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1 11:20
1月31日,節后的氣溫開始回升。在東海縣山左口鎮左莊村鮮切花基地,花農魯東武一大早雇來七八個幫工,在大棚里忙著栽植“白扇”菊花。“這是俺昨天從新沂采購的'白扇'菊花苗,每株8分錢,今早7點就開始栽插了,這一棚46000株一個上午就能拿下。”“今年趕上史上最好的行情,這一棚占地不到一畝的鮮切花大棚,從冬至至今就收入9萬多元,一分田增收一萬元啊。”魯東武從集鎮風風火火買回2只草公雞,說正月十五前都是年,中午要好好款待還在年味中的幾位幫工。
左莊村從2008年就開始種植鮮切花,至今已有15年的歷史,種植的鮮切花品種繁多,爭奇斗艷。有非洲菊、玫瑰、百合、康乃馨等,經過多年的摸索實踐,花農認定菊花種植成本低、技術含量小、市場需求穩成,為經久不衰的鮮切花品系。從2018年始,全村500棟鮮切花大棚全部更新為“光玉”、“京成”黃菊花及“白扇”、“金扇”白菊花。
左莊村憑借菊花一“菊”成名,年產菊花4500萬支,覆蓋蘇魯豫皖四省鮮切花市場,廈門、廣州等地客商還通過網絡平臺實現產品直銷。“我今年種植6棚菊花,全部趕上了好行情,商販上門搶購,一支菊花2元多,一天最多出售24000支,日收5萬元。”花農李守學說:“今冬行情破天荒的好,會吸引更多人想種花,現在搶種,到清明節不出貨,行情不樂觀,我現在不急著種,養養地觀察一下再說,反正從播種到采收結束也就4個月時間。”李守學有15年種花經驗,趕早不如趕巧,下一樣的功夫不一定有一樣的收成,他從不跟風盲干。
春節到,鮮花俏。春節期間一直在大棚里“忙年”的花農張燕一邊采花,一邊催促在常州上大學的兒子拉開大棚風門。“今早已和新沂的買家聯系好了,要2000支白菊,我一個人忙不過來,就把放假在家的孩子也叫過來幫忙,雖然忙點累點但也值。”張燕是鎮中心幼兒園一名幼師,丈夫是鎮水務站職工,他家里也種植3棚菊花,夫妻倆靠早晚時間和雙休日、加班加點,管理絲毫不差,今冬也趕上好行情,看著滿棚菊花,她也笑魘如花。(桑懷華)