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能夠及時發現孩子學習上的問題,很正確。但是,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學習,很多家長陷入了困惑,不知如何是好?
兒子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
家長提問一:
我兒子在班級上課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老是東張西望,隨便站起來講話(老師說的),在家寫作業也不專心,經常別的地方有半點響聲馬上過去看看,玩的時候那叫一個生龍活虎啊,我該怎么辦,求支個招。
孩子懶散,不愛學習,怎么辦?
家長提問二:
我家兒子九歲,上小學三年級,一年級時成績很好,二年級有點懶散,回家不看書,成績還好,三年級更懶散,整天丟三落四的,不愛看書寫作業,成績下降很多,老想玩游戲,可以寫得很好的字他三下五除二,潦草寫上就是,天天千叮萬囑,不管用,打罵也不行,整天嘻皮笑臉的。真無奈,不知怎么教他才好,頭疼。
孩子寫作業拖拉、馬虎,怎么辦?
家長提問三:
我小孩今年七周歲,平時寫作業很拖拉,字也寫得不整齊,今年我為了這個孩子沒去上班現在寫字有點進步了,可寫作業拖拉還是改變不了,學習成績也不是很好,太馬虎,不然學習成績應該還不錯的,脾氣還很倔強,我該怎么辦。
顏老師答疑: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以上三個問題是小學低年級孩子的父母普遍面臨的難題。為此,許多家長都絞盡腦汁卻黔驢技窮最后只好大打出手。表面上看,這三個問題不太一樣,第一個問題看上去像是注意力不集中。第二個問題像是懶惰潦草,沒有進取心。第三個問題像是拖拉磨蹭引起的學習習慣問題。
但實際上,這三個問題的根本原因都是孩子缺乏強烈的學習動機。沒有基本的學習興趣、學習目標和學習責任感,也沒有品嘗到學習的甜頭和好處。
所以,孩子就會用心不在焉、無精打采、磨蹭拖延來消極抵抗,但又不得不配合。他們去學習是因為爸爸媽媽要求必須學,寫作業是為了不挨老師和家長的訓斥,而不是為了學知識本身,也不是為了一份家庭的責任,這種狀況下的學習,可以用苦不堪言來形容。這才是家長必須關注的核心問題。
關于如何調動低年級孩子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責任心,顏老師有以下幾個辦法,您可以試一試。
第一、調查訪問法,用事實來說話
利用幾個周末的時候,帶著孩子走親訪友,走街串巷,去尋訪身邊各種職業和年齡的人,尤其是孩子熟悉并且崇拜的人,還有從事孩子夢想的職業的人。
問問他們:人為什么要學習?你覺得小孩有必要上學嗎?怎么上學才能學好?
請大家在孩子精心準備的日記本給孩子寫下祝福、贊美和期待的留言,晚上回來后和孩子一起分享和分析,引導孩子說出自己關于上學和學習的真實感受。
如果孩子感受深刻,就問問孩子你目前上學和學習最大的苦惱是什么,和孩子談談媽媽的苦惱是什么。
在相互了解對方心聲的基礎上和孩子商量出最可行的“愛上學習”好辦法。
如果還感受不深,甚至認為上學沒用,不上學也可以擺攤設點開網店,打工掙錢養活自己,那就一定要帶著孩子全家一起深入體驗一下這些職業的辛苦,用實踐和體驗來讓孩子自己教育自己。
這是徹底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雖然周期長,但是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學習態度和責任心。
帶孩子到讀書人集中的地方,比如:書店,圖書館,大學的自習室,鬧市區,讓孩子拿著相機拍下最安靜和打動他的讀書的場面,每次去半天。
把孩子拍攝下來的照片打印出來,貼到家里的墻壁上和孩子學習休息的屋子里,讓全家人隨時感受到讀書人那份安靜和投入,慢慢的,就會看到自己的家庭也安靜下來了,大家不自覺地拿起了書。
用生活化、游戲化、動手操作和情景模擬等多種方式改變孩子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通過眼睛看,嘴巴誦,耳朵聽,用筆畫,用身體表演等等方式刺激孩子的腦神經,讓大腦在學習的時候處于非常興奮又安靜的狀態,這時候的學習效率一定高,注意力和磨蹭的問題也會得到改善。
把孩子上學、父母工作作為家庭成員對家庭必須承擔的責任來給以約定,告訴孩子這是愛的約定,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有源相愛,所以大家都要為愛和家付出自己的勞動。
明確規定父母和孩子在上學、工作、家務勞動、生活自理和互助等方面的詳細分工和責任,制定相互監督的辦法,共同執行,規則比懲戒更重要。
每個孩子都會有一個自己的強項和一些興趣點,有些看上去和眼前的文化課學習沒什么關系,其實,是有深刻的關聯的。
只要孩子有興趣,他就擁有了一個撬動語文、數學英語以及其他學科學習的支點。因為任何興趣愛好都要用語言、文字和數字圖形等來支撐,用大腦來記憶和學習。
所以,順著孩子的喜好和特長走,把它們發揮到極致的時候,我們慢慢會發現,孩子對其他學科學習的興趣、專注程度、堅持力和思維能力都會增加,這些才是學好任何一門功課的通行證。
如果以上辦法都不行,孩子什么道理都明白,就是不愛學習不愛讀書不想上學更不想寫作業,那就來一個狠一點的辦法:
徹底讓孩子失學幾天,封閉在家里,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把家中所有有文字、數字的東西全部拿走(包括顯示字幕的電視),讓孩子待在一個空房子里,只能和他的幾樣玩具在一起,吃喝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