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今天,股市沖高回落,成交量繼續放大。在這個位置,買方與賣方的分歧很大,他們都認為對方是傻瓜。大家面對的都是同樣的K線圖,為什么分歧這么大呢?
近一個月的暴漲行情,也再次讓我見識到股市的眾生相:
1.只要大盤上漲,多拉幾根陽線,很多人便會高喊牛市來了,一副打了雞血要如何如何的樣子。今天大盤開始回調,我敢肯定,再跌兩天,他們又該高喊勇氣、情懷和信心了。如果大盤敢往下跌幾百點,他們就該分析中國股市的制度弊病,以及宏觀經濟的悲觀前景,同時發誓永遠不再碰股票。
股市一漲,就覺得天下太平,自信滿滿;股市一跌,就立刻哭爹喊娘,罵聲不斷。這稱得上冷靜嗎?這樣的投資者配賺錢嗎?
2.輕倉踏空的人,天天盼著下跌,看著暴漲的股市對他們簡直是煎熬,他們會反復告訴別人,這僅僅是個反彈,還會跌下來的。重倉的人,看到的都是利好,他們幾乎敢斷定股市一定會大漲。
屁股決定腦袋,倉位決定態度。你的投資策略和觀點,有多少是受到倉位的影響?又有多少是基于理性的分析?
3.曾經在2500點的時候,不止一個讀者跟我說,股市肯定會跌到2200點,他要等2200點再重倉抄底。現在回頭想,如果當時大盤真跌到2200點,讓他買在了最低點,他肯定會逢人就說:“你看,我買在了最低點,我是多么聰明啊!”
但他永遠不懂,也聽不進去:如果牛市真的會來,你買高幾百點又有什么關系呢?關鍵是牛市來了,你得在場啊!投資要賺錢,并不需要你精準的買在最低點,也不需要你必須賣在最高點。
精準抄底只是小聰明,主動買套才是大智慧!
4.有讀者說,我能不能重倉持有,到4000點就全部賣出?
這是典型的心理誤區:錨定效應。如果這次小牛市只漲到3900點就開始大幅下跌,你怎么辦?很多人在2016年也是這樣想的,最后大盤漲到3587點就開始大跌,幾乎抹殺了過去所有的漲幅。
你的策略中,有多少后視鏡的成份?是不是開了上帝視角在分析問題?是不是回看歷史總感覺投資非常簡單?
我曾在2018年10月30日的文章《證監會發聲明,為什么解讀都不一樣?》中這樣寫道:
“這是個物質豐富的時代,也是精神匱乏的時代;這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也是智慧缺失的時代。可悲的是,大多數人對這個世界的看法都來自于自身利益或者別人,很少人有堅定的哲學信仰。
在投資世界中,一個人的投資策略就是他的世界觀。你只有深刻理解了世界,理解自己,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投資。”
是的,投資是一個人世界觀的完整呈現,你會看到一個人最真實的秉性,想裝都裝不出來。
那么對當下的行情,投資應該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呢?
蘇軾有首著名的詩叫《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廬山景象萬千,移步換形,橫看、豎看,遠看、近看,從高處看和低處看,各不相同。那么,什么才是“廬山真面目”呢?
在廬山中是看不到的,因為人的視角總是會受到當下所在地位的限制。要是你認為你看到的就是廬山,別人看到的都不對,就形成了偏執,而偏執使你無法認識廬山。
打個比方,有首歌唱的是“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中國”,我們經常說的遠東、中東等,都是站在歐洲角度來講的。如果站在中國的角度,“遙遠的東方”是美國西海岸。
但話說回來,地球是個球體,哪里來的什么東南西北。只是因為我們從自己立場去看,才有了方向,有了是非。
人如果過分執著于自我,就永遠無法理解別人的立場,只會認為自己道理十足,不合他的道理就必然是錯的。如果這樣,也許你內心會很舒服,但永遠也看不清事物的真相。貪、嗔、癡,無非由此而起。
回到股市,很多人都存在著偏執,當他重倉的時候,就覺得一定會漲,任何消息都會被當做利好解讀;當他輕倉的時候,就總認為會跌,每天會到處找各種利空的文章看來麻痹自己。
但股市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當你認為它一定會漲的時候,請多想想,如果下跌該怎么辦?因為當你所有注意力都在收益上的時候,此時往往風險最大。
有的人堅定相信2019年將是2014年的翻版,但為什么不是2012年底部的翻版呢?這是不是一種偏執呢?
經過幾年下跌,2012年大盤從1949點直接漲到2444點,期間幾乎沒有什么調整,漲幅達25%。換算成現在的點位,要從1月的2440點漲到3050點才是25%的漲幅,現在還差近100點,你應該能想象當時散戶情緒的火熱吧!
我曾跟讀者說過,如果本輪上漲真的就此結束,你覺得自己是否浪費了這波反彈?如果這只是大牛市的開始,你又是否會踏空?
如果你把這兩點想清楚,你的策略也就完善了。
陸游在晚年向其子傳授寫詩經驗時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就本文來說,我沒推薦股票,也沒預測行情,但說的卻是最重要的投資心得。要想把投資做好,整天盯著幾根K線猜漲跌是沒用的,如果你想有一套完善的投資策略,首先你得有正確的世界觀。
希望本文能給你帶來思考,幫助你理清投資思路,完善自己的投資策略。
微信公眾號:moneylife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