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禮仁法官:《婚姻法》司法解釋(四)建議稿 (下)
出處:北大法律信息網 作者:王禮仁 2012/3/27
【作者簡介】王禮仁,男,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三級高級法官,三峽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從事家事審判時間較長,擔任婚姻家庭合議庭審判長達10年余。
原始鏈接: 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Space/SpaceArticleDetail.aspx?AuthorId=105878&&AID=68851&&Type=1
第二十九條【追索受騙撫養非親生子女撫育費】
第三十條【夫妻忠貞協議的效力】
第三十一條【產權登記在第三人名下的權屬認定】
第三十二條【產權登記在子女名下是否屬于贈與】
第三十三條【婚后一方以個人財產購買房屋產權的認定】
第三十四條【戀愛或非婚同居期間以一方名義買房的認定】
第三十五條【離婚時單方主張房屋竟價的處理】
第三十六條【離婚時尚未取得產權房屋的處理】
第三十七條【夫妻一方放棄繼承的效力】
第三十八條【“家事工傷”補償的適用】
第二十九條【追索受騙撫養非親生子女撫育費】
男方因受欺騙撫養非親生子女,且不愿意保持擬制血親關系的,可以向女方追索撫育費。法院應當根據女方的實際經濟能力,酌情決定追索數額。
男方因受騙撫養非親生子女時間較長,女方又無力支付撫養費的,可以參照收養關系的規定,在男方喪失勞動能力或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贍養時,請求非親生子女承擔相應贍養義務。
男方因受騙撫養非親生子女已經成年的,可以按照收養關系處理,非經男方同意,不得解除雙方擬制血親關系。
【解釋說明】關于受騙撫養非親生子女撫育費能否追索,如何追索?最高人民法院對對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男方受欺騙撫養非親生子女離婚后可否向女方追索撫育費的請示”,作過一個答復,即《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男方受欺騙撫養非親生子女離婚后可否向女方追索撫育費的復函》(1991)民他字第63號),但該答復主要是針對個案,并沒有對該問題提出一個統一的解決方案或標準。因而,有必要進一步明確。
由于此類情況很復雜,在考慮根據女方實際經濟能力返還撫養費的同時,兼用一些其他替代性手段,以最大限度地使此類案件的處理符合實際情況,又能滿足各方的利益需求,以達到合情、合理、合法。
第三十條【夫妻忠貞協議的效力】
對于夫妻之間簽訂的旨在維護婚姻關系和婚姻道德的協議,只要系雙方自愿,不違反法律和公序良俗,法律可以調整,并具有執行可能的,應當承認其具有法律效力。
【解釋說明】夫妻忠貞協議效力,既不能一概否認,也不能一概承認,應當有條件地承認。健康、合法的夫妻忠貞協議,有利于維護婚姻關系和家庭道德,有利于保護婦女合法權利,有利于婚姻自治,符合時代發展潮流。在美國等西方國家也倡導夫妻婚姻契約。
所謂“法律可以調整者”,是指法律具有介入可能。這主要從協議內容或當事人訴請的內容上考察。
所謂“承認其具有法律效力”,包括全部承認或部分承認其法律效力。
所謂“具有執行可能”,是指具有執行條件和能力,執行協議不影響另一方基本生活等。比如有些“掃地出門”、“凈身出戶”協議,如果執行該協議可能造成另一方走投無路或生活無著,則屬于沒有執行可能和條件的協議。
對于受脅迫、欺詐,或者違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協議,應當否認其效力。對于不屬于法律調整范圍的協議,應當駁回其訴訟請求。
第三十一條【房產登記在第三人名下的權屬認定】
夫妻房屋登記在第三人名下,但有證據證明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應當按夫妻共同財產處理。
【解釋說明】在一般情況下,法院應當把不動產登記簿作為認定產權的憑證,但當夫妻房屋登記在第三人名下,一方有異議并提出反證,而且其反證足以證明登記簿上的記載確有錯誤或不真實,登記簿上的記載即可被推翻,法院可以根據反證認定爭議財產的歸屬。
第三十二條【登記在子女名下的房屋是否屬于贈與】
夫妻房屋登記在子女名下,是否屬于贈與給子女,不能簡單地直接根據登記推定,應當根據贈與的全部要件和有關客觀情況判斷。只有符合贈與全部要件的,贈與才能成立有效。
【解釋說明】贈與是指贈與人把自己的財產無償地送給受贈人,受贈人同意接受的行為。因而,贈與房屋,首先要有贈與人無償贈與房屋的意思表示,受贈人有同意接受房屋的意思表示(對于無意思表達能力未成年人,必須有夫妻雙方共同贈與的意思表示)。其次才是變更房屋登記問題。夫妻登記在子女名下的房屋是否屬于贈與,應當把有無贈與意思表示與登記結合起來考察。只有既有贈與意思表示,又將房屋登記在子女名下的,才屬于贈與。詳見王春暉、王禮仁《離婚案件房屋糾紛適用物權法若干問題研》(載最高法院民一庭《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總第43集 2010年第3集)。
第三十三條【婚后一方以個人財產購買房屋產權的認定】
婚后一方以個人婚前財產購買房屋,房產證也以自己名義辦理的,應當認定為個人財產。但購房者是否用個人婚前財產購買房屋,由主張個人購房者舉證。購房者不能證明以個人婚前財產買房的,則推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解釋說明】個人有權在婚姻期間使用和處分屬于個人所有的財產,包括使用自己的資金購買房屋。否認,就會限制婚姻當事人在婚姻期間進行個人投資。但個人要承擔相應舉證責任。
第三十四條【戀愛或非婚同居期間以一方名義買房的認定】
對于戀愛或非婚同居期間以一方名義購買的房屋,除一方能夠證明屬于個人財產外,一般應當認定為共同財產。
【解釋說明】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在戀愛期間已經開始同居,或者經濟開始混同,他們為了結婚,而共同出資購買房屋,但其產權因故則登記在一方名下。還有一些非婚同居者(實際上是不被法律承認的事實婚姻),在共同生活期間,共同出資購買房屋,也因故登記將其產權在一方名下。對于這種情況,雖然不能適用夫妻財產制的有關規定直接推定為共同財產,但也不能完全根據產權登記認定為一方個人財產。考慮到這種情形具有準用夫妻關系的特征,可以準用夫妻共同財產的有關原理處理,即以共有為原則,以個人為例外。也就是說,在戀愛或非婚同居期間取得的財產,除一方能證明為個人財產者,原則上應當推定為共同財產。
第三十五條【離婚時單方主張房屋竟價的處理】
離婚時雙方均主張房屋所有權,一方主張在高于市場價基礎上競價,一方不主張競價的,在不影響弱勢一方居住權的前提下,可以按一方競價處理。
【解釋說明】《<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條規定:“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中的房屋價值及歸屬無法達成協議時,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一)雙方均主張房屋所有權并且同意競價取得的,應當準許;(二)一方主張房屋所有權的,由評估機構按市場價格對房屋作出評估,取得房屋所有權的一方應當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補償;(三)雙方均不主張房屋所有權的,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拍賣房屋,就所得價款進行分割”。
上述解釋要求競爭必須雙方同意,主要在于保護弱勢一方的居住權,防止弱勢一方無競爭能力而喪失房屋,具有其合理性。但在司法實踐中,這一規定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如雙方都有競爭能力,一方要求競爭,一方不要求競爭,對此應當如何處理?特別是有些房屋按市場價評估后,雙方都認為房價較低,都希望取得房屋,而條件好的一方企圖利用不準單方競爭而以低價取得房屋,既堅持要房子,又不愿意出高價競爭。而條件差的一方則愿意出高價(即高于評估價)獲得房屋。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屬于單方競爭。如果引入單方競爭機制,更有利于處理這類案件。因而,可以有條件地準許單方競爭。比如:1、弱勢一方主張高于評估價競價的,可以按單方競價處理;2、強勢一方主張競價,弱勢一方具有競價能力或另有房屋居住的,可以按單方競價處理。詳細理由和典型案例見王禮仁《離婚時單方主張房屋竟價應如何處理》(《最新民事法律文件解讀》2005年第7輯)。
第三十六條【離婚時尚未取得產權房屋的處理】
對于在離婚時尚未取得產權的房屋,可以根據房屋的具體性質和實際情況,結合當事人的請求,對房屋的實際投資或價值、房屋的歸屬和購房債務等,在離婚時一并處理。
【解釋說明】《<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一條規定:“離婚時雙方對尚未取得所有權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權的房屋有爭議且協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決房屋所有權的歸屬,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判決由當事人使用。當事人就前款規定的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權后,有爭議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這一規定弊端很多,既迭生訴訟,又不利于財產管理和利用,在司法實踐中執行效果不好,應當予以修改。對于雖然沒有辦理產權的房屋,但其權屬明確,在離婚時可以一并處理的,均應當一并處理。理由詳見王春暉、王禮仁《離婚案件房屋糾紛適用物權法若干問題研》(載最高法院民一庭《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總第43集 2010年第3集)。
第三十七條【夫妻一方放棄繼承的效力】
有繼承權的夫妻一方對于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或離婚訴訟期間發生的財產繼承,沒有正當理由放棄繼承的,對夫妻另一方不生法律效力。夫妻另一方認為侵害其權利的,可以作為權利人主張相應的財產份額。
【解釋說明】本條在于解決一方無正當理由惡意放棄或虛假放棄繼承應當如何處理。
第三十八條【“家事工傷”補償的適用】
一方因從事家庭勞動或經營等服務家庭共同生活的家事受傷致殘的,屬于“家事工傷”。離婚時,應當從家庭共同財產中獲得補償。
一方因保護配偶人身安全而致自身傷殘的,離婚時受益方應當承擔傷殘方離婚后的必要生活費用。
【解釋說明】一方因“家事工傷”或保護配偶人身安全而致傷殘的,離婚時從家庭財產中得到補償,或者由受益方承擔相應義務,既公平正義,又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安定。
【作者簡介】王禮仁,男,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三級高級法官,三峽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從事家事審判時間較長,擔任婚姻家庭合議庭審判長達10年余。
--------------分隔線------------------
微信公眾訂閱號:家事法苑;微信號:famlaw
專注于婚姻家事繼承訴訟實務研究,分享中國婚姻家庭法制建設及理論研究資訊動態,致力于推動家事訴訟程序立法及完善,共建特定專業領域內法律職業共同體業務研討、正當、正常交流的和諧平臺。
家事無小事,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和萬事興,共同關注,共同學習,共同努力!
本平臺分享信息均注明作者、出處及原始鏈接,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跳轉至源網頁!
《“家事法苑”婚姻家事法律資訊簡報》于2008年2月15日創辦,嘗試搭建與律師同行、學者、法官、媒體、政府相關部門及社會組織進行業務研討、正當交往、信息共享的橋梁與平臺,共同促進中國婚姻家庭法制建設。獲取方式:
1)最新簡報下載:“家事法苑”家事律師網(http://www.famlaw.cn)首頁,點擊“資料下載”;
2)歷史簡報資料:家事訴訟程序立法及完善相關資料、繼承法修改專家建議稿及爭鳴、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專題簡報,可回復告知電子郵箱,發送電子版。
“家事法苑”家事法主題QQ群(群號:153181612)---即時分享交流中國婚姻家庭法制信息動態,須以“城市+單位+姓名”實名申請、交流,只接納法律職業共同體專業人士。
“家事法苑”家事法主題微信群開通及暫行規則
1、建群宗旨:即時分享婚姻家事法律領域審判動態、典型案例,實務中相關問題探討與交流,各地法院家事審判改革動態,推進中國婚姻家事法制進程。
2、本群定位:法律職業共同體陽光交流的平臺,歡迎關心婚姻家事法律的學者、法官、公證員、律師、公益人士、媒體朋友加入本群。
尊重群友,不要未經允許、隨意添加其他群友為個人好友;
3、申請加入者必須承諾:以實名、真實身份交流!群昵稱署名方式:姓名+城市+單位簡稱。如群中有太多不熟悉的面孔:可在聊天信息界面打開“顯示群成員昵稱”;
4、本群是法官、學者、媒體、公證員、公益人士及律師的公共平臺,應緊密圍繞家事法主題交流、探討及分享信息,不閑聊,不談政治,發言要顧及他人感受,轉帖其他群庸俗帖子,嚴禁轉發廣告信息。
5、為保證群的質量,未經群主同意,請勿擅自拉人進群;本群一律由群主邀請入群,請先添加群管理員楊曉林律師(個人微信號:13366156089)個人好友,注明:申請加入“家事法苑”家事法主題微信群及城市、單位、姓名,由群主統一邀請;
6、如群消息過多,影響本人工作、學習及休息,可在聊天信息界面開啟“消息免打擾”,定期瀏覽即可;
7、說明一下,本群人數已300多人,騰訊公司目前對微信群80人以上的入群需要先”實名認證”開通自己微信支付功能,這是其通過此手段綁定用戶的功利做法,因微信本身是免費使用,不必跟它計較,關聯一個銀行賬號即可, 微信支付功能是大勢所驅,非常方便,也很安全,開通無妨,并不是加群收費,不輕易消費即可。
8、其他相關問題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