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翡翠是東方傳統的玉石,用翡翠做的飾物深受女性的喜愛。你知道它為什么叫“翡翠”嗎?
二、從古到今,在品類龐雜的珠寶玉石中,“珍珠”一直深受人們喜愛,被看作是寶石中的“皇后”。你知道它為何叫“珍珠”嗎?
三、琥珀常包裹著完好的古代昆蟲和植物,有人稱它是“蘊藏古史”之寶。請說出琥珀得名的緣由。
四、在我國古代,瑪瑙常與珍珠并稱。請說出瑪瑙得名的緣由。
五、祖母綠是深受西方人喜愛的寶石。在波斯灣的古迦勒底國,女人特別喜愛祖母綠飾品。中國人對祖母綠同樣十分愛好,明、清兩代帝王尤喜祖母綠。“祖母綠”是老祖母傳下來的寶石?
六、我國古代,珊瑚有“火樹”之稱,清王朝時曾作為冠飾材料之一,人稱“紅頂子”。你知道為什么這么叫嗎?
七、在東南亞一帶,貓眼石是好運的象征,人們相信它會保佑主人健康長壽,遠離貧困。為何稱這種寶石為“貓眼石”呢?
八、玉器店里常見一種用深藍色青金石雕刻的擺件或飾品。你知道為何叫青金石嗎?
九、綠松石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玉石,早在新石器時代,它就和青玉、瑪瑙等玉石一起用作裝飾品。你知道它得名的根據嗎?
十、我國很早就把孔雀石作為飾物。在青銅器全盛時代,它常被用來鑲嵌在各種青銅器具上。你知道為何稱“孔雀石”嗎?
十一、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國就開始用水晶做飾物。你知道為何稱“水晶”嗎?
十二、一個人把某件事做砸時,人們常常會說: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金剛鉆是什么?它和鉆石有關系嗎?
參考答案
一、翡翠本是一種鳥的名字,其毛色十分艷麗。一般雄鳥羽毛為紅色,叫“翡”;雌鳥羽毛為綠色,叫“翠”。清代中期,緬甸玉石開始大量進入中國,當時的玉石行家看到這種緋紅、翠綠的玉石與我們新疆產的玉石不同,于是就用美麗的鳥名來命名它。
二、珍珠本稱“真珠”,唐賈島《贈圓上人》詩:“一雙童子澆紅藥,百八真珠貫彩繩。”這里真珠的意思是真正從蚌類的貝殼內剖出的有機寶石。宋應星《天工開物·珠玉》中說:“凡珍珠必產蚌腹……經年最久,乃為至寶。”真珠因屬玉,后改稱“珍珠”。
三、琥珀是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我國早期文獻中多將琥珀寫成“虎魄”。《本草綱目》里說:“虎死,精魄入地化為石。此物狀似之,故名虎魄。”《酉陽雜俎》中也說:“龍血入地為虎魄。”后因“虎魄”屬玉,才改為“琥珀”。
四、現代地質學家章鴻釗在《石雅》中說:在我國漢代以前,瑪瑙被稱為“瓊”“赤瓊”或“赤玉”,佛教傳入中國以后才有了瑪瑙一詞。在《妙法蓮華經》中,“瓊”的梵文譯音為“阿濕摩基婆”,義為“馬腦”。因為這種玉石的顏色和美麗的花紋似馬腦,所以有“馬腦變石”之說。又因馬腦從玉,故后寫作“瑪瑙”。曹丕《〈瑪瑙勒賦〉序》:“瑪瑙,玉屬也。出自西域,文理交錯,有似馬腦,故其方人因以名之。”
五、不是。“祖母綠”自古就是一種非常珍貴的寶石,它是來自波斯語zumurud(綠寶石)的譯音。相傳這是古埃及的一位女王的名字,她因為特別喜歡祖母綠,便用自己的名字給這種寶石冠名。陶宗儀在其《輟耕錄》中音譯為“助木剌”。我國舊時尚有“子母綠”“助木綠”等叫法。
六、珊瑚本是由海底動物珊瑚蟲的骨骼聚集而成的,其天然形狀很像匍匐在海底的叢林狀樹枝,人們形象地稱其為珊瑚樹,因其顏色紅艷如火,故又稱之為“火樹”。據《清會典》記載:清代官員官帽上的飾材,有嚴格的等級之分,一品用紅寶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因紅寶石和珊瑚都系紅色,故稱“紅頂子”。這是清代一二品官員的標志。
七、貓眼石又稱“東方貓眼”,是珠寶中稀有而名貴的品種。由于貓眼石在強光的照射下,表面會出現一條細窄明亮的白光,其形狀就像貓眼一樣能夠隨著光線的強弱而變化。這種光學效應,稱為“貓眼效應”。貓眼石便因此而得名。在我國古代,貓眼石又叫“貓兒眼”“貓睛”。曹昭《格石要論·貓睛》:“貓睛石出南番,性堅,黃如酒色。睛活者中間有一道白橫搭,轉折分明。與貓兒眼睛一般者為佳。”
八、青金石是一種古老的玉石,玉質呈莊嚴、肅穆而又濃艷的紫藍色,因其中含黃鐵礦,呈現出金色的斑點,人稱“金星”。這些金色斑點猶如布滿藍天的星星,故而稱“青金石”。多用來制作皇帝的葬器。
九、綠松石又叫松石,其形狀如松果,顏色多呈藍綠色,因而得名。它是世界上稀有的名貴玉石,有“東方綠寶石”之美稱。
十、孔雀石又叫綠青、空青、青瑯玕,因其顏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點的綠色而得名。
十一、水晶是一種人們非常喜愛的寶石。在古代,水晶被稱為“水玉”“水精”,即水的精華。因其冰清玉潔,晶瑩剔透,猶如閃閃發光的星星,所以又被稱為“水晶”。《資治通鑒·后晉高祖天福二年》:“閩主作紫薇宮,飾以水晶。”
十二、金剛譯自梵語vajra,指牢固、銳利,能摧毀一切,如“金剛力士”。而金剛石的英文名為 diamond,來源于希臘文adamas,義為“最硬的東西”,暗合“金剛”之義,故稱金剛石。金剛石俗稱鉆石,又稱金剛鉆,屬于珍貴的寶石。金剛石是礦物學名稱,指一種天然礦物;而鉆石則是寶石學名稱,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