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鱗病是最常見的一種先天性角化病,對稱地發生于四肢伸側,皮膚干燥、粗糙,形似魚鱗狀,無自覺癥狀,夏季癥狀輕,冬季癥狀加重。本病具有遺傳性,大部分魚鱗癥患者是從父親或母親一方遺傳過來。也有部分患者為后天染病。本病治療時宜養血活血,祛風潤燥。
方歌:土獲苓湯是良方,菊柏梔民生地黃,當歸丹皮地丁草,蟬鮮荊芥銀花通。
組成:野菊花、黃柏、生梔子、當歸、牡丹皮、木通、蟬蛻、荊芥、白鮮皮各10克,金銀花、地丁各30克,土茯苓120克,生地黃24克,生黃芪15克。
用法:水煎服,兩日1劑,分6次服完。每次加白砂糖一大匙,調和微溫,飯前服,30劑為1療程。
方解:由于本病為風濕熱毒,蘊久化火所致。故方中以野菊花、金銀花、地丁清熱敗毒,以梔子、木通、黃柏、土茯苓瀉火解毒,并除濕熱,以上諸藥皆有清熱解毒之專長,凡濕熱化火,毒邪風聚,用之無不立驗。由于火灼營陰,故方中以生地黃,牡丹皮滋營涼血;當歸和血,血能榮養肌膚,則皮膚干燥粗糙可愈;更加黃民益氣,瀉陰火,解肌熱;白鮮皮、荊芥、蟬蛻疏風邪,除濕熱。合而用之,共奏瀉火敗毒、益陰滋陰、疏散風熱之效。
主治:白瓶風(糜輝,蛇皮風),癥見周身皮膚粗澀干橫如枯魚之鱗,盛夏則減輕,汗出亦少,及至隆冬,干燥粗糙更甚,附有鱗屑,狀如蛇皮,時感瘙癢。 有持續終身不愈者。又稱魚鱗病,中醫稱蛇皮癬、魚鱗風,與遺傳有關。
附記:屢用有效,一般服40劑左右可愈。忌食雞、牛、羊肉、豬頭肉、豬蹄、鯉魚、蝦、蟹以及蔥、蒜、姜、辣椒、胡椒等發瘡助火之物。
注:對本文介紹的處方如有不解之處,須請專業醫師指導,切不可盲目用藥,以免造成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