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被一貶再貶的劉夢得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
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
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
暫憑杯酒長精神。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劉禹錫與白居易并稱“劉白”。曾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與柳宗元并稱“劉柳”。晚年住在洛陽,與白居易唱和較多,時稱“劉白”。貞元九年,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詞科,從事淮南幕府,入為監察御史。王叔文敗,被貶朗州刺史。貶官期間,在揚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劉禹錫作《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答謝白居易,后又遭貶為朗州司馬。居十年,被召還。將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觀看花詩涉譏忿,執政不悅,復出刺播州。劉禹錫與白居易酬復頗多,白居易稱之為“詩豪”。卒年七十二,贈戶部尚書。詩集十八卷,今編為十二卷。
劉禹錫一生仕途坎坷,婚后九年后便喪妻,對他感情上的打擊很大。因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于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從監查御史被貶為朗州司馬;十年后返京,再出為連州刺史;六年后轉夔州刺史;三年后轉和州刺史;兩年后罷官還京,太和五年(公元831年)出蘇州刺史;太和九年(公元835年)轉同州刺史;一年后升為太子賓客,六年后去世。
永貞元年(公元805年)九月,劉禹錫初被貶連州刺史,可禍不單行,沒過多久不但被貶為朗州司馬,第二年又被加罰“縱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連得到寬宥的機會都沒有了。于是,詩人“九年居蠻貊之地”,在朗州度過了人生最寶貴的青春年華。世事難料,愁腸百轉,詩人感嘆萬分:“莫高者天,莫浚者泉。推以極數,無逾九焉。伊我之謫,至于極數。”
劉禹錫謫居朗州長達九年,不過漫長的時間并沒有完全磨平詩人胸中的激蕩之氣,他仍然等著峰回路轉的那一刻。元和九年(公元814年)臘月,劉禹錫“屢易星霜,頻經恩赦”,被援例回朝,第二年初,回到長安。
在唐代,五品以上的高級官員任命,要由皇帝和宰相共同討論決定,而劉禹錫原任的朗州(中下州)司馬的官品為從五品下,相當于五品副職。所以,他的新授職務要由皇帝和宰相定奪。當時位居相位的武元衡、韋貫之、裴度等人,大多都與劉禹錫有比較好的關系。料想自己重新入朝應該問題不大。當時為三月,桃花盛開,似乎一切都與春景一樣充滿生機和美麗,劉禹錫心中十分暢快。在偕友郊游時,寫下了這首著名的《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
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
盡是劉郎去后栽。
這一年劉禹錫43歲,“蠻貊之地”蟄居九年的憤懣噴薄而出。這首實為賞春寫實之作,詩題言“戲”,也包含一點點開玩笑或嘲弄他人的意思。因唐時重牡丹而輕桃花,因此在他的政敵看來,詩中透射出來的對自元和初劉禹錫等人被貶以來,朝廷人事更替的譏諷之意,毫無遮掩。劉禹錫桃花抒懷,卻未料花明柳暗。詩人忽略了憲宗皇帝對“永貞革新”后發生的一些事是忌諱莫深的,一直以來對順宗時追隨王叔文“永貞革新”的黨人時刻保持著戒心。這一次,雖然“八司馬”中久撂江湖的劉禹錫、柳宗元、韓泰、韓曄、陳諫等五人,“凡十年不量移,執政有憐其才欲漸進之者,悉召至京師”,但并不想讓他們長期呆在長安,所以旋即加官,任命他們為遠州刺史,放逐這些憂國憂民的賢能之士,避免因他們勾出順宗故事。
司馬光說:“當時叔文之黨,一切除遠州刺史,不止禹錫一人,豈緣此詩,蓋以此詩得播州惡處耳。”劉禹錫與柳宗元后來各自在刺史任上呈《表》憲宗,都不約而同地提到“頻經恩赦,累更大赦”。事實上,詩人被貶朗州這九年來,憲宗基本上是循著“永貞革新”的“削藩”策略而行,對這些飽學之士,可能也曾不只一次表示過同情,試圖予以任用。但憲宗皇帝內心又十分矛盾,不僅心存芥蒂,同時當時有些權臣也并不樂意。例如《舊唐書·劉禹錫傳》載:“有詔以韓皋及禹錫等為遠郡刺史,屬武元衡在中書,諫官十余人論列,言不可復用而止。”朝中反對起用他們的勢力還是很強大的。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先后被貶的名人中,還有李絳、元稹、白居易等,均比劉禹錫、柳宗元他們有過之而無不及,司馬光的判斷是很有道理的。
這一次,劉禹錫領播州(今貴州遵義),離古夜郎國不遠。李白就曾被長流夜郎,致使錚錚傲骨,一腔豪氣頓時化為“愿結九江流,添成萬行淚”。這時,柳宗元以劉禹錫母親年邁不能遠行、需要照顧為由,向當政者提出愿以自己的任所柳州與劉禹錫交換,此舉經御史中丞裴度向憲宗面奏,翌日,劉禹錫得以改授連州刺史。
在貶官期間,敬宗寶歷二年(公元826年)冬,劉禹錫罷和州刺史,回歸洛陽,在揚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劉禹錫作《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答謝白居易。“沉舟”這一聯詩突然振起,一變前面傷感低沉的情調,尾聯便順勢而下,寫道:“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點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題意。意思是說,今天聽了你的詩歌不勝感慨,暫且借酒來振奮精神吧!在朋友的熱情關懷下,劉禹錫表示要振作起來,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現出堅忍不拔的意志,詩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見豪放,是酬贈詩中優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