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道”第四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二”——走進《老子》
88、“道”第四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二”——走進《老子》
前面的特點提到老子著名的一段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中“道生一”前面已經提到了,那么“一生二,二生三”的“二”又應該如何理解哪?這就是“道”的第四個顯著的特點:“二”。
其具體表現在:1、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二章原文緊接著上面的那句話論到:“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是老子在《道德經》中第一次提到“陰、陽”。看來老子當時已經意識到:萬物變化之道的內容就是“陰、陽”的變化。而且萬物各自,只有在各自“陰陽”變化“和”的穩定狀態下,萬物各自才能存在。這就是“一生二”的道理。2、因此,老子在當時已經意識到:“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因此,人們普遍厭惡唯有“陰陽”失調的“孤、寡、不谷”而王公們卻愿以此來稱呼自己,這能有好么?!所以, 萬物中的任何一物或是“陽”受損而“陰”就會增加;或是“陽”增加而“陰”就會受損。對此,老子在當時的程度上只好說:“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別人這么教,我也只好這么教了。但是。對待“陰陽”只強行之一者是不得好死的。我將把這些道理當作施教的宗旨。3、老子在當時已經意識到當一個“物”的“陰陽”失調其“物”就要發生改變。因此,當一個“物”的“陰陽”失調到了一定的程度,就產生了“二生三”的狀態。“三”就是一個新的“物”產生了。現代科學的“宇宙大爆炸”理論足以說明了問題。“道”的變化產生了那個“奇點”“一”也就是萬物之母;“一”之道的變化,產生了“陰陽”“二”;“二”的“陰陽”之道的變化,產生了“三”這個宇宙大爆炸的這個新“物”。再如:動物繁衍的胚胎就是“道生一”的同時產生“一生二”的“陰陽”結合;接著就是“二生三”新生的下一代誕生了。
綜上所述,“道”第四個顯著特點就是:“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