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住宅猶如替人圓夢,然而不夠了解夢想的模樣,如何替他人實踐?設計師以「串連」為概念,利用木皮板材連結一樓區域,呈現流線式的開放空間,揉合局部圓角賦予整體柔和感,為屋主一家創造兼具良好采光、動線流暢的舒適宅邸,既串起一家人的活動場域,也拉近彼此距離,讓每一寸的日常都飽含著愛與溫暖。
綜合運用定量及定性研究。主要采用當面溝通及填寫表格的方式,并同步參考數據分析,借此深入解析屋主的生活作息,進而從實質面及功能面下手規劃,同時提出假設,考量屋主10~15年的生活樣貌,想像未來可能的行為及日常型態,導入多功能的空間模式,為居家創造更多可能。
本案運用整體木作連結沙發及餐桌,不僅有效運用室內各個角落,也可以增加收納空間,所以越小坪數越是以整合為基準會增加效率跟使用性,反之空間大則要考慮家具的彈性變化,因為余裕比較大較能掌握。
<各別空間>
1.客廳設計:
擅長動線規劃的設計師從住宅探究根本,考量住宅為小坪數的樓中樓設計,將原本主臥及廚房移位借此打通空間、創造良好通透的景觀面,施以木皮板延伸沙發、書桌、餐桌、廚房臺面及天花設計借以加大活動區域,并降低居住的壓迫感,塑造暢通自如的自由場域,平時家人能坐臥于躺椅、書桌上閱讀書籍或在餐桌上用餐,串連空間的同時,也打造零距離的自然互動。
作為一樓中心的樓梯結合電視墻,以精準的角度與斜度塑造位置,貼心考量沙發區的觀看范圍,即使坐在旁邊也能感受影音,另外下方也規劃為展示區,展現機靈的儲物巧思,更兼顧整體通透與區隔。
2.餐廚區設計:
由于屋主夫妻即將退休,遙想未來計畫將生活重心放在烹飪上的兩人,特別規劃成開放式的ㄇ字型廚房,搭配體貼的上柜設計方便放置醬汁、香料等雜物,而一旁的中島設計緊密連結著餐桌區域,讓母親在烹煮料理的時候,也能和在餐桌區的孩子們談天說笑,凝聚家人情感。
以流線型的木皮板材為餐桌,恰好能坐滿一家四口,墻面則配置素凈壁燈,到了用餐時刻能隨需求點亮空間,用暖黃燈光營造舒適柔和的用餐時刻。
3.主臥室設計:
位在一樓的主臥采簡潔俐落的北歐風為主軸,將木作床背搭配大地色床組呈現新穎柔和的調性,同時呼應住宅整體個性,此外最重要的儲物部分則運用樓梯下方的剩余空間規劃成衣帽間,以最大限度實踐空間效能。
4.小孩房設計:
因為屋主兒子為建筑系學生,所以在空間及風格的調配上相對要求,希望能塑造輕工業的粗獷感,有鑒于此墻面運用仿清水模涂料營造隨性樣貌,并配置可掀式的床架加強收納空間,角落搭配植栽點綴,呈現獨有的年輕氣息。
女孩房則是采用女兒喜愛的天藍色為基調,墻面采用輕盈藍色搭配白墻,打造滿是童話色彩的房間;基于風水考量,設計師于床頭特別規劃矮柜設計,防范床上梁之影響、也增加日常的儲物區域,讓孩子能輕松收納書本雜物。
5.玄關設計:
針對使用率高的玄關區域,看似普通其實蘊含著多項功能,墻面利用壁燈照明揉合鏡面設計加大寬廣感,一旁的木作櫥柜采用挖空中央的方式展示兒子的建筑作品,搭配帶有設計感的木作穿鞋椅呈現空間的協調性,此處融合神明廳,施以紅墻呼應長明燈色彩、隨時保持明亮,結合拉門設計能隨需求區隔空間,亦或開放方便祭祀。
<總體規劃>
6.收納規劃:
如何在小坪數空間容納一家四口的儲物需求呢?設計師從規劃至設計都依循著「整合」二字,無論是客廳卡座沙發、樓梯的雙向式收納及玄關的拉門櫥柜,充分使用空間余裕且不影響寬敞動線。
7.動線規劃:
住宅為小坪數的樓中樓,改造前房間擁擠、樓梯位置不良,所以在初期規劃時將心力放置在樓梯位置,透過適度的調配后至于中央靠墻處,并遵循風水考量選用具有轉彎平臺的木階樓梯、間接掌握氣勢脈動,也充當開放式空間的分界,賦予自由暢通的動線。
8.家具配置:
以動線為主軸來搭配家具,家具幾乎整合在建材中,僅在局部添加單椅。
9.色彩計畫:
因為屋主夫妻喜歡輕盈的色彩,加上采光條件良好,所以空間以清新的白色、木色為主調,搭配淺綠色的軟件妝點,使整體顯得自然舒適。
總體規劃>各別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