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是馳名中外的藝術杰作。它主要是用黏土作胎,經素燒后將銅、鐵、鈷、錳等元素加入鉛釉中作催化劑,涂在器物表面,再入窯焙燒,經過800攝氏度左右的爐火燒制而成。
唐三彩是由黃、綠、藍三色作基調,入窯焙燒,經過復雜的窯變,進行自然調染,使其流淌成多種色調。因釉料中含有大量的助溶劑鉛,使釉的熔點降低,胎體表面的釉料在焙燒過程中向四周擴散流淌,各種顏色互相浸潤交融,形成自然而又斑駁瑰麗的三彩釉。由于是在唐代創燒,又以三種顏色釉作基調,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
唐三彩發現始末
20世紀初,隴海鐵路工程修至河南洛陽,邙山腳下古墓中出土了唐三彩。古玩商將這些器物運到北京,引起了古器物研究學者王國維、羅振玉等人的重視。外國商人也紛至沓來,出重金購買,唐三彩于是蜚聲中外。
唐三彩主要是為陪葬而作的冥器。由于唐代厚葬風氣很盛,冥器的需求量激增,推動了三彩陶器制作燒造業的發展。唐三彩多出土于西京長安和東京洛陽,20世紀50年代,河南鞏縣曾發現唐代專門燒造三彩器的窯址;20世紀70年代和21世紀初,河南的文物工作者又對鞏縣的唐三彩窯址進行了考古發掘,揭示出其文化內涵和燒造工藝的全過程。根據西安地區唐墓出土的三彩陶器數量比洛陽還多,而且陶塑的形體還特別大,從遠地運輸絕非容易的情況,學術界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推論:西安附近應該有燒造三彩的窯場。
20世紀80年代初,銅川市電瓷廠的工程師梁觀登在廠門外漆水河邊曾撿到過唐三彩標本。1984年,陜西省考古研究所銅川工作站在電瓷廠門外的漆水河西岸,發掘出唐代制作和燒造三彩的作坊、窯爐遺址。
唐三彩作坊窯爐重現于世
唐三彩窯址位于耀州窯遺址中心區,坐落在漆水河岸邊,取水十分方便。七座窯洞式作坊一字排開,結構合理,功能齊全,既有窯工休息的居室,又有坯件成型、施釉裝飾的作坊,還有放置半成品、產品的庫房。除作坊頂部坍塌,其余建筑設施、生產工具、模具及半成品均保存完好。作坊內遺存有當時拉坯成型的木制轉輪,雖已腐朽,但痕跡十分清晰。輪子旁的坐石、坩泥團、盛水的瓷缸、陶盆、匣缽、陶塑成型的模范,以及成型好待燒的蹲獅、執壺、燈盞、碗、盆等器物坯件擺放有序如初。燒造三彩的窯爐就建在作坊的窯背上,窯爐結構和已發現的燒瓷窯爐大致相同。可貴的是,窯室遺存的支燒具、放置坯件的架板上的三彩釉滴還歷歷在目;用柴作燃料燃燒后的柴灰,還遺留在落灰坑內。在作坊門外還發現了試燒三彩釉的小爐,爐內遺留有三彩釉滴和柴灰。這也是目前已知我國發現最早配制唐三彩釉料和試燒的實驗場所。
發掘中還出土了三彩制品4000多件,種類豐富、用途廣泛,既有生活用器,又有陪葬的冥器,還有建筑材料及琉璃建材。其中首次發現的一件三彩龍頭構件,不失為我國三彩建筑構件中的珍品:它集貼、塑、雕、鏤、刻、印、劃等裝飾手法于一體,生動地塑造了突目、凝眉、挑吻、獠牙、飄須、含珠的龍頭形象。龍頭施棕、黃、綠三色彩釉,釉色斑駁亮麗;龍頭長方形中空,后部兩壁各有一個穿孔。該構件系安裝在大型高級建筑挑檐部位,既可防止木質挑檐受風吹、日曬、雨淋變朽,又起到了裝飾和宣示建筑等級的作用。它的發現,把以往唐三彩僅作為陪葬冥器的功能,擴大到建筑領域。我國建筑大師、陜西省建筑設計院總工程師張錦秋女士看后,給予了極高評價。她認為,這件精美、高等級的三彩建筑構件應該在唐代宮殿建筑上使用,在中國建筑史上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在三彩作坊內還意外發現了唐代的琉璃瓦。我國琉璃瓦的燒造和使用大致起源于戰國時期,而文獻記載始于北魏,唐代文獻則稱其為“碧瓦”,唐大明宮就有綠色琉璃瓦出土,但不知其燒造地。黃堡窯發現的琉璃瓦以綠色為多,有板瓦和筒瓦兩種,均以瓷土為胎。它的發現,說明了地處大唐京畿之地的黃堡耀州窯,在唐代就與宮廷有著密切的關系,它是燒造宮廷高級建筑材料的重要基地。
唐三彩出現的
歷史原因和制作工藝
黃堡耀州窯唐三彩的出現不是偶然的。首先,它同唐代經濟的繁榮,文化的高度發達,以及當時的社會風氣有著密切聯系。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對外貿易等都達到了空前的繁榮,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對外實行開放政策,反映在文化藝術領域就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唐文化博大清新、光艷照人,蔚成中國封建文化的高峰。唐三彩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應運而生。其次,唐代耀州窯處于初創階段,工匠們在開放的社會背景下不拘一格、大膽創新、廣收博集,積極吸納外地窯場先進制瓷經驗,制燒技藝日臻成熟;加之豐厚的歷史積淀和該窯雄厚的物質資源基礎,為唐三彩的誕生準備了必要的技術條件。再次,唐三彩除了日常生活器皿外,主要是為陪葬制燒冥器。唐代興厚葬,冥器需求量激增,推動了三彩陶器生產的發展。最后,黃堡地處唐京畿之地,優越的區位優勢,使得都城長安所需的三彩器皿及宮殿、寺觀等皇家建筑的高級三彩建材、琉璃瓦,歷史地落在了這個具有宏大規模和先進制陶工藝的窯場肩上。
唐三彩是一種掛釉的陶器,它的胎料是用于制瓷的白色黏土。其制作工藝是:采礦、揀選、粉碎、淘洗、沉淀、陳腐、練泥,然后成型、修坯、晾干之后,放入窯內經過100攝氏度左右的素燒,冷卻之后再施三彩釉二次入窯焙燒,燒至800攝氏度左右即可。
三彩生活器皿采用輪制,異形器和像生的人物、動物俑等藝術形象,則以捏塑、雕刻或翻模成型。它的工藝特點主要有:
第一,胎料選擇和制備十分精良。用作三彩的胎料都是精選的上等黏土,制作要求也十分考究,不但要排除雜質,而且要粉碎成無顆粒的粉末,然后反復攪拌沉淀、陳腐、捏練后使其可塑性大增,為三彩的各式器形成型奠定了基礎。
第二,三彩器的成型十分關鍵。胎體在輪制時,器坯的中心點與轉輪的中心點扣合緊密,受力均勻,坯體內顆粒分子按照工匠操作時手指運動的方向排列,紋路均勻。因此,在窯中高溫焙燒時不易變形。
第三,工匠們對三彩的焙燒技術掌握得非常嫻熟。工匠對三彩坯件的燒成溫度、升溫、降溫都掌握得恰到好處,使窯內的熱幅均勻,因此坯件裂變情況少。在焙燒掛釉坯件時,膨脹系數比較均衡,胎釉在熱力襲擊下的膨脹和冷卻時收縮率一致,使得胎釉結合緊密避免了變形。
第四,三彩的釉質明亮光潤,主要成分是硅酸鉛。工匠們熟練地掌握了三彩釉的配方,可以隨心所欲地配制各種色釉,使得三彩釉爭奇斗艷、美不勝收。三彩釉配好后還要先試燒,燒制成功以后再正式應用。黃堡窯址發現的試燒三彩釉的小爐,證明了窯工們已熟練地掌握了三彩釉料的配方、燒成工藝,和他們在藝術創造實踐中的科學求實的精神。
第五,三彩人物俑燒成后,還要實施“開相”工藝。為了增強塑造人物形象的質感,人俑的頭部不施釉,僅上白色化妝土,唇上加朱紅,眼瞳、眉毛、發須和巾帽都涂墨,足部也不施釉僅涂墨,這在藝術上增強了真實感。
第六,三彩器成型后再輔以刻花、三彩駱駝三彩騎馬女俑三彩扁壺三彩枕三彩院落模型印花、貼花、捏塑等工藝手法。為了使三彩在藝術表現上更趨多樣化和形象生動,有些器物成型后還要輔以一些裝飾手法。在塑造人物、動物形象時,為使三彩釉達到千變萬化的效果,還要用點描、淺描、潑灑等手法做出織錦、交纈等染織紋樣,絢麗燦爛、光彩異常,成為我國和世界古代藝術的瑰寶。
唐三彩的藝術成就
黃堡耀州窯遺址出土的唐三彩品種豐富、器形多樣。日用器皿有盅、碗、爐、釜、燈、枕、塤、鈴、缽、香薰、盞托、盒蓋、溫瓶、水注、執壺、唾盂、燭臺、盤口瓶、雙魚瓶、長頸瓶、葫蘆瓶;交通工具如牛車模型,建筑體如院落模型、瓦當、板瓦、筒瓦、琉璃瓦、龍頭構件、獸面貼飾等;俑人形象如武士、胡人、貴婦、少婦、仆人、侍女、騎馬俑等;動物俑如馬、獅、虎、狗、雞、豬、猴、駱駝、鎮墓獸等;還有箭靶、水井、臥榻模型等。
唐三彩的制品囊括了唐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無論是生活中的實用器,還是民俗、宗教用器,自然界中的動物或是外域友鄰之人民用器,應有盡有。
唐三彩中,人物和動物器型占絕大多數,它們是一個時代造型藝術的產物。唐王朝繼隋而統一中國,其雕塑藝術在北方原有的渾厚、勁健的基礎上,加進了南方雕塑風格中的清新柔潤的特點。工匠們在藝術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經驗,把社會生活加以提煉和概括,選材嚴格,主題開掘得比較深,手法以洗練、明快為主,重在攝取神態,塑造的各種形象均表現出特定的情感和特征。
出土的那些女俑的儀態、服飾都塑造得豐富多彩,有的高領廣袖、亭亭玉立,有的悠閑嫻雅、裙帶生風。
動物俑的藝術性也很強,不同種類動物形象的個性特征十分突出,經過藝術處理,給人以輕健強勁之感;形體比例準確,結構分明又富有藝術的概括力,它們的動作和神態給人以豐富的聯想。
這些動物和當時社會生活聯系密切,比如被譽為“沙漠之舟”的駱駝,它是唐王朝重要的交通工具和與域外聯系的輸血管。而各種動物中塑造最成功的是馬的形象。馬在唐代有突出的地位,無論是保衛祖國的邊疆、要塞,還是征戰沙場,無論是宮廷的禮儀活動,還是貴族們體育競技、游樂出行,都離不開馬。著名的唐昭陵六駿石刻,塑造了唐太宗李世民征戰時曾經騎過的六匹坐騎,主題還是馬。我們所看到的唐三彩馬俑,大多骨肉停勻、線形流暢、神完氣足,有的騰空奔馳,有的緩步徐行,有的昂首嘶鳴,有的低頭啃蹄,有的引頸向天,有的張嘴欲飲,有的翹唇調情,有的追逐戲耍,給人以生動、栩栩如生的藝術感受。
耀州窯的唐三彩制品中,還發現了不少的建筑材料,如三彩瓦、瓦當、三彩龍頭套飾、三彩建筑模型、琉璃瓦等,這些都與河南鞏縣窯出土的唐三彩類型有別。
唐三彩的藝術成就還表現在它獨有的釉彩工藝上。耀州窯的工匠們成功地配制出黃、綠、褐、赭、白等不同顏色的釉彩,表明工匠們已熟練掌握了各種金屬呈色劑的屬性,并以高超的施釉技巧燒出色彩濃郁、千變萬化、風格各異的三彩制品。釉彩的運用,分單色、二色、三色、多色等。單彩器以赭、褐、綠彩為主,多彩器以黃、綠、赭為主色,調配成其他各色。工匠們巧妙地利用各種色釉在燒成過程中熔點降低、自然流動的特性,創造出或數色相互浸潤,或兩彩相間,或以一種釉彩為主加綴其他釉彩,或運用當時染織品流行的交纈技術形成朵花、散花、斑點、斑塊、串珠、網格、條紋等,都具很強的裝飾效果。
唐三彩窯址
三彩龍首構建
三彩女坐俑
三彩胡人俑
三彩駱駝
三彩騎馬女俑
三彩扁壺
三彩枕
三彩院落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