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與雞精都是用于食物提鮮的調味品,但由于成分不同,所以這兩種調味品的使用方式也有區別。味精應在出鍋前用,因為在高溫下,味精中的谷氨酸鈉會分解為焦谷氨酸鈉,不但沒有鮮味,而且還會產生毒素,危害人體健康;雞精是從新鮮雞肉、雞骨中提取的復合增鮮、增香的調味料,含有多種氨基酸,一般什么時候放都可以。
味精的使用
1、用高湯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味精。因為高湯本身具有鮮、香、清的特點,使用味精,會將本味掩蓋。
2、酸性強的菜肴,如糖醋、醋熘的菜等,不宜使用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的效果也越差。
3、不宜在堿性食物如包子、饅頭中添加味精。因為在堿性環境中,谷氨酸鈉會變成谷氨酸二鈉,使鮮味降低,甚至失去鮮味。
4、味精一次不宜使用過多,用量過多會使食物產生苦澀的怪味。
5、不宜加入炒蛋中,因為雞蛋本身就含有許多氨基酸,正是味精的主要成分。
6、做涼拌菜時應先溶解后再加入。因為味精的溶解溫度為85℃,低于此溫度,味精難以分解。
7、孕婦及嬰幼兒不宜吃味精,因為味精可能會導致胎兒發育缺陷;患有高血壓的人也不宜食用過多味精。
雞精的使用
1、雞精中含有10%左右的鹽,所以加入雞精后,鹽的用量要適量減少。
2、雞精含核苷酸,它的代謝產物是尿酸,所以痛風患者應適量減少攝入量。
3、雞精吸濕性強,用后要注意密封,否則容易滋生大量微生物,污染食物。
4、雞精可以用于做高湯。在開水里加入一點雞精,再燒一兩分鐘即成。
5、雞精溶解性比味精差,如在湯水中使用,應先溶解后再加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