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道昭(傳) 《鄭文公碑下碑》初拓本
北朝魏詩人、書法家。字僖伯。滎陽開封(今屬河南)人。北魏大臣鄭羲次子。自稱“中岳先生”,據《魏書》載其“少而好學,綜覽群言”,“好為詩賦”。歷官至中書侍郎、給事黃門侍郎、國子監祭酒、秘書監及光、青二州刺史。孝明帝熙平元年卒,贈鎮北將軍、相州刺史,謚“文恭”,其在任光州刺史期間,“政務寬厚,不任威刑,為吏民所愛”。其所書《鄭文公碑》以古樸淳厚的篆法為主,參以方筆隸意,筆調凝煉,如古松蟠屈,體勢開闊雄健,神采奕奕。包世臣《藝舟雙楫》贊其書“篆勢、分韻、草情畢具”,以至去天柱、云峰觀摩刻石者接踵,而購得拓片者相以為榮。清葉昌熾評其書曰:“鄭道昭云峰山《上、下碑》及《論經詩》諸刻,上承分篆,化北方之喬野,如篳路藍縷進入文明,其筆力之健,可以剸犀兕,搏龍蛇,而游刃于虛,全以神運,唐初歐虞褚薛諸家,皆在籠罩之內,不獨北朝書第一,自有真書以來,一人而已。”此雖過譽之論,但亦可以看出此碑影響之大。近代著名書家沈尹默先生則謂:“通觀全碑,但覺氣象淵穆雍容,骨勢開張洞達,若逐字察之,則寬和而謹束,平實而峻肆,樸茂而疏宕,沉雄而清麗,極正書之能事。”可見《鄭文公碑》在北魏書法中的重要地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