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福建省GDP總量最高的城市,目前“一帶一路”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而泉州是作為“一帶一路”南線的起始城市,也將是國家重大政策扶持的城市。
如果你也是泉州人,那么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泉州未來十年的城市規劃,對自身的學習、工作和購房都有指導性作用。
泉州總體規劃的范圍
泉州市域面積大約11000平方公里,包括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泉港區、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惠安縣、安溪縣、永春縣、 德化縣、泉州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市域要形成“一區、兩翼、多支點”的城鎮空間結構。
一區是指環泉州灣核心區(主要包括泉州中心城區、晉江中心城區和石獅中心城區),兩翼指南翼環圍頭灣地區(主要包括安海水頭組合)和北翼湄洲灣南岸地區(主要包括泉港和惠安),多支點是指南安市、德化縣、安溪縣、永春縣等)
圖片來源 | 泉州市城鄉規劃局
市域人口與城鎮化水平預測
預計到2020年,全市常住總人口約850萬人,城鎮人口約536萬人,城鎮化水平達到63%。
預計到2030年,全市常住總人口約920萬人,城鎮人口約650萬人,城鎮化水平達到71%。
根據劃分原則,將空間類型區劃分為:優先發展區、引導發展區、控制發展區、生態保護區。
圖片來源 | 泉州市城鄉規劃局
城鎮規模(1個特大城市+7個中等城市)
到規劃期示,形成“特大城市1個、中等城市7個、中心鎮21個、一般建制鎮約80個”的市域規模結構。
特大城市(300萬人以上):預計到2030年,環灣核心城區城市人口達到385萬人左右,其中泉州中心城區約280萬人,晉江中心城區約60萬人,石獅中心城區45萬人。
中等城市(20萬-50萬人):預計到2030年,南安中心城區達40萬人,惠安縣城城市人口達35萬人,泉港城市人口達40萬人,安溪縣城城市人口達30萬人,永春縣城城市人口達28萬人,德化縣城城市人口達20萬人,安海水頭(組合)城市人口達到25萬人。
中心鎮(2萬-10萬人):預計到2030年,重點中心鎮人口規模為5萬-10萬人,一般中心鎮的人口規模為2萬-5萬人。
一般建制鎮(2萬以下):預計到2030年,一般建制鎮的人口規模為0.5萬-2萬人。
圖片來源 | 泉州市城鄉規劃局
同時規劃提出,以打造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為目標,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構建現代化工業體系。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其中紡織服裝、鞋材、建筑建材、機械制造、食品飲料、工藝制品等傳統產業持續提升,石油化工、汽車及配件、船舶修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及裝備制造、光伏電子等新興產業加速發展,輕重工比重日趨合理,重工業比重2030達55%以上。
設全國最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方面,規劃期內要建成全國重要的石化工業基地、紡織服裝基地、鞋業基地和建材基地,建成省級裝備制造、船舶修造、汽車及配件、光電信息、食品飲料、生物醫藥基地。
交通規劃
以鐵路、高速公路、海空港為骨架
圖片來源 | 泉州市城鄉規劃局
規劃中,通過以港口為重點的現代化集疏運體系建設,打造海西“西進東出”的重要通道,同時構建以鐵路、高速公路、海空港為骨架的市域交通網絡。
【港口】規劃形成肖厝、斗尾、泉州灣、深滬灣、圍頭灣五大港區,共16個作業區和5處獨立作業點。
【民航】近期適度擴建泉州晉江機場,忙開展海西區域性樞紐機場專項規劃街工作,本交規劃建議在泉州、廈門兩市地區預留區域新建機場建設用地。
【高速公路】規劃形成“一環、兩縱、三橫、五聯”的市域高速公路骨架。
【鐵路】積極構筑“三縱二橫四支”為基本結構泉州市域鐵路網絡。
【快速通道路網】加強沿海與山區、山區與山區間的向快捷聯系,形成“沿海環灣放射、內陸網狀縱橫”為基本骨架的市域快速通道網絡,境內總里程約13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