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太陽落幕,
夜空漸漸登場,
深邃浩渺的夜空,
被閃爍的星光點亮,
靜謐的藍色中鑲嵌了絢麗的銀河,
這猶如夢境一般。
這就是美麗的星空,每每見到這樣的場景總讓人心曠神怡,但要拍好這樣的照片,我們該如何設置相機、操控鏡頭呢?今天我們就請到了攝影師燈繩老師,和大家聊聊星空攝影的那些事。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首先,拍攝星空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有三點是必須需要考慮的,第一,要考慮銀河的位置和月相對拍攝銀河的影響;第二,通過手機軟件確認拍攝位置,提前規劃拍攝目標;第三,要考慮天氣和光污染對拍攝的影響。
在設備選擇上,也有一些必須注意的事項,第一,相機要盡可能挑選,高感光度ISO控制力好的機型來拍攝,這次我就選擇了高感出眾的尼康D850;第二,鏡頭的選擇要特別注意,為了獲得更多的進光量和視角,大光圈鏡頭和廣角鏡頭是拍攝星空的首選。
為了這次拍攝,我攜帶了三支尼克爾鏡頭,AF-S 尼克爾 20mm f/1.8G ED和AF-S 尼克爾 14-24mm f/2.8G ED這兩支鏡頭,除了擁有較為寬廣的視角外,都具有比較大的光圈,可以進一步的縮短曝光時間,避免星星的拖尾現象。
而另一支鏡頭是AF-S 尼克爾 16-35mm f/4G ED VR鏡頭,這支鏡頭安裝在第二機位配合赤道儀進行拍攝,尼康16-35mm f/4鏡頭在35mm端配合赤道儀進行長時間的曝光,可以獲得更多的銀河細節的表現。而這三支鏡頭在拍攝風光作品時也同樣適用。
星空拍攝的注意事項:
對焦,在近乎全黑的環境下,對焦也就變動異常困難,這時,拍攝星空的對焦一般采用手動對焦方式,旋轉鏡頭上的手動對焦環,在背屏上觀察對焦情況,當星星從一個模糊的小圓點,逐漸變成一個清晰的星點,這時對焦就成功了。
曝光,星空的曝光遵循500法則,即最長曝光時間等于500除以使用的鏡頭焦距。比如使用14mm的焦距,就是500÷14≈35秒,使用20mm焦距則是500÷20=25秒,利用這個法則,可以確保拍攝后的照片,星星不會出現明顯脫尾的現象。
拍攝參數設置要領:
1. 拍攝時盡量把光圈開到最大,從而獲得更多進光量。
2. 使用 14-24mm f/2.8G鏡頭時,通常相機設置為,光圈f/2.8,快門速度30秒, 感光度為ISO6400 。
3. 使用20mm f/1.8G鏡頭時,通常相機設置為,光圈f/1.8,快門速度25秒,感光度為ISO3200。
上述參數配合尼康D850相機高感光度和高像素,都會有理想的表現。
(以上參數僅供參考)
而相機的拍攝格式要設置為NEF格式,同時,關閉機身降噪功能,打開機身的水平儀輔助構圖,利用這些功能再搭配高素質的尼克爾鏡頭,這樣的組合是星空攝影中理想的選擇。希望大家通過這篇內容的學習,使用手中的尼康相機,也能拍攝出讓自己滿意的星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