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
酵母細胞的固定化
酵母細胞的固定化
例.生產果汁時,用果膠酶處理果泥可提高果汁的出汁量。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①某同學用三種來源的果膠酶進行三組實驗,各組實驗除酶的來源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測定各組的出汁量,據此計算各組果膠酶活性的
②現有一種新分離出來的果膠酶,為探究其最適溫度,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取試管16支,分別加入等量的果泥、果膠酶、緩沖液,混勻,平均分為4組,分別置于0 ℃、5 ℃、10 ℃、40 ℃下保溫相同時間,然后,測定各試管中的出汁量并計算各組出汁量平均值。該實驗溫度設置的不足之處有和。
③某同學取5組試管(A~E)分別加入等量的同種果泥,在A、B、C、D 4個實驗組的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緩沖液和不同量的同種果膠酶,然后,補充蒸餾水使4組試管內液體體積相同;E組加入蒸餾水使試管中液體體積與實驗組相同。將5組試管置于適宜溫度下保溫一定時間后,測定各組的出汁量。通過A~D組實驗可比較不同實驗組出汁量的差異。本實驗中,若要檢測加入酶的量等于0而其他條件均與實驗組相同時的出汁量,E組設計。
解析:①根據題意,用三種不同的果膠酶進行三組實驗,各組實驗除酶的來源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測定各組的出汁量,據此計算各組果膠酶的活性的平均值并進行比較,可見實驗的自變量是果膠酶的來源不同,因變量是果膠酶的活性,所以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不同來源果膠酶的活性。
②根據實驗設計可知,該實驗是探究果膠酶的最適溫度,所以自變量是溫度,因變量是果膠酶的活性,用出汁量進行衡量,出汁量越多30℃;另外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應保證酶促反應只能在設定的溫度下進行,同一實驗組的反應溫度只能是一個,所以實驗操作應該是將各組盛有果膠酶的試管與盛有果泥的試管分別在設定溫度下處理一定時間后再將兩只試管混合,才能保證實驗在設定的溫度下進行。
③根據題意,本實驗的自變量是果膠酶的量,因變量是出汁量,對照實驗的設計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根據實驗設置,通過A~D組實驗可比較不同實驗組出汁量的差異。若要檢測加入酶的量等于0而其他條件均與實驗組相同時的出汁量,則E組應加入緩沖液而不是蒸餾水,使試管中液體體積與實驗組相同,才符合實驗設計應遵循的單一變量原則。
知識積累小結
例.為了探索海藻酸鈉固定化對綠球藻生長的影響,以及固定化藻對含Zn2+污水的凈化作用,科研人員用篩選到的一株綠球藻進行試驗,流程及結果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實驗中的海藻酸鈉作用是,CaCl2的作用是。
②為洗去凝膠球上殘余的采用洗滌去凝膠球,溶液呈綠色,原因是。
③為探索固定化藻對含Zn2+污水的凈化作用,應選用濃度為海藻酸鈉制備凝膠球。
④圖2中空白凝膠球組Zn2+濃度下降的原因是。結合圖1和圖2分析,固定化藻的實驗組24~48 h間Zn2+濃度下降速度較快的主要原因是;72~96 h間Zn2+濃度下降速度較慢的原因有。
解析:①綠球藻為單細胞生物,可用包埋法固定化,實驗中海藻酸鈉的作用是包埋綠球藻l形成的凝膠球應在CaCl2溶液中浸泡一段時間,有利于形成穩定結構。
②將固定好的凝膠球用綠球藻的培養液(或生理鹽水)清洗2~3次,能夠洗去凝膠球上殘余的CaCl2和其他污染物,并保持綠球藻活性。如果包埋綠球藻用的海藻酸鈉濃度過低中會有綠球藻從包埋材料中漏出來,使溶液呈綠色。
③分析綠球藻數量變化曲線可知,濃度為2.0%的海藻酸鈉對綠球藻的包埋效果最好,凝膠球中包埋的綠球藻數量最多,故選用濃度為2.0%的海藻酸鈉制備凝膠球。
④由Zn2+濃度變化曲線可知,空白凝膠球容易吸附Zn2+,導致溶液中Zn2+濃度下降。培養初期,固定化藻實驗組綠球藻生長(增殖)速度較快,導致Zn2+濃度下降速度較快;培養后期,由于綠球藻生長(增殖)速度減慢、溶液中Zn2+濃度較低等,Zn2+濃度下降速度較慢。
編輯:小強大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