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捧塑料碗,眼眶不由得潮濕了。這不是一只普通的碗,這里面盛滿了看不見卻品得出的一腔母愛。
在我家壁櫥里有一只塑料碗,它的顏色已因年代的久遠而殘褪去了,它的外表因為無數次的洗涮而變得粗糙。
可是,每當看到這只小碗,母親總會流露出愧疚的神色。
一次,我突然感覺到了母親這樣的眼神,便急催著要聽聽這只碗的故事。
原來,5歲那年,母親牽著我去商店買東西,走過玩具柜臺時,我被一個醒目的洋娃娃吸引住了,我拉拉母親的衣角,指著那朝我微笑的“小美人”,母親馬上明白了我的心思。
母親走過去問售貨員:“那個娃娃多少錢?”柜臺里飄出冰冷的聲音:“十六塊五。”母親剛要接過娃娃的手一下子停在空中.,表情也隨之黯然,她慢慢把手縮了向來。
十六塊五,這相當于她大半個月的工資,她不能為了一個玩具娃娃而讓后半月的柴米油鹽沒有著落。于是,母親俯下身子對我說,“這個娃娃太貴了,咱們多看一會兒吧。”
我知道這事一定令母親非常為難,心里雖然有些不高興,可還是沒有吵鬧撒嬌,乖巧地隔著玻璃一眼一眼仔細盯著娃娃。
那是個白皮膚、金頭發的洋娃娃,她長長的睫毛向外翻卷著,她的眼睛是會說話的,她的模樣惹人喜愛,這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娃娃。為分散我的心思,母親給我買了個桔黃色的塑料碗。
我用它喝水、吃飯,有時睡覺時還將它捧在懷里不肯撒手。我很快就把洋娃娃的事忘記了,沒想到20年之后,當時的那份無奈,在母親的記憶中依然清晰著。
我手捧塑料碗,眼眶不由地潮濕了。這不是一只普通的碗,這里面盛滿了看不見卻品得出的一腔母愛。
母親沒有記住為撫養女兒而付出的辛勞,沒有記住為女兒的成長而播灑的血汗,她從不計較得失,從不在乎回報,卻為了沒朗為5歲的女兒買一個心愛的娃娃而一直深深抱憾。
雖然在后來的歲月中,她竭盡所能滿足女兒的種種需求,但她仍然不能釋懷——自己曾經虧欠過女兒一個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