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
一、說給家長聽
1.家長要學會扮演多種角色
家長首先要明白,高考的主角是孩子,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要以孩子為中心,不要將自己的主觀愿望強加給孩子,更不要用命令的口吻跟孩子說話。
2.扮演好孩子聊友的角色,在孩子學習的間歇,家長可與孩子交流些社會熱點話題,有意避開與高考有關的話題,營造輕松愉快的家庭氛圍。這樣不僅能達到休息的目的,而且能幫助孩子拓寬視野。
3.扮演好大廚的角色,多看些營養食譜,或咨詢營養師,力爭飲食科學,保證孩子身體健康。
4.扮演好觀眾的角色,要多鼓勵孩子,讓孩子隨時都能感受來自家庭的溫暖。放大孩子進步的每一個細節,不斷為孩子叫好、點贊。傾聽孩子心情不悅時所發的牢騷,平復孩子的情緒。
二.說給學生聽
1.理性分析選擇專業
高考結束一個月以后,考生就會得知自己的分數和分數線,但是對別人的分數以及自己分數所占的位置卻不了解。那么,該如何報志愿呢?
第一,按照自己的興趣,依據自己的分數,參考以往的高校錄取分數線,填報志愿。
第二,依照家庭意愿,依據考試的分數去選報志愿。如:有繼承家業的志向(商貿類),承接祖父輩的意愿(行醫)等。
第三,分析社會行業走向,分數較高的,可以大膽地選報熱門專業。
第四,從就業角度出發,分析“行情”變化的,可以考慮現在不熱,三四年后會熱起來的專業填報。
第五,選報“常溫”專業。如醫療、教育等行業,這個社會離不開教育,人也不會不生病。
第六,考慮區域(城市)選報志愿。如某地有親人或熟人。
第七,考慮將來在某地生活、工作而選報志愿。如北京、上海、廣東等地。
第八,“反其道而行之”選報志愿。別人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別人不愿意報的志愿,自己報。
2.層次分明成功擇校
選報院校要有“層別差”。如,一個志愿大膽一點,沖一個心里最希望去的院校;再報兩三個比較想上的院校或專業;最后一定要安排一個“保底”的院校,確保自己有學上。
認真查閱各高校往年錄取情況。關注高招辦在提前批、一本、二本、三本等各批次錄取過程中,隨時發布的補錄信息,一定要把握這個機會,切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