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豆媽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的白發逐漸增多,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現象。然而,由于生活不規律,很多年輕人也出現了白發嚴重的現象。
中醫認為:肝火旺,血熱、腎氣虛弱、氣血衰弱等都是造成白發的原因。如果頭發變白或抑郁脫落,多半是因為肝血不足,腎氣虛弱。因此,中醫的治療方法是補肝血、補腎氣。
下面,豆媽就結合中醫養生,給大家介紹幾種讓頭發烏黑發亮的方法。
1
洗發
用含有化學劑的染發水,只會刺激白發的生長,不如,看看下面這幾種天然、無副作用的“染發劑”:
茶葉
茶葉中富含茶皂素,能促進頭皮新陳代謝,用茶水洗頭,可以使頭發烏黑柔軟、光澤美觀。
洗完頭后把微細茶粉涂在頭皮上,輕輕按摩,每天1次?;蛘甙巡铚吭陬^上,按摩1分鐘后洗凈。能夠防治脫發,去除頭屑。
土豆皮洗頭
土豆皮中含有的集中物質,在空氣中聚合起來變成了黑色素,堅持使用可以使白發變黑發,擺脫白發困擾。
將土豆去皮,把土豆皮放入鍋中煮沸,取水備用。正常洗頭之后,將土豆皮水用刷子蘸上,慢慢刷到白發上直至頭發變干。
松針煮水
《本草綱目》載,長期服用松針,治百病、安五臟、生毛發。
煮水法:將洗凈浸泡過的松針剪成3段,放水600毫升在砂鍋或不銹鋼器皿里煮10-15分鐘,剩300毫升即可熄火。
2
按摩
為了防止長白發,可堅持早晚用食指與中指按摩頭皮。按摩可加速毛囊局部的血液循環,使毛乳頭得到充足的血液供應,有利于分泌黑色素和使頭發變黑。
頭部指壓法
手指按摩整個頭部,能活絡整個頭部的氣血,疏通氣節,活化細胞,對頭痛、頭暈、昏沉、記憶力下降等也能緩解。
手指指腹按摩,指力慢慢放松,再重新按,按到不痛或者疼痛減輕為止。
按摩太溪穴
腳踝的太溪穴(屬腎經)是重要穴位,能支配頭發的營養成分,用手指輕按此穴,可促進女性激素的分泌,使頭發亮麗而富有彈性。用拇指靜按2分鐘,重復3次即可。
足部踩踏法
赤腳直接踩踏高低不平的路面或物體,如卵石路、健身地毯、健身拖鞋,或赤足踩踏健身球(或高爾夫球)前后來回滾動,以刺激足底。長期堅持有助于防治白發、脫發。
3
飲食
古人云:“壽命長短不在天,善處飲食得永年?!?“食補勝于藥補”等等,這些都在告訴我們,要想頭發烏黑亮麗,絕不能忽視飲食養生的作用。
黑色谷類
補益肝腎,滋潤五臟。
根據中醫理論黑色的食物對肝腎有好處,一般腎好的人頭發都很有光澤,所以要多吃黑色的食物,列如:黑豆、黑米、黑芝麻等等,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黑芝麻核桃粥:
此款藥膳粥為滋補腎臟的溫補食療粥羹,補脾和胃,烏發健腦,滋補潤腸,延緩衰老,適合老人和脾胃虛弱者食用。
豆媽建議大家:將核桃芝麻炒香、搗碎放入粥中,更有利于消化吸收哦。
紫菜
紫菜富含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蛋白質、碘、磷、糖等多種營養成分。據現代醫學證明,碘可以刺激甲狀腺分泌甲狀腺素,甲狀腺素可使頭發烏黑秀美。
紫菜口感鮮美,入口即化,無論是做湯還是涼拌,都是居家必備的佳品。
紫菜酥:
用剪刀將紫菜剪成小塊,淋入麻油拌勻;再把白芝麻和鹽加進去拌勻;再均勻地鋪排在烤盤上;放入已經預熱到140℃的烤箱烘烤12-15分鐘;取出放涼之后再品嘗,酥脆可口。
馬齒莧
可明目,降血脂,使白發變青。
少年白是和血熱的表現,由于肝火太盛,上沖頭頂引起的。這種情況,可以多吃些馬齒莧。此外,人體內的銅離子缺乏也會導致黑色素減少。
馬齒莧富含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還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銅。
涼拌做法:
將新鮮的馬齒莧入鍋焯兩分鐘,撈出過一下涼水,拌一點蒜泥和香油,酸爽清香。
胡蘿卜
胡蘿卜是維生素A的良好來源,維生素A可以促進頭皮健康生長,并且有力于保持正常的視力。
充分利用胡蘿卜素的最好方式就是蒸煮,不過,胡蘿卜素是一種只溶于脂肪、不溶于水的物質,沒有脂肪的幫忙,它不能被人體吸收。所以,在吃胡蘿卜的時候,要與含脂肪的食物同食,例如:牛奶、雞蛋。
根據美國農業部國家營養數據庫的統計結果,一個中等大小的紅薯,能滿足人體每日對維生素A需求量的400%,所以吃紅薯也對頭發很有好處哦!
此外,心態調整非常重要,應放松身心,調節情緒,讓全身氣血運行順暢,頭皮才能得到血液的滋養。
豆媽建議,還在為白發發愁的朋友們,與其依靠化學染發劑,不如結合中醫,調理好身體,肝腎健康了,頭發才能得到充分滋養。
*作者簡介:豆媽,專欄作家,媽媽界的一股科學清流。(mumdouya),轉載請后臺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