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夏娃 / God Creates Eve》是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創世記》的第五幅,位于禮拜堂大理石祭壇帷幕正上方。《創世記-創造夏娃 /
Genesis – God Creates Eve》
米開朗基羅為我們所呈現的是《舊約 · 創世記》2:18、21-23所記載的情節: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耶和華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合起來。耶和華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她到那人跟前。那人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她為女人,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相對《創造亞當》而言,《創造夏娃》才是《創世記》組畫的中心。與米開朗基羅同時代的人們已非常熟悉沉睡的亞當和生命被喚醒的夏娃。“這位極具天賦的藝術家用筆觸清晰地刻畫了沉睡與覺醒的差別,以及在人類眼中的神圣天威是如何的沉靜和不可動搖。”這是公元16世紀的傳記作家喬治·瓦薩里對畫作的贊美之詞。畫中共有三個人物:左下角的亞當斜倚在樹樁上,陷入沉睡,以扭轉的姿態展現出強健的體魄。最右邊的則是上帝,他舉起右手看著夏娃--這是壁畫中米開朗基羅所最早描繪的上帝形象:白發白須紅衣白袍,極具威嚴性。而在畫面中央的就是夏娃,她從陰影的角落走出來,邁向她的創造者,她的右腳后跟在亞當胸部后側,她有著壯美的身軀,躬身合掌朝著上帝,仿佛在謙卑地領受生命。米開朗基羅研發針刺謄繪法及刻痕法進行打稿,更有信心的掌握整個畫面的構圖,讓位于祭壇帷幕正上方的這個畫面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大功告成。從《創造夏娃》中我們可以更多的探尋上帝創造人的用意何在?當創造亞當之后,上帝認為那個人太孤獨于是就有了夏娃。上帝創造一切美好的事物,更期待能夠有愛的回應。因此,在亞當沉睡時取了他的肋骨創造了夏娃,骨頭代表著生命中不會腐朽的部分,肋骨更可看出在神的眼中兩性是平等的。“配偶”意指相配。雙方在性情作為上能夠同拍同步;另一個意思是互補,雙方彼此盛裝接受,因為相合而成就更完美的使命。夏娃是來幫助亞當的,她能幫助亞當活得更精彩,生命中不再孤單。而正在沉睡的亞當在做著什么樣的夢呢?沉睡隱喻了死亡,如同基督在十字架上經歷的死亡和復活。亞當在沉睡中也重新獲得了生命的完整,當男人為了女人而甘愿舍去自己的性命,那女人也愿意為了男人而活著,從此我們可以看出上帝的祝福,看見生命的美麗一面。
西斯庭禮拜堂天頂壁畫以《圣經 · 創世記》為主線,在拱頂上描繪了九個主題畫面,繪畫總面積接近600平方米,我們將逐一來分享。《創世紀》局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