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菜館:在別人苦尋牛股時,我在尋找中國最強投資管理人 條條道路通羅馬,有的人,出生就在羅馬,但更...
2007年入市,曾癡迷于做T,2015年憑著幸運在股市中賺到了一桶金
跟很多人一樣,我剛接觸炒股也是受家人影響比較大, 2007年我還在上高中,家里人大多是股民,給我拿了兩萬塊并推薦了包鋼股份,當時還不叫這個名字,老股民應該知道,那時它叫鋼聯股份。
當時入市時已經趕上了牛市的半山腰,在包鋼股份身上賺了一段時間錢,2008年史詩級別的熊市就來了。因為我是南方人,家里有種林場,大熊市時沿海正好疊加臺風,金融危機疊加臺風,股市虧錢,林場也虧錢,財富毀滅的非常快。
經歷戴維斯雙殺后索性股票里的這兩萬塊錢就留在了股市,打算自己鼓搗鼓搗,家里人也給了相應的建議——做T。當時做T是很受股民喜愛的,老股民嘛總覺得做T能解套。聽從家人的建議,我一路做T做到了大四,一T就是8年,頗有些苦行僧的意思。不過我的天賦比較差,又以學業(yè)為重,我把做T當作了大學時期的電動游戲,就是打著玩。
就在快畢業(yè)時家里又給我追加了一筆風投,十幾萬塊錢。做了8年的T,不如這一次注資來的實在。這次注資后,整個賬戶的成本已經比較低了。2015年牛市,傻大黑粗的包鋼股份也沒落下,一路飆漲股價很快到了3塊錢。因為一直做T堅守,在包鋼股份上賺了一筆小錢。這個時候已經徹底忘記了熊市時做T的艱辛,進入了很多股民常見的股神誤區(qū),在牛市后半段買什么什么漲,我也從原本單吊一只股變成了高換手的短線客,持股也就3個交易日。
當時兩融民間杠桿盛行,年輕的我也加了杠桿,在牛市的最后一程,算上各種杠桿賬戶總資產很快就到了300,這時也到了牛市的尾聲。現在來看,上了杠桿沒有爆倉完全是運氣好,身邊吃了杠桿虧的朋友實在是太多了。
股災前夕有兩周的平靜期,我記得非常清楚,那時剛畢業(yè)想置業(yè),跟我的老股民父親商量,怎么著我騰點錢出去吧,老父親的答復是:“不要慌,大盤是要到一萬點的,莊家還在,我還在,你別跑”。
這話放在現在看很滑稽,但這話在牛市時卻很合乎清理,我想想也是,錢這么好掙,慌個啥。不過我畢竟學金融的,雖然投資沒有太深的造詣,但基礎想法還在,配置時第一要務,剛畢業(yè)時的不動產對我吸引力很大,在股災前還是證轉銀了一部分錢,用于購房。隨后本金小了很多,杠桿也上不了了。等到股災來的時候,我余下的那部分錢沒有什么奇跡出現,期指爆倉,股票賬戶最后還剩下一些錢。總結一下,最大的幸運還是那時候的剛需讓我選擇了買房。
入行就趕上股災,身邊慘痛的案例讓我對炒股這事兒有了更深的思考
2015年剛畢業(yè)的我開始進入券商工作,當時正值牛市尾巴,親眼見到很多人將房子,身邊的資源都壓在股市上,最終陷入賭徒困境,這種現象太普遍了。
工作之余觀察了很多散戶投資人的現象,讓我非常深刻的是15年牛市時身邊有個自行車修理工30萬資金做到了3000萬,但是現在除了證轉銀已經消費掉的那部分錢,剩余的利潤基本都被吞噬掉了。這個例子比較典型,更多的情況是很多股民連續(xù)在股市中失利。
與自己的投資經歷聯系起來,其實回顧自己的炒股生涯也是真的乏善可陳,隨波逐流而已,即便賺了一點錢,那也是純粹的市場獎賞,也就是運氣啦。這讓我明白一件事,對于研究不深入的普通人來說,炒股賺錢這事兒太隨機了,就像大猩猩扔飛鏢一樣。大多數股民
民間確實有很多高手能夠創(chuàng)造非常高額的真實收益率,但根本不可復制。比如重慶本地一家比較有名的私募,最早期的打法也是民間打法,就是PEG模型。
比如一個產品漲價了,這個公司的利潤增長XX%,30倍估值,100%利潤增長,那這公司就要漲。其實很多公募也是這么玩的,不過更嚴謹一些,包括現在很多雪球也是很多這種用計算器算利潤,本質上就是PEG投資。但這個東西原理上是說不明的,為什么PEG有效呢?展開說其實大多數原因無外乎行為金融學,本身是有效的,但還得拆開看市場。最終還是無法確定未來的估值,其實在我看來這仍是短期市場投機的一種方式,但卻成了很多人的投資圣杯。
我說的這家重慶本地的私募,用這套PEG體系從個人投資做到私募投資一直奏效是因為,他們能夠將他們拆開來看,能講清楚什么時候PEG在市場中生效,什么時候不能使用,這就是一套形成閉環(huán)比較靈的策略了,不過這是很多個人投資者想不通的底層邏輯。
大部分人還停留在淺層思考中,停留在現象分析上,這跟技術派口中的缺口理論,平臺支撐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畫一條線,感覺邏輯就串聯起來了,但有可能只是那個時候市場巧合延續(xù),個人投資者非常喜歡把巧合當成投資邏輯,而市場有時候也獎賞巧合,所以總會在某一階段,出現一些超額收益的大神。
但真正能夠長期奏效的,還真得是奉行長期有效投資策略的人,我觀察道有這樣的私募在市場上長期生存,有這樣的牛人開公司發(fā)產品,而且十幾年的年化收益都甩開了無數人。
這讓我對炒股這件事有了更深的思考。
16年接觸私募投資后發(fā)現,也也許是解決困惑投資者的最佳選擇方案
我是在16年開始接觸私募,當時四川本地上市公司,超前的國企、出色的民企在13年至15年間就開始做自己的資產管理,16年接觸到四川上市公司的家族資金,當時他們就開始做資產配置,一部分在海外(以美元債為主),一部分在國內,配置了不少私募。
當時我很好奇,為什么家族資金不自己研究個股,畢竟這會更有趣。當時得到的答復是:無論從什么角度看,大多數人自己做投資都不如一些專業(yè)的人去做。這剛好與我過去的從業(yè)經歷不謀而合。
在券商的工作的人都知道,要想通過自己選股能力強去改善用戶的體驗和收益,不太切合實際。但我一直希望能在投資服務領域做點事,機緣巧合2016年我進入了成都機構投資的圈子,接觸到了FOF性質的投資,接觸到了完整按照“低相關性”的方法投資私募,我真切的感受到這個東西能夠解決過去解決不了的困惑。
在2016年到2018年,跟著幾家FOF機構系統學習,建立自己的策略情報系統。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發(fā)現私募基金有著一些公募基金所沒有的單獨特性,比如優(yōu)秀的私募基金是市場中孤獨的幸存者,公募基金經理的篩選是從很優(yōu)秀的一些大學學子中間挑選有潛力的人,進去做研究員的助理,再提升至研究員本身,通過薦股或者說是股票池的豐富和挖掘,積攢一定的投研實力之后,開始進行基金經理的一個職務的管理。
但是私募的江湖它不是這樣的,它是一個更大范圍更大樣本的統計,優(yōu)秀的私募基金,是整個市場的幸存者,是在最大的范圍,一個非常大的樣本篩選下的一批人,它的容量它的優(yōu)秀程度一定都比公募的方式篩選出來的人和策略平均更優(yōu)秀。
在學習的過程中見到了很多優(yōu)秀的基金策略,而每一位優(yōu)秀的基金背后都有一套能夠貢獻超額收益的心法支撐,回想到自己的炒股生涯,雖然賺到了一些錢,但更多是運氣成分,對私募基金乃至私募基金策略深度著迷的過程中,我在做著職業(yè)生涯的轉變。
2018年學成出師,自己的想法在一點點的落實下來。在接觸機構化投資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投資者最大的困惑,那就是信息不對稱。當投資者將一筆錢投出去后,不知道這筆錢是如何運行的,無法像股票行情一樣實時了解跟蹤,沒有任何信息能夠知道自己投的產品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很多投資者都希望能夠找到投資私募后后期解決風控的方式,從那時開始我便開始策劃承接搭建橋梁的使命,當投資者通過自己的方式了解了某一個私募還不錯,開始投資后,我們再去用我們的視角進行復調,索要交易端口,隨后就可以很方便的觀察這家私募每一個階段的樣子,通過至少半年至一年的時間來判斷這家私募是否足夠出色,是否知行合一。
我曾遇到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案例,名字就先不透露了,這個產品已經快清盤了,就不去人家傷口上撒鹽了。產品在2018年非常火,有一個合作伙伴投了一些,我們索要交易數據后嚇出了一身冷汗。因為最初我們并沒有給這個私募進行持倉限制,這個私募產品竟然在滿倉單票押注一只次新股,這是非常恐怖的事兒,跑了半年后我們將其遺棄掉。
如果不觀察,其實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很難被識別出,單從公開提供的信息以及凈值上看,這只次新股在很長一段時間保持橫盤,甚至是穩(wěn)步上漲。不了解的人是不會意識到這背后風險所在,甚至看起來還很漂亮。
希望在未來的黃金投資時代找到中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
2005年至2020年GDP增長了5.4倍,年化復利11.9%,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5.08倍,年化復利11.45%。經濟的增長和滬深300指數的長期回報基本一致,我國股票型基金擬合的指數,年化復利15.38%,相較于代表社會整體財富增長速度的滬深300,有明顯超額收益。
專業(yè)化的投資一直能相對輕松的獲取不錯的收益,在大多數生意或者地產投資都擁有超越15%的收益率時,股票市場顯得非常平庸,可是現在哪里又能找到那么多15%回報的生意呢?又能承載多大的資金體量呢?
這其實是中國發(fā)展歷程的一個縮影,資金從房產撤出,投資從債權轉向股權。過去兩年來我們接觸了很多中小房企、老板、跟房產大基建相關的小公司陸續(xù)退出市場,靠房產投資富起來的中高產,資產也在搬家。
我總覺得這是一個持續(xù)十年,幾十萬億的新增市場,還有在其他的市場找到這樣預期可見的膨脹速度嗎?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我想在關鍵的時間點上做好一些事情,而借助最優(yōu)秀管理人的力量是一個最簡單有效的方式,每一個時代都有英雄和前行者,資產管理行業(yè)友善的一個地方是這種優(yōu)秀可以進行分享。
而巧合的是很早就接觸到了西南地區(qū)最前沿的機構投資人,他們的想法質樸、長期、簡單,投資模型有力可靠,我想我們可以扎根成都,更好的做相關的研究,力爭做機構投資的翻譯官,做個人投資者的專業(yè)橋梁,也許真的可以找到獨屬于中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盡享黃金投資時代。
——————免責聲明——————
“雪球達人秀”系列文章旨在推動雪球用戶更好的學習交流。文章中任何用戶或者嘉賓的發(fā)言,都有其特定立場。本文內容所涉具體股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同時雪球刊出此文,并不表示贊同其立場或觀點。投資者的所有決策應該建立在獨立思考基礎之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