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因為我是佳能用戶,所以本文的器材與例圖以佳能為主
非洲是野生動物攝影的天堂,有太多的拍攝題材和拍攝手段,多樣化的拍攝環境和拍攝方式決定了非洲的拍攝情況的復雜程度,因此對去非洲拍攝的器材的要求有它的特殊性,因為這種特殊性和復雜性,很難說我們帶什么樣的器材最好,我只能根據我在非洲拍攝多年的經驗給大家做一些建議。
去非洲我們起碼需要帶三個鏡頭:
1. 一個300mm以上的長焦距鏡頭。
拍攝這樣的片子:
攝于肯尼亞安波塞利國家公園
相機:Canon EOS 7D Mark II
鏡頭Canon EF500mm f/4L IS USM
參數:F4.5, 1/3200s, ISO800
2. 一個70-200mm,這樣的中長變焦鏡頭。
拍攝這樣的片子:
“邂逅獅群”
攝于肯尼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相機:Canon EOS 5DS R
鏡頭Canon EF70-200mm f/2.8L IS II USM
參數:F/5.6 1/250s ,ISO4000
3.一個11mm—24mm的大廣角
拍攝這樣的片子:
星空下的無花果樹”
攝于肯尼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相機:Canon EOS 5DS R
鏡頭:Canon EF11-24mm f/4L USM
參數:F4,30s, ISO6400
從2011年去非洲開始我曾經帶去過幾個不同的長焦鏡頭,最早我用的Sigma 50-500mm F4.5-6.3(一代)這樣的低端長焦/變焦鏡頭,它最大缺陷是在低光低對比度的環境下對焦速度極慢,同時也非常不準確,在快速飛行中的鳥類和奔跑的獵豹這樣高速度動態的片子的拍攝時的可靠性極差,因為在非洲動物最活躍的時段就是在日落日出前后的個把小時的低光時段。
后來我又使用500mmF4:
母與子”
攝于坦桑尼亞塞倫蓋提國家公園
相機:Canon EOS-1D Mark IV
鏡頭:EF500mm f/4L IS USM
參數:F/5.6,1/250s, ISO100
和300mmF2.8 1.4X倍增距鏡:
“獵殺黑斑羚”
攝于肯尼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相機:Canon EOS 7D Mark II
鏡頭:EF70-200mm f/2.8L IS II USM 1.4x III
參數:F4, 1/2500s, ISO320
這兩只大光圈定焦鏡頭的對焦速度,畫質都毫無疑問是佳能長焦鏡頭中的佼佼者,但是它們共同的缺點是焦段不夠靈活,所以我有時會遇到使用500mm時爆框,300mm焦段有時不夠而錯過一些好的鏡頭的情況,而且同時帶兩只這么大的鏡頭在機場給我造成了很多麻煩,在野外反復更換鏡頭更是極為頭痛而且會錯過很多好的拍攝時機。另一個問題是500mmF4,600mmF4這樣的鏡頭極為沉重,在野外無依托手持拍攝時的困難極大,尤其是在越野車上拍攝飛鳥無法裝三腳架必須手持時。
2013年5月佳能推出了EF200-400mmF4加內置1.4增倍鏡,因為以前對舊的Sigma鏡頭留下的陰影,我對長焦/變焦鏡頭總是有一些猶豫,我相信這只F4定焦鏡頭的畫質會很不錯,但是對于我喜歡拍攝高速搞對抗動作片的拍攝風格來說,鏡頭的對焦速度和精度是最具決定性的因素。去年在肯尼亞,我巧遇英國野生動物攝影大師Andy Rouse 時,他看到我拿著540鏡頭時說了句:“你怎么還沒換200-400?”我問他:“真那么好嗎?”他點點頭:“你不會失望的”。
于是今年我帶了200-400mmF4 1.4XTC去了肯尼亞,下面是例片:
“走開”
攝于肯尼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相機: Canon EOS 7D Mark II
鏡頭:EF200-400mm f/4L IS USM
參數:F6.3, 1/1600s, ISO1250
這是200%的放大效果:
拍攝這只鞍嘴鸛時它離我們得越野車只有大約5-7米遠。從這張放大到200%的剪片中清晰可以看見鳥眼中我們越野車的形狀和車頂上站著的三個人影(紅色箭頭)。
這樣的畫質達到了我對高端的佳能固定光圈長焦鏡頭清晰度的期望值。那么對焦速度呢?
在非洲這兩個月的實戰拍攝中,我換用了佳能1DX,5D3,5DSR,7D2四個相機反復試驗200-400mmF4鏡頭在不同的光線對比度和背景的不同場景的拍攝。
從對焦速度來說,200-400mmF4的對焦速度與合焦的精準性與500mmF4定焦鏡頭不相上下;當內置1.4的增倍鏡被打開時,由于最大光圈從F4變為F5.6其對焦速度略微減慢,但是這個差別非常小,即使是對于對焦速度非常挑剔的我來說也是可以接受的,(相比之下500mmF4加外置1.4X增距鏡的對焦速度的相對來說就明顯慢一些。)比如追蹤拍攝這只以100公里時速狂奔追殺羚羊的獵豹 “伊瑪尼” ,可以做到連續14張精準對焦:
“獵豹狂奔”
攝于肯尼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相機:Canon EOS 7D Mark II
鏡頭:EF200-400mm f/4L IS USM 1.4XTC
參數:F11, 1/2000s, ISO3200
拍攝飛版鳥片時,大家都知道對頭追焦是最困難的,因為鳥和鏡頭之間的距離每一個瞬間都在改變,這是我用5DSR加200-400拍攝的一組對頭對焦的烏灰鷂中的兩張,這個組合我在拍攝飛版時的對焦速度和準確性完全可以達到我的要求:
攝于肯尼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相機: Canon EOS 5DSR
鏡頭:EF200-400mm f/4L IS USM 1.4XTC
參數:F11, 1/2000s, ISO1000
“烏灰鷂盤旋”
攝于肯尼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相機:Canon EOS 5DSR
鏡頭:EF200-400mm f/4L IS USM 1.4XTC
參數:F11, 1/2000s, ISO1000
這張放大200%的圖像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鳥臉側面細微的羽毛(紅色箭頭)。
200-400mmF4鏡頭相對于其他長焦定焦鏡頭的巨大優勢就是它焦段的靈活性,從200mm到400mmF4再到1.4倍增距至560mmF5.6的焦段的變換可以在一到兩秒鐘完成,使得野生動物攝影師在野外,尤其是在非洲這樣極為復雜的拍攝環境中的拍攝自由度和出片成功率大大增加,它的4檔圖像穩定器加上3.6公斤的重量(比500mmF4輕0.8公斤)也使得無依托手持變得更加容易。加上優良的畫質,極快的對焦速度和追焦準確性使得這支鏡頭成為最實用的野外拍攝武器。
佳能EF200-400mmF4 1.4XTC是當之無愧的非洲野生動物攝影的長焦之王,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