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勃拉姆斯《鋼琴三重奏》第1號
鋼琴:巴施齊洛娃
小提琴:文格洛夫
大提琴:鮑里斯
勃拉姆斯《B大調第一鋼琴三重奏》,作品Op.8,是勃拉姆斯于1854年早期完成的第一鋼琴三重奏,也是發表的第一首室內樂作品。
大約三十四年之后,勃拉姆斯的出版商請他修訂部分早期作品,其中包括這首三重奏.勃拉姆斯允許作品的兩個版本同時存在,甚至建議同時推銷兩個版本。本輯視頻是修訂版。
勃拉姆斯《B大調鋼琴三重奏》,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開場是開闊、坦蕩的鋼琴獨奏,大提琴寬厚地回應了一次,隨即小提琴也被卷入了勢不可擋的靈感噴發,第一個高潮的氣勢直逼合奏。等到逐漸安靜下來的時候,第二主題慢慢浮現,這次是弦樂帶路,一個三連音的動機成為了新主題的過渡,這個三連音在后面的發展部中也起到了支撐的作用。隨后,一段縮略過的、基于舊素材之上的簡要重述將這個樂章收尾了。
第二樂章相對而言更加朦朧與夢幻,從某種意義上講仿佛是貝多芬第五交響曲中諧謔曲的繼承,它的核心部分里三樣樂器一同開動,營造出溫暖的和聲效果。
而柔版樂章里,首尾兩側由鋼琴與弦樂之間贊歌式的對話而展開,寧靜得超然物外,一如一位引領著眾人肅穆行走在教堂穹頂下的牧師。到了樂章的中心部分則熱切和生動許多了,在對位法的技巧上也變得繁復。
第四樂章“終曲”有一個黯淡悲傷的主題,開始時大提琴與鋼琴的合奏在節奏上有著一點兒反常,重音落在了弱拍上,透露出些許緊張,這種不穩定的因素持續了下去,B小調的、略帶憂傷的旋律壓過了樂觀的第二主題,將整部作品在焦躁不安的氣氛中帶入了最終的休止。
勃拉姆斯是德國音樂史上最后一個有重大影響的古典作曲家,被視為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時期的“復古”者。他是創作與演奏并重的作曲家。但他沒有進過音樂學校,靠他自己的勤奮好學、他的卓越才能和對自己所獻身的事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領悟。他的成熟的作品證明了他掌握著登峰造極的藝術技巧和才華。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法和浪漫精神,極少采用標題,作品氣勢宏大,筆法工細,情緒變化多端,時有牧歌氣息的流露,仍帶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