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向書架子兄請教一個困擾我很久的問題,經書架子兄同意,分享如下:
7_wolf:
書架子兄,原來在雪球就很喜歡看您寫的文章。我今年辭職了,過上了自由自在的日子。我的投資風格跟您比較接近,也是通過長期持有滿倉過牛熊的方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獲益大的主要持倉是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瀘州老窖,云南白藥(已拋棄)。以前之所以滿倉度牛熊,并不是認識上達到了這個境界,只是牛市舍不得賣,期待更高,也許是另一種貪婪,熊市資金縮水后也免不了后悔。以往有工資收入,熊市還可以繼續加倉,但今年辭職后,我對自己的投資體系進行思考,覺得應該進行倉位管理,也就是牛市高估時減倉,等熊市低估時加倉,從而降低波動獲得更好的收益。我關注您,還有樂趣的分享,都是滿倉度牛熊的思路,為何不考慮倉位管理的方式,非常期待您的真知灼見,非常感謝[咖啡]
兩條腿的書架子:
倉位管理本質上不太符合買股票就是買公司,我們是在做生意,恰好在投資這個領域而已。
賣出股票的原因絕不能僅僅是因為倉位管理,既然你也想全職做投資。這一點一定要想明白,否則很容易陷入到投機當中而無法自拔。
投資者是沒能力判斷牛市熊市的,投資者只在乎價值和價格比。比如我毛毛估,10年后茅臺最起碼值3000元一股。那么假設現在是牛市,茅臺漲到1400元一股。應不應該減倉呢?減倉了接不回來怎么辦?萬一我判斷錯誤10年后茅臺價值是1萬云一股,我卻沒接回來怎么辦?
估值不是真能判斷一家公司的股份到底值多少錢,而是現價和你正確估值是否有安全邊際。不要總試圖去判斷一家公司是高估還是低估,而是要想著長期賺的是高估低估的價差還是企業的未來的現金流。
7_wolf:
確定性極高的股票,如貴州茅臺,也會有20倍PE以下買回的機會。目前我后市暫定的策略是,認為上證3500為估值中樞,3500以上逐步減倉,4500點留小倉位。一直還在思考這樣做是否正確。我的持倉基本不變。
兩條腿的書架子:
有些企業即使在牛市,其價格和你判斷出的企業未來所能賺取的現金流仍可能是低估的。不是牛市減倉不對,而是自己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如果企業未來的現金流折現不如現在的價格合適,那減倉甚至清倉當然就是正確的。
7_wolf:
嗯,確實是這樣。15年我牛市時沒有減倉中國平安,也是認為價格還不夠高,去年今年不斷創出新高了,我看關鍵是好股票,其次是好價格。
兩條腿的書架子:
我給你留道思考題,你自己分析一下。未來茅臺當然有可能20PE甚至10PE。但假如那時20PE的茅臺比現價907還要高出很多很多。
那等了這么長時間,是虧了還是賺了?
真正看懂一家企業的價值是很難很難的,假裝看懂,市場就假裝給錢。
如果你真想轉職轉型做個人投資人,這是一條九死一生的路,自己還要努力學習。(不是10%的成功率,而是99%的人會死在這條路上)
7_wolf:
您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也受益老唐的投資思路,如果目前股價高到已經透支未來三年的收益,就考慮賣出。簡單說就是達到50倍pe就賣出。
職業投資者這條路,確實非常艱難,我也在不斷思考學習,后續的投資如何優化,不能再如以前那樣全倉在股市了,我十多年來真是全倉股市,幾乎只進不出,后續我可能要調整策略,配置一些理財產品或高股息股票。一直在思考,安全和獲利的平衡策略。您目前還是滿倉股市,還是留有部分資金買理財呢?
兩條腿的書架子:
老唐就是因為他這個神奇公式,用Q7的錢買了輛Q5。[偷笑]現在動不動就被人拿這事笑話他呢。現在估計是拿值一輛瑪莎拉蒂的股份買了一輛Q5。當然要是單單為了消費,多錢賣股票買車都是對的。但老唐卻是因為他這個神奇公式,栽了個跟頭。
股權只是家庭資產配置最重要的一部分,除了股權,我家還有3套房產,但小地方房子不值錢。(夠對沖的了)我不會買什么理財產品,理財對我來說也就是類現金。 未來資金量大的話,可能考慮全球配置對沖中國風險。但那可能是10年~20年以后的事了。
7_wolf:
這件趣事我真第一次聽到,但是老唐現在還是沒有改變他的這個策略啊,最新的唐書房介紹了這個策略。
明白,家庭資產配置確實不能全在股市,如果不買理財,我的現金流只能靠股息和打新股收益了。
非常感謝書架子兄指點,給了我很多啟發和思考。我以后有機會也想當貴州茅臺的股東。這個問答我想整理后分享到雪球,您可否同意。
兩條腿的書架子: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