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花友都說杜鵑比較難養,在養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黃葉落葉的現象,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就會導致整株枯萎。導致杜鵑發生的黃葉的原因也不同,但其中多以酸堿度失衡有關系,杜鵑是非常喜酸性的花卉,當土壤中酸性不夠時,它的葉子就會逐漸開始出現泛黃,直至脫落。最好經常給它補充一些酸性的肥液。
一、盆土堿性化黃葉
像杜鵑、梔子花、茉莉這些花卉,都是比較典型的喜偏酸性的花卉,如果土壤中的酸性達不到要求,就很容易出現黃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缺鐵性黃葉,這種黃葉的特點是葉片泛黃,但葉脈處還是綠色,應及時給它補充營養。
對于缺鐵性黃葉的救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補充硫酸亞鐵溶液,每次給它澆水時,加入少量的硫酸亞鐵,一般使用2~3次就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為了防止喜酸性花卉出現堿性黃葉,平時也可以多給它施一些腐熟的有機肥,或者在澆水時,加入幾滴無鹽分的白醋,都能起到改善土壤的酸性。
二、水澇引起的黃葉
杜鵑的根系比較纖細,吸水能力不強,當給它澆水過多出現積水時,就容易造成根系窒息,從而對吸收組織造成損傷,導致出現黃葉現象。
杜鵑澆水一般不容易合理掌握,因為它既怕水澇,又是比較喜濕潤環境的花卉。平時盆土不宜過于干燥缺水,應做到見干見濕,在干燥的季節,應經常向植株周圍灑水來增加環境的濕度。
當因澆水太多造成大量黃葉時,應馬上停止澆水,并把盆栽轉移到陰涼通風處養護,經常松土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對情況比較嚴重的,要及時修剪枝葉,脫盆更換盆土。
三、光照太強容易造成黃葉
杜鵑很怕強光直曬,隨著氣溫的升高,光照強度也開始增大,這時要做好遮陰防曬措施,不然很容易將杜鵑葉子曬黃,引起葉子干焦。
尤其是夏天的時候,要把杜鵑放在陰涼通風的環境中養護,在高溫干燥的時候,最好每天多次向植株灑水來降溫增濕。
另外,平時還應保證環境通風良好,在高溫悶熱潮濕的環境中,更容易滋生各種病蟲害,也要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結語:現在氣溫逐漸開始升高,光照強度也增強,這個時候杜鵑很容易出現不同原因的黃葉,應及時加強養護管理,保證肥水充足,并經常向植株灑水來增加環境的濕度,以利于植株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