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馬圖》為北宋畫家李公麟創作的繪畫作品,《五馬圖》對后世影響甚大,成為后世畫鞍馬人物的最佳范本,后人推其為“宋畫第一”。
《五馬圖》分五段,前四段均有黃庭堅的題記,謂馬之年齡、進貢時間、馬名、收于何廄等,后紙有黃庭堅跋語。另有南宋初的曾紆跋,言及黃庭堅題于元祐五年(1090年)。
這幅畫在清宮珍藏200多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后,以賞賜溥杰的名義盜運出宮,曾為日本東京末次三次私人收藏,戰后不知所蹤,目前我國僅存珂羅版《五馬圖》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黃庭堅《李公麟'五馬圖'題記跋語》(珂羅版)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五馬圖》前四段均有黃庭堅的題記,謂馬之年齡、進貢時間、馬名、收于何廄等,后紙有黃庭堅跋語。
#1
第一匹:鳳頭驄
右一匹。元祐元年十二月十六日。左騏驥院收于闐國進到鳯頭驄。八嵗。五尺四寸。
(宋尺長31.2cm,五尺六寸就是1.75米。)
#2
第二匹:錦膊驄
右一匹。元祐元年四月初三日。左騏驥院收董氊進到錦膊驄。八嵗。四尺六寸。
#3
第三匹:好頭赤
右一匹。元祐二年十二月廿三日。於左天駟監揀中秦馬好頭赤。九嵗。四尺六寸。
#4
第四匹:照夜白
元祐三年閏月十九日。溫溪心進照夜白。
#5
第五匹:滿川花
右一匹。元祐三年正月上元。■■■進滿川花。
此題已失,據南宋周密《云煙過眼錄》載,當時已有缺(《云》書中順序又不同)。
卷后黃庭堅跋:
余嘗評伯時人物似南朝諸謝中有邊幅者。然朝中士大夫多嘆息伯時久當在臺閣。僅為喜畫所累。余告之曰。伯時丘壑中人。蹔熱之聲名。儻來之軒冕。此公殊不汲汲也。此馬駔駿。頗似吾友張文潛。筆力矍曇。所謂識鞭影者也。黃魯直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