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希臘-土耳其海疆劃界之“十一段線”

引子

關于南海海疆邊界,一般都知道U型的“九段線”,這個“南海斷續線”(又稱“傳統疆界線”)源于1947年4月14日當時的民國政府內政部召開的專門會議,會后出版了《南海諸島位置圖》,把南海國界線最南端標在北緯4°左右,標明了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位置和島嶼名稱,使用十一段國界線,圈成南海的海域范圍。

1953年,中國政府移除了“十一段線”中北部灣的兩段,形成了目前的“九段線”。

殊不知,在世界歷史上也有同樣的一個“十一段線”,即希臘與土耳其的“十一段線”??梢?,這種劃界并非中國所獨有,而且希土“十一段線”還是1919年巴黎和會的產物。

“西亞病夫”奧斯曼帝國

話得從蒙古人攻略歐亞大陸講起,1221年,蒙古帝國成吉思汗摧毀了花剌子模,烏古斯人卡耶部落由中亞內陸草原上逃難到小亞細亞,小亞細亞塞爾柱帝國(羅姆蘇丹國)收容他們。1243年,蒙古人打敗小亞細亞塞爾柱帝國,收為藩屬。1308年,塞爾柱帝國被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大汗所建立的伊兒汗國所滅,被設為羅馬省。 

當塞爾柱帝國滅亡后,這個王國分裂成了36個小侯國,其中就有一個比較大的侯國叫奧斯曼,奧斯曼侯國逐漸吞并了其他的侯國,并成功擊退了外族入侵,建立了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的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奧斯曼帝國極盛時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干半島、中東及北非之大部分領土和屬地,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里海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北蘇丹與也門。1453年,著名的君士坦丁堡一役,奧斯曼帝國消滅東羅馬帝國,攻占首都君士坦丁堡并定都于此,改名伊斯坦布爾,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

奧斯曼帝國的君主蘇丹自視為天下之主,它將游牧部落的傳統、波斯的藝術修養、拜占庭的政治文明和阿拉伯的科學文化融于一身,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并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線達六個世紀之久,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基于此及絲綢之路被全程收過路費,歐洲人被迫將目光投向波濤詭譎的大西洋,開啟了大航海時代)。

進入近代以來,奧斯曼帝國逐漸步入衰退期,19世紀初趨于沒落,被稱為“西亞病夫”,與大清齊名,龐大的疆域難以維持。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斯曼帝國加入德奧的同盟國陣營,站錯了隊,而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是英法美的協約國陣營勝利,在戰后的清算中,奧斯曼帝國遭到協約國陣營的報復,奧斯曼帝國解體。之后,凱末爾領導起義,建立土耳其共和國,奧斯曼帝國至此滅亡。

希臘獨立戰爭

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擁有悠久的歷史,創造過燦爛的古代文化,并對歐、亞、非三大洲的歷史發展有過重大影響。公元前4世紀希臘半島被馬其頓王國征服,公元前146年并入羅馬帝國,15世紀中期被奧斯曼帝國統治。1821年3月25日,希臘爆發獨立戰爭(現代希臘國家將該日作為國慶日),1832年,建立希臘王國,1974年,改為共和制國家。 

奧斯曼帝國統治之下,希臘人組織過多次起義。1821年,伯羅奔尼撒人開始公開反抗奧斯曼帝國,三大列強英國、法國、俄國各派一支海軍艦隊馳援希臘,奧斯曼帝國向到他們的附庸——埃及省阿爾及利亞省的黎波里塔尼亞省突尼斯貝伊國求援。

1827年,英國、法國及俄國簽訂《倫敦條約》,呼吁奧斯曼帝國在保留宗主權下容許希臘人自治。1827年10月,三國聯合艦隊在納瓦里諾海戰中摧毀了奧斯曼帝國和埃及的聯合艦隊。1828年,俄羅斯與土耳其爆發第八次俄土戰爭,同年,法國出兵伯羅奔尼撒,埃及軍隊在法軍壓力下退出戰爭,伯羅奔尼撒的奧斯曼帝國駐軍也隨后投降,希臘人則趁機反攻,控制了奧斯曼帝國的希臘中部地區。1829年,俄土雙方簽訂《亞德里亞堡和約》。隨后,英、法、俄、希、奧斯曼五方在1830年簽署《倫敦議定書》,1832年,俄、奧斯曼兩國簽訂了《君士坦丁堡條約》,奧斯曼帝國承認希臘獨立。英法俄三大國遂推舉巴伐利亞王子奧托一世做希臘王國國王。

英國詩人拜倫同情和支持希臘獨立運動,1823年他號召一支義勇軍,前往希臘支援作戰,不幸于1824年因瘧疾死于希臘。

希臘取得獨立后,基于歷史恩怨,一直對奧斯曼帝國(土耳其采取敵對政策。二十世紀初,希臘人與巴爾干半島上的歐洲國家組成聯盟,共同向土耳其發難,很快奪得克里特島、馬其頓和愛琴海東部的大部分島嶼。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于奧斯曼帝國錯誤站隊,1914年11月,土耳其加入同盟國,于1918年戰敗,并與協約國簽訂《穆茲羅斯停戰協定》,之后被協約國在巴聚和會上遭到清算,期間,希臘更是直接派出軍隊進攻土耳其的核心區安納托利亞高原,控制黑海海峽,但在凱末爾率眾抵抗下,希臘回到談判桌上之后,雙方簽訂《洛桑條約》,土耳其保住了陸上領土,但是永久地失去了愛琴海海上控制權。

巴聚和會與《色佛爾條約》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會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世界史上的巴黎和會有四次,即克里米亞戰爭后1856年巴黎和會美西戰爭后的1898年巴黎和會、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1919年巴黎和會、第二次世界大戰后1946年的巴黎和會。本文所指的是第三次巴黎和會,這一次巴黎和會最著名、影響最大。

1919年巴黎和會,由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大衛·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里孟梭主導。在和會上,簽訂了處置戰敗國德國的和約,同時還分別同德國的盟國奧地利、匈牙利、土耳其等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主要和約如下:一、對德國簽訂《凡爾賽條約》(1919年6月28日)。二、對奧地利簽訂《圣日耳曼條約》(1919年9月10日)。三、對保加利亞簽訂《納伊條約》(1919年11月27日)。四、對匈牙利簽訂《特里亞農條約》(1920年6月4日)。五、對土耳其簽訂《色佛爾條約》(1920年8月10日)(又譯:)。上述條約總稱巴黎和約。

色佛爾條約(法語:Traité de Sèvres),又譯塞夫爾條約、塞夫勒條約,是協約國奧斯曼帝國在1920年8月10日于法國塞夫爾簽訂的一項條約,屬于1919年巴黎和會系列條約的一部分。內容主要為削弱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及國力,防止它再發動對外擴張的戰爭。

1920年4月22日,協約國邀請奧斯曼帝國政府派出代表參加巴黎和會。奧斯曼帝國政府派出前首相陶菲克參加。當陶菲克于1920年5月20日得悉協約國的要求后,認為有關條款過于苛刻,拒絕繼續討論。奧斯曼帝國政府得悉此事后,撤換了陶菲克,改派當時的首相費里德率團赴巴黎繼續和談。至同年7月22日,費里德把與協約國達成的協議帶回伊斯坦布爾,奧斯曼帝國末代蘇丹穆罕默德六世隨即召開內閣會議,有關協定獲與會者一致通過。1920年8月10日,費里德與另外三名代表于法國的色佛爾與協約國簽訂了《色佛爾條約》。

色佛爾條約》內容如下:(1)恰塔爾賈線以西割予希臘,另外瑟凱布爾漢尼耶以西主權暫歸土耳其,五年后 (1925年) 以公投決定是否并入希臘。(2)希臘獲得安納托利亞西部、東色雷斯(包括安德里諾普利和加利波利)以及因布羅斯和特內多斯群島獲得斯米爾納及其地區。(3)黑海海岸吉雷松之東、埃爾津詹穆什以西、比特利斯凡湖以南歸亞美尼亞。(4)包括達達尼爾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兩旁的“海峽地區”成為非軍事區,但協約國擁有對該地區的軍事行動權。、英、法、意、、六國組成“海峽管理委員會”,負責區內航運、燈塔管理及領航等事宜。(5)原屬奧斯曼之阿拉伯伊拉克地區領土割予英、法兩國,成立新的保護地。(6)卡拉塔什馬爾丁以南之地歸敘利亞。(7)摩蘇爾以南地歸伊拉克。(8)奧斯曼必須廢除征兵制,全國兵力不得逾45,000人,且不得有重型武器及空軍、海軍,亦不可有大型商船。(9)奧斯曼帝國所得的稅收優先支付戰爭賠償及協約國占領軍隊費用。(10)恢復治外法權。即使將來有任何政權繼承奧斯曼帝國,治外法權仍然適用。土耳其人民入籍于任何一個協約國后,即受治外法權保障,毋需再向奧斯曼政府繳稅。(11)如條款的執行情況不合協約國之意,伊斯坦布爾將被占領。

根據《色佛爾條約》,戰敗國土耳其原有領土縮小了3/4,本土也被瓜分,黑海海峽由國際委員會管理,西部海疆幾乎全部被劃走。現時,在奧斯曼帝國土地上建立起來的新國家達40個(包括只有土耳其一國承認的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

愛琴海上的“十一段線

根據《色佛爾條約》及參看現代希臘與土耳其地圖可見,在愛琴海上,該海域的絕大部分島嶼為希臘擁有,即2500多座島嶼中的2400多座,而土耳其只有緊貼小亞細亞海岸的狹窄區域,只擁有80余座島嶼,而這種“貼邊劃界”區分希臘與土耳其海域范圍并將土耳其堵在陸地上的,正是大名鼎鼎的巴黎和會之色佛爾條約》的“十一段線”。在愛琴海上,留給土耳其的專屬經濟區都不規整,土耳其船只一不小心就進了希臘領海。

依2018年數據,土耳其的國土面積約78萬平方公里,人口大約是8200萬,而希臘的國土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人口大約有1072萬,所以,無論是國土面積還是人口總數,土耳其都是占據上風,而且土耳其還控制著一條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即連接黑海和愛琴海的土耳其海峽,但土耳其卻很憋屈,它的西部海岸線雖然非常長,但是它的領海面積卻非常小。

希臘獨立后,在克里米亞戰爭、俄土戰爭、歷次巴爾干戰爭、二次希土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等歷次戰爭中,希臘都選擇站在奧斯曼帝國(土耳其)的對立面并兵戎相見。到了今天,希臘還是站在歐洲國家一邊,制衡土耳其,比如,一票否決土耳其加入歐盟,在塞浦路斯形成希族土族南北分治,這其實是歐洲國家所樂見。

當然,充當馬前卒是有回報的,這個回報就是“十一段線”?!笆欢尉€”幾乎把愛琴海劃成希臘的內海,這中間也有歐洲國家讓希臘看住土耳其、俄羅斯進入地中海的門戶的味道。

“十一段線”讓希臘成為世界航運大國,希臘出船王,海運業是希臘的重要支柱產業,海運業帶動了金融、保險、咨詢服務業、船用設備、維修等相關產業。希臘擁有各類港口150個,2018年,希臘港口總吞吐量約為1.48億噸,希臘船東共擁有4746艘超過1000總噸的船舶,總運力約為3.65億載重噸,總注冊噸位4255.3萬噸,居世界第一。

一個航運大國離不開遼闊無垠的、可作內海的海疆,在希臘,就是愛琴海。

   土耳其獨立戰爭《洛桑條約》

   奧斯曼帝國戰敗后,英、法、意、希軍隊進入奧斯曼帝國控制地區,奧斯曼帝國與協約國簽訂了色佛爾條約》,引起凱末爾為首的土耳其民族主義者巨大不滿,并于安卡拉成立土耳其大國民議會,對色佛爾條約不予承認。1921年2-3月,協約國在倫敦召開和會,邀請了奧斯曼帝國及土耳其大國民議會參加,大國民議會于會上要求廢除《色佛爾條約》,未獲接受。

1922年,在土亞戰爭、法土戰爭中取勝,并主要在第二次土希戰爭中,土軍對希軍取得決定性勝利后,協約國同意廢除《色佛爾條約》,并于瑞士洛桑重新展開和談。談判中,凱未爾放棄舊帝國的阿拉伯諸省,卻堅決拒絕割讓東色雷斯,拒絕接受有關君士坦丁堡和土耳其海峽的條款。

土耳其獨立戰爭后,1922年11月1日,君主制的蘇丹制被廢除,世俗化的共和制政權建立,并遷都安卡拉。未代蘇丹穆罕默德六世于1922年11月17日乘坐英國軍艦離開土耳其,宣告奧斯曼帝國滅亡。1923年10月29日,大國民議會宣布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凱末爾被稱為“土耳其之父”。

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后,把《色佛爾條約》簽訂日(8月10日)定為國恥日,而簽訂《色佛爾條約》的蘇丹穆罕默德六世、首相費里德與一同簽訂條約的陶菲克等人都被列為不受歡迎人士,他們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在海外流亡,只有陶菲克在1943年獲特赦返回土耳其。

1923年7月24日,土耳其與協約國簽訂了《洛桑條約》。

《洛桑條約》(Treaty of Lausanne),全稱《協約和參戰各國對土耳其和約》。1923年7月24日在瑞士洛桑締約,次年8月6日生效?!堵迳l約》確立了現代土耳其的疆域,它實際上是《色佛爾條約》的修訂版。土耳其雖然放棄了其在阿拉伯地區和塞浦路斯的領土要求,但保留了東色雷斯,同時取消了亞美尼亞的獨立和庫爾德的自治。

《洛桑條約》共143條,主要內容有:①宣布協約國與土耳其之間自條約生效之日起正式恢復和平。②協約國承認土耳其在小亞細亞本土范圍內的獨立和領土完整,確認土耳其從黑海愛琴海、地中海至波斯(今伊朗)之間的邊界;東色雷斯伊茲密爾地區歸還土耳其,亞美尼亞庫爾德斯坦等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仍歸土耳其所有;石油產地摩蘇爾的歸屬問題留待以后解決(1926年《英土協定》將摩蘇爾地區劃給英國代管的伊拉克)。③土耳其放棄前屬奧斯曼帝國的埃及、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亞等地的領土要求。④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協約國武裝干涉土耳其所造成的損失,雙方相互放棄賠償要求;土耳其償還前奧斯曼帝國的部分外債;締約各方宣布取消在土的一切治外法權和財政、關稅監督權,土耳其實行海關自主。⑤海峽地區實行非軍事化,締約各國聲明同意在海峽地區海上和空中通過及航行自由的原則;海峽地帶不得設防和派駐武裝力量,由國際委員會(又稱海峽委員會)實行監督。

《洛桑條約》并沒有重劃海琴海上的“十一段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戰敗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幾乎亡國
庫爾德人為什么分布在多個國家卻沒有自己的領土?
作為中東第四大民族,為什么庫爾德人建國之路如此艱辛?
戰爭史上,有沒有可以稱得上逆天的軍事行為的戰役?
三個國家的誕生(上)-唐駁虎
希臘、土耳其島嶼爭端,豈止是伊米亞【2018-01-09】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河县| 定远县| 苗栗市| 沙田区| 都江堰市| 红桥区| 河南省| 木里| 湖口县| 永嘉县| 沙雅县| 温州市| 花莲县| 安宁市| 乡宁县| 靖安县| 类乌齐县| 大姚县| 上蔡县| 泾源县| 镶黄旗| 九江市| 拉孜县| 静海县| 正镶白旗| 琼结县| 灵武市| 扶绥县| 桐乡市| 方正县| 勃利县| 南昌县| 龙南县| 泉州市| 山东省| 沂源县| 西乌珠穆沁旗| 犍为县| 雅江县| 阳西县| 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