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交易鏈(jiaoyi360)】
假設公司銷售了100元的存貨,銷售額是150元,客戶于3個月后支付,那么這150元就變成了“應收賬款”,50元是“毛利潤”。所以,資產負債表的項目就多了一個“應收賬款”。
假設編寫報表時,成本和銷售都已確認,那么資產負債表的變化(請看上圖):左邊欄目400元的存貨減少了100,營業額全部都是應收賬款,還未收到,此時150的應收賬款-100,多出50元的“毛利潤”,資產增加了50元。右邊欄目應該怎樣變化呢?銷售收入賺了50,也就是股東權益增加了50,總資產變成2050。左右兩邊重新平衡,都是2050元。
現金流量表是否有變化呢?想想:存貨賣出,錢包是否收到錢?這時還沒收到一分錢,所以,現金流量表無任何變化。
150元的營業額將引出利潤表。我們可以簡單記錄:營業收入150,營業成本是多少?就是存貨的100元成本,獲得的毛利潤是50元(忽略其它銷售費用、稅收等)。需要注意的是,未收到任何的現金,但會計已記錄此利潤,這是會計上特有的規則,利潤和現金是有區別的。所以,現金流量表對利潤表有很好的補充作用。
再看上圖。根據資產形態進行分類,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存貨,屬于一年內可以變現的流動性資產;而無形資產、固定資產是一年以上變現的資產,屬于非流動性資產,流動性資產和非流動性資產構成了總資產。同理,用一年的規則,右邊的負債項目可分為流動負債與非流動負債,也是常見的會計報表項目。
看到這里可以發現,資產負債表的左邊欄目是根據資產的變現能力進行排序,貨幣的變現能力最高,所以排第一。固定資產的變現能力最差,排在最下。
通過以上的記賬分解,大家是不是理解了三張表的關系?現金流量表本質上是資產負債表里貨幣資金明細的一個記錄,而利潤表其實是對資產負債表里股東權益的分解說明,對不對?
以上不是教大家怎樣記賬,記賬方式沒必要太深入,這是記賬會計的事,不是投資人的事。通過簡化案例就容易明白報表之間的關系是怎樣建立的,理解報表的原理是為下步做財務分析提供一個基礎,投資人需要懂的是管理會計而不是記賬會計。另外,需要理解的還有折舊、攤銷、商譽等等項目,這些問題一律交給百度。如果還不明白,可以像我一樣把上面的表自己做一遍,基本就熟悉了。
您對此系列滿意嗎?您希望我們提供哪方面的內容?可留言。#交易鏈#微信公眾號很快會更名,屆時大家會看到更符合我們氣質的標識與名稱。@今日話題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