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邊的人陸陸續續開始中招了,還沒中招的都在跟風囤藥,以連花清瘟為代表,好多地區都賣斷貨了。
相對于病毒,其實盲目囤藥吃藥才讓人更心驚。各種亂吃藥進ICU的新聞爆出,身邊也一堆一感冒就上連花清瘟的,甚至以家里搶了一堆連花清瘟而自豪。看了真的后怕。
連花清瘟
從里到外“透心涼”
連花清瘟的組方:連翹、金銀花、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魚腥草、薄荷腦、廣藿香、大黃、紅景天、甘草、炙麻黃、炒苦杏仁。
其中寒涼藥占據一大半,百度上的適應證是熱毒襲肺,也就是必有熱證,連翹,金銀花,魚腥草,板藍根,綿馬貫眾清熱解毒,加上麻杏石甘解肌宣肺,清里退熱,薄荷辛涼解表,清利頭目,藿香解表祛濕,大黃攻下通便瀉熱……
吃過的應該都知道,這個藥吃下去是從里到外透心涼的感覺。如果不是實熱明顯,比如有舌苔黃厚膩,咳黃膿痰,黃膿鼻涕,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舌質紅,怕熱煩躁等等這些明顯熱證,只是輕微癥狀,或者寒濕為主,用下去都有可能起反作用。
就我這幾天接觸的新冠陽性患者,一個都用不了連花清瘟。其中有一家在保定的,一家三口抗原檢測全部陽,爸爸媽媽還有一歲多的孩子,三個人癥狀都不一樣,分別用了不同的藥好了。
我覺得他們的癥狀比較有代表性,好多人都是這幾種類型之一,寫出來給大家簡單參考一下。
一家三口都陽了
卻沒一個適合連花清瘟
媽媽:舌苔偏白,舌體胖大,大便干結羊屎蛋,怕冷,喜熱水,渾身疼痛明顯,骨縫疼,頭疼,體溫37.5-39℃徘徊,嗓子干癢,食欲正常。
媽媽的舌象:
鋪滿一層白色(表寒)
胖大水滑、有齒痕(有濕)
舌質顏色淡(寒)
這個癥狀,還是以怕冷,頭身痛的表寒為主,舌苔提示寒濕,骨縫都疼,一般也是濕重的表現,但是又兼有大便干結,下焦不通的情況。
本來是建議她用一些川芎茶調丸或者荊防顆粒等解體表寒濕類的藥,但是已經買不到了,只買到了防風通圣丸(解表、清熱、通下、養血),就用了這個,下午說身痛好了一半,第二天滿血復活,基本沒有癥狀了。
爸爸:三個人中癥狀最重,平時體質就偏痰濕。
中招以后的癥狀是,舌苔白膩,大便黏膩,渾身酸疼,小便清長,沒什么食欲,還是以寒濕為主。
他自己吃了退燒藥和一些抗生素(對病毒無效),還有連花清瘟,一開始也是偏寒濕的表證居多,但是用藥雜亂,吃了連花清瘟這種表里雙清的清熱解毒藥,體溫越來越高,燒到39℃,開始惡心嘔吐。本來就寒濕重,錯誤用藥加劇了體內外的寒濕,所以不僅沒有緩解,反而癥狀更重了。
建議他換成藿香正氣水和九味羌活丸這些解決表里寒濕的,但是說味道難以下咽,一天一夜,,共吃了3次(病重藥輕效果就比較差),體溫降到37.8℃左右。后來出現了中下焦濕熱的狀況,用了葛根芩連片,吃了幾次就徹底退燒,也不吐不瀉了。表現為:發燒較高39.5℃,體表干爽無汗,沒有明顯怕冷怕熱,有一些清鼻涕,嘴唇紅,嘴巴周圍長疹子,肚子熱,大便不太順暢,一直想拉屎沒拉干凈,食欲不是太好,舌苔偏水滑,舌質偏紅。總的來說有外感表閉,有一些偏寒的表證,內里也有些濕熱。
看了下家里有的藥,比較對證的只有感冒清熱顆粒,可以解決一些表寒,清一些里熱。孩子還有些輕微積食夾濕,囑咐再加點焦米茶一起喝,可以消積食燥濕,剛好媽媽有焦米茶,一起吃了一天。
上面幾個案例,雖然一家三口抗原都是陽,但是每個人癥狀都不一樣,辨證用藥以后好得很快。如果盲目都用連花清瘟,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后果。在這個瘋狂囤藥的時期,如果不會辨證寒熱虛實,不吃藥反而比吃錯藥好一些。
1、抗生素適用于某些細菌感染,對于新冠病毒沒有作用。
2、盡量不要多個藥一起吃,有可能某些成分疊加過量。
一般來講寒證都有這樣的表現:怕冷,舌苔偏白,鼻涕清稀,情緒低,乏力懶言,喜溫喜暖等等,熱證則很多相反,怕熱,舌苔發黃,鼻涕渾濁粘稠,煩躁,失眠,喜歡冷飲等等。
4、分不清中成藥是否對證的,可以把手邊的藥,每一個成分都百度一下性味歸經,大致了解下適合寒證還是熱證的。一般清熱解毒的藥物和辛溫類的還是可以明顯分辨出來的,這樣查一遍最起碼大方向不會吃錯藥。
5、實在分辨不清寒熱不敢用藥的,可以用一些食療。發燒時候多補充津液,保持手腳熱,根據自己的感受來。比如很怕冷,也可以適當裹多一些,多喝熱湯熱水;如果怕熱,或者不想喝水,也不必強迫。一切以舒適為主。其實讓身體舒適的方向,基本也是幫助排病邪的方向。
做好適當防護即可,剩下來就多關注一些輕松美好的事情,讓心情愉悅輕松,其實我們關注的點在哪里,能量就在哪里,不要給恐懼不安投資,而要給健康美好去投資。最后祝愿大家都能輕松順利地熬過這階段。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