沒有了,慢慢的只剩下巴那塊兒還有了。你看這就是陽氣,小豆豆也是“淤結之處必有浮陽”好像有這么一句話,長小豆豆的地方必然有陽氣淤結。實際上就是相火不降,藏不下去。用上藥物之后,慢慢地通開了,能夠自然下去了。慢慢地陽氣開始往下收了。面部也是人體整個一身的縮影,額頭的小豆豆,兩個臉頰的小豆豆慢慢地消下去,說明這個陽氣開始往回收了,只剩下最后的還沒完全收進去,只剩下巴這個地方的了。大概兩個星期之后,下巴的青春痘也沒有了,基本上都收進去了。這個時候再摸她的脈的時候,那種淤結,那種小豆豆的那種感覺,就是摸著脈那種咕嚕咕嚕那種淤結到一塊的感覺就沒有了,就是那種比較柔和的,但是還是有淤結,弦滑的感覺了,脈比較通暢了點,基本上通開了,只是氣機還不是很順而已。慢慢地這個方子一直沒有大的變化,一直是用柔四逆散為主,給她柔潤疏通。所以這個女孩說身體越來越舒服,她也是較滿意,到我這兒看了應該有一個多月了吧,現在主要是以化痰養血為主了。

這就是兩個常見的病例,跟大家交流一下。后面還剩大概半個多小時的時間,順便跟大家講一下失眠吧。

因為這種肝氣淤結的病人有很多是伴隨著失眠的癥狀,有一些甚至就是以失眠為主癥來看病的。所以就講一下失眠怎么去治。內經上講陽入于陰則寐,陽出于陰則寤。陽氣收回去了就睡著了,陽氣出來了就醒了,就這么個意思。所以你看人能睡覺能醒,關鍵在于陽氣能出能入,進出自如。陽氣能出能入的前提是什么,陽氣就是一身周流之氣。它要想出來就出來,能進去就進去,要想這么痛快的話,這說明首先人身這個木氣肯定是沒有淤結的,很通暢的,木氣一定要舒暢。如果木氣淤滯了,氣淤在這兒走不動了,想出也出不去,想進也進不來,肯定睡不著覺了呀。所以失眠其實很好治,你只要把他的一氣調順了,讓它能回來他就能睡著,就這么簡單。以前失眠講究要養心安神,這個說法也不錯。但是養心安神呢,我感覺對身體比較虛的老年人,或者像以前社會動蕩不安的時候,有時候你可以用,以虛象為主的時候,養心安神效果是比較好的。像現在人,大部分都是以實癥為主,以氣淤為主比較多一些,這時候以養心安神來治療失眠,效果就有限,不太理想。相反你用舒肝的藥來治療失眠效果就比較理想,包括我剛才講的用大量的鱉甲來治療,這也是一條路。

首先講一個病例。這個病例就是我們本院的一個人,大概有40多歲,平時身體還可以,最近說是這兩天睡不著覺了,半天都睡不著,一旦醒了更睡不著。就過來問,他說能不能用中藥趕緊調理一下。我摸他的脈,這個脈有種比較急的弦促之象,脈摸著很急,比較有勁,脈淤在里面,這種脈象按說可以用四逆散,如果不是以失眠為主訴,如果只是告訴我說身上不舒服,沒有勁,如果以這個為主訴的話,我可能就會給他用四逆散。他說以失眠為主,我沒給他用,給他用的什么呢,給用的麻黃附子細辛湯。余國俊老師在他的書里說過,他說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失眠效果很好。那么這個病人我也給他用的麻黃附子細辛湯,大概這個意思。好象加了點黃芪桂枝之類的,不是很多,五、六味藥吧。就吃了一副藥他的整個睡眠就完全解決了,好了。睡的一覺到天明。效果非常滿意。

那么我們就來想一下,失眠本身是陽氣不能回來,陽氣收不回來導致的心神不能安藏,所以他睡不著覺。為什么用疏通開散的麻黃附子細辛湯,他反而能睡著覺呢?本來要它回來,它回不來,再往外推一把,不更回不來了嗎,為什么他能睡,效果還這么好,咱們要想想這個問題。所以還是我剛才說的那句話,失眠,人能睡能醒,關鍵還是這個陽氣能出能入,有一個比較通暢的道路,整個一氣周流的道路如果比較通暢的話,該醒的時候就醒了,該睡的時候他就睡。麻黃附子細辛湯相當于就是清掃道路,這股生發之氣,本身這個氣淤在這里走不動了,你在后面這么一推,整個一路全給通開了,這個時候它再往回收就好收了呀,自然就回來休息了,就是這么個道理。所以你看,如果我們在臨床上碰到這種脈摸著比較厲害,淤滯得比較重的,脈摸著很有勁、很大,弦象很明顯的時候,是不是一定要用四逆散這種舒肝的藥來破肝氣?不一定。有時候我們可能需要因勢利導,利用它這一股力量來達到我們的目的。象這個失眠的病人,我們就可以利用他的這個淤著的這股勁,四兩撥千斤,順勢而為,再給你用點麻黃附子細辛湯,給你把整個道路通開,那么這個時候整個一身氣機周流得非常的通暢,一氣周流通腸了,整個一身的癥狀跟著就改善了。

眼科奇書這本書為什么好,就好在這里。眼睛紅,眼睛腫。肝開竅于目,你看,木氣淤滯在眼睛上了。他用大量的麻黃,細辛,給你開通。借著你這股勁,因勢利導,給你散開,疏通開就好了。目前我覺得在臨床上失眠這個病主要還是以邪氣實、淤結重這樣的比較常見。對于剛剛出現的這種,可以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之類的這種疏通之藥,因勢利導來治療。因勢利導這個方法見效很快。當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這么治,對于時間比較長的,甚至是老年人,脈摸著比較澀的,結滯比較深的,這時候呢,用柔四逆散,你可以跟麻黃附子細辛湯合方,大量的柔四逆散加上少量的麻黃附子細辛湯,這個效果就更好,可以靈活地來運用。原則就是把一氣周流的道路通暢開,把肝氣淤結給解除掉,解決了這個問題,那就好多了。這個時候你再用點養心的呀,安神的呀,那隨便用,都沒有問題了。如果淤結的問題不解決,你這個安心養神就是天天吃,當飯吃,我估計不會有什么太好的效果的。

今天晚上大概就跟大家交流這么多吧,主要是講了肝氣淤滯這種情況的治療原則,講了幾個病例,順便說了一下失眠。還有一點時間,大家看看還有什么問題,咱們可以提出來,互相學習一下。

前兩天網上一個阿姨給來了一封信,請教一些問題,我非常不好意思,好多網友可能年齡比我大,或者是年齡差不多吧,大家千萬不要把我當成老師。把我當成老師的話我的壓力比較大,當成同學就行了,互相交流交流,就可以了。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如果咱們每個人都能攻克一個病的話,每個人把一兩個病的療效咱不說世界第一,做到國內一流的話,中醫就比較有希望了,是不是。

今晚上我就講這么多,有什么問題咱們可以利用這點時間再交流一下。

鐵牛:前幾天,無中生有老師開了幾副藥,我最近心情比較郁悶,有風木盜泄這種情況,就吃了二劑感覺挺好的,我想把我的體會來這里說一下,無中生有老師給我開的藥方是這樣子的:吃了兩天還有一劑沒有吃,我感覺確實心情比較舒服。感覺人沒有那么壓抑了。還有我這個肝區以前是會痛的,今天我使勁按到都沒有痛。還有就是這藥吃了半個小時就會上大便。就是拉出去很黑的大便。剛才老師講了一下柔四逆散,現在是想了解一下這個方劑,這個烏梅呀,百合呀在這個方劑起到什么作用啊。我是想了解這些。因為人吃了這個方劑人吃了之后比較精神,頭腦比較清爽,也就沒有那種壓抑的感覺,癥狀減輕了些。我想聽聽無中生有老師多講講由用這個柔四逆散是什么樣的處方什么樣的功效。

老師:跟鐵牛老師也沒有見面,只是網上交流了一個,估計著開了個方子,那么這個柔四逆散這個方子呢,為什么要用烏梅、百合這兩味藥,烏梅剛才已經跟大家講過了,它主要是柔潤肝木,百合可以說有養心神,潤肝木,比較好,也是比較柔潤和緩的一味藥,有時候這個藥的作用啊,需要自己去體會。有時候說的話,我這個人嘴巴比較笨還說不太好,烏梅、百合、芍藥、甘草,柔四逆散,這個方子并不是說我一味一味查,把每味藥的作用查出來,組合出來,不是這么出來的,這個藥呢完全是根據臨床上碰見這么個病人。他有這個脈象,感覺他身體氣機屬于這個狀態,需要這么一副藥來對證處理。是一種直覺。當然我對每一味藥大概都有自己的體會。我也會憑直覺就會知道。要用這些藥來治療。是這么得出來的。不是通過什么相生相克,五行啊推理出來的。我是直接通過自己的體驗得出來的這么個方子。所以有時候說實話,你讓我講這個方子,有些東西真是可以意會難以言傳。總之呢我的感覺烏梅百合這兩味藥呢,它既能夠養肝木,又能養心神。對于肝氣淤這個病人呢。肝氣比較急,心里比較煩,這些癥狀,比較符合病癥,效果相對就會好。那么鐵牛老師的脈象呢。服完后有黑便,這些反映都是體內有淤滯,服完藥后往體外排的一些反映。這都是很好的反映。有些人服完后肚子咕嚕咕嚕的響的厲害,慢慢吃了段時間就沒有太大的反映了,其實不是沒有效果了,是沒有明顯的感覺了。效果還是有。我剛開始的時候跟大家講過。下一節專門做一個肝炎這個問題跟大家交流一下。我想鐵牛老師這個問題也許下一次能講的更具體些。希望鐵牛老師也能夠有一個好的身體。要我說心情有時候很重要。慢慢的能好起來。沒有問題的,我感覺不是太嚴重的問題。

看一下其它朋友的問題。麻黃附子細辛湯治失眠的理法藥理,理法藥理其實剛才已經說過了。你把這個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把肝氣淤滯給它沖散,肝氣淤滯用破氣的方法給他散開,用推動推蕩的方法也能給它散開。這只是正治反治的問題,只要把路子通開了。陽氣出入自如了,自然失眠就好了。

流淚是肝虛還是肝實,怎么治?淚為肝之液,流淚肯定是肝木外瀉的一種表現。至于它是肝虛還是肝實,從道理上來講,肝屬于五臟,五臟只有虛,沒有實。所謂的實可能是肝氣淤結的這種實象,可能會有實。如果肝臟本身呢。五臟藏精氣。我們認為不可能實的。會虛,流淚可能是肝氣淤了。如果這個肝的精氣不虛肝氣也不會淤。因此必然是肝虛,外面可能伴隨著木氣的淤滯,這個實象可能會有。這個時候治療流淚,如果單純的是木氣虛而不收,相當于木氣升上來了。這個時候可以用五味子來收斂,大量的五味子二三十克以上。治療流淚效果還是很好的。如果是那個肝氣淤滯,有偏實的淤滯,一定用麻黃疏通一點的,就是麻黃附子細辛湯的例子。疏通一下自然就不流淚了。所以這個就是虛實兩端,或補或通。臨床要靈活處理。

烏梅的成人量是多少克,烏梅主要應用的就是它的味,酸味,味屬陰,用少了量不太好,我一般用成年人是12克以上,最少用12克,多的時候會用到50,60克。一般起步量是12克。一般情況20,30克吧。大家一開始可以從十二克開始用。
下一次給大家講一下肝炎。
老師講臨證辯象05:脈診層次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下脈象,有關脈診的一些個人的體會。順便說一下咱們中醫的學習方法的問題,主要是我個人的一些體會。脈診呢,咱們網上也有好多老師講了很多,我在這里也沒必要去重復,不會講具體的哪個脈什么病,今天咱不討論這個問題,主要是講咱們臨床上怎么去把脈,怎么去體會脈象,主要是講一些方法上的問題。

比較關注脈的朋友呢,可能都聽說過有一本書叫《太素脈法》。太素脈法是講什么的呢,它主要是講通過診脈來判斷一個人的榮華富貴呀、禍福。很多人把太素脈法歸結為占卜算卦這一類的一部書籍,并沒有把它當成我們中醫的一本醫書。那么這個脈法呢,它不光能夠斷定本人的這些禍福,甚至還能夠通過診脈,看出你的親戚朋友,比方說你的父母啊,你的子女啊,你的朋友、妻子呀、丈夫呀(配偶),能把這些相關、跟你關系比較密切的人,他們的好多事情也能通過摸脈就能摸出來,就能算出來。那么這種脈法呢,據說在古代還是精通的人不少。當今呢,有沒有這方面的人,應該也有,不過我自己沒見過,還沒碰見過。那我們從這里呢,引出一個話題來,就是說,診脈能診出一個人的這么多事情來:哪天會有什么好事,哪天會有什么壞事,摸脈都能摸出來。那么,按照我們一般人的觀點來看,禍福事端有些事情相當于是人所處的環境來決定或影響的一些事情,跟這一個人的身體本身應該關系不是很大的,一般人都會這么認為。如果說診脈把身體之外的事情、把一個人周圍的事情都能夠診斷得這么清楚的話,那么反過來我們想一想,咱們診脈只是診斷一下僅僅是病人自己身體里面的一點病,如果再診不清楚的話,那好像就說不過去了。這就告訴我們,脈診呢,它有很多的層次,我們在脈診上能夠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水平,可能直接決定了咱們看病治病的水平。

那么太素脈法,它講的這些東西,到底是確有其事,還是只是一種空穴來風的記載呢?我們現在先不作出一個什么結論來,我們慢慢聊,咱們今晚上就以脈診為話題,一塊來練練脈,練練手,看看咱能不能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一般咱們學脈呢,學診脈,大部分都是先看一些脈學的書,像《瀕湖脈學》,好像比較有代表性。還有這個《三指禪》也是一些比較基礎的書。28脈呢,學過中醫診斷的應該都比較熟悉。有一種脈,主個什么病,主哪一種病癥,就跟公式一樣。好像是你要摸著一個脈,比方滑脈主痰。摸到了滑脈,化痰就可以了,開上一個化痰的方子:二陳湯,這個病就應該好了。但實際上在臨床上可能不是這么回事。也許我們照著28脈的脈象,照著脈的主病去用藥,也許效果不好,甚至一點效果都沒有的時候也經常遇到。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就是這么個水平,照著葫蘆畫瓢,最后也不知畫了個啥,療效是比較差的。

所以你看我們診脈的時候啊,三個手指頭往手腕部一搭,寸關尺一并,去感覺這個脈,有力無力,是浮是沉,是大是小,是滑是澀,是數是遲,等等。這些呢,我個人的理解,咱們可以把它定義為一個層次,那么這個摸脈的層次叫什么呢,叫“感覺”。就是說,我摸著有一個脈在這,這個脈呢,有一定的形狀,有一定的或快或慢,或有力或無力的這種變化的形勢,比較直接,也比較具體。如果我們再對照臟腑的病位呢,寸關尺,左右分部,跟五臟六腑怎么對應。左關就是肝出了問題了,肝氣的問題,右關可能是脾胃的問題。那么這種對脈象的最直接的、最具體的這種感覺,就是我個人所認為的最初的一個層次,最基本的一個層次,就是感覺的層次。感覺到有個脈在這里。

在這個層次上呢,如果我們自己的心境比較清靜,或者說自己的心境比較清透的時候,能夠感覺到一些比較細微的變化。比方說,滑脈,那么它是滑到什么程度,浮滑還是沉滑,滑數還是滑遲,寸滑還是尺滑,等等。包括來盛去衰,脈的來去之間,有的脈可能來的時候滑一些,去的時候沒準澀一些。當我們整個心境比較清靜的時候,慢慢的手指頭上的感覺也會越來越靈敏,慢慢的對脈象的體會就會比較細致入微一些。經常是有時候我在病房,有時候碰到病房的大夫,說這個病人沒有脈,摸不著。我去摸的時候呢,好好摸了摸,其實還有脈,只是脈非常的弱。要是不注意呢,就以為好像沒有了,接近于微脈了,接近于若有若無的這種微脈。你還要摸出它的一些,它也有一些滑澀呀,弦急呀,或者是濡軟呀,也有一些自己的性質。并不是說一個真正的微脈,如果太微小了,脈象就摸不出來了,只要能摸出來呢,不管有多么微,多么弱,你只要好好去體會,實際上它還是有它自己的固有的脈象。所以這個微脈弱脈有時候并不是一個單純的虛,虛里面也有好多情況能摸出來。好多有經驗的老大夫呢,甚至能夠摸出你這個脈,摸脈之后就知道你是哪生了什么病,你病了多長時間了,你現在有哪些癥狀,他都能說出來。這個也都是很真實的臨床經驗了,一般來說,都是比較有經驗的老大夫,脈診摸的比較多了,總結出這么多經驗來。什么脈象,可能就對應著什么病,這是一種層次。“感覺”這個層次上我們對脈由粗的感覺到非常細微的感覺,甚至能夠摸了脈,就知道你是什么病。一般來說呢,我個人覺得,這都是一個感覺的層次上,作為一個中醫,最起碼要有這么一個層次,你連脈如果都感覺不出來,那就談不上中醫了是吧。

但是呢,也有一些這樣的老中醫,他摸脈摸的很好,根本不用你說,有什么病我一摸就知道了呀,但是他治療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有的甚至摸脈的水平和治療的水平給人感覺差別比較大,這種情況不少見。那么這是什么原因呢?這個應該就是他對疾病的摸脈斷病大部分都是通過經驗上得出來的,對真正的人體一氣周流,對人體生命整體的把握還沒有一個很好的理解。所以這個脈象呢,和病理沒有很好地結合在一塊。如果我們對以《四圣心源》講的一氣周流,土樞四象,這一套體系有一個比較好的理解,對大局大象有一個比較好的把握:土氣斡旋中焦,木氣左升,金氣右降,如環無端,這種大的象如果能夠有一個非常直接的體會的話,脈象上慢慢地就會有一些進一步的提高。

打個比方說吧,還是摸脈。這個病人呢,比方他左脈是一個弦滑脈,右脈可能是一個相對弦細的脈。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從四圣心源的角度來講,可能就會覺得木氣郁而不升,所以左脈有弦象,郁在左路。右脈呢,可能因為中焦健運無力,無力運化,寒象偏重一些。所以呢,相對來說脈偏小,偏細,有一個弦細脈。那么左脈的滑象呢,說明木氣,左路的榮發之氣,以血為主了,陰精陰氣,生發的陰氣還算比較足,消耗的還不是很多,說明這個病得的時間還不是很長。這是我們摸脈處在感覺的層次上,就是這么來分析這個脈象。那么如果我們摸的時間長了,慢慢的整個自己的身心,虛靜為寶嘛,內經講摸脈的時候一定要靜。當你自己的身心比較靜的時候,心態很平和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再去摸脈呢,你就感覺到你摸的并不是一個脈,那種感覺慢慢就變了。變成什么了呢,你就好比感覺到一股氣,實際就是病人那股氣,一股比較有力的木氣在比較滑利地往上升動,往上跳躍,好像又上不去,就會有那種感覺。這個時候呢,這種感覺是在我們剛才說的左脈弦滑的基礎上得出來的,但是它又不是一個單純的弦滑脈的感覺,而是一種氣的,那么這就上升了一個層次。

就是說,我們對脈的這種感覺呢,從這個單純的脈象上,浮沉遲滑呀,從單純脈的感覺上,慢慢上升到“氣”的感覺上。通過脈象,就像一個中介一樣,象一個中間人一樣,通過它們,我們可以比較直觀地感覺到病人身體一氣周流的這種流暢啊,淤滯啊,哪個地方啊,能有這種感覺。當然這個也不是說一天兩天,很快就能有這種感覺了。這是慢慢的一個,隨著自己心境慢慢地在凈化,自己摸脈呢,指尖上感覺靈敏度越來越高,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就會有這種感覺。所以有時候脈象的寒熱,這股脈氣帶著一種熱象,這個人的脈象帶著一股寒象,帶著一股寒氣,都能夠感覺出來。到了這個層次,我個人就把這個層次稱為“感應”。就像心靈相互感應一樣,不光是一個直接的觸覺,不光是手指頭上對脈的起伏快慢直觀的感覺,而是直接變成了對病人一身周流之氣的感應。那么在這個層次上呢,相對來說對整個疾病的把握,就比較的準確一些,不光準確,對整個病人整體的把握也是比較完整一些。

那么說到這里呢,我順便給大家講一個病例,這一個病人是一個小學的老師,一個女老師,比較年輕。這個老師她就過來跟我講,她有一身的病,她乳腺增生,月經不調,有盆腔炎,有卵巢囊腫,臉上還有雀斑,脾氣也不好,睡覺也不好,吃飯也不好,大便也不好。總之她感覺自己全身都是病,好像覺得不知道該咋治了。你說病人這么多病,我們從哪著手呢,你先治什么呀?所以這個時候通過脈診掌握病人整個身體的狀況,來找到一個治療的思路,找到一個用藥的突破口就顯得比較重要。

當時我就摸她的脈。她的脈象呢,這個老師她比較瘦,以前沒有這么瘦,自從生病以后慢慢地越來越瘦了。我診她的脈的時候,她的兩個脈,一個是弦象,弦象一般來說就是氣淤,肝氣淤滯的那個弦象,脈摸著比較緊,淤在里面這種感覺。另一方面呢,脈比較細一些,有一點澀象。一氣不是那么很充足,有點斷斷續續,接續不上那么一種澀的感覺,就是氣血不足。還有稍微有一點滑象。一般來說,脈澀主氣血不足,脈滑一般來說氣血應該不會很虛的。這個病人恰恰是滑脈和澀脈一起出現,并存。它不是說又有滑脈又有澀脈,而是脈里面既有滑象又有澀象,是一個脈。有時候我們單純從28脈里面就不好解釋,這種脈象按說不應該同時存在的呀,滑象和澀象一塊存在本身是矛盾的嘛。實際上這種脈象在臨床上是非常多見的,并不少見。當然對她一身周流之氣直觀的感覺,脈象上說是這樣,直觀的感覺就是她這個一氣周流在里面想走呢走不動,有的地方呢,好像路上交通堵塞了一樣,路很窄,雖然人不多,但是也有個別地方比較擁擠,就是這個意思。既有淤滯,氣血不足,同時又有局部的一些滑象,局部的淤滯。所以這個脈象跟她的癥狀是完全相符合的,她人比較瘦,沒什么精神,那就是氣虛呀,同時她還有乳腺增生啊,卵巢囊腫啊,子宮肌瘤啊,這些問題就是局部淤滯比較重,也會出現一些滑脈或者沉脈,脈象其實和這個癥狀是完全相符的。

當時在她的脈有這個感覺之后,感覺她的整個一氣以虛為主,同時又有局部的淤滯。導致整個木氣生發得也不通暢,金氣斂降肯定也是沒有力了,也不通暢。整個一氣的周流,左升右降,中焦斡旋,心氣開發,腎氣收藏,全都出現了問題,所以她全身就有各種各樣的癥狀。因為她是教小學的呀,小孩都很調皮,經常是淘氣,老師就很生氣,她說我也知道跟孩子生氣,一個老師沒有必要跟孩子生氣,生什么氣嘛,沒有必要的事情,但是她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孩子一調皮,不好好學習呀,做個小動作呀,她就好像是憋不住要發火,控制不了自己,說明木氣淤滯得比較重,比較深。這種情況呢,我們就要(百病生于氣)從木氣入手,她主要癥狀都是跟肝膽相關系的癥狀為主,從這方面入手,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切入點。所以當時我給他用的藥就是以烏梅丸作為底方來給她柔潤肝木。給她開導開導,講一講,自己心里也想開一些,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患者老師以為自己有很嚴重的病,思想壓力還比較大。給她用的藥呢,都是比較溫潤的,比較柔和。象這個情況,雖然淤得很厲害,氣淤,這個時候不要用很多破氣的藥,因為她本身氣就很不足,有澀象,所以我們要用一些安撫一樣的藥。就跟一個人很生氣了,這個時候他是又哭又鬧又跳,當頭給他一棒呢,能把他打下去,也沒準把他打暈了呀。好言相勸,給他點好吃的,沒準就打發走了,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給她用的呢,當歸呀、烏梅呀、百合呀之類的,都是一些柔潤肝木,舒暢肝木的這些藥,比較柔和,輔助加了一些溫化中焦這樣的藥。并沒有專門用一些治療乳腺增生,調經什么的,我沒有針對她某一個具體的癥狀用藥,只是根據脈象給她用藥,用的是安撫的。

那么這個老師呢,大概用藥1個月左右,上面的癥狀就慢慢減輕了,臉色也好看了。以前來的時候臉色也發黃,很瘦,光澤也不多,慢慢地人胖起來了,臉色也白了,有點紅潤了,人也比以前胖一些了,自己感覺脾氣好一些了,睡覺好一些了,吃飯也好一些了。月經不調啊,乳腺增生啊,囊腫啊,還存在,她自己都能夠感覺到,但是以前每到月經之前感覺癥狀就加重,比較嚴重一些,有時候甚至受不了,一晚上睡不著覺,甚至一天六神無主,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現在這種癥狀已經很少了,基本上能夠比較正常地上班,帶學生,挺高興。實際上給她用的藥也不貴,很便宜。這個時候,咱們從對氣的感應,通過摸脈,我們感應到病人的氣出現了什么樣的問題,從全身一氣周流的大局出發來用藥,選一個治療的入口,選一個著力點,這樣呢,取得了一個比較好的效果。因為這個老師病了一兩年了呀,1個月的時間能夠達到一個她個人比較滿意的效果,也還算不錯。

當然脈象呢,咱們從感應的層次上,直接通過脈象,來感應患者一氣周流的整個的情況,也是可以有一個程度高低的區別。

剛開始的時候,可能只有病人一氣明顯偏的比較厲害的時候,才會有這種比較明顯的感覺,感覺這一氣好象是郁了或是虛了,急了或是緩了,會有這個感覺。當慢慢的,我們調自己的心境,調自身,作為大夫,如果自已心境進一步靜化,進一步清透,達到這一點,用老子道德經的觀念來看是要達到“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就是不要有那么多私心雜念,就是你要清心寡欲,這個時候呢,可能是慢慢的能提高身心的清透的程度,所以摸脈的水平高低有時候跟摸脈的多少也不完全是成正比,要靠自身的一些修養,要提高自己修身養性的功夫。

如果我們自己的心境能夠達到一個純凈程度比較高時候,那個時候對氣的感應就比較明顯了,甚至病人的脈很弱的時候,也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氣感,能夠感應到。有一些老年人,尤其是一些老年的女性,我們知道男為陽女為陰,所以一些老年的女性,尤其是一些安靜的,與世無爭的,這些老大媽她們從中醫來講體質大概都偏于虛寒,脈象往往很弱,有時候真是摸半天都摸不出個所以然來,因為太弱了,感覺不出來,所以有時候碰到這個情況,我就把自己的身心暫時的再調整一下,把自己各方面的注意力都收回來,把眼睛閉上,專心致志地去感受這個脈,這個時候,慢慢地你就由模糊到清楚,感覺剛開始感覺不到脈,慢慢地能感覺到唉有脈了,再過一會兒感覺這個脈越來越清楚了,雖然這個脈實際上是很微弱的,若有若無,大概都是些沉脈了,實際上慢慢你也能感覺到是滑是澀,是急促還是遲頓,這種感覺,再慢慢你就直接會感覺到那股氣慢慢就過來了,這個老太太甚至你能感覺到她的脾氣是急還是不急,她現在是生氣還是開心,慢慢的甚至會有這些感覺,這就是一些氣的感應。這個就需要入靜,你看老和尚坐禪都要入靜,摸脈也一樣,有時候碰到特別弱的脈,氣感比較弱的,需要我們去入靜,耐心細致地去感應,只有這樣,才能知道他整個一氣是到底處在一個什么樣的的狀態,他是處在郁滯不行的狀態,還是散而不收的狀態,是升不上去還是降不下來,還是堵在中焦了。這種感覺,不光是對脈象當前的感覺,而且對這個脈象以后的預后,就是這個脈他在向一個什么樣的方面發展,他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你也會有這種感覺。

這種感應一般來說只要我們認真去靜下心來,好好去體會,大部分人都應該能感受到這種氣感,這個也不是很困難的事情。我也沒有特異功能,我想我跟大多數人都一樣,只是一個普通人,所以我覺得我如果有這種感覺,也許很多人也有這種感覺,沒有的呢,我想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通過對自己身心的調整,應該慢慢也會達到這個程度,能感覺到的。所以中醫他不是虛無縹緲的,他是比較真實的,是可以直接感覺到的。

那么這是講的感應,感應的層次,如果再進一步提高呢,在對病人能有氣的感應的基礎上,進一步再去提高自己,慢慢的我們就會達到另一個境界,這個境界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感受”,感受――就是感同身受呀,就是說我們在摸脈的時候,這個病人這個脈呢,我們能通過摸脈能感受到病人的一氣周流,是哪個地方出了問題,是木氣郁滯了,還是心氣渙散不收了,還是肺氣郁而不降了,還是中焦土氣郁滯不能運轉了,都能感覺到,不光如此,而且對病人自身的一些感覺。比方說,我覺得胃里堵得慌,又脹又惡心,吐也吐不來,下也不不去,連病人的這種感覺我們當大夫的也能感覺到,有這種感覺的朋友也許就相對少一些了,那么這個也是確實可以做到的一點。當然我呢,也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能感受到病人的感覺,我在感應這個層次上一般的病人我都能感應到,在感受這個層次上,只有一部分病人我能感受到。我這個功力與這個上工其實還是差得比較遠呀,大家也不要以為我有多厲害,我在這兒跟大家一樣,我也沒敢把自己當成一個老師,跟大家一樣都是同學,互相交流一下,希望在這里能夠拋磚引玉,能夠跟大家吸引來真正的有學問、有本事的老師,咱們大家一塊兒跟著好好學一下。所以我只能對一部分氣偏的比較重的病人有這種感受,他有什么感覺,我也能感覺得到,有這個體會。

在這里舉一個病例:有一個小姑娘,這個小姑娘也不算小姑娘了,結婚了,有一個三歲的小孩。她是從小身體比較弱,后來結婚之后,身體就更虛了,就病了。她這個病是什么病呢?她就每天感覺肚子鼓鼓的,肚子為什么鼓起來了呢,又沒懷孕,好象感覺有時候在腰上,在肚子里面靠近脊柱那個位置,好象肚子里有一個人一樣,在里面推她,把她往前推,所以她的肚子鼓鼓得就鼓起來了,而且還一翹一翹往前鼓。所以她就說里面這個人把我這么一推呀,我就站不住,我就往前跑,他一天到晚不停地推,我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跑。所以她就得了這個么病,每天挺著個大肚子不停地跑,停不下來。所以后來家人就把她送到精神病院,精神病院把她診斷為精神病,在精神病院治了三年,斷斷續續治了三年,在這三年中時好時壞,還懷孕生了個孩子。病情呢是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緩解。這個患者年齡也不大,二十多歲。有一天家里人可能聽別人介紹,帶她到我這兒看病來了。這個患者長得還挺胖的,一看好象是沒有什么問題。胖胖的,臉色也還可以,她要不說話,沒準就不太象個病人。但是她一坐在我面前,她就渾身打哆嗦,好象很緊張,話都不太會說。你問她什么,有點答非所問,所以她媽媽就把她的病情給我敘述了一下。然后我就摸她的脈,診她這個脈的時候呢,這個脈非常的虛,非常的快,脈摸沒有力的那種,很大,但是又沒有力,散在外面的那種感覺,跳得很快,好象這個斷斷續續快要連不成塊了。我一般來說給別人摸脈,當大夫相對來說那你不是患者,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能夠平心靜氣,比較沉靜的應該是,是這么一個狀態。但是我摸她這個脈呢,摸了很短的時間,一小會兒,慢慢的這種氣的感覺就過來了,再慢慢對病人癥狀的這種感覺也過來了,病人現在有什么感覺我直接就感受到了。摸著她的脈我也有點打哆嗦了,有點好象是坐不住的那種感覺,而且呀她肚子那個怦怦跳,她心臟那個怦怦六神無主呀那種感覺,感受得很真切的。也不是說故弄玄虛來給大家賣弄,是事實求是。所以當時呀我自己第一個直覺,直觀的感覺,是什么呢,趕緊先來點熟地呀給我鎮住呀,要不然都坐不住了。你看非常的直接,所以呢,如果能達到這種感覺,摸脈達到這種感覺的時候――感受,能夠感同身受,直接感受到病人的這種感覺,那么這個時候你用藥上有時候甚至都不用辨證了,就跟餓了就要吃飯,渴了就要喝水一樣,很自然的,要想什么藥自然而然的就出來了,就象一種直覺一樣。所以這個病人,我給她用的什么方子呢?用桂枝加桂湯,然后再重用熟地,基本上就是這么一個方子,開了好象兩三付藥。那么這個病人回去吃了藥之后呢,第二次來復診的時候,她媽媽非常驚訝地跟我說,說這個回去吃了一付藥,她孩子就說那個人再不推她了,原先那個人老是在肚子里推著她往前跑,說吃了一付藥就再不推了,睡覺也能睡得比較安穩了,再也不用跑了,說以前是不停地跑,累了想歇一會都歇不成,那沒辦法呀,說現在可以歇一會兒了。所以她媽媽當時就有點不太相信呀,說這個幾年的病,治了幾年治不好,怎么可能吃了一付藥就有這么好的效果呢?所以她就有點懷疑,說你這個療效到底是不是真的,很擔心,說是不是我做了什么手腳,讓她暫時感覺不到。哈哈我要真有這個本事也倒好了。所以你看把這個藥和方子用對了,效果是非常明顯的,能好到患者都不敢相信。當然這個病人也不是說這兩付藥就好了,她的整個身體還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調理,所以一直斷斷續續也在我這里調理。

脈診,我個人的感覺,它是一個很真實,很直觀的一些東西,并不是一個單純的二十八脈呀,我們對著這個脈象,然后呢什么脈主什么病,這么往上套一下,應該不是這么象套公式一樣,我個人感覺應該不是這樣。

好多人感覺中醫是不著邊際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這個東西有時候確實是看不見摸不著,但并不是說他不存在或是沒有,只是我們從理論上推導出來的,它是我們可以切身體會到的,非常真實的東西。象我們大海老師,他就說他親眼看見過經絡。說實話經絡我就沒有看見過,我能感覺到,身上的經絡,氣血的運行我能感覺到,但是我看不見。這就是人的層次不一樣,不能說沒能有,是吧。

這個就是講的我個人對脈診,脈象三個層次上的一種認識。一個呢就是最基本的感覺,再一個就是感應,再提高些就是感受。這個是我個人的一些說法,只是供大家參考。實際上呢,我們對脈的這個感受,不光是對脈的這個感受,包括對藥呀,對方子,應該都會有這種感覺的。

剛才有一位朋友,61老師提了一個問題:前心和后背的情況在脈上如何取得?實實在在的講,以我的水平,從脈象上,前心和后背恐怕我摸不出怎么去分,如果我對病人摸脈的時候,病人碰巧他病氣比較重一些,我如果能夠達到感受的層次的化,如果他前心有問題我能感覺到他前心,如果他后背有問題我也能感覺到他后背。通過這種方式我可能會知道,如果只是說單純摸脈,就能摸到前心后背,這個理論上肯定可以,可能我個人達不到這個水平,沒有很多經驗可以講,所以非常抱歉,如果大家誰有這方面的經驗呢,可以出來給我們大家講一講,大家一起溝通一下。

剛才無為這個朋友說,你剛才用這個桂枝加桂湯中為什么加生地?我可能講錯了,我是加的熟地,不是生地,熟地這個藥呢,它是生地蒸熟的,色黑而粘,有點甜,有點苦,是一個潤降收斂的藥。從氣上的感覺來說呢,就好象天氣很熱的時候突然下了一場毛毛雨,下了一場小雨,很清涼,一下子把那個熱氣呀給壓到地面上去了。那么這個熟地呢,有時候就有這種感覺。所以這個病人呢她的氣是虛散在外,有點這個收不進去了。脈象雖然很大,但感覺里面氣血是很空的,這時候用點熟地比較滋潤,比較柔潤而斂降,往里一收。就是這種很直接的感覺。中醫有一句話叫“為喜為補”,就是說有些小孩生病了,他喜歡吃什么你就給他吃點什么,有時候就能把病治好。人身自己也是很聰明的,你這個病需要什么,需要怎么治療,他會有感覺的。夏天熱了我們就覺得口喝,冬天冷了我們就覺得怕冷,你看這都是很自然的,所以那個時候我感覺到需要熟地這個藥,來收固一下失散不收的大氣,化來這一身之氣,所以就用了比較多的熟地,給她收斂一下,所以這個效果比較好。當然大家不要盲目地去模仿這個方子,方無定方嘛,這個方子用在別的患者身上也可能沒有任何效果。

那么我們對脈呀有這樣的感受,同時對藥物呢實事也可以達到類似一些感受。剛才順便把熟地這個意思也給大家講了一下。

可以再說一個藥,比如說蜂蜜吧。蜂蜜這個藥也是一個食品了,可能每個人也都喝過。蜂蜜我的感覺是,它是土氣里面的一股水氣,我是這么給它定位的,怎么講呢?咱們看這個蜂蜜都是蜜蜂采的花粉釀的,那么這個花粉都長在什么地方呢?花粉絕大部分都長在花的中間呀,長在花的中央,中央就屬土,這個花粉大部分都是甜的,蜂蜜釀出來也是甜的,春天這個花朵你看五顏六色,五彩繽紛,什么顏色都有,如果咱們大家注意觀察一下,所有花朵中間這個花粉基本上只有兩種顏色,一個是黃色,黃色居多,還有一個可能是白色,絕大部分花朵,不管它是什么顏色,這個花粉基本上都這是這兩種顏色,而且黃色這個顏色占的比例比較大些。所以這個咱們就可以推導,就可以理解為什么蜜蜂采了那么多花,釀出來的蜂蜜有棗花蜜、槐花蜜、油菜花蜜,各種各樣的蜂蜜,盡管它個口味上多多少有些差別,但是大的性味上還是很相近,都是甘甜可口,而且是偏涼的。為什么說這個蜂蜜是偏涼的呢?你看蜜蜂那個蜂巢,蜂蜜都是在蜂巢里釀出來的,一說到蜂巢都是六邊形的,正六邊形,這是為什么呀?六是水的數,“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六是水的成數,冬天下的那個雪花,都是六個瓣呀,是吧。那么從這些問題上呢,大家適當的關聯一下,還是值得我們去思考呀,值得我們去思索為什么。所以你看六呢,還有六一散,白虎湯,都有一和六在里面,在劑量上,都是有它的道理。所以我個人感覺,六就代表著一股收藏之氣。所以你看這個蜂蜜它在正六邊形的蜂巢中釀出來之后,它就有一股非常好的收藏之氣,收藏得非常的完美。所以這個蜂蜜,沉舊的蜂蜜,你放在這個瓶子里,那怕你不蓋蓋子,一般也不會壞,你再去喝,它還能喝。要是其它的東西,要是你放一瓶飲料,恐怕放不了多長時間就壞了。這是因為蜂蜜有這一股收藏之氣,所以呢相對來說它就沒有生發之氣了,任何東西它要腐敗,它要有這個細菌呀,微生物呀在里面生長,在蜂蜜這里面沒有生發之氣呀,根本就長不起來,所以它不會壞。那么,正因為這個原因呀,蜂蜜在中氣偏虛的時候,尤其是夏天中暑,有一股虛熱之氣,中焦不能斡旋的時候,喝一點蜂蜜水,這個效果是很好的。有時候附子用的量多了,用一些溫燥的藥量比較多了,甚至出現了一些中毒的癥狀,利用蜂蜜來解毒。實際上也是利用蜂蜜的這種收潤之氣,來抑制溫燥藥物那種溫散的那種效果,溫散的作用。所以咱們喝蜂蜜不要只是認為很甜,咱們可以慢慢地體會一下。你喝一口蜂蜜水,慢慢去體會那種甘潤、涼收。就象這個有句古詩,叫作“細雨潤物細無聲”那個緩緩、柔潤、收藏那種感覺,就是這種感覺。如果說喝了蜂蜜有這種感覺的時候,那么我們對藥物這個體會呀,可能就比較在行了,也算是比較入門了。

你看《神農本草經》講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我個人覺得,如果《神農本草經》真是神農一個人寫出來的話,他絕對不是一個藥一個藥去嘗,嘗了后中毒再寫出來的,肯定不是這樣,一個身心非常通透的呀,他這個藥根本就不用嘗,他只要看一下,或者聞一下味,這個藥的感覺他就有了。就好比我們走到一個鮮花盛開、芬芳清新這么一個花叢中,我們會感到非常清新的空氣慢慢潤透自己的身心,你會感覺到那種很好的感覺。那么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身心很清透的人呀,對藥物的體會都不要很多,只要一點點,都完全感到藥物對整個身體的作用,能夠體會到的,能夠可以切身地感受的到。所以我個人覺得神農嘗百草呢,可能只是這么一種說法,實際上我估計可能神農他本身是一個得道高人,他自身這種感覺可能比較敏銳,比較清透,對好多藥物,對它的藥性,對它植物這股偏性這股藥氣,能夠非常直觀,非常直接的體會。他能夠體會到這個藥在身體里面會起什么作用,能夠治療什么病,是直接感覺出來的,絕對不會是拿著自已身體當試驗品,當試驗場一樣,做一個試驗,就跟小老鼠一樣,吃點什么藥,看有什么反應。我估計不會是這樣的,那就恐怕不是中醫本來的面目。那么對藥物的體會,我們也應該用這種觀點去看,會比較好一些,所以有時候你看網上呢,有時候看到有個別的朋友非常有奉獻的精神,去品嘗,我吃了多少生附子,我有什么感受,把感覺寫出來,把這個中毒的癥狀,有的甚至會有些風險,給人看得好象比較緊張。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感動,那么這種行為我個人不是很推賞,我不是很提倡這種行為。我覺得還是提高自己的修養,提高自己對藥物的這種感受,從這個角度入手。這樣上對藥物的可能就更準確,而不僅僅是我能耐受多少,那個就點冒險主義了。也不是一個,說實話,這種對藥物的感受,不管你是怎么樣的感受,應該還都是一種比較初級的感受,不會感覺到很通透。如果我們能夠把常見的藥物,常用的藥物都能夠感受的差不多的話,那么你就會發現所有的藥,有左路升的藥,有右路降的藥,有中焦斡旋的藥,所有的藥可以合為一個整體,可以成為一味藥,到那個時候,用藥的時候就會左右逢緣了,得心應手了,就不會想到唉呀我這個病人這個癥狀,我該給他用哪個藥呢?我是給他用當歸呀還是用川芎呀,就不會出現這些疑問了。就是說用藥呀對藥物這個把握體會無微不至、非常深刻的時候,就會慢慢地達到這種層次吧。如果以后有機會,我可以把我對一些常用藥的體會給大家交流一下,作為一個專題給大家交流一下。

除了藥物,對方子也是這樣呀。老是說我是經方派的,他是時方派的,老實說不管經方還是時方,好的方子都是很好的呀,我覺得能治好病的方子就是好方子。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呀。那么經方呢,傷寒論中的經方,是經方之祖,用的比較多,好多講傷寒論的,我們講堂里也有好多老師講,古往今來也有好多傷寒大家,著作也是汗牛充棟,實話說我自己看的也不是太多,要是讓我給大家講傷寒論,說真的我真是不敢給大家講,因為自己學習的也很少,只能在這里說一下自已對學習方法的一種個人的體會吧。

我們對脈可以去感受,對藥物可以去感受,對方子同樣可以去感受。比方說麻黃湯,我們就要去感覺那種表氣郁滯在里,郁滯得很緊,想出去就出不去,在里面就干著急沒辦法,就很煩躁,那種感覺,一看到麻黃湯這個方子,你就想到風寒束表外感的這種感覺,這個解決的辦法是趕緊把這個表氣打開,讓我出去透透氣,就要有這種感覺。講到瀉心湯,你就要想到中焦濕氣彌漫,濕氣郁滯得比較嚴重一些,整體中焦不能斡旋了,需要來一個比較爽快一點的藥,該拿走的拿走,該去掉的去掉。我個人理解,瀉心湯君藥是干姜和黃連,黃連把彌漫的濕氣一收,干姜在里面鼓鼓勁,推動斡旋中焦,整個中焦就動起來了。有時候在臨床上碰到溫熱病中焦郁滯的情況,用上半夏瀉心湯原方,有些病人感覺效果比嗎丁啉好多了,原先感覺中焦下不去,現在感覺中焦一下轉開了。有朋友問,瀉心湯里半夏干什么的?我個人理解,半夏和干姜一樣,主推動,以動為主,黃芩黃連主收,一動一靜,推轉中焦。再比如四逆湯,回陽救急第一方。這時候的病人就好比在冰天雪地里,被凍得瑟瑟發抖,無力前行,這時的附子好比在雪地里點一把火,也好像一個熱心人在后面推他一把,甘草就好像一個溫柔細心的母親一樣,照顧他不要摔倒,干姜好比兄弟姐妹一樣,把障礙都清除,把路都掃干凈。這個比喻也不一定恰當,只是一種感受,不要只知道附子回陽,干姜溫中土,甘草補中氣,這樣講當然也對,但我們完全可以從一種更直觀,可以完全感受的層次上去理解,我想這樣對大家學習使用經方是有益的,這種具體的感受,說實話,有時候很難用具體文字語言來描述,不太好說,就像有的老大夫說的那樣,“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沒法教你,自己去悟吧。大家每個人在臨床上慢慢體會,有了這種感受后,對疾病的把握,對處方用藥的把握,就會有一個更好更準確的層次,療效就會更好一些。

講到這里,再講一點題外話吧。在鄉下,有些小孩受了驚嚇,不想吃飯,發燒,不舒服了,有些老人就說小孩嚇著了,叫一叫魂就好了,民間有這種叫魂的人,這些人年齡都比較大,來了一摸脈,就知道這小孩什么時候,在哪里,什么原因受了驚嚇得的病,只是摸脈,說得非常準,這種人我雖沒見過,但確有其人,也確有其事。這和我剛開始講的“太素脈法”有些相似,所以說太素脈法有沒有道理呢?我想大家可以自己做結論了。大家知道錢乙是兒科的名醫了,在《小兒藥證直訣》里有一個醫案,說他單憑聽小孩的聲音,就知道小孩得了什么病,如果有危險,還能活多長時間。所以不光是脈診,望診聞診如果達到了一定程度,也會有這種感覺的。網上有個帖子,說有個老中醫,只要聽到病人進來時敲門的聲音,就知道他得了什么病,病情多重,該怎么治,那這個大夫就和錢乙的本事差不多了。如果大家對佛學有了解的話就知道,佛家有很多大德高僧都有“他心通”的本事,你想什么他都知道,這可能比中醫更高一個層次了。佛家講“明心見性”,讓修行者都放下,不要執著,這和中醫講得“虛靜為保”意思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從脈法一路聊到這里,就會發現,中醫真的是永無止境,一個層次比一個層次高,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希望通過我講了我的這些體會,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如果大家覺得這種學習方式還不錯,不妨在這條路上試一試,我絕不是反對大家讀經典,書還是一定要看的。但是我感覺不能掉進書里出不來了,要跳出中醫來學中醫,這是我一位老師說的,我覺得很有道理。

今天晚上關于中醫的內容就講這么多,這是年前最后一次講課了,除了預祝大家新年快樂之外呢,我也對講堂里的管理員,如大海,姜附桂和其他組織大家一起學習,無私奉獻的老師朋友們表示感謝!他們非常辛苦!我們當大夫的,應該有一顆慈善的心,不光對患者是這樣,同道之間尤其要互相幫助。所以我希望大家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對講堂管理員的工作,盡量多支持配合一下。大家看看還有什么問題。

◆問:我是學西醫的,如何能盡快地,少走彎路地把中醫學好?

■答:我個人認為,中醫是一個比較簡潔,比較完美的體系,這個體系黃元御先生在《四圣心源》里有很好的概括。我建議初學中醫的,先讀《四圣心源》,把《四圣心源》讀熟了,慢慢就體會到土樞四象,中土斡旋,左路木氣生發,右路金氣斂降,一氣周流,如環無端這么個大象,不光是人身一氣周流的象,整個自然界也是這個象,先把這個模型建立起來,用在病人身上可以看病,用在天地上就可以通曉古今,就看大家能不能達到這個層次了,這套理論就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的非常好的體系。所以我建議先讀《四圣心源》,建立這么個模型,在這個基礎上,慢慢地去學習一些藥性,經方,再結合著去讀《傷寒》,《內經》,我不建議馬上就去看病,馬上就追求什么療效,不要心急,哪怕一兩年不看病,光看理論,慢慢把理論體系建立起來,對藥物有一個直觀感受了,再從簡單的病開始治起,先治小孩的,再由易到難慢慢來。在臨床上去感受這套理論的科學性,魅力所在,在臨床感受中進一步提高對這套理論的認識和把握,我認為這是一條比較好的途徑,這是我個人的體會,供這位朋友參考。

◆問:生白術與炒白術怎么用?

■答:我個人在臨床上生白術用得多一些,炒白術少一些。主要是用生白術來斡旋中焦,生白術色白,味辛溫,有一股辣味,還有一股微微的甜味,味比較厚,泡開以后潤一些,一股清香柔潤之氣中,帶著一股辛香走散的力量。炒了以后,辛香走散的力量就弱了,多了一股香燥之氣,偏燥。一般來說,病人右關脈比較細,中焦濕氣郁滯時,我一般用生白術,炒白術用得很少,什么時候用呢?當病人有腹瀉,從脈上感覺中焦水濕之氣比較盛,中焦之氣又偏弱,如果這時用生白術,這股辛香走竄之氣很容易把中氣耗散,這時候用一下炒白術,既能柔和地運化一下中焦,又能把濕氣帶走,我平時甚至會改成用少量生白術加上砂仁,澤瀉之類的,效果更好。我個人感覺,生用的藥物,把本來的生發之性保存地比較好,炒用就改變了藥物的本性,所以我一般比較喜歡用生的藥物,炒用的藥物用得比較少。生白術與炒白術,我個人的區別主要是看濕氣的多少,再就是從脈象上區別,脈象太弱了,生白術就不合適。

◆問:黃元御先生為什么不喜歡用白術?

■答:《四圣心源》里藥味相對較少,《傷寒論》里也不過一百多種,臨床上實際能用到的有幾百種,但具體到每個人,能用到的也就是幾十種。某個人喜不喜歡用某味藥,可能與習慣有關,與他對藥的認識有關,他不用并不是說這味藥就不好,很多我們不習慣用的藥,不一定就不好用。如果對藥物的把握比較好,藥物間的替換可以是很靈活的。要達到治療的目的,有很多種藥物可以選擇,有時候藥性完全相反的藥物,用好了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所以這不是喜歡不喜歡用的問題,而是看你怎么用的問題。

◆問:“一氣周流”與“十二經脈大周天運行”與“肝脾左升,肺胃右降,中焦斡旋”幾點之間有什么聯系?

■答:人體一氣周流是如環無端的,是一氣,這一氣像太極一樣,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重重疊疊,無窮無盡。一氣也是這樣,如果分成五段,就是五臟之氣,如果分成十二段,就是十二經脈之氣。一氣可以分到無窮無盡,陰陽之中復有陰陽,合起來不過是一氣而已。當年醫醫金針老師跟我講,人身一氣周流,開則鱗鱗總總,合則不過一氣。打開以后可以分得很多很細,什么營衛氣血,上中下三焦,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左升右降,中焦斡旋,可以分成很多種,但都是一氣的變化,都是一氣的不同形式。如果對一氣把握到一定程度,感受得比較細微了,就會直接感受到十二經脈氣的運行,也能直接感受到,十二經脈的氣的運行,就是一氣在周流!不是十二個氣。當年老師對我講得時候,我也沒有這個體會,體會不到啊,聽天書一樣理解不了,隨著時間慢慢過去,自己慢慢就有體會了,真是這樣。所以對一氣周流,剛開始時不要強求,不去強求一氣流到那條經,那個部位,先求個大概的左升右降,隨著感覺越來越敏銳,都是可以感受到的,只要把大象感受到了,就不會出大錯,治病至少就有大的保障,就會有療效。

◆問:圓運動中肝升肺降,具體到每一臟的功能怎么處理?

■答: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大,說一個治病的總原則吧。正常情況下,人的一氣是很圓融的,人也感受不到十二經絡有氣在動,連一氣都感受不到,如果感覺到哪兒不舒服了,就相當于感受到氣了,這一氣不圓融了。我們治病的原則,就是使這一氣周流地非常圓融,非常通順。該升就升,該降就降,所以肝升肺降不是截然分開的。西醫講的具體的肝臟和肺臟與中醫說的肝氣和肺氣肯定是有必然聯系的,也不是截然分開的,但是有形的臟器是互相獨立的,無形的臟氣是渾然一體的,不可能分開,所以沒有單獨地肝升,沒有單獨地肺降,不可能單獨處理某一臟的疾病。一個肝氣不升的病人,單獨使它升也不可能,還是要降的。降和升是一體的,不能分開的,是一回事,升就是降,降就是升,有時候不好描述,還要靠大家去體會。當大家體會到升降是一體的,陰陽是一體的時候,我想也不會問出這種問題來,沒有單獨某一藏怎么處理,不是這個意思。

◆問:結石在體內已經形成,可以把結石化掉嗎?

■答:我在這方面的經驗不是很多,但我知道有這方面的老師,他們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膽結石在2厘米以內,腎結石在0.7厘米以內,有些是可以直接排除,有些是能夠溶化掉,純粹是用中藥,治愈率很高。實際上,結石就是體內比較深層的郁滯,要想排出去靠兩個力量,一個是木氣的推動,木氣就是風氣,風善行而數變,人體所有脈氣的流動都是靠木氣來推動,所以要加強木氣的流動性,要養木氣,養木氣就要酸潤,用一些比較酸柔的藥,像山萸肉,烏梅,黃芪之類的。另一方面就是用一些通降的藥,有形的東西不像無形的氣通過破散能瀉掉,六腑以通降為和,通過通降的辦法來排出去是最快的,通降的藥盡量不要用瀉下的藥,瀉下的藥容易破氣耗氣,氣耗多了,木氣就弱了,所以我們一般用比較緩和潤收的藥,像核桃仁,浮小麥之類的能往里收,收的同時,還有往下推動的力量,相當于把體內的力量積聚在一起辦一件事,這時就可以把結石推出去了。思路就是這樣,具體用藥根據不同情況來選,像論壇上排石專家老師用的是熟地和薏米來排腎結石,就很好,膽結石也是這個思路。

時間也差不多了,我想今天就講到這里了。

老師講臨證辯象04:腎病治療

大家晚上好!今天已經到了三九的季節,天寒地凍。冬天是收藏的季節,中醫講腎屬水,主收藏,應季節在冬季,所以冬季是腎病多發的季節,今天就討論一下腎病的臨床治療問題。明年開春的時候再聊一下肝病和溫病。

中醫的腎病范圍很廣,像西醫的腎炎、腎病綜合征、腎結石、腎衰,還有俗話說的腎陽虛,更年期綜合征之類的,大都屬于中醫的腎病范圍。今天我們以西醫診斷的腎病,形質上已知的腎病為主,來談一下中醫臨床上對腎病的認識,以及一些治療的辦法。

一、精氣神基本概念及腎臟功能

內經里講,五臟者,藏精氣,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實而不能滿。這句話是中醫對五臟六腑的一種高度概括。西醫的慢性腎炎一類的,大部分像中醫的臟腑病比較深的一類腎病。內經這句話作為中醫治病的指導原則是比較合適的。我個人是以這兩句話作為治療疑難雜癥的最高準則。

腎藏精,精化氣,氣化形,這個過程相當于左路水生木,木生火,左路榮潤生發的過程。斂神化氣,凝氣化精,相當于右路金水斂降收藏的過程。腎主藏精,這個藏精不要理解成具體的有形的精微物質,這個精氣依然是無形的精氣。不過這個精,氣和神還有差別,這個“神”飄逸在外,無處不到,范圍很廣,可以沖破人體之外,這個“氣”主要是以人體為中心,人體之內一氣周流,如環無端,“精”是腎主藏精,是神氣的一種凝滯狀態,依然是一種無形的靈氣,并不是有形的東西。這一點臨床上時間長了,就慢慢有所體會。前幾次有朋友問到補腎的問題,我們通常有說法是填精補腎,其實這個精是填不進去的,精也不是填進去的,這個精是人體的神氣斂藏而成的,腎主收藏,把外面的清靈之氣收進去的,不是外面有一個東西把它放進去,如果那么簡單的話,也不會有腎虛這個詞。神氣是飄揚在外,無所不到,這就是一種消耗,這也是一種木氣,疏散在外的氣,這種消耗之氣來自本身收斂的腎精,腎主收藏,有收有發,這也是一種循環。《四圣心源》中左升右降,中焦斡旋,不只是氣層次的,還有精,神層次上的這樣一個過程,生發過程偏于神氣方面,斂藏過程偏于精氣方面,精氣神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清靈無形的,沒有任何污濁,五臟藏精氣,滿而不能實,實的話就是有形的,六腑傳化物的問題了。所以治腎病補腎就要知道補的是什么,是無形的精氣,其實也不是補,是調整人體的自身功能,恢復人體腎氣本來的收藏功能,而這個收藏功能保持正常的前提,就是腎氣必須是清靈而沒有任何污濁的。這是所有腎病治療的著眼點。“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冬天收藏不好,基礎打不牢固,第二年春天生發,沒有根本,容易虛陽外散,形成溫病,實際上病根是腎氣虛。

二、腎炎

首先談一下腎炎,腎炎分為慢性腎炎和急性腎炎,主要癥狀是水腫,也會有小便的問題,有管型尿,小便不利,或中醫的淋證。急性腎炎,非常好治,其實就是一個感冒。腎主水,主收藏,收藏人體真水,水中蘊育元陽,水中元陽受到寒涼,生發不利時,比如受寒感冒了,寒氣比較強,直中少陰了,水中元陽升動之力不足了,寒氣郁滯深,這時可能出現西醫說的急性腎炎。尤其是小孩的急性腎炎,中醫看來都是腎中有一股陰寒之氣,那么用消炎藥來治療,會不會有效果呢?關于急性腎炎,張仲景給了我們很多現成的方子,比如說,越婢湯,麻黃連軺赤小豆湯,麻黃附子細辛湯,都是解表壯元陽散寒氣的,如果治療及時,這些小孩一般一周內都會好,就是發汗,汗出透了,寒散凈了,一氣周流就恢復,當然就好,非常簡單。但非常遺憾,這種情況在臨床上基本碰不到,因為小孩一得腎炎,一般伴有高燒,家長慌張了,都帶小孩掛吊瓶去了。一旦誤治,陽氣就郁陷了,陷而不能升,而人體一氣周流一定要去流通,沒有辦法,只有調整到低水平的層次上來進行,好比是人站著走,走不動了,只能爬,但是也動,但狀態差。西醫誤治后脈都細弱無力,慢慢就變成慢性腎炎了,陽化氣,陰成形,陽氣弱了,一氣周流弱了,慢慢就會有很多瘀滯在身體里,這個慢性腎炎就越來越重,有一天就變成腎病綜合征了,這時腎臟結構已經不正常了,出現蛋白尿了。其實蛋白尿是木氣陷于下,升不上來,精氣外泄。在這過程中,如果瘀滯發生在腎臟時就可能發生腎結石。腎病綜合征再發展就是腎衰了,腎臟結構紊亂了。所以腎病治療越早越好,早期解表散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這個做好了,治感冒和治腎炎是一樣的。一般來說,急性腎炎,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是一個基礎方,麻黃解表散寒,連軺清郁熱,赤小豆利濕,中醫講,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利濕是流通下面的陽氣。寒郁不開的時候,麻黃是一個不可替代的藥物,再適當用一些附子,細辛,都是可以的,靈活處理。傷寒原文是這樣的“傷寒郁熱在里,身必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這就涉及到經方運用的問題,臨床上和條文描述癥狀完全一樣的病人可以碰到,但比較少,所以要明白方子是干什么的,把本意理解清楚了,不管是什么癥狀,只要與這個方子是一個象,同種病機,就可以用。

接下來講一下急性腎炎和慢性腎炎水腫的問題,很多水腫用了很多中西醫的利尿劑,效果不好,因為這個水腫的病機是表氣不開,表氣被寒邪郁住了,左路升不上去,右路也無力降,腎氣收藏的就一定不好,一氣周流被破壞了。氣和水的關系是氣行則水行,氣停則水腫,所以水腫時必然是氣滯了,《金匱要略》里治水腫那篇叫水氣病篇,是從氣的角度去認識,著眼于氣而收效于水,最終效果落實在水上,所以對水腫的治療,大家多看一下水氣病篇,講得很好。急性腎炎的水腫,掌握一個原則,解表。慢性腎炎水腫不嚴重,但小便多不利,這時有內部瘀滯了,一氣周流減弱,表氣不開不明顯,這時一定要顧及到里面的瘀滯,驅除淤濁。急性腎炎淤濁很少,氣還比較清透,表氣打開了,一氣周流了,腎氣能收藏,能好起來。慢性腎炎時已經有淤濁了,氣不清透了,烏煙瘴氣的,即使沒有水腫,這個腎氣的收藏一定是比較差的,腎藏精,一定藏的是清凈之氣,不藏濁氣,所以這時一定要驅濁,久病多淤,所以這時用一下活血化痰藥都是有必要的。

小孩急性腎炎發作時,有一個方子效果不錯,主要是白茅根,鴨跖草(清熱利濕),車前子(或是萹蓄)。小孩陽氣足,受了寒之后,麻黃解表是可以的,如果用利濕藥使寒邪從小便而去,使郁在下面不得開發的陽氣帶著水濕從小便出去,用于表寒不是很重時,也是有效的,這個方子就是提供一個思路,就是要從一氣周流的全局出發,問題是寒氣郁滯,表氣不開,陽氣不通導致水液停滯的水腫,通過發汗可以解決,單純利小便也可以解決,一個從上面打一個孔,一個從下面打一個孔,無非是實現一氣流通。當然我在臨床上解表用的多一些,因為表寒比較重時,必須加上解表藥,否則效果比較差,到了慢性腎炎還要加祛瘀的藥,把一氣周流的道路清理通暢。

三、腎病綜合征

腎病綜合征是慢性腎炎淤滯更嚴重的情況,臨床常見大量蛋白尿,伴有低蛋白血癥,中醫看來是由于淤滯造成的一氣周流阻滯更嚴重的情況。陽氣郁陷于下,腎氣不能收藏,這時一定要祛瘀濁,祛瘀濁是一個根本的治療措施。下面就結合一個病例,來講一下腎病綜合征的治療。這個男孩大學剛畢業,是北方人到南方上班,氣候上可能不適應,得上了水腫,小便不利等,到醫院檢查出是腎病綜合征,這個孩子可能本身體質不太好,受涼之后就直接轉成腎病綜合征了。西醫用激素,利尿劑一類的,輾轉兩年,花了很多錢,沒有多大效果。找到我時,臉色很差,暗褐色,生病后長了一臉雀斑,輕度浮腫,小便沒有,就靠利尿藥來排小便,雙手脈象浮滑而大,脈大為虛,散在外面收不進去,稍用力按就弱而無力。舌苔厚膩而白,說明中焦淤滯嚴重,所以胃口也差。由于這個病人陽氣外散,急則治標,首先要收斂固護陽氣,上來用了大量的四逆湯加五味子山萸肉和運中焦的藥像平胃散和小量的化濕的藥,主要以溫壯元陽,運轉中焦,收斂元氣為主,吃了兩付,面色馬上由蒼白轉紅,三個星期后,面色開始紅潤了,是那種含蓄的紅潤,不是戴陽證那種紅,脈已經沉下去了。下一步就要祛除體內的淤濁,以四逆湯加平胃散為基礎再加上化瘀祛痰的藥。慢性腎病的淤滯,我個人認為是痰的情況比較多,各種各樣的痰,所以稍后我將講一下祛痰四法。過了兩三個月,舌苔慢慢干凈了,胃口好起來了,大便痛快了,但是小便還是不行。隨著淤濁的減少,脈摸著有力了,比較粗大,實一些了。這時有形的淤滯少了,無形的氣郁表現出來了,就是小柴胡、四逆散的癥狀。這時他的脈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寸口部分的肌膚繃得很緊,要使勁去按,否則的話摸不到脈,我按了一分鐘就很累了,這就說明這個氣滯是很厲害的。所以把脈時不能只考慮脈象,要連同脈周圍的肌膚等全面掌握,要考察一氣周流的情況,不要掉在28脈中出不來了,這樣是學不好中醫的。這時就要破這個氣滯,這相對好解決,大量的四逆散加香附,檳榔,陳皮,量很大30多克,大約吃了有兩付,就完全解決問題了。再一摸脈,整個肌膚就很柔軟了,就像小孩的一樣。又調理了一點時間,出現的癥狀就是脈不緊了,肌膚比較脆的感覺,按下去過半天才能彈起,正常小孩彈性很大,一按馬上彈起來,這說明此時體內的淤滯不是在氣分,也不是一般的痰,而是一種頑痰,比較粘滯,像膠一樣,對于這種情況,張仲景有一個很好的方子,就是皂莢丸(皂莢和大棗)。所以我在前方的基礎上加了6克生皂角,10個大棗。我和他說這個藥很強烈,喝下去可能很不舒服,誰知他說喝下去很舒服,就像喝肥皂水一樣,有一種清香之氣,我想肥皂水沒有人會覺得好喝的,這就是有病病當之,無病人當之。但是這皂角勁很大,不要輕易用,容易引起胃疼。用皂角同時,我用了鮮竹瀝,皂角化開頑痰,像洗衣粉,鮮竹瀝像水,把衣服沖干凈。用了三副左右,這個問題也解決了。而且用了皂角以后病人反映爆發力增強了,像短跑時本來沖不動,現在爆發力增強了。這說明這股頑痰本來在體內黏著著,好像手腳纏了很多膠一樣,現在把頑痰去掉了,感覺當然很輕松,有精神了,有使不完的勁。但小便開始時完全沒有,治了4、5個月時,依然沒多大效果。本來就是沖著小便不好來看的,所以等于沒有效果(笑)。小便是腎氣收藏與肝氣疏泄相結合的結果,沒改善是因為淤滯太久了,木氣在里面根本動不了。等到現在把淤滯完全化掉了,一氣周流通暢了,腎氣能收,木氣能行,小便立刻就改善了,完全恢復了。所以治病有時不是一天好一點這樣的,而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過了這個階段,可能馬上就好。所以治病是整體把握的,不能是無效就沒辦法了,就換思路了,而是看準了就堅持下去。這個病人最后用了一下腎氣丸,收藏一下腎氣,恢復一下元陰元陽,打一下基礎。又吃了一個多月,就完全恢復了,水腫消退,小便正常,當然蛋白尿也消失了。臉色紅潤,胃口好。整個治療用了六個月,這個孩子也堅持的不錯,主要是通過這個例子來說明治腎病綜合征要以祛瘀為主。

四、祛痰四法

第一種是清稀流質痰,主要表現是水腫,陽氣較足,淤滯時間短,一氣流通的還不錯,這時要用一下利濕的藥就可以了,像五苓散類就可以,五苓散是一個利濕化痰很好的方子。以前論壇里的老師用它治類風濕那種很厲害的疼痛,我在臨床上也用過,效果不錯。五苓散把痰濕一去,陽氣流通開了,腫痛就緩解了。腎炎水腫早期也可以用淡滲利濕的辦法。

第二種是有形的,有點不流通的痰,比較多見,就是二陳湯,平胃散的情況。痰濕淤滯在中焦,比較黏著,舌苔厚而潤,不是很燥。二陳主要起推動作用,半夏把痰散開,我一般喜歡用生半夏,與等量或倍量的生姜同用,藥房的清水半夏效果不是很好。陳皮橘皮都屬金,能收能降,把痰濕從中焦往下推。還不行的再加三仁湯,杏仁從上焦把肺氣往下推,白豆蔻把彌漫的濕氣收在一起,薏苡仁把濕氣引出去。偏于中焦的就用二陳湯平胃散,偏于上焦的,看著濕氣比較重的,用三仁湯。氣比較虛的,用五味子或川椒替代杏仁。

第三種,是比較黏著的痰,就是上面病例里出現的那種頑痰,治療就用皂莢丸加鮮竹瀝,皂角比半夏還厲害一些。有時候可根據情況不同用一下桔梗等,作用相似,但弱一些。

第四種比較少見,比上一種還要頑固,很粘,但還能攤開,分開,像口香糖一樣,用皂角根本化不開。我以前看過一個故事,一個小孩把口香糖弄到衣服上,怎么也拿不下來,他媽媽很有智慧,就把衣服放到冰箱里凍一凍,凍成固體了,一下就拿下來了。這不就在教我們怎么治痰嗎?所以對這種頑痰,我們可以用一些很苦寒的藥,像龍膽草,苦參這些藥,把痰凍一凍就成形了,與流通的氣血分開,再用一些藥把痰帶出來,像烏梅,山楂,枳實這樣的。這種痰比較少見,見于比較嚴重的腎病。這四種痰情況不同,但思路是一樣的,無非是祛瘀濁,把人體清凈的內環境恢復如初。

五、蛋白尿的治療

對于腎病綜合征蛋白尿的問題,如果是長期蛋白質流失造成的水腫,有時候不好辦,必須用西醫的辦法,補充白蛋白。實際上腎藏精藏的是一股清靈之氣,這股氣必須要有所依附,我的理解是,人體產生的蛋白,就是人體腎精收藏時依附的物質基礎。沒有蛋白了,可能腎氣就收藏不好,所以有時候對西醫也不要一味排斥,他們也有一些可取的東西。

對于平時一般的蛋白尿,中醫一般從兩個方面入手,收藏腎氣和流通水濕。因為蛋白尿還是有淤滯,木氣陷下去了,腎氣才不收。因此純粹收藏腎氣是治不好的,祛瘀濁還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腎氣的收藏。以前有個老大夫治蛋白尿的特效藥就是薏苡仁的根,薏米根,效果很好。薏米根和白茅根蘆根很相似,中間空,四周皮上有很多孔,所以流通效果好。一個流通的藥治療不能收藏的病,效果還很好,值得我們思考。這正說明了蛋白尿是因有瘀濁造成的不能收藏的病。北方薏米根較少,可用白茅根代替,效果也不錯。茅根比較細,偏于下,蘆根比較粗,偏于上,所以千金葦莖湯治肺中的濁痰,肺癰。除了白茅根,還有一味藥就是葫蘆巴,余國俊老師用葫蘆巴治臍周的疼痛,肚臍屬先天腎氣的部位,這說明葫蘆巴有很好的補腎氣的作用。這個植物有很大的香氣,非常香,種子又叫苦豆,微苦,很小,淡黃色,仔細看像胎兒,所以補腎氣作用好。這個苦就是收斂,火味屬苦,就是火要收藏的意思。白茅根和葫蘆巴這個藥對,治療腎病綜合征的蛋白尿效果,我個人認為是很好的,開始時可以以白茅根為主,祛瘀濁,后來可以以葫蘆巴為主,補腎氣,靈活處理。單用這兩味藥,用上一段時間,可能就會好,大家可以試一下。

六、腎結石

腎結石的病人可能一直沒什么感覺,突然發病疼得受不了時,才查出是腎結石。發作一般是急癥,很少有找中醫看的,尤其很多醫院都上了碎石機,上去乓乓幾下,花上幾百塊錢,石頭就碎了。但腎里為什么會長石頭,這個病機病因西醫不清楚,所以幾乎所有的腎結石病人都會復發,那這個只有找中醫治了。順便說一下,講堂里有個老師是用艾灸治這個腎結石急性發作的疼痛,效果很好,好像是灸的三陰交和命門。中醫看來,產生腎結石的原因還是有淤滯,只不過是比較厲害,卡在腎里,輸尿管,膀胱了。治療我建議還是先碎石,起碼好排啊。我見過一個專治腎結石的老中醫,石頭不管大小,不用做手術,治愈率接近百分之百。他用的中藥是核桃仁,核桃仁性潤且能收,補腎比較好,用冰糖炒香,每天吃200克以上,再用一些西藥的利尿劑,配合做一下耳穴,腎俞的按摩。其實原理主要是補腎氣,祛瘀濁。竅門就是核桃仁一定要用大量,量少了不管用,然后利尿藥和按摩使尿量加大,石頭就排出來了,能排干凈,還不復發。因此腎結石的根本病因還是腎氣虛,而且有瘀滯,治療時先祛瘀滯,然后再補元氣,核桃仁收藏之中還有一股流動之性,單純用也能利小便,一舉兩得,用于腎氣虛和瘀滯不太重時。但如果是急癥,結石卡住了,疼得厲害時,中醫認為是寒主收引,是有寒,這時先要用一些溫通的藥,像有人用四逆湯加細辛麻黃來緩解這種腎結石的急性疼痛,效果就不錯。這個我個人認為只能暫時用,不能久用。因為腎氣是收藏之氣,慢性腎病都是腎氣虛而不能收藏,長時間用流通發散藥向外散,而瘀滯又很重時,往往會把收藏的那點根本給散掉,對以后的治療有影響。治療還是以收腎氣為主,腎氣收足了自然會發散于外。咱論壇上有位排石專家,用的是熟地和薏米來治腎結石,這和我講得核桃仁加利尿劑的道理其實是一樣的。這個熟地必須是九制的,九蒸九曬的那種,完全是溫補之性的才可以。這種熟地黏黏的,很光滑,軟軟的,大量用有很好的流通效果,而不像我們認為的滋膩礙胃什么的。我個人感覺,九制熟地自己做很慢,藥店又買不到,熟地又比較粘,大量用如果是中焦寒濕重的病人,可能會加重瘀滯,不如核桃仁穩妥。余國俊老師介紹有人用大量鹿角霜來治腎結石,效果也不錯。把這些治法放在一起,大家就有思路了,那就是必用補法,必須補腎,雖然腎結石比較難治,中醫也不是沒有辦法,也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七、腎衰

腎衰是腎病的晚期,這時腎臟實質破壞比較嚴重,腎臟的收藏很差了,西醫叫電解質紊亂。這時候,西醫只有透析和換腎了,沒什么好辦法。我具體的臨床經驗也不多,只碰到過幾個,這個時候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救命為主,治病其次。如果病人一氣周流都很差了,首先就要使一氣周流不能斷,斷了人就完了。這時候的脈都是弱而無力,有的亂得都快接續不上了,這個時候先不要急著祛瘀滯,救命就用四逆湯,保證一氣周流不斷,然后再想辦法祛一部分瘀滯,完全去掉也不可能,正氣弱了沒那么大的力量。用藥以平穩流通的藥為主,補瀉得當,量不要大,因為藥氣也是消耗正氣的,會使正氣更弱,大黃是一個不錯的藥,李可老師用大黃治療急性腎衰是值得借鑒的,大黃推陳致新,比較平和,我也喜歡用,其它的像白茅根,澤瀉,葫蘆巴等輕清流通的藥都行。掌握原則就是不要大刀闊斧,要像愚公移山一樣使淤濁一點一點往外排,使一氣周流慢慢恢復。腎臟破壞到需要換腎的程度了,想讓中醫治得跟新的似的,這個也不可能,至少我目前還達不到這個水平,但有所改善是可以的。還要注意中焦的斡旋,中氣是后天的根本,要用斡旋中焦的藥,像炮姜,蒼術,茯苓,甘草這一類的比較平穩,就很好,治這種病人就像治小孩一樣。我前幾天治了一個腎衰病人,開始時就用了斡旋中焦的藥,量都很小,剛來時還呃逆,舌苔很明顯,吃了兩副舌苔就明顯改善了。

八、如何補腎

最后提一下補腎的問題。腎病病人如果是成年男性,問診時就要問問是不是伴有陽痿,遺精這些腎虛的癥狀,伴有的人不少,就是傷精的情況。補腎的根本是收藏,像鹿茸,仙茅這樣的壯陽藥決不是補腎的,而是消耗腎精的,補腎的藥必須是柔和而收斂的藥,像葫蘆巴,巴戟天,菟絲子,補骨脂,核桃仁這些都是很好的真正的補腎的藥。人的神氣收斂入腎,所以斂神也是很重要的。所以一些老中醫治年輕人的遺精,首先讓其清心寡欲,從起心動念上入手,來收斂神氣,然后再用藥來固其根本,一些道家修道之人對這方面是比較講究的。首先在神的層次上把收藏工作做好,然后在氣的層次上用一些藥,這是補腎的根本之路。像熟地之類的有很好的柔潤收藏的作用,但不能用的太早,如果下焦元陽很虛,連收藏的勁兒都沒有,怎么能收藏呢?所以這時要先用附子,干姜這樣溫通的藥先流通一下,使一氣周流恢復一下,等到有收藏之力了,吃飯很好了,這時再用熟地,枸杞子一類收藏的藥來收藏一下。但也有一些治陽痿的老中醫一上來沒用壯陽藥,而全都是滋陰的藥,這就和我講得收斂神氣的道理是一樣的,燈要亮得有油啊,先用滋陰藥把元氣收斂回來,等到腎氣足了,再用陽藥散出去,陽痿好了。這叫先滋陰后壯陽,和我講得先通陽后滋陰是兩個不同的思路,大家根據情況來靈活用,根據這個一氣周流的強弱來用,我個人偏向是先溫通再用滋陰藥來鞏固,思路可以不同,可見中醫這門學問是比較圓潤的。

時間也快到了,大家看看有什么問題,再見面可能要等到年后了,提前給大家拜個年!

老師講臨證辨象03:兒科辨治

今天我們接著上一次,把兒科的雜癥跟大家再簡單的交流一下。

小孩的疾病呢,一個是病從口入,所以腸胃系統的病比較多,再一個呢,小孩不知冷暖,容易受風寒等外在氣候變化的影響,所以外感方面的疾病比較多一些。

上次咱們主要討論了小孩感冒、發燒、咳嗽、食積方面的內容,這一次,咱們把小孩的表癥,類似于皮膚病一類的,咱們再交流一下。

先講一下小孩的蕁麻疹。蕁麻疹,西醫來講,是小孩過敏性疾病,也是比較常見的,尤其是鄉下的小孩,生活環境有時不是很干凈,這個情況可能就比城里的孩子更多一些。目前西醫對這類疾病主要是抗過敏治療,有些抗過敏的藥物對小孩的脾胃影響比較大的,小孩是股非常柔和,非常純正的生發之氣,對很多西藥的耐受還是比較弱的。有時候經常碰到小孩得蕁麻疹好長時間好不了,各種抗過敏的藥都吃過,各種外用的藥膏都抹過,好不了,反而把小孩治療的胃口也很差了,甚至發育都受到一定的影響,這種情況也碰到過。

那么作為我們中醫,咱們怎么認識這個疾病,怎么去治療呢?咱們通過一個具體的病例,來講一下蕁麻疹這個病。

這個小孩大概是三四歲的樣子吧,具體多大也記不清了。他得蕁麻疹已經半年多了,一直用西醫治療,也服過中藥,效果也不太理想。他媽媽抱著到我這來的時候,孩子整個身上是零零散散的丘疹,那種淡紅色,用手一撓就紅紅的連成一片了。你要是不管他呢,就散在的一處一處的,晚上癢得比較厲害,白天稍微好一點。整個小孩吃飯什么的還都可以,中焦胃氣還算不錯,雖然吃了這么長時間的藥,小孩體質看來還可以,沒有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但是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個蕁麻疹,連續治療了半年多,始終好不了。這個小孩的脈象我也不記得了,只是從他的整個丘疹的狀態,咱們來分析。首先,他的丘疹是此起彼伏,這個地方好了,那個地方又起來了,今天好了,明天又復發了。這種此起彼伏,時好時壞,連綿不斷,這是一種風象。風善行而數變,那么為什么會有風呢?肝木主風氣,必然是木氣郁滯,郁而生風,只是它郁在皮膚而已,這是一個。另一個呢,表皮的丘疹以紅色為主,紅色呢,我們可以認為是一種火象,實際上就是一股陽氣郁在局部了。這個小孩癢的感覺,白天輕,晚上重,白天陽氣升發,這個氣相對來說,周流的比較通暢一些,癥狀緩解一些。到了晚上,一氣周流以斂降收藏為主,體表的陽氣郁結的就比較厲害,所以他癢的就厲害,病情就加重。

咱們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這方面的經驗,就是冬天很冷的時候,你把手腳凍了,凍得很厲害的時候,你會覺得疼,凍得不厲害的時候,你會覺得癢,癢和疼是陽氣郁滯在不同程度,身體有不同的感覺。癢的陽氣郁滯的程度,跟疼相比,他要輕一些,實際上都屬于陽氣的郁滯。我們講不通則痛,實際上不通則癢,道理上是一樣的。如果陽氣郁滯的比較厲害,完全結滯不通了,也會有疼的感覺。當然了,凍得非常厲害,局部的陽氣完全郁滯住了,就象凍上了一樣,可能連疼的感覺都沒有了,陽氣已經完全失去反應了,那就更嚴重了。

所以從這些病象,包括患者的感覺,咱們去分析,他實際就是陽氣郁滯在體表這么一種象。這是一種病象,就是陽氣郁滯在體表,不能開達,不能通暢的周流。對這種癥狀,這種疾病的治療,傷寒論有一個現成的方子,就是桂枝麻黃各半湯。大家如果把這個方子的原文看一下,就會發現里面的一些描述,和這個癥狀是相似的,都有癢的癥狀。

這個孩子用的什么方子呢,我就用的桂枝麻黃各半湯的原方。量呢,大概生麻黃用了3克,其他的量也不是很大。當時跟他媽媽說,用了這個藥以后,小孩的蕁麻疹可能出得更厲害,可能癢得更厲害,讓他媽媽不要害怕,要把這個小孩管好,不要讓孩子因為癢的厲害把皮膚撓爛了。我當時只開了兩付藥,我跟他媽媽說,如果孩子運氣好,也許一付藥就會好,當時他媽媽是半信半疑,就帶著藥回去了。過了兩三天,她又抱著孩子來了。她就跟我說,拿藥當天下午四點多給孩子吃的藥,到了晚上孩子的蕁麻疹突然加重了,用他媽媽的話說,全身沒有一處完好的皮膚了,完全變成了蕁麻疹,體無完膚。孩子癢得一直在哭,他媽媽也緊張的一晚上沒睡,一家人準備第二天早上抱著孩子來找我算賬。過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孩子的蕁麻疹慢慢的退下去了,退得很干凈,而且從那以后一直沒有復發。所以他的媽媽過來就不是找我算賬來了,過來是感謝我。

就是這么一個半年沒有痊愈的小孩,就用了一劑經方桂枝麻黃各半湯就好了,而且以后一直沒有復發。桂枝麻黃各半湯,他是解表比較緩和的一個方子,麻黃湯就比較峻烈。小孩的氣比較柔和,尤其是生病時間比較長的,用桂枝麻黃各半湯,相對來說比較合適。在神農本草經里面說,黃芪主小兒百病,你想黃芪這味藥,比較馨香柔和,跟小孩一氣周流的特點比較吻合,所以主小兒百病。同樣道理,我們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既避免了麻黃湯的峻烈,又補充了桂枝湯開散表氣力量不足的弊端。這種西醫看來或者是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是過敏源的問題,西醫有很多的說法,在我們中醫看來,其實是很簡單的,僅僅是表氣不開而已。引起表氣不開的原因,可能有這個孩子本身正氣比較弱,中土土氣弱一些,另外一個呢,也可能受了表寒,沒有及時給他發散開,所以導致遷延不愈。

你看咱們中醫治病,只有把病象分析清楚了,治療起來其實非常簡單,效果也很好。除了這個小孩,還有類似這樣的病例有很多,基本上都是以桂枝麻黃各半湯為主方來加減變化,尤其是小孩臟氣還是比較輕靈的,你用藥一撥就轉,效果都很好,一般就是一兩付藥,就能把主要的問題解決,剩下的呢,你可以根據他的情況,調補運化中焦,或者適當的補補腎氣,單純的表癥,解表就可以。

說到這里呢,咱們就得把表癥,和前面講的傷寒聯系在一起,桂枝麻黃各半湯在傷寒里面也是治療表氣不開的方子,俗話說,就是治療感冒的一個方子,風寒束表,表氣不開,就是這么一個機理。從象的角度來講,就是體表的一股郁滯之氣,就像一張網一樣,把你給罩住了,也出不去,你只要把它破開,恢復它的一氣周流之氣,也就自然治愈了。所以治療蕁麻疹和治療感冒,從道理上來講是完全一樣的。天行健問杏仁起什么作用,杏仁主要是下肺氣,麻黃往外開散,小孩一身周流之氣,比較輕靈而好動,你看很多小的小孩,他容易抽風,容易驚風,他這一股氣雖然比較弱,但他動的傾向比較明顯。雖然是表氣郁滯不開,需要我們用麻黃給他開散,但是過猶不及,就好像麻黃往上托一下,杏仁搭把手再往下拽一下,這樣整個一氣周流就轉起來了。并不是說麻黃往上,杏仁往下,就相互抵消作用了,不要這么想。任何一個人,他的氣在周流著,升的同時就在降,降的同時也在升,一氣周流,如環無端。那么我們在用藥的時候,就要考慮到以升為主,還是以降為主,那么象這種情況下,杏仁的量一定要小不能大,如果你杏仁的量用大了,那它破肺氣的作用就比較明顯,有可能把有限的這股氣全都瀉下去了,那么他就可能開不了。所以這時候杏仁的量要小,或者不用。如果你摸著這個孩子氣比較弱,杏仁不但不能用,還要用點黃芪,把氣再補一補。這就是一些比較靈活的臨床上用藥的取舍,大家要比較靈活的對待。這個方子,麻黃和桂枝這個是君藥,杏仁就是輔佐的藥,順帶恢復一氣周流用的,往下拉一下,起這么個作用。只要是小孩氣不是很虛,用上這個藥,效果就很好。

在民間呢,有時小孩過敏了,起蕁麻疹了,他不用藥,他用什么呢?北方人吃面都知道,小麥磨下來的麩皮,他就用麩皮這個東西,小孩哪里癢,就用麩皮在哪里給他搓,挫一會兒,慢慢的小孩就不癢了,蕁麻疹就消下去了,自然就好了。這個我在臨床上有時也用。有些家長跟我比較熟了,晚上打來電話,“我們家小孩起蕁麻疹了,你看怎么辦?”大半夜的,有時鄉下的孩子也沒有地方買藥去,就告訴他這個辦法,很多家長反映效果很好。這是什么道理呢?小麥屬于五谷之一,磨出來的面是我們北方人的主食,所以他是土氣非常中正柔和的食品,那么麩皮呢,就屬于土氣中的一股金氣,那我們來想,小孩為什么會出現蕁麻疹這類的問題,肯定是表氣不開,郁在那里了。表氣為什么不開呢?肯定是正氣不足。正氣,對所有人來講,實際上就是土氣,就是中焦之氣,也說是后天之氣。土氣如果不足,如果虛,不足以把表氣散開,自己行散的力量不足,就會導致表氣郁滯。麩皮的摩擦,正好可以開表氣,有類似麻黃的作用,同時麩皮是一股比較濃厚的土氣,因為他是皮,皮主收斂,把土氣收在里面,就可以滲透到皮膚之中,對皮膚局部的土氣有一個加強的作用。不是把它收到一塊,而是讓他更好的暢通,這個就相當于桂枝的作用了,所以他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一般快的幾分鐘,慢的也不用半個小時,就能見到效果。不光小孩,大人你也可以試一下,效果很好。

由此我又想到了,《驗方新編》這本書,大概是第一個方子,記載著頭風的一個方子,蕎麥面,和小麥面差不多,也是五谷之一,活成一個面團,在病人身上,滾來滾去的揉,一直揉到患處出汗為止,也能把風寒外感引起的頭疼、身體不適都能治好。《驗方新編》這本書里面的很多方子,效果還是非常滿意的。蕎麥面治療小孩風寒外感、感冒發燒效果也是很好的,這個我自己沒有試過,很多老人跟我講過,他們以前衛生條件不是太好,有時小孩病了,他們就用這個辦法給小孩治感冒、發燒、頭疼,效果也非常好。這個辦法跟我們剛才講的用麩皮給小孩治療蕁麻疹的思路是一樣的,大家可以琢磨一下,為什么用這個東西,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效果,他跟桂枝麻黃各半湯有什么區別。所以說中醫是很靈活的一門醫學,很有價值的,是怎么認識疾病,對病象怎么去領會,從而想出一個什么樣的思路來處理他,這種治療的觀點、治療思路,這是我們要交流的核心的地方,這也是中醫的靈魂。

再給大家繼續舉個例子,還有些老人,家里小孩感冒了,他用什么給小孩治呢?他用些生的核桃仁、加些紅糖熬一下,然后連核桃仁帶紅糖一塊喝下去,出一身汗,這個感冒就好了。大家想一想,紅糖就相當于補中氣,和甘草的作用相類似。那么核桃仁起什么作用?一般我們知道核桃仁補腦子,核桃仁外面包著一層薄薄的皮,如果剝下來單獨吃是很苦澀的,它有一個很好的收斂的作用。那么一個收斂的藥怎么能治療表氣不開的風寒外感呢?這就涉及到一氣周流的問題,一氣周流,雖然有風寒外感,表氣不開的這個病象,我們用麻黃的目的,不過就是輔助身體的正氣,把這個郁象給他破開,就這么簡單。我們用核桃仁能夠達到同樣的效果,為什么呢?我們用核桃仁把外面的氣都收起來了,氣都收起來了,外面就往外散的氣就少了,再加上紅糖和熱水的作用,一股熱氣,就好比一個氣球,你用手捏他,捏到一定程度他就爆開了。核桃仁就起這么個作用,把一身的氣往里收,收到一定程度,他就散開了,這股勁很大。表氣郁滯這個情況就給沖破了,表氣一開,汗出熱退,也就好了。是不是表氣不開就一定要用麻黃呢?也不見得。我們可以從往外散的角度去用藥,也可以從往里收的角度去用藥,是很靈活的,這個要根據具體患者情況靈活的去選擇。

再給大家講個更極端的例子給大家聽。這個是我在一本古代醫案看到的,是不是真的我也不清楚,說出來是為了給大家一個啟發。一個小伙子,風寒感冒重癥,惡寒發熱,高燒不退,正巧他家地處比較偏遠的一個地方,根本就沒有醫藥,無從治療。正好來個化緣的老和尚,教給他的父母,按照我教的去做,保準沒錯。這個時候正巧是隆冬天氣,數九寒天,冰天雪地,滿院子都是雪,讓小伙子把衣服脫光,抱成一團蹲在雪地里,讓他父母從井里打100桶涼水往小伙子身上澆。他父母一聽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就往上澆吧。結果是澆一桶冷水小伙子打一個哆嗦,澆到50桶的時候,小伙子已經是凍得面色青紫,牙齒咬得響成一串,身體晃得是幾乎蹲不住了。小伙子的父母心疼,就請教老和尚,是不是不澆水了,怕這樣要了我們孩子的命。老和尚一聽就破口大罵,說你們再不澆那才真是要了你們孩子的命。然后就繼續澆,又澆了50桶,隨著桶數越來越多,小伙子身體變成了一種比較紅的顏色,面紅耳赤,慢慢的身上開始冒熱氣。等到澆完100桶的時候,小伙子“噌”的一下站起來了,說我好了,這回我覺得渾身發熱。那這是什么道理呢?我們知道水主收藏,水能夠把正氣,把人體的周流之氣很好的收藏起來,我們去游泳的時候都有這個感覺,從水里一出來覺得很冷,再回去往身上淋點水又覺得好一些。又是在一個很冷的冬天,寒主收引,也是一股收藏之氣,利用這股收藏之氣,把他的正氣全部封藏在里面,封藏的非常緊,根本就泄不出來,這個時候郁極而發,表氣也就開了,表氣一開,一身之氣的周流也就轉動開了,燒自然就退了,病自然就好了。

給大家講這些病例呢,就是說咱們在治病的時候,要從一氣周流的角度,去理解。這個病,我們根據患者的情況,是該給他往外散,還是該給他往里收,肯定有一個最好的辦法,但是辦法也肯定不是唯一的。我們要始終從一氣周流的角度,去考慮應對的辦法,治療的辦法,我們在臨床上就會得心應手,隨手都是方子,就沒有必要套什么方子了。

最近我還看到報道,有人用浮小麥,治療老年人的前列腺增生,小便無力,效果很好,用到120克以上,剛才跟我們講的用麩皮治療蕁麻疹的思路也是一樣的,他不過用浮小麥把正氣收一下,那么這個正氣就去通利小便去了,所以浮小麥并不是單純的一個止汗的作用。

剛才跟大家交流了一下蕁麻疹的治療思路。當然,無論什么時候,你都要看孩子中焦之氣運轉的怎么樣,中焦之氣郁滯很重的話,首先要轉中焦。小孩是有苗不愁長,長就全靠這股和緩的中氣,中氣比先天腎氣還要重要一些。

下面再和大家聊一下小孩汗出的問題。對于幾個月的小孩,睡覺的時候頭上或身上出汗,睡著了就沒有了,這個是正常的。因為小孩這股升發之氣比較厲害,有時往回收的時候,不能一下子收回去就會出汗,實際上是小孩升發之氣比較盛一點,收斂之氣比較弱一點,引起的出汗,這個不算病態。有些小孩一睡著了以后出汗出的比較厲害,甚至把被子都弄濕了。這種小孩,我們怎么去辨證呢?內經上講,陽加于陰謂之汗。我和我同事交流時就說,升散為陽,收斂為陰,“陽加于陰謂之汗”,意思是說升散的力量大于收斂的力量,他就出汗。這里“加”,我認為不是相加、相互作用的意思,而是超過的意思。也就是陽氣升散的功能大于斂降的功能,他就會出汗,這是我個人的一個理解。所以汗出我們就要從這個角度去處方用藥,既然汗出肯定陽氣外泄了,你要止汗的話,就要把陽氣收回來。那么用什么收呢,剛才講了,浮小麥可以收呀,一些酸收的藥物,象五味子、五倍子、山萸肉都可以收,那么我們選哪個呢?我個人在臨床上體會,只要小孩中焦沒有郁滯,桑葉這味藥收汗的效果非常好。

霜桑葉,就是秋天的霜葉,為什么呢?桑葉長的時候柔嫩多汁,蠶吃了吐出來的絲很結實。桑葉的纖維也是比較密的,收斂的作用非常好。對小孩來說,用到12克左右,收汗的效果非常好。不光收汗,甚至個別的小女孩月經不調,血比較多,你給她用點霜桑葉,血都可以止住,由此可見他收斂的作用比較強的。所有的葉子都屬于金氣,金主斂降,都是收斂。傳統認為盜汗是陰虛盜汗,需要滋陰,這個說法也不能說不對,你想小孩不斷盜汗肯定陰虛。但是能不能直接滋陰呢,直接滋陰能不能把汗止住呢,這個也不一定。你象我剛說的,用霜桑葉止汗,這一味藥就能起效。這個有點急則治標的意思了,但是你想把汗止住了,陰精自己也可以生出來。但是有的小孩出汗時間比較長了,摸著脈比較細弱,還是要用一些滋潤,潤養陰精的藥,比如山藥。山藥這味藥呢,非常的粘滑,柔潤多汁,而且這味藥比較柔和,稍微有點偏涼,不會有太大的阻礙。柔潤的藥,比如熟地,用多了很容易引起陽氣的郁滯。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用一點山藥,滋潤的同時還可以養胃。有些小孩,你用山藥粥給他調養一段時間,即使不用霜桑葉或者收斂的藥,慢慢的汗也會少下來。那么至于龍骨牡蠣這類藥,我個人建議不給小孩用,這類藥潛鎮收斂過于沉重,不太適合給小孩用,小孩是升發之氣,只要稍稍一收就可以了,不要收得過于峻烈,這個原理也是從小孩一氣周流的大象上去了解。當然,如果小孩除了出汗以外,還有些沒什么勁,怕冷,精神不太好,你也可以加一點黃芪,把一氣周流的大氣給補一下,這樣更好一些。

另外內經上講,汗為心之液,汗出肯定伴著心神比較弱,汗出的小孩睡眠可能不太深,平時的膽子偏小一點,這時候可以輔助的用一些滋養心神的藥,比如酸棗仁。酸棗仁這味藥,一般認為滋養心神、治療失眠效果比較好。酸棗仁是棗核里的一個心,取類比象,它就收斂心氣了,這個時候你把收斂表氣的藥,比如桑葉,收斂心神的藥,比如酸棗仁,其實龍骨牡蠣也是定心神的,再加上滋養陰精的藥,比如山藥,補一身周流之氣的藥,比如黃芪,把這幾方面的藥組合好了,出汗的病還是比較好治的。單純用五味子、五倍子這些藥,研成末,往小孩肚臍眼上一敷,也能止汗。肚臍對小孩來講屬于先天之氣,通于腎氣,這是我個人的理解。他從先天的角度把氣給收起來了,效果也很好,而且不用小孩吃藥。民間有這種用酸棗仁、雞蛋給小孩熬湯喝,把汗給止住了的方子。道理就是我們剛才講得這個道理,加點雞蛋無非是滋養陰精,另外雞蛋也有養心神的作用。關于出汗這個癥狀,我們要從根本上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就是從陰陽上,從“陽加于陰謂之汗”這句話上去理解,至于用藥可以很靈活,除了我說的這些辦法,大家還可以想更多更好的辦法。思路有了,實現這個目標,手段有的是,方無定方也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把小孩的汗出就說到這里,下面再跟大家聊一下小孩的濕疹。有些小孩,尤其是越小的孩子,長濕疹更厲害一些。濕疹除了癢以外,還潰破流水,比蕁麻疹更厲害一些。多數小孩多見于四肢顏面,身上一般發病的少一些。顏面是什么?陽明主面,胃土的問題,四肢呢,脾主四肢,脾土的問題,濕氣屬土,又是中焦的問題。所以濕疹在中醫看來,完全是中焦郁滯這么一個問題。西藥有些用了可能也很好,用了以后濕疹再也不長了,但是有可能自從用藥以后,小孩再也不吃飯了,還有可能再也不長了,不發育了。為什么呢?可能是西醫用了些藥,把表氣給封固住了,濕氣出不來了,中焦也運轉不動了,小孩中焦不運化了,所以造成一系列后遺癥。那么濕疹這個病呢,主要就是往外流水,很癢,癢的話就是氣不通了。這個氣不通并不是陽氣郁在那里不通,而是因為有濕氣郁在那邊,不能散出去。那么這個濕氣從哪里來呢?那么這個濕氣肯定來源于中焦,中焦的土氣帶有邪氣它就是濕氣了。中焦并就不僅僅是腸胃,人身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中焦,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土氣。凡是有肉的地方就有土氣,有土氣的地方就屬于中焦,人體的一氣周流他是個大象,并不是截然分開的,不是說腸胃就是土氣,他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對于小孩的濕疹,從外用藥的角度來說呢,我給大家介紹兩味藥,一個是黃連,一個是蒼術。黃連這味藥呢,非常的堅實,你看它就像雞爪子似的,彎彎曲曲的長在一塊,非常的結實,一砸很脆,里面是鮮黃色。稍微暗一點的鮮黃色,非常苦。色黃肯定入中土,味苦什么作用呢?以前說苦能堅陰,這個話有一定的道理,我個人認為苦味可以把陽氣固藏起來,就像冰箱一樣,能把東西給凍到一塊。有時候我們吃辣椒,辣得不行的時候,吃一點苦味的東西,就不覺的辣了。為什么呢?因為苦味把陽氣給收藏起來了。正因為苦味收藏陽氣的力量太強大了,足以讓它凝固不動,就像冬天天寒地凍,地面都裂開了,就起到這么個作用,所以苦味能夠堅陰。也有老師說苦味能夠發破,正因為苦味把寒濕之氣收固到一塊、凝固到一塊,這樣陽氣能夠更好地流通。這些大家都可以去體會,這些都是我個人的體會。蒼術這味藥呢,比較芳香,有一股辛烈之味,它是運轉中焦比較好的一味藥。這兩味藥呢,一個運轉中焦正常的土氣,一個收斂濕氣,兩個以配合,一收一運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可以把這兩味藥研細,或者熬水用棉簽給小孩蘸蘸,這個效果對于局部止癢的效果非常好,可以說立竿見影。當然你不能只治肌表的癥狀,肌表有癥狀,是因為全身的土氣郁滯的比較嚴重才出現的,所以一定要加上內服的中藥,來運轉中焦。運轉中焦的話,黃連的量可以少用或者不用,改成其他的,可以改成胡黃連,相對好一些,苦味就少一些。或者中焦只給他用一點淡滲利濕的藥,茯苓澤瀉類的,把濕氣給他利一下,也會起到比較好的效果。

所以,對于小孩的濕疹我們就從濕氣彌漫的角度去了解,這樣就好處理一些。濕疹就和大家聊這么多。

我主要把我臨床上常見的小孩的病跟聊一聊思路,也不可能把所有病都跟大家談一下。

再說一下小孩的尿床。兩三歲以下的小孩,升動之氣比較強,收斂之氣比較弱,也就是腎氣還不是很充沛,尿床應該算是正常的現象,不需要治療。需要治療的四五歲以上還尿床,這就需要分析一下。其實尿床和我們講的小孩出汗是類似的,出汗不過是陽氣從肌表散出,尿床是陽氣從下元泄出來,渠道不同,但都是陽氣的外泄。木氣郁滯陷于下,他要么從小便出,要么從大便出。小孩晚上尿床,必然是木氣下陷,木氣外泄的表現。治療小孩尿床一定要把木氣下泄解決掉。如何解決呢,就要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木氣下泄,是本身腎氣不足無力收藏而引起的下泄呢,還是木氣郁滯,郁而不得發,而引起的下泄呢。大部分小孩是腎氣收藏無力引起的木氣下陷,這種情況比較常見一些。我們常見的縮泉丸,主藥是桑螵蛸、益智仁,這兩味藥主要是收補腎氣,把腎氣收固的力量加強一下,自然也就不下泄了,收固住了也就不尿床了。桑螵蛸呢,就是螳螂的卵,螳螂的卵外面有個很結實的網狀的東西裹著,你用手撕,根本撕不開。單獨的把桑螵蛸熬一下,藥水有點發粘的感覺。從這個藥,你就得出一個象,首先這個藥非常結實,比一般的尼龍網還要結實,它就給你網住了,給你收住了,再加上有點黏黏的。其實我們用桑螵蛸這味藥,用的不是卵,而是卵外面的保護層。螳螂的卵本身沒什么補腎的作用。益智仁單純一個補腎的,不多說。桑螵蛸收藏、收固的作用非常好,但必須是這個小孩真的是腎虛引起的尿床,見效很快。桑螵蛸本身只是加強了腎氣收藏的作用,沒有潤養腎氣的作用,以后還要加上養腎氣的藥。養腎氣的藥,象菟絲子、補骨脂、巴戟天、肉蓯蓉這些藥,你還是要用的。

有一種情況,如果小孩尿床是一種實證,小孩由于吃多了,木氣不得升發,這種尿床,就不能再用桑螵蛸這類收斂的藥,就要用消食導滯這類藥,讓木氣升發上去,尿床自然就會好。小孩的腎氣一般來說,補腎氣的藥見效即止,不能常用,常用的話和小孩的升發之氣是違背的,一些老先生給小孩調理中焦的時候,喜歡用一些谷芽麥芽等芽類的東西,效果很好。小孩也是個小苗苗,他也是芽,你用上生谷芽生麥芽就能同氣相應。有時老人胃口比較弱,你給他用上麥芽谷芽他胃口也能得到改善,單純一兩味藥就能見效。

不管小孩什么病,我們要把著眼點放在中焦上,把這股柔和又欣欣向榮、勃勃生機的一股升發之氣,這股升發之氣給保護好了。把小孩的胃口給保護好了,把中焦給保護好了,那么所有的病,你就等于治好了一半。如果這個小孩因為長期用西藥,用抗生素導致腎氣很虛,這樣的小孩也有,你像腎病綜合癥,小孩腎結石,這種需要長期補腎。以后有機會我們單獨把小孩的以腎病綜合癥為主的腎病作為專題給大家講一下。平時我們就以中焦為主。

疾病這方面,今晚上小孩的雜病,給大家交流了小孩蕁麻疹、出汗、濕疹、尿床這四個證。最后還有一點時間,給大家聊聊小孩疫苗、打預防針的一些問題。

現在小孩打疫苗國家是大部分免費的,比較完善的接種體系,也是個好事情。有的家長問除了國家規定免費接種的,還有一些是可選的,自費的,象感冒疫苗、腹瀉疫苗等好多,很多家長不知道該不該打,這個問題我們怎么去看待呢?

首先看小孩剛生下來,正常的嬰兒六個月內一般不會有什么病,身體會非常健康。從西醫的角度來講,說他生下來后身體帶有好多抗體,能抵抗很多種病毒、細菌,所以不生病。那我們中醫怎么去理解,中醫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跟在西醫后面人云亦云。剛生下來的小孩,一股氣非常純凈,小孩的大小便他都不臟,為什么會舉這么一個說法,小孩的身體非常的清透,沒有任何的雜氣,這么一股清透純和之氣,那么這整個身體的內環境相對來說是,對于這些病毒細菌來說沒有容身之地,這個怎么去理解?好比把細菌病毒、外來邪氣理解為壞人,把自身的正氣理解成為一群好人,一個壞人到了一群好人中間,沒有人跟他打交道,他想打個架都沒人理他,所以他沒有什么爭執對抗,當然這個比喻也不是很恰當。這實際上是講小孩的這一股純和之氣受外界干擾非常小,有很好的自我約束,自我凈化的作用。隨著他慢慢長大,接受媽媽的母乳,接受外界大環境的影響,慢慢的這股純和之氣就被雜化,變得不那么純凈了,這個時候呢,一旦有外在的致病因素的影響,他自身之氣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反應。咱們想一想,古往今來有很多修道者,得道高人,那么他們那個境界和剛出生的小孩類似,身體很純凈,包括身心都很純凈,沒有那么多七情六欲,沒有那么多嗜好,這種人也很少生病。大家思考一下道理是一樣的,就是內經講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自身的正氣如果非常的充沛的話,任何邪氣它都不可能在你身體里產生什么疾病的。那么打疫苗起到什么作用呢?打疫苗和小孩生病后產生的對疾病的抵抗力是一樣的,它會將小孩的氣,這種非常純凈的周流之氣變得更雜化一些,或者說更濁一些,這種人為產生的抗體,通過疫苗人為產生的抗體,畢竟不是身體自己本來的東西,所以相對來說自身的清透之氣就沒有那么清透了,有點濁氣的意思,那么打的疫苗越多,身體這股周流之氣可能郁濁的更厲害,為什么反而對疾病的抵抗力越好呢?疾病不過就是人體自身的正氣對外界刺激的一些反應而已,人老在一個很干凈,很清香的地方呆著,象一個花園,你剛去是聞著很香,很舒服,天天呆在那,你也不覺得香了,你去了一個很污穢的地方,很難聞的地方,你覺得很難聞,很不舒服,你要天天在那呆著,可能也不覺得難聞,你也不覺得不舒服,就是這個道理,讓你同化了,覺得這個氣就跟自己的氣是一樣的,不需要去反抗,所以小孩這個疫苗,我個人感覺是通過讓一身之氣變得更郁濁一些,從而使肌體對這個致病因素能更好地相容,使他在身體里不對產生劇烈的反應,是這個目的,來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這并不是說這個預防就不好,那么在現代這個社會環境,有一些烈性的傳染病,那么通過疫苗來達到預防的目的,還是非常好的手段,但對一些普通的疾病,你象感冒、流感呀,一般的腸炎拉肚子呀,有時候不見得能起到這種作用,反而小孩自身的身體變得更差一些,我個人感覺疫苗盡量打得精簡比較好,不要太繁雜。小孩一身周流之氣越清透,那么對這個小孩呢,身心呀,身體的發展,身心的發展,乃至智力以后各方面的發展,都是積極的因素。

今天晚上大概就跟大家聊這么多吧,還有一點時間,大家看還有什么問題,還有什么需要我再解釋一下的,可以提出來,咱們再交流一下。

補腎呢,我想設個專題,里面專門講小孩的腎病,里面牽扯到小孩的腎炎、腎病綜合癥、腎結石,當然就包括著補腎的問題。我想給大家系統的講一下,幾句話也說不透,今天就不說了。

另外有人問,有一個人左邊脈大而滑,右邊脈細而澀,每年夏天都犯哮喘,還有白癜風,如何辨證?脈象呢,并不是單純的去感覺浮滑細澀,主要是通過脈象,去感覺脈的通暢、強弱,感覺一身之氣的周流,并不是去感覺這個脈,大家要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所以象這個病人,因為我也沒摸到他的脈,所以單純說脈大脈滑,右邊這個脈細脈澀,這樣我就沒個直接的感覺,只能大概估計一下,這樣可能就不會說得很準。左邊木氣升發,脈大脈滑肯定是木氣郁滯了,右邊脈細脈澀,肯定是金氣收斂無力。白癜風,色白主收藏,肯定是陽氣不得宣散,金氣郁滯其中,每年夏天都犯哮喘,夏天陽氣開散于表,右邊脈細澀,收藏無力,腎氣收不進去。這種情況,我估計這個病人是以肺上的問題為主,肺上可能是郁住了。郁在肺上,左邊木氣升不上去,右邊陽氣也斂藏不進去,導致左邊郁,底下虛,上邊堵。這種情況,如果是我治療的話,首先要開肺氣,先把肺氣,把郁滯、堵著的地方先通開。開肺氣,我常用的藥就是川椒呀、麻黃呀、紫菀,類似的這些藥,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肺氣開以后,然后再用一些收斂腎氣的藥,佐以升達肝木的藥,這個慢慢會好。皮膚病不要一上來就宣散,小孩為什么用桂枝麻黃各半湯,因為小孩的腎氣比較足,成年人的腎氣一般都不足了,一定要把腎氣補足了再宣散。一上來就宣散,清熱解毒,往往是適得其反,這樣的病人也見了不少。過去有人建議我在網上也開一個診室,我沒同意,因為我覺得自己這個水平,不摸脈,沒有個直觀感受,不敢給別人開藥。給人家用藥效果不好,不但耽誤人家的病,好像自己覺得也不太負責任。所以大家一定要在脈象上仔細體會,這個氣到底堵在什么地方了,從象的角度去體會,要不單純的就脈摸脈,這樣就不會有一個很快的提高。這個問題就說到這里。

有人問黃連的用法禁忌,任何藥都有適合他用的地方,也有它不適合用的情況。黃連收藏斂固的力量比較強一些,所以呢,它主要用在濕氣彌漫的比較厲害,但整個濕氣又沒有郁結到一塊,這個時候用比較好,你看仲景的三瀉心湯都用到了黃連,治療的是痞癥,是氣分上的郁滯,濕氣并沒有郁結到一塊,中焦必然牽扯到濕氣郁滯,因為中焦沒有濕氣是不會郁滯的。黃連是收濕氣,把濕氣一收,好像泥濘的道路一下子結冰一樣,相對來說好走一些,然后你再把它鏟除,相對來說就好清理一些。知道這個意思,黃連肯定是帶著一股寒氣的,一定要和干姜同用,如果沒有干姜,沒有甘草,在維護著中焦的大局,可能中焦更不行了,一下子陷下去了。我一般用黃連的時候,黃連量要少,干姜的量要大些,烏梅丸也是這種情況。個別情況,比如痢疾、腹瀉,濕氣比較盛,木氣肆虐的比較厲害的時候,黃連的量可以大些,但也只是暫用,不能長時間用,黃連用的時間長了會上火,就因為把陽氣都郁在里面了。什么時候不能用呢?如果病人他郁結的比較重,已經成為了有形的郁滯了,這個時候黃連一般是禁用的。本身郁滯結成塊了,你再用黃連給他收,就像很多慢性胃炎的病人,他老是上火,你摸他的脈有種結滯感,他的脈很不通暢,就像有東西沾在一起一樣。這個時候最好不用黃連,雖然他也上火,用黃芩黃連把火氣一清更好治療一些。但這個時候就不能用黃連,用了以后加重郁滯。這種禁忌就從這種象上把握,黃連作用就是把一股氣收藏起來、粘固起來這么一種象,凡是適合這么處理的就適合這么用,不適合這么用的就不能用,不要搞得太機械。以后講疏肝理氣的時候,我再把這種情況給大家講一下。
差不多到時間了,今天晚上就到這里,下周五咱們再見。

老師臨證辯象02:兒科辨治

從今天開始呢,進入理論與臨床相結合的角度,跟大家來交流一下。我講的還是從象的角度來講,如何把理論和臨床有機相結合。所以,講壇管理員跟我要講課題目的時候,定名為臨證辨象。

平時我們在臨床上診病、治病的時候,主要大家熟悉的是辨證論治這套體系。辨證論治我個人感覺更偏重于理論的推導,以推理為主。這種直觀的象的體會,或者對病癥的直觀的體會,相對的顯得少一些。而實際上取類比象內經里面這也是一個主要的內容。取類比象是我們中醫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如果把這部分內容跟我們平常比較熟悉的辨證論治結合起來的話,我們就可以把這種辨證論治叫做臨證辨象。或者說咱們在這交流一些臨證辨象這些東西是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去探討,更接近醫理的真相。

我們從最簡單的一些疾病開始。從今天開始呢,咱先講小孩一些疾病。小孩的病呢,一般我們熟悉的,小孩都是稚陰稚陽,小孩的陽氣陰氣都是比較弱。也有說是純陽之體的,那么這些說法我們怎么去理解呢?當然,我也不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兒科大夫,只能據我臨床上具體的一些體會跟大家交流一下。大家也不要以為我說的就是一個最佳的治療方案或是一個理論上的標準。不是這樣,甚至我說的沒準都是錯誤的,主要是跟大家交流一種分析模式吧,就是我們在臨床上一種辨證的思想和方法,就是一種觀點。并不是在這里跟大家推銷一些基礎經驗,這也不是我的本意。

那么,我們要想非常清楚,非常深刻去理會小兒稚陰稚陽這種體質特征,這種類似的發病的特征。怎么去學習,怎么去體驗?非常簡單的方法,在一個小孩子身上你直接去體驗一下,直接去看一下,去摸一下,去聽一下。幾個月的小孩剛生下來,你看他的皮膚非常的稚嫩,當媽媽的在給他擦擦臉的時候都要非常小心,聲音呢也非常的細,身上呢有一股非常柔和,有人說是一股奶香味,實際上那是有一種先天的渾然之氣,沒有任何污染的,沒有破散,那是一種天然之氣,天然的香氣,不單純是奶香味。實際的去跟小孩接觸一下,從咱們的視覺,聽覺,觸覺,各個方面你去體會一下,你就能得到一種印象,這個小孩實在是太嬌嫩,所以這一切都是非常柔和,所以這個時候對小孩所有用藥都要圍繞小孩的這個特點,有一種象,小孩的這種柔嫩純和,一塵不染的這種象。

所以一般大人比較燥烈的用藥用在小孩身上肯定是不合適,我個人的一個觀點,小孩一歲以內基本上可以不用藥的,其實他有一些不舒服,那么小孩主要,絕大部分是兩個問題,一個就是感冒發燒,再一個就是吃飯不好。或者是食積了,或者是拉肚子了,便秘,這兩類其實最多的。那么一歲以內的小孩如果病情不是很嚴重,基本上不需要吃藥的。那用什么呢,直接用推拿就可以了。小兒推拿,小兒臟氣清靈,一推就靈,非常的靈敏。比較好的推拿的書我看的也不是很多,有一本叫《幼科推拿》,那么就是說這個小孩啊很小的時候,他本身這一團柔和之氣整體的力量還是比較弱的。所以作為家長,最為大夫呢,作為一個成年人那么咱們這個氣場對他的比較明顯的。以適當的推拿,他一但得氣之后,癥狀也是立竿見影馬上就出現好轉,非常快。包括我自己的孩子,基本上小的時候很少吃藥。有個發燒啊,吃的不太好啊,基本是以推拿為主。

說到這里呢就談到一個案例,小孩用藥越少越好,或者不用藥。任何藥物都有偏性啊,對小孩這一團純和之氣,實際上影響都是比較大的。咱們要維護小孩這一股純和之氣,不要受太大的破壞。當然推拿方面我就是外行了,沒什么好跟大家交流的,大家可以自己請教這方面的專家,其實也比較簡單,大家自己也可以看一看。這是一個觀點,盡量不要給小孩用藥。越小的小孩盡量不要用藥,如果推拿我們也不太會,小孩有病不用藥也不行,那怎么辦呢,有一個用藥的原則這是我個人的一個觀點了。那就是用藥盡量輕柔,用藥盡量少。故宮里面太和殿有一個匾上我記得寫的是中正,皇帝坐天下也是以這兩個字為標準啊。尤其小孩治病上柔和中正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一定不要用太峻烈的藥。小孩三歲以上,相對來說就可以用一些藥了,因為小孩喂藥也比較方便了。另一方面也孩子大了有時候按摩的時候也不太配合,比較淘氣,有時候可以適當的以藥物為主。當然,如果按摩手法比較好的話,那推拿也是沒有問題。這是剛開始跟大家聊了一下,小孩的用藥原則。

下面,開始從一些具體的病例,來講一下如何通過臨床的辯象,來指導我們怎么用藥。剛才說了小孩兩大類疾病,比較常見的一個是以感冒為主的,一個是消化系統的,腸胃這一塊,基本是這兩大類疾病。那么這兩大類疾病,也有密切關系的,也不是截然分開的。

先說小孩感冒,大部分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小孩發燒,咳嗽還在其次。一發燒啊,家長就六神無主,立刻就要去醫院掛針,是大部分家長普遍做法。那么事實上長期這樣給孩子掛針的家長,他會發現自己孩子的身體越來越差,這樣的孩子我們見得也是非常多了。以前咱們網站上三七生老師,對這方面已經發表了很多文章,做了很多說明和告誡,在這里我也不再重復,感興趣的可以介紹朋友去看一下。

我們就分析一下小孩感冒發燒,為什么會出現這個問題。小孩雖然小也有人體這一氣周流啊,也是有這木火金水,土氣中焦斡旋,他也是有的,不過氣相對弱一些。一般來說呢,大部分小孩很少有單純的感冒發燒,因為現在小孩生活條件非常好,想吃什么就給買什么,有點小孩甚至天天吃零食,基本上不吃什么正餐,現在這個冷飲,各種飲料冰箱家家戶戶都有,小孩吃點涼東西也很方便。所以我在臨床上見到絕大部分,百分之九十以上小孩的感冒發燒,都有中焦的寒濕的郁滯,或者有食積,或者說濕氣的郁滯,中焦都有問題,很少有單純的風寒外感感冒發燒的比較少。所以咱們就比較典型的癥狀,典型的類型跟大家交流一下。

有一個四歲的小女孩,她爸爸媽媽在外面打工。平時他爺爺奶奶照顧她,老人啊對孩子是百般疼愛,想吃什么就給什么,所以這個小孩吃了好多亂七八糟的零食,時不時的喝點涼奶、冷飲料啊,夏天吃點冷飲家常便飯。有一天這個小孩感冒了,發高燒,爺爺奶奶帶著小孫女,把這個縣城所有能看兒科的地方都去遍了,去這些地方吃抗生素,輸液退不下燒來,再換一個地方加上激素,還退不下燒來。再換一個地方用了一些藥,折騰了一個多星期,始終不停的燒,降不下燒來,沒辦法了,也不知跟哪個朋友認識介紹到我這兒。剛開始來的時候,小孩是兩個臉紅紅的,有點滿臉通紅了,精神呢有點萎靡。燒了一個星期了,好在呢還不算太燙,還能吃東西,還能跟你說話。我就摸她的脈,脈象是浮緊急數,單純從這個脈象上來看呢,這是典型的麻黃湯的癥狀,太陽表癥啊,風寒束表,但是同時她的脈象又有一股滑,這說明體內有這個痰濕內淤。你再看她的舌苔,整個舌苔是非常的厚膩,非常的粘膩,有點發黃,好像是一層黏黏的漿糊刷在舌頭上一樣。舌底下是胖胖的,舌頭很胖啊,那個嘴都伸不出來了,給人一種中焦濕氣郁滯的非常厲害了,是這么一種感覺。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再用大量的抗生素冰寒退燒,無異落井下石。這個時候我們怎么辦呢,表氣不開,張不開啊,麻黃湯少不了,那么中焦呢,土氣能過去,濕氣郁滯,所以必須運化中焦,這兩步缺一不可,麻黃湯和平胃散。這些方都說了,但主要是交流一個思路,那么比較關鍵的一個藥就是麻黃,另一個比較關鍵的藥就是鮮姜。那么這兩個藥至關重要,為什么呢,麻黃這個宣發一身陽氣。所以一談麻黃不用只想到神農本草經的這個內容,更不要只想到中醫教材中的解表發汗,那也沒有用,要有麻黃直通九霄這種感覺。鮮生姜,色黃,黃色是很正的,接近圓形,黃色入中土,圓形也是入中土,味辣,入中土。它(麻黃)就把陽氣散開,這是不一樣的,所以麻黃可以外面表出升。我記得當時麻黃用了三克左右,小孩的氣比較弱,一般情況下生麻黃的最大用量僅是幾克,不用炙麻黃。姜呢最少用到十克以上,小孩是這樣,大人一般用到五六十克以上,量用大些也沒什么事,可以放膽去用。但是要記得用好的生姜,有的放的時間長了、發霉了,這種生姜不能用。姜不光有股辣味,還有股辛香之味,所以它入中土、化濕氣效果還是很好的。把藥方抓好后就馬上煎藥給她喂服。你想小孩高燒三十八九度,要馬上退燒,同時也給她服了葡萄糖,為什么呢?因為她好幾天沒吃飯了,不吃飯中氣就不足,中氣不足的話,我們可以用人參、黃芪、飴糖等,但是我們不要完全排斥西醫,有現成的葡萄糖也非常好。我感覺有時候它和飴糖的效果是類似的,而且效果來得快,我就給小孩喝了兩支高糖。我記得當時從小孩服藥到退燒,也就一個多小時吧,非常快。很多家長說中醫治效慢,那是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只要你方法對、藥對,覆杯而愈,效如桴鼓,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那樣。這個小孩并沒有喝很多藥,僅僅幾勺。所以藥主要是起到調氣的作用,就是把人身體的一氣周流,木火左升,金水右降,不管它郁結在什么地方,你就從哪個地方幫它撥一下,幫它恢復正常的一氣周流,這樣所有的病自然都會好,不光發燒。這樣的發燒,咱們剛才分析過,實際上一是木升不上去,表氣郁在那里,太陽不開;另一方面是中焦的斡旋的力量不夠,中焦轉不動,也沒有勁兒往上升,同時也沒有勁往下降,為什么說呢?滿臉通紅啊,陽明不降,陽明主面。用這藥,燒很快退下去,一氣周流恢復了,自然退燒。這種情況在臨床上至少在我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就是中焦有郁滯,外面有表氣不開,我常用基礎方,就是麻黃湯平胃散來加減,君藥是生麻黃和鮮姜。

接著這個小孩燒退了,爺爺奶奶很高興,治了一個星期沒有好,到這一小時就好了。我就告訴他們:回去給小孩不能吃的太多,要吃容易消化的,好好養。老兩口嘴上答應,但是畢竟沒有什么經驗,過了兩天又帶著這個小孩來了,孩子又發燒了。我問是怎么回事,他們說一天帶著小孩出來,小孩吃了很多路邊賣的米線。小孩第一次吃米線,一下子吃了一大碗。這一次發燒沒有外感的因素,單純是中焦不能斡旋,所以摸脈整個脈滑數,滑象很明顯也很急,但是表象不開、寒邪束表的現象沒有了。這種現象也提示咱們,即使不知道發病原因,也能從脈象上推斷出來。她是沒有表癥的,同時也并不咳嗽,就是單純的發燒,而且在家也吃了幾片藥,燒退不下來。這樣一來就純粹從斡旋中焦著手了,就用平胃散加一些消食、導滯的藥材,像雞內金、山楂,少用了一點檳榔,也是簡簡單單的幾味藥,同樣是抓了藥就煎給小孩喝。這次退得慢一點,大概過了兩個小時,這會相對慢一些,燒就退了下來。這個小孩當時的情況是一到下午三點就燒的厲害,由于拖了幾天才來,老兩口很擔心,所以他們等到下午三點以后看到確實沒有發燒了才敢回家,也是一副藥把燒退下來了。

在這一個小孩身上,我們就把小孩最常見的感冒發燒類型都見到了。一種是中焦不能斡旋伴有表氣不開;一種是單純的、比較食積的。前者肯定伴有一些表癥;后者一般是下午和晚上嚴重一些,上午好一些。還有些小孩比較輕,他可能也不發燒,但有一種奇怪的表現:他兩個臉蛋一個紅一個白。上午和下午還不一樣,上午右邊的臉蛋紅紅的,下午看是左邊臉蛋紅紅的,也不好好吃飯。這種小孩大部分是中焦郁滯,中土不能斡旋,因為小孩的臟氣很輕靈,一點點淤滯馬上就能表現出來。中土不能斡旋,己土不能升,戊土不能降。上午的時候,陽氣升發幫助它升,木氣升得比較順一些,金氣降得比較困難一些,降不下來,所以右邊的臉蛋紅,相火降不下去,得不到斂藏。到了下午,天氣斂降,人體一身周流之氣也是斂降為主,斂降的力量就強一些,升發的力量就弱一些,木火就升不上去了,郁在了左邊,所以左紅右白。如果大家看到小孩有這樣的癥狀,就給小孩吃一些運化中焦的藥。小孩比較脆弱,我們用藥呢,有時候用麻黃、蒼術,這些藥是比較燥的,所以絕對不能長時間的使用,見效即止,小孩應該以養為主。像這樣中焦斡旋不好的小孩,用點什么方子比較好呢?我個人認為用點炮姜,比較柔和;用點鮮姜,散散水氣,用點雞內金,幫助一下運化;用點甘草、陳皮,用一些比較柔和又能暖中焦的藥,黃芽湯的意思就在其中。根據小孩的特點靈活用藥,一般三五天就能調整過來。當然也跟家長囑咐清楚不給小孩吃涼的,也少吃寒食。

順便提一下,有時還碰到一些更小的小孩,有的甚至還沒滿月,有的才幾個月,家長也舍不得讓孩子喝藥,有時一定得用藥該怎么辦?我就主要講兩個病,一個是小孩拉肚子,有些幾個月的小孩拉肚子。這種拉肚子大部分情況下,可能是吃媽媽的奶吃的不好或是稍微有些受涼,先天稟賦比較弱的時候,也有是媽媽沒有奶,喝奶粉引起的。這時要用什么藥呢?小孩的氣比較弱,拉肚子肯定是木氣郁陷于下,走泄下注大腸金氣收不住,收不住也是因為中焦有郁滯,我們就用一味藥,用什么呢?首先拉肚子肯定是有濕氣,得出濕氣。大米是在水里長的,利濕的效果還不錯,北方人晚上吃幾碗大米飯小便的次數就會增多,把好一點的大米放在鍋里炒黃但不要炒糊,然后把它搟成面。也不用炒很多,大概幾十粒,每次給小孩喂上一點點,大概三四粒那么多,也不要多,兌在奶瓶里給她喝進去,絕大多數情況下拉肚子都能好。這種方法我試過很多次了,效果還不錯。這也不是我的經驗,是一個老中醫的經驗。那么就咱就分析為什么會有效?本身大米就可以去一部分濕氣;另一方面大米炒香了之后有一股香燥之氣可以溫燥中焦,同時木氣郁滯也可以緩解一些,通過運轉中焦來散木氣,這樣減少木氣的郁陷,拉肚子自然會好。如果小孩只是單純的拉肚子,沒其他特殊情況,你可以試一試這個辦法。有一些年齡比較大的七八歲的孩子慢性腹瀉,體力較弱,有些老中醫就用單純一味胡蘿卜煮熟、曬干、研成面,給小孩當飯吃也能治好。還見過一個醫案,山東的一個老中醫,他用煮熟的蘋果,把蘋果煮得爛爛的,也能把拉肚子治好。所有的這些辦法都是一個道理,都是柔潤、香燥,這些藥都能夠扶持中焦,再一個舒展木氣,這些并沒有一個很強的止瀉作用。所以我們中醫治病要從源頭上去想。

也有些很小的小孩會便秘,拉不出來會哭,父母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小孩太小不能用瀉藥,吃蜂蜜有時用開塞露都不行。如果這樣,可以煮幾個雞蛋,取出蛋黃弄碎再炒一炒,能炒出蛋黃的油來,用蛋黃油喂小孩,一次喂上小半勺。這個效果非常好,為什么呢?本身蛋黃位于蛋中心,色黃而圓,是入中土很好的藥,它的油接近腎氣封藏的作用,潤下而不涼,不像蜂蜜,蜂蜜是潤下而涼,且有股香味養真氣。小孩便秘肯定是:一,真氣虛了,運轉不動了;二,肯定大腸偏燥。所以用油既可潤燥又可調真氣,一舉兩得。這些效果都不錯,這些我都用過。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用單純的大黃甘草湯,量少一些都不用熬,用開水泡一下都可以,給小孩喂上幾勺。但是要確定小孩的中焦沒有寒濕,蜂蜜也有效果。

剛才把很小的小孩用藥講了一下。還是那句話:小孩的藥,盡量少,盡量柔和,盡量不要傷正氣。張仲景在大建中湯、小建中湯中,君藥用得都是飴糖,飴糖確實是調補中焦非常好的藥。現在飴糖不太好買了,小一點的醫院可能都不準備這個藥。那么我們有什么可以代替的呢?前段時間我聽閱素靈老師講過,她喜歡用粥給小孩養胃氣,這是一個辦法。另外,我這里有個辦法,用棗末糊代替飴糖,效果也不錯。用大紅棗,甜甜的,黏黏的,肉比較多的,你把這個棗煮熟了,把棗核和棗皮都去掉,就用棗肉。其實這時候棗肉已經熬成稀糊糊了,加點面粉,再把它熬開,這時候它就成了一鍋糊糊了,甜甜的,小孩很喜歡喝,養胃的效果非常好。很多小孩感冒或者食積,病愈之后,就可以用這個調理,效果還是很好的。有時候感覺比飴糖還好些,飴糖不就是麥芽糖嘛,就是麥芽做的那個最原始的糖。道理都是相似的,并且這個東西在哪里做起來都很方便,無非是買點大棗、買點面粉而已。這就把小孩的調理說了一下。

另一個就是我們臨床中經常遇到的小孩用抗生素問題。這也是個老問題了。我就說個病例,來說一下抗生素對孩子的不良影響有多么的嚴重。

這個孩子上初中,是個女孩,家庭條件也非常好,從小一直接受非常先進的西醫的治療,不管是頭痛感冒發燒,一有點病,她媽媽立即帶著她去輸液去了,找最好的西醫,用最好的藥。所以這個孩子體質一直不太好,每年都感冒好多次,輸液好多次,住院好多次。她媽媽也很煩惱。有一天,這個孩子又感冒發燒了,輸了三天的液,還不退燒。她家的一個親戚認識我,說醫院的院長去看過了,說把最好的抗生素都用上了,還不退燒,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她家里人都著急了,甚至想轉到省城大的醫院去,就讓我去看看。我去一看,孩子躺在床上,她媽媽用一個冰袋給她降溫。一摸她的脈呢,脈是虛浮無力。脈是浮在上面,一摁就沒有了,沒有什么力量。脈又跳得比較快。臉上是比較艷的鮮紅色,不是滿臉一股火氣,很艷的鮮紅色。這是非常典型的虛陽將要外脫的表現。但是這個媽媽不懂,她用冰袋給小孩降溫呢。我去了趕緊讓她把冰袋拿開,然后立即開四逆湯,扶陽救逆,就是單純的四逆湯。馬上煎,馬上喝,我記得去的時候是七八點鐘,到晚上十點多鐘就退燒了,就喝了一付藥,第二天早晨就上學去了。

一般來說,小孩一身之氣比較圓融的,很少出現這種虛陽外越的這種情況。這個孩子這么小,也就剛剛十一二歲,就是因為治療的不合適,竟然出現這么嚴重的問題。這是非常危險的,如果繼續誤治下去,有可能出現更嚴重的疾病,比如說白血病。有可能會出現這方面的風險。
咱們聽課的各位朋友,有的是做大夫的,有的是中醫愛好者,我們一定要對自己的孩子,對自己朋友的孩子,把這個道理講清楚。愛護孩子,不是天天給孩子輸抗生素。當然,現在比較好的中醫比較少,好多患者找個中醫大夫也不能把燒退下來,還不如用點抗生素把燒馬上退下來,中醫有時也是比較為難。所以,我們這些喜歡中醫,做中醫這一行的,有義務把中醫學好,讓大家都感覺到中醫還不錯,能解決問題,這樣至少不愧對自己中醫大夫這個名稱吧。

有人問,能講講虛陽外越的癥狀嗎?還有人問用的什么方子。說實話,當時的癥狀我都沒太在意,我主要憑脈象進行治療。你去感覺那種象,她的脈摸著,沒有一點力氣,漂在上面的感覺,稍微一用力就沒有了,又很快。就好像一個人沒有力氣,還讓她不停地跑步一樣,她就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這就是虛陽外越。大家一定不要說,按照教材上講的去對,什么叫虛陽外越,我感覺那是按圖索驥,就有失中醫靈活的本性。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完整的病人,面對的是完整的一氣周流。對病人的脈我們要去細心體會。虛陽外越的脈也不會很細,很細的脈一般也不會浮,一般都沉。虛陽外越的脈都散開了,所以摸著比較大,這就是脈大為虛的道理。四逆湯的原方《傷寒論》上面都有,你可以去查一下。

不管碰見什么樣的病人,都要從望聞問切四診,去體會病人一氣周流的象,它的變化。哪個地方不一樣,問題出在哪里,木火上升,金水下降,土氣斡旋中州,你要去體會。脈是個完整的氣,不是分為幾塊,不要把它割裂開來。我上次講課和大家講過,脈診是比較可靠的,只要你摸好了。當然你要把脈摸好,首先自己的心要靜下來,心要靜下來就不要有那么多的欲望。把自己變成得單純一些,變成一個比較單純的人,你的思想境界就比較純凈一些,體會就會比較敏銳,就會感受到那么多病人病象的變化信息。

如果有的小孩不配合摸脈,你就望診就得了。關于望診的書也很多,大家可以看看,在此我就不多說,因為我自己做得也不算好。在此,我就給大家講個比較少見的病例,講一下望診。

一個四歲多的小女孩,西醫診斷是小兒多動綜合癥。這個孩子到四歲多了,還一直不會說話,但這個孩子是一刻也不閑著,到我的診室后,就滿屋子轉圈,跑來跑去,見什么要什么,你把東西給她,她馬上就撕了,手也不停,咿咿呀呀喊個不停,不會說話。就這么個孩子。我就讓她爸媽把她抱住,先試了一下脈。結果在她腕部摸了一圈,摸不到脈。我也不知道原因,也不是反關脈。這時候你說咱們怎么辦?我摸了一下腳上的脈,也就是趺陽脈,有點滑數,也沒有太不一樣的,沒有太多足夠我們醫治辨證的東西。舌苔有些厚膩,也不是太厲害。這時候望診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了。你看這個小孩,發育稍微有點差,稍微矮一點,比其他的孩子比稍微瘦一點,先天稟賦不足。一進來就不停跑,不停叫,脾氣很怪,很急,這就是木氣郁滯于中,木氣郁滯在里面出不來。這種象和大自然里面狂風亂作是類似的。那么我是急則治標,先給你平肝風,息木,給這個孩子用的第一個方子,傷寒論里的四逆散,柴胡、白芍、枳殼、甘草,稍微加了一點運中焦的藥,以四逆散為主。在我這里治療了一個月左右,最近沒來,主方一直沒有變,一直以四逆散為主方,適當的加一點中焦的,加一點榮養肝木的,象當歸一類的。這個孩子大概治療到半個月的時候,過來的時候就完全不一樣了,來了以后能夠乖乖的坐到凳子上,伸出手來讓你摸脈了,但還是摸不到她脈,而且會叫叔叔了,會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家里人非常高興。她治療了幾年沒有任何的效果,我們半個月時間就能達到比較滿意的效果,實際上還沒完全好,下一步的治療應該是培補她先天稟賦的不足。

給大家講這個例子,就是不能脈診的,也要通過望診等方式,把握一種象,你始終要把握病人的一氣周流問題到底出現在哪個地方。正常的一氣周流是一股非常柔和的氣,就是一股土氣,金氣、木氣、水氣、火氣都在土氣之內。如果它不在土氣范圍之內,它就不是人體的正常之氣了,成了邪氣了。我們就要把握住這一點,病人是在升的方面出現了問題,還是降的方面出現了問題,還是在中焦斡旋的方面出現了問題。其實他們都是密切相關的,木氣不升的同時,金氣必然是下降不利。升降是同時進行的,升就是降,降就是升,大家不要把這些完全割裂開。

今天來得比較晚,時間也到一定時間了,今天主要給大家講了小孩的用藥原則,給大家講了小孩感冒發燒、食積這兩個比較常見的病,講了在這些病上如何根據對病人象的把握來靈活應用藥的問題。當然,臨床的應用還牽扯到對藥的比較深刻的體會,以后的交流中我會把我對一些中藥的體會慢慢的與大家交流一下。藥也是一種象,對它的這種象把握的比較細致,我們用起來才會得心應手。

今天先講到這里。下次我們再把小孩的其他問題,如小孩出濕疹、蕁麻疹,有的小孩尿床,還有的小孩晚上出汗,還有打疫苗呀,有些細細碎碎的問題,我們留到下一次再來聊。我也不是專門做兒科的,我想用兩次時間,把我的一些體會跟大家交流匯報一下,以后呢,主要是以大人的病為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破解中醫治病秘碼:臨證辨象1.》
根塵不偶老師講臨證辯象08:高血壓和中風
無中生有老師臨證辯象系列講座4
不要離開“具體的人”去討論哪個方子更好 - 如何學習傳統中醫 連載04
根塵老師講《四圣心源》(二十一)
雜談高血壓 作者:醫者佛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们市| 洮南市| 花莲县| 余干县| 陇川县| 深圳市| 东海县| 原平市| 闸北区| 黎川县| 贵港市| 泸州市| 泽普县| 寿阳县| 屯留县| 徐水县| 多伦县| 巨鹿县| 库伦旗| 定兴县| 周至县| 稻城县| 罗江县| 定南县| 定远县| 武强县| 甘孜| 安多县| 石渠县| 龙海市| 克东县| 时尚| 银川市| 北流市| 乌兰浩特市| 灵川县| 会昌县| 宜君县| 阜阳市| 绥江县| 龙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